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天才,也許是很多普通人的夢想,但是天才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有什麼樣的內心掙扎,這部名叫《天才少女》的電影滿足了我們對天才的幻想。
主演克里斯·埃文斯從美國隊長到溫情舅舅的轉變,同時也書寫著與中國截然不同的教育焦慮。電影講的是七歲的數學天才小女孩瑪麗的成長故事,圍繞著瑪麗天才母親的自殺,舅舅弗蘭克和外祖母對瑪麗撫養權的爭奪,引發人們對於教育的進一步思考。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或許天才的生活並非如我們想象那麼輕易?生活這塊華麗的幕布下面,往往不是金碧輝煌的珠寶,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艱難潦倒。
是天賦還是詛咒?天才,有時候意味著更多的束縛。瑪麗的媽媽黛安是個數學天才,但是為了完成瑪麗外祖母伊芙琳的夢想,她將一生耗費在數學研究上。按照伊芙琳的想法,黛安的人生應該完完全全獻給科學研究,天才的智慧並不僅僅屬於天才,而是屬於全世界、全人類。但最終黛安不堪精神重負,選擇了自殺,她臨死前將瑪麗託付給弗蘭克,並期望她不要成為天才教育的犧牲品。弗蘭克為姐姐的死感到愧疚,於是他決心不讓瑪麗重複姐姐的悲劇。
為人類的進步貢獻自己的智慧,亦或是度過平凡快樂的一生?舅舅弗蘭克幫瑪麗選擇了後者。弗蘭克認為,孩子的世界,需要遊戲、朋友,需要自由自在地探索這個世界的邊界。生活在伊芙琳嚴酷管教下的舅舅,希望瑪麗有朋友陪伴,希望她接觸這個真實的世界,並從中找到美好,而這種簡單的快樂是姐姐黛安一生求之不得的。他常常擔心超常的智慧會剝奪了瑪麗屬於孩子的天真快樂,於是決定將瑪麗送去普通小學。
也許只有弗蘭克知道,作為數學世界裡的明珠,姐姐的人生並不快樂,她從來沒有假期,沒有旅行,也沒有朋友,除了數學,她的人生一片空白。天才的世界,我們看見的都是熠熠生輝,但埋藏在其黑暗面的,是無窮盡的自我壓抑。豐富的人生,不是靠個人成就來證明的,而是你是否能真正滿足於自己的生活狀態,是否能體會到自己社會身份帶來的快樂。
在孩子的教育中,獲得救贖和成長的往往是大人。將瑪麗送去普通學校是弗蘭克的選擇,但小主人公瑪麗並不喜歡待在學校,無聊簡單的課程對她天才的頭腦來說,是一種折磨。黑板上老師還在教一加一的時候,瑪麗已經開始自己研究微積分了。處在同齡人中的瑪麗,似乎沒有舅舅期望的那樣平凡快樂,她顯得有點不合群。超出年齡的理智和獨立思考能力,讓她很難融入同齡人的世界。
這也就引出了這部電影最大的矛盾——應該尊重瑪麗的數學天賦,按照她的愛好將其培養成數學家,還是按照舅舅弗蘭克的想法,繼續讓她在普通學校消耗著自己的童年?
或許父母在幫助孩子“制定”人生的時候,總是不能擺脫自身思考的侷限。對於孩子來說,足夠的愛和選擇的自由,才是最好的答案。無法忽略的一點是,孩子有自己的判斷力,以及對於愛的渴求。正如電影中瑪麗所說的“He wanted me before I’m smart”(我聰明之前他就喜歡我)。父母養育孩子的終極意義,也許就在於能跳脫出曾有的養育模式,建立一種更平和的關係。瑪麗的成長,也是弗蘭克治癒自己不幸人生的歷程。
電影的結局,弗蘭克為天才少女的教育做出了平衡。瑪麗進入高階學府,跟與自己智力相當的成年人一起,研究自己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下課之後,舅舅弗蘭克把她送到同齡人的圈子裡,她可以跟他們一起享受童年的自由歡樂。
在漫長的教育過程中,父母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喜歡的度過一生的方式。另一方面說,對孩子的教育,也是自我救贖的一個過程。正如片中的伊芙琳,終於知道女兒早就已經找到了那個她夢寐以求的數學答案,卻選擇在伊芙琳死後再公佈。培養孩子,也是自我救贖,在這個過程中你發現自己的缺陷,並加以更正,也明白了,成功並非完美人生的標配,擁有長久的快樂和自由,才是教育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