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臼井儀人的漫畫《蠟筆小新》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節:媽媽美伢離開家的時候交代小新打掃房間,並收拾好自己的玩具。
但是等美伢買完菜回來,卻發現房間仍是一團亂,甚至比之前更糟。
為此,美伢氣憤不已:“你這孩子究竟有沒有認真聽媽媽的話啊?做事怎麼可以這麼拖拖拉拉呢!”
對於這樣的情節,我們看到的時候多是付之一笑的。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成為父母后,大部分人不禁開始深思——自家孩子和小新好像有一點像啊,做事也很磨蹭,難道小孩子都是這樣的嗎?但是自己小時候打掃家務什麼的還是挺勤快的啊。
其實,這種想法也不全對,有的孩子的確有些拖拉,但不是所有小孩子都是如此。而且,他們做事拖拉是有原因的。
孩子做事拖拉的原因
1.給孩子貼身份標籤
現在想一想,你有沒有這樣和孩子說過話:“你怎麼這麼慢,像個蝸牛一樣磨磨蹭蹭,能不能快點!”,不管是比作蝸牛還是烏龜,此類語言是在給孩子貼標籤,一旦孩子認同“蝸牛”這個標籤,他就會覺得自己的慢是理所應當的,當你說他慢的時候,他可能還會說,是啊,因為我是蝸牛,當然慢了。
孩子是吃獎不吃憋的,當你說他快,他就會快給你看,當你說他慢,他就會越來越慢,所以給孩子貼正向的身份標籤,才能更積極的引導孩子。
2.孩子不能專心
父母都應該有這種經驗。吃飯時,一個小球滾了過來,孩子立即跑過去撿起球;他在畫畫時,當家裡有人打開電視時,孩子會立即放下畫筆跑去看電視……
孩子總是很難長時間專注做一件事,這種類型的孩子注意力太容易轉移了。
孩子磨蹭、沒時間觀念,家長謹記這3個方法,比動手打罵都管用
1 讓孩子體會時間的存在很多孩子之所以做作業做到半夜,是因為在寫作業時,對時間沒有概念,一直拖拉才導致孩子有這一毛病。所以這時家長不妨先讓孩子體會時間的流逝,準備一個鬧鐘,讓孩子寫十分鐘的作業,讓孩子感受十分鐘有多長,能夠做些什麼,讓孩子體會時間如此快,從而讓孩子珍惜時間。
2 讓孩子學會制定計劃
有拖延症的孩子一般不太會制定計劃,他們普遍認為制定計劃並沒有什麼用。而事實上,計劃會讓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井井有條。為什麼拖延症患者會那麼質疑計劃的有效性,因為他們往往會認為把日程表排滿就是個好計劃,但其實會制定計劃的人一定會有效地安排學習和休閒的時間,而不是一味的只知道學習。
3 讓孩子擁有責任意識
缺乏責任意識是很多孩子磨蹭的根源性原因,作為家長要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後果自己承擔。”於孩子寫作業,家長需要做的是,幫忙制定計劃,培養學習興趣,適當陪著他指導他。可千萬不要在孩子作業沒完成時,你比孩子還著急,也不要指手畫腳幫孩子做。
可以適度地讓孩子付出代價,做到不催促,由著他慢吞吞寫作業,讓他因完不成而受老師批評。但是,這不能被當作主要方法,尤其是家長的懲罰如果過多過重,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產生抗拒心理。
家長越早引導孩子學會管理時間、調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孩子在學習上的優勢也就越強。
給大家分享一套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的讀本《上學就看》系列。
這套書共8冊,適合低年級孩子閱讀,分別對應了孩子學習中很關鍵的問題,比如怎麼去管理自己的時間,怎麼去輕鬆地完成作業。
《誰偷走了我的時間呢》引導孩子合理安排時間,不做“小拖拉”。
《上學原來是這樣的呀》這本書可以幫孩子輕鬆明白上學是怎麼回事。
《寫作業再也難不倒我》告訴孩子,寫作業其實很簡單。
《考試,我不怕》告訴孩子,這樣做,能考出好成績。
一套8冊,價格也不貴,卻能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變成優秀的孩子。
書中通過風趣幽默又充滿想象力的故事,將現實生活加入了適當的童話色彩,把故事講到了孩子心裡去。
閱讀故事的同時,書中還實實在在地提出了很多實用的方法,教孩子該如何管理時間、如何更好地完成作業……
這套上學就看讓孩子學會自我時間管理是從韓國引進的一套課外讀物,可以幫孩子快速適應學校生活、培養好的學習習慣,並從小養成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