首頁>漫畫>

《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是扎克·施耐德導演的作品,於2016年3月25日在美國、中國內地同步上映,是DC宇宙的第二部作品。在這部電影中,蝙蝠俠與超人因為理念不合與誤解產生了爭鬥的故事。

電影海報

在故事的後半部分,兩人終於解開了誤會,併合作聯手對抗敵人。而導致蝙蝠俠在最後一刻放棄殺死超人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超人對蝙蝠俠說的那句“你這是在放任他殺死瑪莎,找到他,救救瑪莎。”正因如此,很多人看過後調侃這個情節,認為因為母親同名就和好太過牽強,“瑪莎梗”由此而來。

瑪莎·韋恩——蝙蝠俠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

但是,如果認真觀看電影,將自己帶入其中,“瑪莎梗”其實是很合理的一件事,下面是我的理解。

哥譚二十載,讓蝙蝠俠逐漸失去信心

蝙蝠俠在哥譚已經行俠二十載了,他現在的年紀已經比他父親死去的時候還要大了。一方面,在這段漫長的打擊犯罪的生涯中,他看清了所謂的承諾的價值,看到了善良之人的離去,人們逐漸忘卻初心,經歷了羅賓之死,他早已變得疲憊不堪。而另一方面,童年時期,親眼看著父母死在自己面前的那段回憶,仍是他揮之不去的夢魘,始終糾纏著他的內心。他開始變得偏執暴躁,逐漸否定心中曾經堅守的“不殺原則”,選擇暴力執法。“我父母教給了我不同的東西,他們毫無緣由地慘死在了陰溝之中。他們教會了我唯有施以強力,這個世界才會有意義”。

羅賓之死

“我父母教會了我不一樣的東西”

超人,這個突然從天而降的外星人,給大都會帶來了災難,幾千人慘死其中。他眼睜睜地看著韋恩大廈頃刻之間倒塌,無辜之人死去、殘廢,孩子成為孤兒。看著眼前的廢墟,看著面前失去母親的、無助的小女孩,望著天空兩個扭打在一起的外星人,他的眼神變得憤怒。

大都會的災難

多年的壓抑和麵對未知外星人的威脅,他決定對超人下殺心。被殺意矇蔽了雙眼的他,已經聽不進超人所謂的解釋了。當他終於把超人踩在腳下,舉起氪石之矛,對他說:“你從來就不是什麼神,甚至連一個凡人都不是”,卻換來了超人讓他救自己母親的請求,一個將死之人,在面對即將殺死自己的兇手時,卻讓對方救救自己的母親。即使蝙蝠俠將要殺死自己,超人也知道,面前的這個人是可以信賴的,他的內心也是有著正義的。

這句“瑪莎”,如同子彈一般,再次擊中了蝙蝠俠埋藏在最心底的那份痛苦記憶。他的思緒再次回到了犯罪小巷裡,再次回到那場悲劇之中。但是,這次他成了手持武器的兇手,超人則成為了那個無助的小男孩。

這時候,蝙蝠俠才意識到,自己面前的這個外星人,也擁有人性,他只是一個想要拯救自己母親的少年,他並不是一個威脅。他痛苦地喊了一聲,扔掉了手中的長矛。這聲哀嚎,是對過去自己的壓抑,暴力,偏執的懊悔,是對自己一意孤行的幡然醒悟,曾經跌入深淵的那個男孩站起來了,蝙蝠俠重生了。

也許是為了向超人贖罪,也許是為了能夠親手拯救瑪莎,擺脫自己多年的夢魘。“瑪莎今晚不會死”,這是他向超人許下的承諾,他不會再讓另一個“瑪莎”死去,不會再讓另一個小男孩因為母親的死而飽受痛苦的煎熬。

其實電影中有不少鏡頭,臺詞都有為所謂的“瑪莎梗”做過鋪墊,沉下心來,認真觀影,是能夠理解和感受到“瑪莎”這個名字對於蝙蝠俠的意義所在。

71
最新評論
  • 鎮魂街最新話:雪象的真實身份是臥底,玄馬成功拿下轉輪神珠
  • 漫威演員對美國國會暴亂的看法,美隊:我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