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金庸作為經典武俠小說的代表者之一,他的大半生都在刀光劍影、聲色犬馬中度過。但除此之外鮮少有人瞭解的是,金庸先生還有著另一大愛好,那就是——棋。對於圍棋,他如此感嘆,"圍棋訓練對我來說卻有著不同的啟示。落子訣竅其一是"變",其二就是"慢'",其中妙處需要人來細細沉思和品味。"他認為,圍棋可以幫助人更深刻的體悟人生。

金庸在棋道方面也非常有品格,他從未有過唯我獨尊的思想。晚年的他與號稱"棋聖"的吳清源對弈時,完全不吝稱讚,大方的評價對方為有哲學思想和悟道背景的宗師。

而在金庸60歲時,他因為欣賞職業棋手聶衛平的高超水平,不惜拜下小自己幾十歲聶衛平為師,如此行為令人敬佩不已。

"年輕"大師聶衛平

聶衛平是中國圍棋界著名的職業棋手兼教練,同樣也是圍棋協會副主席兼技術委員會主任,他的身上有著關於圍棋的許多頭銜。

但拋開頭銜來看,他的圍棋功底當然也不落人後,從整整比金庸小28歲的他,曾執意被金庸拜為師父來看,就足可見他的技藝之深。

1952年,聶衛平出生在河北深縣,他從小因受父親影響而喜歡上圍棋,九歲時就常與人對弈。

在刻苦鑽研的同時,他還受過張福田、雷簿華、陳祖德等等名師的指導,於是短時間內小小年紀的他棋藝便精進許多。十歲時,聶衛平在北京舉辦的少年圍棋賽上榮獲冠軍,從此開啟了他的圍棋人生。

之後在時代的背景下,他度過了一段豐富了閱歷與經驗的日子。直到1972年,聶衛平終於結束了知青生活,回到北京的他再度拾起圍棋,在中國棋院重建時,聶衛平毫不意外的入選了

1974年,日本關西棋院代表團來訪,在與創造過六連勝紀錄的宮本直毅九段博弈中,聶衛平接連勝出,展露鋒芒。而後他又在1975——1981年間的中國圍棋錦標賽中,一連五次獲得冠軍

在這段時間裡,他幾乎包攬了所有國內棋賽冠軍之位,被中國圍棋史上稱為"聶衛平的時代"聶衛平也最終被授予九段棋手,他的巔峰時代隨之來臨。

在我國發展還很落後的80年代期間,聶衛平在中日圍棋擂臺賽上連任數屆主將,並屢次立下大功,實現了中國棋手戰勝"日本超一流棋手"的重大突破,將中國隊的榮譽放上了頂峰。

就在聶衛平33歲時,61歲的金庸先生為了提升棋藝,不計較年齡的差異執意向他拜師,彼時深守中華傳統道義的金庸,還欲要與之行三跪九拜之禮。雖然最後被聶衛平攔住,但之後的每次見面,金庸都會尊稱對方一聲"師父"

這兩人也不愧是師徒,除比賽外聶衛平的性格方面表現,明顯帶有著金庸的俠氣。他與有著"四大公子"之一稱號的好友沈君山,就是在金庸家中結識,聶衛平認為這就是他們所有人的緣分。

他將這段交情比作金庸筆下《笑傲江湖》裡的劉正風與魔教長老曲洋,相處敵對兩派卻依然用樂曲結下友誼,只不過他們的區別是棋盤。

相隔多年後,他再次見到沈君山時,已經是物是人非,看見對方臥病在床聶衛平悲慟不已, 他在床頭寫下:

"期盼奇蹟出現,屆時再重溫往昔美好。"

這段話蘊含了他強烈的願望與深刻追憶,正如金庸書中的隱世大俠,在對人談起江湖時,露出的追惜與執念。

1999年,聶衛平被評為了"新中國棋壇的十大傑出人物"之一,他在歷史上留下了永不腐朽的一筆。

昭和棋聖吳清源

聶衛平曾說:

"我對吳清源老師最欽佩的是,無論何時,他都對圍棋保持著一顆童心,而且對後輩從來不吝賜教。"

金庸也說:

"古今中外我最佩服兩個人,一個是古人范蠡,另一個就是今人吳清源。"

這些評價在今天看來不可謂不高,那麼能使這些人感到佩服的吳清源,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這還要從上個世紀說起。

吳清源出生在1914年福建省的名門望族,從小隨著父親下棋,早年就在圍棋上表現過出眾的天賦。11歲時,吳清源就成為了一位北洋軍閥門下的棋客,並時常出入聚集眾多社會名流的"來今雨軒棋席"。14歲時,他東渡日本正式開始了圍棋的職業生涯。

到1933年,當時才年僅19歲的吳清源,就與著名棋手本因坊秀哉對陣,在圍棋理論上,他自創的"新佈局"思想引起了大眾的強烈反響,就此翻開了圍棋史上的新篇章。

此後,在吳清源加入日本國籍後的十年間,他橫掃千軍,在"十番升降棋"中幾乎擊敗了同時代所有超一流棋手,創造了圍棋界神話,他被譽為"昭和棋聖"。1950年,吳清源升到了最高圍棋段位職業九段。

然而晚年的他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提攜後進、與中國圍棋的發展、和促進圍棋國際化上。他以畢生感悟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即21世紀將藝術與理念相結合的"六合之棋",這使現代圍棋登上了一個新臺階。

不僅如此,在吳清源擔任總裁判長的第一屆應氏杯舉辦前,曾有許多著名棋手對規則提出異議,但他力排眾議:符不符合要經過比賽才能驗證。他的堅持,最終使應氏杯得以順利舉行。

後來吳清源在自傳《中的精神》裡寫道:

隱退後的吳清源還按照回憶寫下了《以文會友》這本回憶錄,它以文化相近的中日國家為底色,講述了自己所創造的傳奇故事背後的真實狀況。

吳清源的一生,圓滿地完成了從"戰神"到"棋聖"的轉變,他既展現了精湛無匹的高超棋藝,還成為了世界圍棋革命的推動者和實踐者。

這些表現都體現出了一個棋者的大格局,讓人明白:圍棋不是小道,而是大道。對此金庸表示:

"他的弈藝,有著哲學思想和悟道的背景,能稱之為一代大宗師。高手常見,但大宗師卻千百年難得一遇。"

吳清源之所以在金庸的心裡地位如此之高,還是因為在金庸七歲學棋時,他所用的書正是吳清源的《黑布局》與《白布局》,所以這個名字在金庸心裡也成為了封神般的存在。

他把吳清源比作自己創作的《笑傲江湖》一書裡的角色風清揚,因為吳清源的棋局和風清揚的招式異曲同工,同樣可以因對手而千變萬化,正如那句話所形容:"獨孤九劍,變化無窮。"能將創新發揮到極致,因此無人能敵。

後來在金庸《歷史性的一局棋》裡,他又繪聲繪色地描述了吳清源的圍棋故事,其中一段與秀哉的博弈這樣形容

"在雙方下到一百四五十手時,局勢基本大定,不過吳清源卻在左下方佔了極大的一片。但15手後對方下了兇悍又巧妙的一子,入侵了吳清源的勢力範圍,最終結果顯示秀哉險勝一子,本因坊秀哉的尊嚴總算勉強維持住了!大家鬆一口氣。"

金庸對吳清源的敬佩,三言兩語不能概之。他認為,圍棋文化節最重要的方面是創造氛圍,能否培養出天才棋手反而是次要的,畢竟像吳清源一般的絕頂高手,可遇而不可求。他注視著吳清源的每一場對局,還為此寫過一篇文章稱:

"前不久我看到北京出版的一本日文《人民中國》雜誌,上面介紹圍棋時附上了範西屏與施定庵的一局對局,棋力之高的確古今罕有,也只有現代的吳清源才能及之了。"

棋與俠之結合——金庸

儘管金庸敬佩的棋手有許多,但他在棋道方面卻有著自身不同的見解。在20世紀30年代,當吳清源在日本擂臺上殺遍無敵手時,那時的金庸才初執棋子。

由於金庸身處的江浙一帶向來圍棋之風盛行,他從小就對圍棋有著諸多關注,而他的家鄉海寧,更是在清代出過棋聖範西屏與施定庵。

除此之外,在金庸的家中,祖父還專門開闢了一處地方用來與人弈棋,外面上書著兩行字:"人心無算處,國手有輸時"。這種種體現,都在幼年金庸的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

在金庸的眼裡,黑白棋子構建出的棋盤格局,就如同武俠世界裡的江湖,令人著迷不已。對於這與兩者之間的關係,他有過明確論述:

"常有人問起我下圍棋的種種過程,對此我認為,就影響和關係而言,下圍棋的推理部分與創作武俠小說的組織部分,包括結構,過程都是有著密切聯絡的。"

因此在金庸筆下,有許多關於圍棋的描寫,也常常能見到用棋子作為道具的角色,精彩之處更令人拍案叫絕。

例如《書劍恩仇錄》中的陳家恪、《碧血劍》裡的木桑道長、還有《天龍八部》的段譽、段延慶、黃眉僧等等,這些角色儘管性格不同,但於"棋"之一道都是高手。

在棋局方面,《天龍八部》中,就有作為考卷而無人能解的"珍瓏"殘棋,它初始難倒了許多英雄好漢。最後出人意料的是,心靈純淨的和尚虛竹誤打誤撞將之破解開,並獲得了無崖子的畢生功力。

這種具有象徵意義的棋局,其實也代表了金庸內心對人性的評判。同樣師出聶衛平,又熟讀金庸作品的常昊就這樣評價過他:

"周先生的小說裡涉及到的圍棋,包含的往往不是競技性方面,而更多的是人生與哲學的道理。"

之後在阿含·桐山杯中國圍棋公開賽的晚宴上,圍棋協會同志林建超在受到採訪時也說:

"金庸的論道,是建立在對"棋理"與"棋道"的理解基礎上來闡述,透過對人生、武林、江湖等這些東西的認識來傳達他的觀念,這種真誠十分地打動人。"

在長年累月埋頭於案首的同時,金庸也傾注了許多的心力去提高自己的圍棋水平。閒暇時刻,他一有機會便會捧著棋書打譜,再不恥下問的請教。在他心裡,只要棋藝勝過於他,不分年齡大小,都可稱為一聲"老師"。

在圍棋事業上,他也會運用自己的力量與名氣,力所能及的提升中國圍棋在國際上的地位。

"師父"聶衛平說:

"金庸不僅是文學大家、武俠小說界泰斗,更是圍棋事業的熱心支持者,他透過小說中對圍棋的精彩描寫,讓人們認識到這一領域,他的影響與貢獻非常之大。"

他認為金庸的武俠故事裡,除了對江湖的描寫,更多的是普及了的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知識;不僅在於字裡行間的道義情懷,更是體現了文化之秀。據聶衛平回憶,最值得一提的是金庸與林海峰、沈君山以及他自己一起舉辦的炎黃杯華人圍棋賽,這是圍棋界的一項重要舉措。

不僅如此,金庸還身體力行,親自出席。後來為感謝金庸先生對中國圍棋事業的鼎力支援,他被授予"榮譽六段"稱號

如今雖然這位武俠文豪已經去世,但他留下的作品依然影響著每一代人,無論在棋道還是文學方面,金庸做到了無愧於心。

他的一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點燃了多少人的熱血豪情;後來的"俠之大者,率性而為",又掙脫了多少人內心的捆綁束縛。如今這一句,又何嘗不能變為"俠之大者,都是棋聖"?

正所謂"刀劍如夢,落子無悔",一方小小的棋盤也可以承載著萍蹤俠影、快意恩仇的情懷,黑白分明的棋子,在你來我往間盡顯俠義本色。

不像許多人在現實中偏安一隅的"閒敲棋子落燈花",在幻想中夢遊江湖;金庸的人生,就是一部江湖。

33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王陽明:老實人鬥不過小人?學會上中下三策,輕鬆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