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是我很少涉獵的領域。小學時,班裡相熟的小男生有一整套《老夫子》,課餘時常借來翻閱,愛不釋手。童年時光,真是簡單美好。那時的校園有燦爛的陽光,有青青草地,冬天還有鵝毛大雪。當然,令人生厭的數學除外。小學畢業後,課業緊張,似乎也就沒有看過漫畫了。
日本的漫畫很有名,我也只是知道《海賊王》、《哆啦A夢》等耳熟能詳的作品。主動了解宮崎駿,更多因為久石讓,後者的作品,喜歡聽,也偶爾彈。
這是上海書店1995年出的書。本書摘錄魯迅先生《華蓋集》、《而已集》等作品中針砭時弊之名句,每段文字配一幅戴逸如先生的漫畫。
封面簡單清爽,我倒覺得比現在的很多書更好看。封面上,滿清辮子造型的男子,頗像漫畫《老夫子》中的主角。
戴先生的畫固然簡潔傳神,入木三分,他的文字也是文質並勝,擲地有聲:
“走進他的書裡,我從抬頭瞻仰漸漸到並肩同行,我理解了他陷身於麻木、冷漠人群中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痛苦與悲哀,我理解了他在霧塞蒼天、百卉凋殫下乞求朱墨春山的掙扎中的嚮往。我理解他的失望和沮喪,理解他的激烈和憤懣。他既是一個社會鬥士,又是一個東方文人,也是一個血肉之軀。他是一個活生生的偉人、一個凡俗塵世中的偉人。陽光離他太遠,青春在他暮秋時稍現即逝。《彷徨》封面上那個奇形怪狀的多邊形,也許正是他目擊的太陽。社會,更準確地說,應當加上他的深刻的頭腦和敏銳的洞察力,才合力把他驅逐到了一條荊棘密佈、險象環生的長途上,也把他一篇篇看似注重現實功利的雜文,點化成一章章預言。”
“現在輪到我,拿起一支拙筆,蘸了我動脈裡的血液,來摹寫我所理解的他——一個鼓動雙翼的詩人,一個倍受煎熬的思想家,一個創傷累累的驍勇鬥士,一個寂寞跋涉的先行者,一個把懸在民族上空的警鐘敲得聲波超越了時空的撞鐘人。”
魯迅先生的作品,寫出了那個年代的社會現狀,他清醒,他犀利,他憂國憂民,他對苦難的舊社會萬般憤慨卻又不得不嗟嘆之。戴先生,是讀得懂魯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