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漫畫>

《龍貓》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動漫電影,由宮崎駿執導,日高法子、阪本千夏、糸井重裡配音,於1988年4月16日在日本上映,該片自上映以來,以充滿著農村田園清新氣息的優美畫面以及各種驚心動魄的場面,深深吸引著觀眾。

雖然這部動漫電影不同於現在的3D影片,但是傳統的二維繪畫更加突出電影傳達出來的自然美好,其最大的特色便是傳達出的豐富的思想、多元的主題以及充滿希望的風格。

雖然只有短短的90多分鐘,但是劇情的起承轉合、高潮迭起,無一不牽動著觀眾的心,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能在影片中找到心靈的共鳴,而這也正是影片的魅力所在。

除此之外,《龍貓》之所以受眾較廣,不僅僅是因為其中描繪出的美好場景,更多的是其給人們帶來的啟示,電影中的每一個橋段都透著大自然對人類的呵護之情,捍衛了觀眾們的童真年代,而由劇中傳達出來的天真稚拙的童趣以及質樸淳厚的人性,深深的打動著觀眾的心靈,喚醒了人們內心裡最柔軟的祕密,讓人不得不挖掘那些美好背後隱藏的人生感悟。

動漫電影《龍貓》

1、對自由和愛的踐行

泰戈爾有一首詩:“讓我的愛,像Sunny一樣包圍你,而又給你光輝燦爛的自由。”

愛和自由,對於與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龍貓》中塑造的主人公雖然後期與媽媽有一段時間的分開,但是她們卻依舊能在愛裡自由地成長。

當兩個孩子隨著爸爸一起搬到鄉下的舊房子時,爸爸沒有要求他們做什麼,而是由著孩子們的性子,讓她們自由地玩耍,而關於她們媽媽生病的訊息,爸爸也沒有選擇隱瞞,而是主動與她們分享,讓她們自主養成獨立的意識。

在影片中,我們看到的是一位開明的爸爸,將自己的心事全盤托出,看到的是他對孩子自由的愛的守護,似乎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這位爸爸並沒有過多地去幹涉他們的成長,而是加以引導;而她們的媽媽,雖然生病住在醫院,但是當孩子來看望她時,她沒有刻意地隱瞞自己的病情,而是告訴孩子讓她們快樂一些,這樣自己也會快樂一些。

這些教育孩子的方式,是用愛和自由包圍著的,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好的禮物。

現實生活中,我們聽到父母對孩子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別人家的孩子”,聽到的最多的要求是“你要聽我的,父母說的話都是對的”,而這些慢慢地禁錮了孩子的成長,這些“以愛之名”的情感勒索不知毀了多少孩子。

《語言學的邀請》中有這樣一句話:

“牛1不是牛2,牛2不是牛3。用外向、開放、真實的心態來愛孩子,孩子才會成為最有愛、最自由的自己。”

與之相同的是,《龍貓》中通過父母對的愛,傳達出的是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成為他自己,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父母只有把自由的愛給孩子,他們才能成為最優秀的那個自己。

作為父母,我們都要明白,每一個孩子都是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別人的複製品,他們值得在自由的愛中成為最特殊的那一個。

或許很多人依舊在懷疑,但是我相信當你看完《龍貓》,你一定能明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愛和自由,是父母對孩子真誠的態度與耐心引導下的如Sunny般耀眼的愛。

2、對質樸人性的傳遞

現實世界中,並不是所有的事都是非黑即白的,在冷酷的邊緣處總有溫暖的相伴相生。

《龍貓》這部電影便是如此,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個童話故事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如此的善良,他們生於農村,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善良向人們展示著質樸的人性。

友善的領居婆婆和小男孩,友善的龍貓以及村民們,一切都在善良中美好地存在著,或許有人覺得電影太過於理想化,真正的世界並沒有那麼多的善意,但是這正是電影所期望去表達的,它希望這個世界能夠處處充滿著善良,希望人們能夠永遠擁有質樸的人性,而這些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努力。

馬克斯韋伯說:“人是懸掛在由他自己所編織的意義之網中的動物。”

深以為然。世界上的確沒有百分之百分善良,但是每個人的心底總是會有溫暖出現,而當這些溫暖發揮作用時,這張網便會變得堅韌起來。

或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被慾望、罪惡以及功利所迷惑,從而變成反面人物,而但凡我們願意去守護心底的那一絲絲溫暖,那麼我們的人生依舊會因為這一絲溫暖而變得善良起來。

生而為人,在非黑即白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編制的網裡,這張網藏著我們所有的人性,如果我們想要變得善良起來,那麼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所有編制的網。每一張網的編織者是我們自己,而我們的人性傳遞者也正是我們自己,只要你心中有善良,你就可以通過這張網傳遞出源源不斷的善良。

3、對孩子童趣的守護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自己在漫長的歲月裡,保留自己曾經的稚嫩和童真,而這些取決於內心那份滿滿的創造力和無限的想象力。

《龍貓》這部動漫電影傳達出來的恰恰是我們不懈追求的童趣,當搬到新房子時,小梅和姐姐並沒有一絲對新環境的陌生感和不適感,而是在屋子裡快樂地玩耍著,似乎環境並不會給她們帶來內心的負擔,這是因為她們的心中充滿了對環境的好奇,而這便是童趣的來源。

現在的社會,像一個大大的染缸一樣,浮躁、繁瑣、忙碌困擾著每一個人,而我們也在這種複雜多變的生活裡,隨波追流,慢慢地丟失了內心那一份溫暖的童心。

心理學上說:“想象力締造了無窮的好奇心,這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童趣。”

也就是說,要想讓自己的童趣維持下去,那便不能丟失自己的想象力,這是維持童趣的源泉。在影片中,龍貓的出現讓整部影片充滿了夢幻般的美好,而這隻大龍貓卻只有小梅和姐姐能看到,這恰恰說明她們二人內心充滿了想象力。

當一個人的內心能夠一直看到美好的事物時,那便說明童趣一直在他心中。在孩子的眼中,想象力是美好,唯有想象力和創造力豐富的人,才能締造出更多的美好。

願每一個人走出半生,歸來依舊保持自己內心那獨一無二的童趣,只要心中有童趣,便能看到代表著美好的龍貓,便能在童趣的護航下快樂地成長。

4、對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踐行

敬畏自然,方能與自然和諧相處。

《龍貓》與宮崎駿的其他動漫一樣,都在踐行著敬畏自然的理念,或許是因為日本地理環境的影響,宮崎駿在其大部分的動漫電影中都傳達著一個相同的主題,那便是“敬畏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

在影片中,我們能看到農村環境的美好,肉眼可見的之處皆是綠色,周圍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而龍貓作為自然精靈的使者,與小梅和姐姐之間的特殊友誼,代表著人類與自然的關係,當人類敬畏、愛護自然時,便也能夠得到自然的真誠守護。

敬畏自然,從古至今都是一個需要我們認真去踐行的理念。隨著社會的快速,我們人類越來越注重物質生活的品質,而其實現大多靠著犧牲自然,在我們消耗自然時,應當明白合理地使用自然資源才是發展的長遠之計。

《人類簡史》中有這樣一段話:

“人類擁有的力量比任何時候都強大,但幾乎不知道該如何使用這種力量,更糟糕的是,人類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不負責任。”

力量大一直是好事,但是在開拓自然的這件事情上,從來都是過猶不及,因為過分地使用現代化的力量去進行自然的實踐活動,給自然帶來的是越來越無法挽回的傷害,而對我們人類而言,又是越來越糟糕的生存環境。

宮崎駿用《龍貓》再一次喚醒了人們對與自然相處方式上的思考,讓我們不得不將這個永恆的課題一直研究下去,而敬畏自然,便是我們回饋自然的最好方式。

5、對生命死亡的正視

很多人覺得《龍貓》這部電影雖然唯美、充滿了童趣,但隱約中又有著恐怖之意,這是因為小梅媽媽生病這件事,讓影片在基於一切美好中,又剝開了一些必須要面對的一個課題,那便是“死亡”。

在影片中,除了小梅媽媽生病這件事外,還發生了一件讓人心驚膽戰的事,那便是小梅與姐姐吵架後,賭氣去找自己的媽媽,而姐姐等人不知其蹤跡,當在河邊看到小梅的鞋子時,我們無法想象一個如此小的孩子,在得知妹妹可能死去時的那種悲痛和恐懼。

或許,很多人覺得在影片中設定這樣一個情節有些多餘,但是這恰恰是宮崎駿想要通過影片向我們表達的一種正視死亡的勇氣,這是一種豁達的生活態度。

人生在世,我們在享受美好的同時,也要擁有直面生活中那些不美好的勇氣,而通過小梅媽媽生病與小梅“失蹤”這件事,讓我們明白:生活壞到一定的程度便會好起來,內心有希望的人永遠不懼怕死亡。

在《龍貓》中傳遞出來的生死觀,不僅僅只是對“死亡”直面,更是對人生挫折和意外的新的人生。當我們理解了“死亡”的意義,當我們認識了挫折的隨時性,便對這個世界上的一切苦難釋然了。

正如影片所說:“認清這個世界,然後愛它。就這麼一輩子,下一世你可能就不在這個世界了。”

人活一世,生老病死是常態,困難挫折也常有,當我們用一種豁達的態度去直面這些時,或許我們才能在有限的生命裡活出最精彩的自己,才能在充滿了未知的未來世界裡,看到屬於自己的那一段色彩斑斕的人生。

當我們對自由的愛、質樸的人性、充滿想象力的童趣、敬畏自然的理念以及必然遇見的死亡有了新的認識時,或許我們會對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從而能夠擁有足夠的底氣和信心過好這一生。

  • 鎮魂街最新話:雪象的真實身份是臥底,玄馬成功拿下轉輪神珠
  • 漫威美劇《月光騎士》未播先火,他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