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不少人知道錢鍾書,不僅僅是他的才氣,不僅僅是《圍城》,還有他和夫人楊絳如同 ” 車馬郵件很慢,一生只愛一個人 ” 的感情。

在女兒童年成長的關鍵時期,更多時候他全然沒有身為嚴父的威嚴,卻是把自己當成女兒童年最好的 ” 玩伴 “。

父母關係融洽恩愛,對孩子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使孩子心態平和,對周圍的世界心存友好。

這時候阿媛稍微長大些,怕爸爸冤枉她,每天找他的稿子偷看,錢鍾書就把稿子每天換一個地方藏起來。

很多人都羨慕楊絳和錢鍾書中間的愛情,他們這一輩子,真可謂是舉案齊眉,彼此扶持,相守到老的典範了。

這也是一本家庭生活回憶錄,關乎親情、回憶、思念的敘事。

4年後,92歲高齡的楊絳,在遲暮的歲月裡,圍繞著“我們仨”的故事,用心寫下這個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訴說著對丈夫、女兒的牽掛。

相比書中第一部分用夢境形式,講述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故事,第二部分講述這個家庭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更讓我感動。

在我們眼中,錢鍾書是著名的大學者,但在楊絳的眼中,他只是一個平凡的人,是丈夫、是父親、是兒子。而在錢鍾書眼裡,楊絳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遇見她之前沒想過結婚,娶了她不後悔,再也不想其他人”,融合了妻子、情人兼友人三個角色。

看著一個個小故事,讀著一篇篇信件,我彷彿看到這個其樂融融的家裡,處處有歡笑聲,有情調,有趣味。父女倆是“哥們”,互相打鬧玩笑,一起“對付”媽媽;父母關愛女兒,女兒也懂事、自覺,不讓父母操心,對父母體貼有加。

後來,錢老生病了,圓圓生病了,楊絳每日跋涉在探視的道路上,走過春夏秋冬幾個季節;一邊是老伴兒,一邊是愛女,都停止了和她一起前進的步伐,人生似乎到了無望的邊緣;圓圓先走了,錢老也走了,“我們仨”失散了,家成了尋覓歸途道路上的驛站。

還可以說,“我們仨”的相知相契、相親相愛愈讓人羨慕,就愈讓人難以接受他們的離開。

經歷過生死離別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她在書中說:“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碰到困難,鍾書和我一起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媛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就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是不尋常的遇合”。

楊絳先生在文中卻不曾想把人生描繪得多麼的壯麗,多麼的瑰奇,卻在不經意間告訴我們,她愛著她的丈夫,愛著她的女兒,她有著普天之下女人所有的那份熱忱,那份牽掛。無論困苦與榮耀,他們自始至終寵辱不驚,他們也不曾有一絲憤恨,只是泰然處之。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家人雖已離去,但深植於心的情感,過往的點點滴滴被真切地記錄下來,記錄成這本《我們仨》。

生活總是瑣碎的,很多夫妻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愛情被消磨殆盡,只剩下最起碼的吃喝拉撒。

17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宋朝大網紅柳永的風流、頹廢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