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論語》中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當皇帝都要被佞臣矇蔽,做學問也要被小人戳脊梁骨,人活一世,誰能不遇見幾個糟心的人呢?做到“立功、立德、立言,皆居絕頂”的聖人王陽明,一代名臣,心學大家,也沒少遇見糟心小人,那他是怎麼做的呢?

其實他年輕時也曾耿直剛硬,遇上看不過眼的事情就採取硬碰硬的手段,甚至還因為直言上書,得罪了權勢滔天的宦官劉瑾,以至於貶官路上還被追殺,九死一生。硬碰硬這是對待小人的下策,雖然對得起自己的原則,未免會給自己增添許多麻煩。

王陽明遭到貶謫以後,在龍場潛心悟道,他悟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何假外求”的道理。他的“致良知”思想認為,人的本心都是良善的,只是被私慾矇蔽,迷失了自己的“善”,因此他的手段漸漸變得懷柔。

比如經常就一頂高帽給對方戴上,說啊,你清正廉潔,高尚有為,讓對方自己把自己束縛進道德的枷鎖,不至於作惡。因此,下策是硬碰硬,中策則是懷柔感化,轉移矛盾,上策就是讓對方“為我所用”。

其實我這麼一說大家可能發現了,王陽明認為,和小人相處,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自身的“道”。什麼是小人呢?有時候我們普通人會被自己的私慾矇蔽,認為跟自己意見不同的都是小人,這就走入了偏激的誤區。

王陽明認為,君子和小人的價值觀必然是不同的,因此發生衝突,小人對君子盡力詆譭是很正常的,我們沒必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憤怒地指責立場不同的對方,王陽明怎麼做的,他“絕不為意”,根本就不把小人的伎倆放在心上。

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不因旁人的誹謗和糾纏而患得患失,減少在小人身上耗費的時間,自成一種“格局”。一個人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如果花費太多在不值得的人身上,無疑是種浪費。

王陽明就做到了在其位謀其事,不貪功不冒進,不為俗事白費心神,專心悟道講學,最終成為一代聖人,問心無愧。我也想通了,與其在那些不值得的人身上花時間,我做點什麼不好呢?流言蜚語,惡意攻訐都隨它們去吧。

14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辛棄疾——執著種了一輩子樹,卻從未見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