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若問“千古第一才子”是誰?答案尚有爭議。但若問“千古第一才女”是誰?答案則毋庸置疑,那就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

後世評價李清照,有太多讚美的詞彙,但筆者認為,其中最恰當、最精準的當屬那句“自是花中第一流”

女人如花,而李清照則是當之無愧的花中之冠,這個“第一流”說的不只是才華,還有道德和品格。李清照的魅力就在於,不僅有詠絮之才,更有高潔之姿。

“自是花中第一流”出自李清照的代表作《鷓鴣天·桂花》,又稱《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其詞曰: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李清照的“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指什麼花?這個問題在詩詞大會中考了不下五六次,但每一次都有很多人答錯。原因很簡單,這種花比較冷門,並不經常出現於文學作品裡。

自古以來,文人騷客寫詩作詞詠花者甚多,但所詠之花大多是梅花、菊花、荷花。原因很簡單:梅花迎寒而開,美麗絕俗,象徵著堅韌的人格和不屈的精神;菊花豔於百花凋後,不與群芳爭列,象徵著恬然自處、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徵著在汙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高潔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相對比於梅花、菊花、荷花,桂花的知名度和受喜愛度明顯要遜色不少。這是因為,桂花似乎既沒有美豔的外表,也沒有明顯的象徵意義,很容易被忽視、被冷落,以至於千百年來很少有人歌詠。

李清照偏偏獨闢蹊徑,她專門寫詞盛讚桂花,為桂花鳴不平。該詞的高明之處在於,一改詠物詩詞以詠物抒情為主的慣用手法,先以議論入詞,三層議論,層層遞進,然後再託物抒懷,既論證了桂花是“花中第一流”,又抒發了作者自身的幽怨之情,巧妙至極,高明至極。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淡黃色的桂花,雖不豔麗,但體態輕盈。於幽靜處,並不惹人注意,只留清香在人間。

這兩句讚揚桂花“輕色重香”,猶如一位隱居的君子,其高尚的情操,值得世人稱頌。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不需要具有名花的鮮豔顏色,像桂花這樣色淡香濃,方算得上是最一流的花。

此為第一層議論。這兩句反映了李清照的審美觀,她認為內在美高於形式美。“何須”二字,輕描淡寫間就把“以色取勝”的俗花一筆盪開,進而得出跡遠品高的桂花才是“花中第一流”的結論。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梅花肯定嫉妒它,菊花見了它也只能掩面含羞。桂花才是秋天裡的百花之首。

此為第二層議論。此處用梅花作比,菊花作襯,用擬人化的自嘆不如,再次論證桂花才是中秋時節的花中之冠。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可惜屈原對桂花不甚瞭解、沒有情意,否則,他的《離騷》中怎麼沒有寫到桂花呢?

此為第三層議論。屈原當年寫《離騷》,遍收名花珍卉,用以比喻君子的美德,但其中唯獨不見桂花。李清因此批評屈原“無情無義”,實則是在為桂花鳴不平,藉以進一步論證桂花的品格高潔,值得讚美。

李清照的這首《鷓鴣天·桂花》寫於她與丈夫趙明誠隱居青州期間。當時,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已故,李清照與趙明誠受北宋末年黨政所累,不得不隱居鄉里長達十年之久。

長期遠離城市喧囂、遠離官場爭鬥,安靜的隱居生活讓李清照有充足的時間享受藝術、沉澱心情。此時的她,一方面淡泊名利,享受平淡生活,另一方面卻也心存幽怨,大有懷才不遇之感。該詞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創作的,其中隱喻不言自明。

總體來說,李清照的這首《鷓鴣天·桂花》頗得宋詩之風,其中雖有詠物抒情,但更多的是議論和說理。桂花的其貌不揚、其色不豔,卻獨具“暗淡輕黃”、“情疏跡遠”、“性柔香濃”特性,這何嘗不是李清照對自己處境和人格的真實寫照。與此同時,這首詞也彰顯了李清照卓爾不群的審美品位。

(本文完~)

22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曾狀告郭德綱的相聲演員汪洋,後成為文旅策劃專家,如今身價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