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the dragon,more dragon than I.——你是龍,比我更龍。
這句臺詞出自著名遊戲《黑暗之魂3》,是玩家在支線中擊敗霍克伍德後,對方所留下的"遺言"。
龍這種傳說中的生物,雖然在中西方有著截然不同的外觀和設定,但卻無一例外都是神秘和力量的化身。
這種傳統也被延續到了現代大眾文學的創作中,只不過有時候也會變成調侃的用語,比如說"龍傲天"。
由於時代太過久遠,國內對於龍傲天一詞的具體起源已無法考據,唯一的共識就是它出自國內某部型別不詳的作品,而其中男主角的名字就是龍傲天,後來被用以代指具備某些鮮明特點的作品。
相比起傳統中國武俠的愛恨情仇,以及傳統日系作品的努力熱血,龍傲天作品直接略去了所有艱苦奮鬥,把勝利的快感鋪滿整個桌面以供讀者享受。如果說以往作品的劇情是99%的努力與1%的回報,那麼龍傲天的作品就是100%的大豐收。缺乏鋪墊的樂趣是直白又缺乏深度的刺激,用快餐二字來形容可謂再合適不過。
而龍傲天,本質上就是通篇的日後談。換句話說,就是通篇的爛作,但是很爽。
有趣的是,中西方共通的地方也不止是龍的強大,關於龍傲天叫法上也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西方文化中,最開始是保拉·史密斯以諷刺同人文界十分嚴重的YY氣息為目的,創作了一個名為瑪麗蘇(Mary Sue)的女性角色,後來又被用相近詞源的馬蒂司徒(Marty Stu)和蓋瑞司徒(Gary Stu)延伸到了男性角色身上,也就是說在歐美地區同樣是以某個角色的名字來代稱龍傲天這一設定。
這種西方龍傲天甚至還有本地化版本,國內網友根據瑪麗這個常見的女性名字,創造出了湯姆蘇(Tom Sue)一詞,但奈何龍傲天的叫法實在是過於深入人心,恐怕知道這個叫法的人並不多。
無論龍傲天也好,湯姆蘇也好,瑪麗蘇也罷,這些作品大多都有一些共同特點。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詞彙的出現,本身都帶有一定程度的貶義,用於諷刺某種型別的角色設定或是作品。
從國內的網路文學市場,到日本的Web小說市場,龍傲天題材都具有很強的"傳染性",給人一種這個題材的市場只有兩個階段的感覺:沒有市場,以及徹底氾濫。
事實表明,龍傲天的沒有市場往往只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還沒出現,自打日本動畫的爽文市場被開啟之後,大量本來無法獲得動畫化機會的作品也乘風破浪趕上日程,新番數量逐年暴漲,直到最後就連日本動畫觀眾都忍不住開始吐槽"現在的輕小說是不是有什麼量產模板"的時候,龍傲天狂潮才有了些許平息的跡象。
當然,也可能當時市面上能被挖出來的龍傲天小說已經被挖得一乾二淨,所以日本動畫又開始轉進了異世界穿越題材。
不過對於中國動畫觀眾而言,尤其是有中國網路文學閱讀經驗的中國動畫觀眾而言,日本動畫的龍傲天時代其實根本就沒有隨著異世界穿越的出現而停止,倒不如說那才是這個市場真正的開端。
只不過《學戰都市Asterisk》的劇情也沒能逃開龍傲天題材的必然發展,那就是隨著該題材的泛濫,也就是創作者數量的激增,他們的平均筆力也會迅速下降。即使是"只能用五分鐘"這種形同虛設的限制,作者也沒能駕馭多久,在第三卷就把封印的設定給削弱了,然後能力的使用時間被延長到了"三十分鐘以上"。
當國內的觀眾看到這一幕時,大多數都已經心領神會,這基本和完全解封沒什麼兩樣了,後面繼續解封恐怕也只是單純在"提升數值"。
相較之下,《落第騎士的英雄譚》在這方面反倒做得更好,主角的強力外掛"一刀修羅"使用時間一開始就被限制為一分鐘,後來其進化版"一刀羅剎"更是被壓縮到只能揮出一刀的程度,這種手法無疑要比《學戰都市Asterisk》高明不少。
這種主角每次都看似驚險但又必定能戰勝對手的橋段,可以說是邁入無腦爽文前的最後一道防線。
如果是看過國內著名網文《鬥破蒼穹》的讀者,想必就對這一套路十分熟悉,就主線的戰鬥安排而言,就算直接套如日本傳統熱血少年漫中其實也沒有什麼問題,區別只在於故事本身的感染力強弱罷了。
但當時代推進到異世界穿越題材,這道最後的防線也終於失守,其結果就是諸如《手機俠》和《賢者孫》之流的出現,這種最低階的路人襯托扮豬吃虎,放到中國網文讀者面前簡直就是公開處刑的級別。相較之下,之前吃虎不扮豬的7月新番《魔王學院的不適合者》,看起來反倒沒那麼尷尬。
龍傲天這種中國網文讀者已經看了十幾年的套路,如今反倒開始在日本動畫中盛行,那國內的觀眾感到興致索然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面對兩地市場程序的差異,國內觀眾需要的反而是來自傳統二次元文化的刺激。
在這一點上,《關於我轉生成史萊姆這檔事》就交出了一份十分出色的答卷,雖然就本質而言它是一部帶有種田要素的無腦龍傲天作品,卻憑藉著王道且運用得當的二次元要素卻很好地中和了這一問題,最終讓中國網路爽文和日本二次元文化的兩大套路成功結合到一起。
對於既想看爽片,但又受不了《賢者孫》的觀眾來說,這樣的龍傲天無疑才是最佳選擇。
文: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