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中,我尤其“痴迷醉心”於《紅樓夢》,正因為如此,我對於這部作品所投入的閱讀時間及思考也就多了起來。
我驚歎於曹公的經天緯地之才,此天縱之才,實在驚為天人,他筆下所塑造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個性鮮明。
01據現代的紅學家統計,整本《紅樓夢》著作中共寫到了513個人物,雖然這是一幅極其龐大的人物畫卷,但即便是像有如焦大、賈芸、小紅這樣的小人物也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中,寶釵的停機德,黛玉的詠絮才,花襲人的似桂如蘭,英蓮實堪傷的悲慘遭際更是成為膾炙人口的篇章。
另外,賈府的先是有如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再後走向衰敗沒落的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亦是扣人心絃,引人入勝,堪為小說界中之經典圭臬之作。
其中最吸引我的部分,便是寶黛之間的愛情故事了。
這部作品的偉大,也在於他對於寶黛之間的這種愛情描寫未落入才子佳人般的那種老套窠臼之中,而是描寫了一種純潔正派愛情故事,令人回味無窮,卻又無窮回味。
寶黛之間的愛情之所以吸引我,不單單是由於裡面耐人尋味的故事情節,也是因為它使我想到了我自己。
02在整本《紅樓夢》中,寶黛之間的愛情是一條主線。
我們常常會看到黛玉對於寶玉那蠻不講理的文字,看到她的爭風吃醋,也看到她的“莫名之火”,還有她那為愛情而特有的多愁善感。
箇中滋味,非愛情中之深愛人物,不能體悟。
小時候讀《紅樓夢》,記得有那麼一段時間我不大喜歡林妹妹。
那個時候的我總覺得她有些不通情理,我納悶地想:
為什麼每次她的無理取鬧卻總是以寶玉的認錯作為收場呢。
寶玉錯了,是寶玉認錯。這當然可以理解。
黛玉錯了,卻也是寶玉認錯,這種了邏輯合乎常理嗎?
顯然當時的我還未能理解他們之間的這愛情。
直到我長大之後,有了一些感情經歷,我才開始漸漸懂得了其箇中況味。
03那是一段令我至今回憶起來都仍能使我不免有著小小遺憾的一段情感。
在許多人的眼裡,我是一個幾乎可以對生活中所接觸到的人都彬彬有禮,不卑不亢並懂得退讓的一個人。
而唯獨對他卻無法好好說話,每次我總是想跟他發頓火,總喜歡佔據上風,並在話語上掌握主動權。
我總喜歡跟他蠻不講理,我尤記得當時的我內心的想法:
“我想以此試試他,看他是否足夠包容我。”
每次我都希望他先認錯,我也曾多次反思過,自問於:
我為什麼唯獨就不能跟他好好說話呢。
但我的這種“反思”似乎沒給我帶來多少改變,我時不時的還是喜歡跟他“不講道理”。
至此,我才稍微理解了曹雪芹筆下的寶黛之間的愛情心理之壼奧。
黛玉不是不愛寶玉,她的所謂不講道理正是因為她在乎,我真的相信他們之間的愛情是真愛,她的司馬牛之嘆,也唯有在那個真正愛他亦為她所愛的那個人面前才能得到徹底的療愈,因為愛能治癒。
而寶釵她不同於黛玉,寶釵是一大家閨秀形象,但她平日裡總是盼得寶玉考取功名,光耀門楣,林妹妹則不然,她才不管他是不是狀元、榜眼、探花哩,她喜歡的純粹是寶玉這個人。
這喜歡是“無論他什麼樣子都依舊喜歡”的那種喜歡。
這種感受我有體會。
04平日裡親人啊、同事啊、朋友們幫忙介紹相親人選時,總是在意並因此仔細詢問對方的條件,似乎條件差一點都覺得沒必要彼此一見,然而我對於那個我對他總是想“蠻不講理”的人卻不是這樣。
他哪怕身無分文,哪怕一貧如洗,我都願天涯海角,不離不棄,此生相隨。
如果沒有了他,我不知道我的世界將會怎樣,有詩云:
“山崩溟海竭,魚鳥將何依”!
與他分手的日子,我曾有過類似這樣的惆悵,我不知道我此生還將如何憑依,但人總是要學會成長,也許是一些令人不大舒服的長大。
由此,我以切身些許的感受得知黛玉對寶玉的感情,那是人世間至情至性的愛之真情所在。
她可以不講道理,也可以爭風吃醋,但也僅限於對他一人而已。
這種不講道理似乎也會益發變得著實可愛起來。
因為在真正的相愛者之間,她才能有勇氣不講道理,而我覺得這種“勇氣”是愛她的人所賦予她的。
05我愛我所選,我選我所愛。
我爭風,我吃醋,然天下人間,唯對你一人爾。
我想,這大概就是愛情中的兩人那愛情中的樣子吧。
似乎有一道愛情的聲音是說:
“如果你真的愛我,能不能稍微遷就一下我的“蠻不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