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漫畫>

今年是《變形金剛:大電影》上映34週年,當你在重溫這部動畫時,你想過這些聽起來信達雅的本土譯名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嗎?

如果從1986年香港熱播《變形金剛》初版電視動畫片至今,“變形金剛” 在中國的時空之旅已超過34個年頭了。《變形金剛》的一大特色,便是數以百計的角色鋪天蓋地紛紛來襲,把人搞得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在這之中,孩之寶會在暗中洋洋自得:總有幾款搞定你!正所謂 “ROBOT 白菜各有所愛”,於是,在這樣的人海戰術進攻下,動漫愛好者、模玩迷們紛紛失去抵抗,相繼跌落鋼絲的坑中,很難再爬上來。

這只是正義一方的陣容,就這麼多角色

當然,“變形金剛” 的魅力還不止於此。按孩之寶的說法,所有的 “變形金剛” 其實從嚴格意義來說,都不叫機器人, 而是定位為 “高階智慧機械生命體”,類似的叫法 “超機器人生命體” 在日本延用至今。總之一句話,這數百個同樣裹著鐵皮、體內塞滿電器元件與電纜的大傢伙們,絕不同於一般的機器人,也遠非一般的 “智慧機器人” 所比。他們的每一個人,不僅有一個極具特色的名字,而且有的還有綽號,有口頭禪座右銘,有自己鮮明的個性及興趣愛好。最終,這些有智慧有靈魂有火種的鋼鐵之軀得以從林林總總的機器人隊伍中脫穎而出,成就了三十幾年的傳奇經典,並在向下延續著輝煌。

顯然,為數百個機器角色各自建立一套完全不重樣的人事檔案,並非易事。而從英文(日語)再到中文乃至包括粵語的詞義語境轉化,則更費一番周折。近三十幾年來,圍繞著這些名詞澤法的妙翻與紛爭,也已構成 “變形金剛” 品牌發展史上一段段令人津津樂道的趣聞軼事。

一、上視版95集《變形金剛》翻譯的神來之筆與白玉微瑕:

1986年,《變形金剛》在香港風行一時。這時,港譯版已經全部定型。

港版《變形金剛》的片頭

比如正方兩代首領叫科柏文(Optimus Prime)/洛迪民(Rodimus Prime), 反派兩任頭子叫麥加登(Megatron)/格威龍(Galvatron)等等,這基本是音譯加港氏風格。本來文無定法,這樣的翻譯並無不妥,叫起來也算是順嘴上口。當然,相比之下,港譯的 “變形金剛”、“博派” 和 “狂派” 這三個詞彙則更為生動形象,特別是作為品牌名和角色總稱的 “變形金剛”,既體現了這些可以隨時改變形狀的大塊頭鐵人的基本屬性,而 “金剛” 在中國文化中特有的威猛神勇之意,也與這些角色整體定位十分貼切,可謂神來之筆!由此,“變形金剛” 不僅成為孩之寶註冊的中文官方排他性獨家品牌用名,而且這個響亮的名字在國內早已深入人心,成為譯名史上的一個經典。

上視版《變形金剛》第一季的片頭

相比之下,“博派” 和 “狂派”的稱呼儘管也頗具底蘊,但可能是考慮給小朋友看的動畫片,還是儘可能簡單直白,因此上海電視臺及上海音像資料館接到孩之寶的英文臺本時,僅將 “變形金剛” 四字予以保留,而雙方派別則翻譯成了更通俗易懂的汽車人、霸天虎。

關於上視版《變形金剛》動畫片裡,正反兩方一號人物的中文譯名的來歷,坊間一直存在一個以訛傳訛的說法:孩之寶在向上海方面移交物料時,已經事先確定了擎天柱和威震天這兩個名字。其實,這完全是一個 “美麗的誤會”。這一錯誤的來源主要是因為作為本片的翻譯之一 —— 鄒靈女士在一次接受採訪時曾說過一句:“臺本給到我手上時,已經叫擎天柱和威震天了”。於是,媒體界的朋友想當然的就認為這兩個經典用名是來自孩之寶的官方設定。殊不知,鄒靈女士其實並不是本片的唯一翻譯,而且也不是最早一批劇集的翻譯。她其實是在前任譯者黃群女士的基礎上繼續為之。

鄒靈女士

事實的真相應該是除了 “變形金剛” 這一統稱是港譯的發明外,其他的諸如擎天柱、威震天、大黃蜂、大火車等一眾人名,全部出自上視版譯者之手,無一例外。唯一的差別只在於,最初黃群女士感覺無論是 Optimus Prime 還是 Megatron,不管如何音譯似乎都不太符合國人的欣賞口味,為此她還請教了古代文學研究者,才有了新思路。

事實上,“擎天柱” 一詞也並非新發明,在《水滸傳》裡有一個相撲高手叫任原,其綽號便叫 “擎天柱”,早在民間流傳已久。上視版譯者以 “擎天柱” 為座標原點,然後針鋒相對的發展出了 “威震天” 這一完全是新派生的原創譯名,十分的給力。而其他的譯名,如補天士、驚破天、通天曉、鬧翻天、驚天雷等無不是在此基礎上的拓展與深挖。

上譯版《變形金剛》的片尾演職人員名單

總體來說,上視版《變形金剛》的翻譯大體分為四類:

一種是基於職能定位基礎之上的大寫意澤法,除了上述的兩派首領之外,比如飛虎隊/飛天虎、飛行太保/大無畏、大力神/大力金剛、巨猙獰/衝雲霄、紅蜘蛛等。

另一類是直接的意譯,比如大黃蜂、天火、紅色警報之類。

再一種,是根據角色的功能特點及形象直接命名,如宇宙飛碟、警車、剷車等。

當然,其實還有第四類,極少數的用了音譯,比如女汽車人阿爾茜、艾麗塔 等。

對於這種有區別的分類翻譯法,充分體現了上視版譯者的良苦用心,多種主要譯法原則兼顧了藝術性、功能性和呈現性,同時還考慮了中國小觀眾的理解力和接受度,最終確實收效甚佳。這些原本是太平洋彼岸的 “鋼鐵俠”,因為各個都擁有了一個或詩意或傳神的響亮中文名諱,而更加的威風凜凜 or 殺氣騰騰。時至今日,這些譯名中的大部分仍在廣為傳揚,足見翻譯之經典。

當然,對於上百個角色,不管上視版譯者如何的精益求精,反覆推敲,也難免百密一疏。比如機器狗(其形態其實是美洲豹,並不是犬類)、充電器(原意其實是飛毛腿,只因字尾是 Charger 就被誤以為是充電之意)等。限於當年的國情環境與認知水平,這些極少數 的錯誤是可以諒解的,與絕大多數的生花妙譯相比,只能說是白玉微瑕。

Ravage被錯誤的譯名為機器狗

Windcharger 被錯誤的譯名為充電器

此外,有幾個中文譯名,處於 “混用狀態”,也值得一說。一是汽車人的司令部 “大都市”(Metroplex),這個稱謂是英文的直譯,因為這個巨型金剛可以變形為一座小型城市,但上視版譯者還送了它一個混號 “猛大帥”,以形容它變為特大機器人形態的威武雄姿,非常的高大上!

可以變成巨型基地的 “猛大帥”

二是霸天虎的龍頭部隊組合後究竟應該稱為 “求雨鬼” 還是 “犰狳鬼”,即使都是上視版的愛好者,也是各執一詞。因為當年上視版播出時,螢幕上並沒有加字幕,這也成了一樁懸案;至於最早的上視澤法 “山貓號”,現在官方稱為與英文原意更接近的 “天貓號”,大部分鋼絲都不在意,混用者大有人在。

二、上視版與港/粵版的是是非非:

前文已述,早在1988年上視版之前,《變形金剛》就已經存在港譯版。甚至 “變形金剛” 這四個字都源於港譯版。但1986年香港熱播《變形金剛》時,境內能收到無線與亞視兩家香港電視臺節目的觀眾僅限珠三角部分地區,影響力相對有限。而到了1989年前後,港譯版開始頻繁的進入內地愛好者的視野,只不過,接受的渠道並不是電視臺的動畫片,而是一些並不正規的 “衍生品”。其中影響力最大的莫過於 “彩色貼紙” 和 “洋畫紙牌”。由 於這些並非孩之寶授權的山寨產品的源頭多來自香港地區,因此在涉及人名地名上也多照搬港澤版本,如博派、狂派、科柏文,麥加登、格隆龍、洛迪民等。這成為 內地愛好者大面積接觸港譯版的開端。

洋畫上充斥著上譯和港譯的角色名字

由於當時的資訊渠道閉塞,香港成為少有的幾個輸入內地 “變形金剛” 元素及資訊的通道,因此儘管存在先入為主的情況,但對於已經熟悉了上視版譯法的大多數鋼絲來說,也並不反感。而博派和狂派的譯法因為非常接地氣兒,也逐漸為不少內地愛好者所接納,這一格局一直持續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總體來說兩種譯法可說是相安無事。

貼畫上的港譯角色名

1992年,中國地方電視臺開始陸續播出日版的《變形金剛之頭領戰士》, 這是孩之寶第二輪推廣變形金剛玩具的開始。但孩之寶大概不會料到,這部片子在國內播出時會掀起一番不大不小的波瀾,而這主要的問題就出在譯製上。在角色人名翻譯上,該作採取了大雜燴的辦法,除一代領導擎天柱、威震天以及地球人丹尼爾的名字採用早年的上視版譯法之外,其餘人名和地名翻譯在港式譯法的基礎上又做了一些少許的加工。如塞伯特恩星球被譯為斯比頓,汽車人和霸天虎變為博派與狂派,驚破天、補天士則成了格威龍和洛迪馬斯。雖然這種混合譯法稍顯混亂,但對於早已通過洋畫貼紙熟悉了這些稱謂的大部分變形金剛愛好者來說,尚可接受。

《頭領戰士》的片頭

真正讓人感到困惑的是,劇中毫無道理地將地球人斯派克譯為 “雙面人”,而這一名稱又恰與劇中游走於正邪兩派之間,充當雙面間諜的重要機器人角色 “雙面人” 完全重名,給人們的觀看製造了不大不小的麻煩。

“雙面人” 的兩種形態

當然,本片的譯名也非一無是處,四位頭領戰士被冠以 “電腦怪傑(郭文)、老頑固(費特)、小諸葛(黎恩)、電子鬥士(海隆)” 的頭銜,既遵循了原版名諱,又頗有些《水滸》一百單八將各有綽號的神韻,值得一讚。但也因為此,很多資深研究者指出,本片很可能是日本輸入美國的版本。因為這幾位頭領戰士的綽號其實是源自英文臺本,在日本原作中博派四小強其實並無這些頭銜所描述的性格特徵。

頭領戰士們

但對於飛行太保、巨猙獰等角色,該作又直接用了日語的音譯,搞得人一頭霧水。據資深研究者考證,本劇很可能是孩之寶直接作為玩具廣告片而倉促請廣州地區的配音譯製的,因此翻譯配音不佳,錯誤連連也就在所難免了。但需要強調的是,不管一些愛好者是否喜歡港譯版,但有一點是不爭的事實。港澤版在內地流行的始作俑者並不是《頭領戰士》,而是先前已經在70後80後中熱銷一時的 “變形金剛” 主題的貼紙和洋畫。

1994年,日系的第二部變形金剛動畫劇集開始在內地部分地方電視臺陸續播出,這部原名叫做《超神 Masterforce》的動畫片被牽強的翻為《隱者戰士》,實在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 只因早年香港的孩之寶在引進此作的時候,同期在推銷《隱者戰士》的玩具,故將動畫名字強行譯為《隱者戰士》。事實上,《超神 Masterforce》裡面登場的不僅有隱者戰士(Pretender),還有少年頭領戰士(Headmaster Jr.)以及超神戰士(Godmaster)。所謂的隱者戰士其實僅僅是整部劇呢開始時的線索人物,該作的故事重心很快就轉移到少年頭領戰士和超神戰士上面。因此本片的中文名也可以說是名不符實。

這種日英原文混用、譯文又在港譯版風格上微調而形成的粵譯版,最終兩邊皆不討好。這也是當年的孩之寶不做系統的大中華區品牌推廣規劃的後果。

三、真人電影熱譯引發 “鐵牛風波”:

2014年 “變形金剛” 迎來品牌誕生30週年,時值《變形金剛4》上映。由於《變形金剛》真人電影系列在大陸的票房一直表現神勇,因此關於真人電影與中國的話題再次引發熱議。不過,與前幾次媒體和觀眾聚焦於廣告植入、情節吐槽不同,此次的議題再次落到了翻譯上。

2014年6月末,《變形金剛4》在內地上映後勢如破竹,連破各項中國影史紀 錄,這引起了海峽對岸媒體的關注。臺灣東森新聞以《擎天柱、威震天是哪位?變形金剛差 “譯”》為題報道了臺灣網友對大陸譯名的鄙視:“擎天柱之名雖好威卻也被笑好俗氣”,“大陸的翻譯很瞎,把帥氣的變形金剛變俗氣了”。訊息一出,在兩岸三地變形金剛愛好者甚至主流媒體上引發激辯。

如果說,臺灣網友將大陸鋼絲一直以來奉為經典的上視版翻譯貶得一錢不值,還不足以引發強力反彈的話,那麼臺灣將 “擎天柱” 翻譯成 “無敵鐵牛” 的訊息一經爆出,則是瞬間擊穿了大多數內地影迷的腦洞。雖然 “無敵鐵牛” 之類的翻譯早已存在近三十年,但由於早年中國內地的 “變形金剛” 資訊源主要來源於香港及珠三角,所以對於臺譯版本的狀況,大陸鮮有報道,因此,時隔三十年,絕大多數的大陸民眾對《變形金剛》的臺灣譯法仍然是知之甚少。趁著此次議題發酵,臺版澤法也漸次浮出了水面。

三種地區的《變形金剛》角色譯名

對比《變形金剛》中角色在兩岸三地的譯名,內地的翻譯如擎天柱、霸天虎、威震天等,用詞華麗兼有古漢語神韻,而港版的 “狂派” 和 “博派” 翻譯亦有可取之處,但是看看臺灣的譯名,汽車人和霸天虎被其英文發音直譯為 “歐特巴族” 和 “迪西康族” 這樣四不像的譯名,而 “擎天柱” 和 “威震天” 更被譯成了 “無敵鐵牛” 和 “美陀王”,這讓大陸網友大呼:“你以為這是拍《西遊記》嗎?還美猴王和牛魔王呢! ”,並紛紛表示難以理解臺灣網友的自信究竟是從何而來。

通過上表,很多內地愛好者得以第一次得窺臺譯版本的風格。這裡需要說明的,所謂的臺譯其實也分兩個版本,一個是由臺灣中國電視公司引進播出的,簡稱中視版;一個是由臺灣電視公司引進播出的,簡稱臺視版。但儘管兩個版本的譯法有較大的差異,儘管譯法的優劣高低,很難用一個量化的標準來評判,但綜合語境語義以及角色特點來看,臺譯版本顯得生硬幹澀,是福斯普遍的觀感,這或許也是多年來孩之寶在大 中華區多采用上視及港(粵)譯版本來命名衍生品,而不提及臺譯版的一個主要原因。

四、大陸話語權持續走強 官方屢用 “民間發明”:

儘管 “變形金剛” 四個字至今讓人感到十分的高大上,儘管上視版和港(粵)譯版留給鋼絲們很多經典之語,但在新世紀之前,中國大陸的愛好者與《變形金剛》的官方設定的翻譯之間並無太多的交集。但隨著中國鐵絲數量的持續增長,購買力快速上升,中國市場在 孩之寶大盤中的比例日益高漲,中國數以萬計的鋼絲已成為不容忽視的一股強大力量。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在2007年《變形金剛》真人電影公映之前,相當數量的周邊文化產品都來自海外和香港地區,因此,當這些物品物件在國內愛好者之間交流分享時,特別是影視、漫畫、玩具的譯名,民間各有各的翻法,在變形金剛中國聯盟、ACTOYS 模玩網、TFG2 變形金剛新世代等愛好者論壇,各種譯法爭奇鬥豔,其中不乏精妙之譯,逐漸得到愛好者的廣泛認可,並最終為官方所接納。比如變形金剛的母星最早稱為塞伯特恩或斯比頓,但後來迷友用了一個更上口的叫法 “塞伯坦”,這一稱謂後來被官方廣泛使用,在07年的真人電影中,也採用了這一用法。更經典的用法是元始天尊 ------ 原本是中國觀眾家喻戶曉的神話人物,但迷友們巧妙將《變形金剛》官方宇宙設定中與宇宙大帝相對抗的大神稱為元始天尊,既工整對仗又大氣恢巨集,不僅迷友和官方都已接納,且為越來越多的圈外 國人所熟知,目前在百度詞條中,元始天尊的解釋科目已經將《變形金剛》的譯法正式收錄,足見這一詞彙的深入人心。

元始天尊

類似的事例屢見不鮮 —— 先在迷友圈內露出,而後被民間廣泛採用,進而得到官方認可並吸納,已成為《變形金剛》譯法史上的一個慣例。如08年由 TFC 翻譯小組翻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變形金剛機密檔案》中的霧隱暗丈、如《變形金剛 3》真人電影中出現的汽車人前任領袖御天敵,都是有證可考的迷友早已完成的非凡創造,這些譯名的共同特點是大都遵循了上視版的譯法風格,既講究中文的韻律美和古典美,又精準體現角色的特性及定位,與上視版可謂一脈相承。此外,一些影視劇集的片名,如《能量晶體》、《汽車人戰記》等,特別是新世紀以來廣受讚譽的動畫劇集《領袖之證》,官方採用的這些片名無不出自中國民間的達人高手,反映了中國變形金剛愛好者與美國官方之間日益增強的融合度。

霧隱暗丈

目前,無論是作為授權母公司的孩之寶、還是作為真人電影的出品方派拉蒙,在中國推出最新的文化產品前,大都會向資深的中國變形金剛愛好者垂詢一些角色和專有名詞的民間流行譯法,這不僅僅反映了官方對中國鋼絲專業素養的認可,更體現了官方對中國市場的高度重視。

最新評論
  • 1 #

    頭領戰士畫面最好,看著舒服。。

  • 2 #

    廣東話叫柯柏文,有時手下叫他做柯老大。不是叫科柏文。你應該也是外省撈仔。

  • 3 #

    擎天柱威震天翻譯真的很好,也不知道是不是無心插柳,後來的博派首領都沿用了天字輩,御天敵,補天士,通天曉。。。狂派首領都是末尾天字

  • 4 #

    論文級科普貼,致敬變形金剛吸引人的地方有兩點,一是變形設計巧妙,變形方式和過程居然不是幻想或者亂想的,有玩具一一對應;二是人形態居然符合人體美學,特別是G1造型,特別是擎天柱,壯碩的胸肌清晰的腹肌……金剛二字神韻無雙

  • 5 #

    變形金剛是日本人創作出來的吧,日文不是更接近中文?怎麼譯我就不知道了

  • 6 #

    第一個名字就錯了,是柯柏文,第四個名字是甲威龍。

  • 7 #

    是原創嗎?打這麼多字?

  • 8 #

    小時候為得到遊戲牌和小夥伴們大打出手

  • 9 #

    博派,變形出發! 狂派們,撤退!巨無霸來了一句:無敵鐵牛老弟,上譯和港譯暈倒,港譯尚可接受,臺譯弱爆了。臺灣人對中國大陸有一種天生的優越感,總以為自己高大上,都什麼年代了還翻老皇曆

  • 鎮魂街最新話:雪象的真實身份是臥底,玄馬成功拿下轉輪神珠
  • DC的逆襲?華納未來三年上映的DC漫改電影(20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