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裡說: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在這裡,老子講述了一種很高深的智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瞭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而瞭解自己的人,才是通透的。
知人 ,是對外,從外部來尋求對世界的認知,透過對“外人”的瞭解而增加經驗,讓自己變得有“智慧”,但這種“智”,因為依從於對外部的認知,所以是不固定的。
就像識人,你覺得你很瞭解對方,瞭解他的性格、行為,但若是他的性格發生改變,或是從一開始他就在偽裝,這樣,你的“自以為智”就會讓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
自知,是向內,來探求對自己的認知。只有把自己弄明白了,才會通透澄澈,這叫“明”。
這句話類似於《孫子兵法》裡說的“知己知彼”。
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長久以來,大家一直認為,“知己知彼”更重要的是“知彼”——想盡一切辦法去了解對方的情況。
但其實,孫子想說的是,“知己”更重要。
知彼,你一門心思想了解對方,這時候就容易被對方矇蔽,對方可以把自己真實的情況隱藏起來,給你傳遞出假資訊,所以如果只求“知彼”,就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
知己,就是弄明白自己的情況,不自欺,知道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自己該如何應對,這樣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因為無論情況怎樣變化,你都知道自己該怎樣應對。
《孫子兵法》後來說“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你只有先了解自己,把自己準備到不可戰勝的地步,至於能不能取勝,還是要看對方會不會出錯,就是這個意思。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跟第一句一樣,“勝人者”是對外,你能夠戰勝別人說明你有“力”,但這種力是靠不住的,因為你可以憑藉自己“有力”去戰勝比你弱的人,但總有一個比你更“有力”的人來戰勝你。
所有從外界探求的東西,都是不足以憑恃的,你覺得“強”的時候,就總有比你更“強”的人。
“自勝者”是向內,不去尋求在外部勝過別人,只要求從內在戰勝自己。
這是一個個人成長的過程,不去盯著外面有多少“敵人”,只求自己能夠一點一點進步。
孟子說:“仁者無敵”,為什麼?
以其心中無敵,故能無敵於天下。
這樣做的人,才是自強的。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莊子說:“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他講的就是向內尋求,讓自己的內在與天地溝通,天地是自給自足的,是富足的。
蘇東坡在《赤壁賦》裡說: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天地之間是無窮無盡的寶藏,能夠與天地溝通,內在充盈,人就會富足。
你自己本身就具足,所以不必再從外界來乞求。
所有的乞求,必然是卑躬屈膝的姿態,你堅定地從自己內在去尋求,不依賴外界,這叫“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不失去自己所依賴的“根本”,這樣才能長久。
“其所”——你自己本身就具備的東西,是指你的內在。
《華嚴經》裡說,釋迦牟尼佛悟道之後,說了一句話: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徵得。
所有眾生,內在都具備這些東西,因為我們的妄想、執著、分別,就遮掩了內在的這種光亮。
老子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孟子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為什麼要強調赤子和嬰兒?
因為他們還沒有被“汙染”,在他們眼中心底,沒有妄想、執著、分別心。
只有儲存著這種“立身之本”的人,才能長久。
“死而不亡”,肉體衰朽消亡,但這種經常卻能一直存在,這才叫做長壽。
長久以來,大家熱衷於追求“長命百歲”,《黃帝內經》上說:
人生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
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
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
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滎貨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
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
六十歲,心氣始衰,若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
七十歲,脾氣虛,面板枯;
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
九十歲,腎氣焦,四髒經脈空虛;
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人生皆有死,死而不亡才能長久。
《道德經》很深刻,就簡單的這一句話,如果讀懂,都能讓人恍然大悟,有時候讀完,甚至會冷汗涔涔,這是面對智慧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