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之人不德其德,故真正有德。下德之人追求德,實際上達不到德。上德之人順其自然而無心無作為。下德之人強調作為而無以能為。上仁之人勉力博施於人,但無私心意圖。上億的人勉力施為,但常有私心目的,上禮的人勉力施為而得不到迴應,於是就揚著胳膊使人強從。所以,喪失了道以後才出現德,喪失了德以後才出現仁,喪失了仁以後才出現義,喪失了義以後才出現禮。那禮呀,是忠信衰敗的表現,也是社會動亂的禍首。那先見者,是道的虛飾,是邪偽的開始。因此,大丈夫應取忠厚不取薄禮,取實在不取虛華。所以,捨棄薄和華採取厚和實。
老子這一章是講關於德。對於這個德做了重要的論述。看了道德經我們自省,離他那個狀態還遠的很。我們不與人爭,不傷害別人是為了守德積德。德是道派生出來的。作為無為的境界,一味的追求德,也是執著的一種表現。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我們本身是善良的,做什麼都是很單純的,而不是專門執著的去做一些行善的事情,比如說有些人把魚買回來,就是為了放生而放生。自己認為功德,不想對捕魚的人是大大的鼓勵,造成更多的魚失去了生還的機會。是好是壞就看我們怎麼看?所以,在你無為的狀態下發出的善念,所做出的事情,即使是錯了我想那就是所說的上德,也是會轉化成好事的。真正做好事,有仁義的人他沒有一點私心的意圖。悄悄的把這個事情做了。根本沒有一點為自己的想法。或者是讓別人知道。或者是讓別人領情。或者是需要傳播。有的人是捐款,恨不得把自己的名字最大化。這個是有私心的。是執著於名聲和德,這根本就不是什麼上德。
人是高階智慧的複合體,是在道中的象徵,在離道漸行漸遠的時候才出現了德,雖然離道漸行漸遠,但是這個德,是一個迴歸道的基礎。之後就出現了仁義禮智信。這些儒家的思想離老子所說的道的境界還有距離。那麼到後來出現的禮。是社會動亂的罪魁禍首。尤其是西方國家,特別講禮貌,但是那個心是充滿慾望的心。充滿爭鬥的心,禮貌只是對於離道漸行漸遠的一種掩飾。所以我們不追求外部的奢華而是需要內心等厚和實。
從有為到無為,無為而無所不為,互相轉化的一個過程,是需要我們在吃苦中,生活中,工作中不斷的去體悟。腦子空空卻充滿了智慧。機關算盡,卻是自作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