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2002年冬天,92歲的楊絳先生開始寫《我們仨》,從約稿到動筆,時隔六年。她用三四個月的時間,回憶了漫長的63年家庭歷史。《我們仨》是一個尋尋覓覓的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他們相助相守聚相失。讀完這本書,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想起了楊絳說過的一句話:“他現在故意慢慢兒走,讓我一程一程送,儘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成萬里長城!”

這是錢鍾書在醫院對她說的話,他深知自己時日不多,哪怕在醫院忍受病痛的煎熬,都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陪伴楊絳多走一程。想象到這個情景的時候,眼淚竟不自覺地流出來了,人間最可貴的情感,莫過於老來相依,互相陪伴到終生;人時間最殘忍的分離,莫過於老來無伴,一個人守著一個家!

在《我們仨》這本書裡,楊絳回憶了與錢鍾書相識、相愛、相離的一生。

相識:愛是遇見

1911年7月17日,楊絳出生在無錫一個有名的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楊蔭杭是民國著名的大律師,楊絳出生後,父親為她取名楊季康。愛讀書聰慧過人的楊絳17歲時她一心想報考清華大學外語系,但是當時清華大學在南方並沒有名額,無奈之下她只能不甘願的去了東吳大學。讀到大四,東吳大學因為學生運動停課,楊絳與其他三個同學一起考入燕京大學,但是在入學報到途中,楊絳對清華念念不忘,她放棄入讀燕京大學的機會,臨時決定去清華當借讀生。

或許人和人的緣分,就是上天安排好的,有的人始終要見面,因為他可能就是你前世註定的人。21歲的楊絳在轉入清華的時候,剛好錢鍾書也在清華大學中文系。1932年春天,楊絳在清華大學的校園裡,與錢鍾書第一次見面。雖然只是匆匆一見,兩人沒有過多的交流但是彼此難忘。

所有人都覺得錢鍾書很“憨”,可是楊絳卻覺得他眉宇間“蔚然而深秀”。錢鍾書曾在詩歌裡回憶,初見楊絳第一眼:“頡眼容光易初見,薔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靦洗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 所謂一見鍾情大概就是這樣吧,兩人一見如故、怦然心動。後來錢鍾書寫信給楊絳約她見面。

第二次見面,錢鍾書急切地澄清:“外界傳說我已訂婚,這不是事實,請不要相信。”楊絳也趁機說明:“坊間傳聞,追求我的男孩有孔門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說費孝通是我的男朋友,這也不是事實。”從未理會傳聞的兩個人,在第二次見面時卻忍不住要澄清謠言,急切地想要告訴對方,自己還是單身。因為不能時時相見,兩人便鴻雁傳書,交流文學,傾訴生活。一來二去,兩人就這樣陷入了熱戀。那年,他24歲,她23歲。

徐志摩在《忘了自己》中寫到:人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見你!楊絳和錢鍾書一見鍾情,是在最好的年紀遇見愛情,更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天然感召。

相愛:愛是成全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能夠愛一個人。正如錢鍾書所說:“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十幾年,從未後悔娶她!”

錢鍾書是清華大學公派出國的留學生,1935年7月兩人結婚後,錢鍾書要去英國求學,那時楊絳還沒有畢業。但是擔心丈夫一個人在國外無法兼顧生活和學業,她不得不跟著他一路輾轉、顛簸……

初到英國,他們住在老金家,一日四餐由房東提供,但是錢鍾書吃不習慣西餐,楊絳經常把自己碗裡錢鍾書吃的慣的東西省下一半給他,儘量讓他吃飽飯。後來擔心錢鍾書營養跟不上,楊絳就想辦法找房子。搬家以後的生活裡,這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家閨秀,為了照顧錢鍾書,開始洗衣、做飯承擔各種家務,讓錢鍾書安心學習。

雖然在國外求學很辛苦,但是兩個人的生活過的有滋有味。可是人間沒有永遠,也沒有單純地快樂。快樂總夾雜著煩惱和憂慮。1938年,戰事爆發,兩人回國以後,錢鍾書去清華教學,楊絳留在上海照顧女兒,替他照顧錢家老小。後來上海淪陷,錢鍾書回到上海,他們的日子過的很艱辛,為了補貼家裡的柴米油鹽,楊絳一邊代課一邊寫劇本。

楊絳創作的《稱心如意》,在各大劇院上演以後迅速走紅,楊絳在文學界一炮而紅,錢鍾書在外面的稱呼變成了“楊絳的先生”。有人說,所謂的門當戶對,不僅僅是家世背景,更需要相同的頻率。看到楊絳成為名人,有一天錢鍾書對楊絳說:“我想寫一部長篇小說,你支援嗎?”

楊絳大為高興,鼓勵他趕緊開始寫作。

對於楊絳來說,她永遠支援丈夫的決定,相信他的能力。為了成全丈夫的文學夢想,楊絳讓他減少授課時間,全身心投入寫作。後來生活變得拮据,為了節省開支,楊絳辭退了女傭 ,包攬了所有的家務事活,自己劈柴生火做飯。

這個大家閨秀把自己變成了一個無所不能的家庭婦女。她還學會了精打細算,為了省煤,自己和泥,把爐膛做的細細的,並且把煤末子摻上煤灰,自己製作成煤餅,一下子300斤的煤末子變成四五百斤的煤球。

事實證明,錢鍾書沒有讓楊絳失望,1945年,《圍城》發表,被稱為是當時不可不讀佳作。錢鍾書在《圍城》的序中說:“這本書整整寫了兩年。兩年時間裡憂世傷身,屢想終止。由於楊絳女士不斷督促,替我擋了許多事,省出時間來,得以錙銖積累地寫完。照例這本書該先給她。

錢鍾書評價楊絳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如果沒有楊絳的成全,沒有她的督促和照顧,要有多少個兩年才能寫成《圍城》?所以可以說是楊絳成全了錢鍾書,也促成了《圍城》。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說愛,但是有時候我們對愛有一定的誤解。比如我把我認為最好的硬塞給你,用我認為最好的方式安排你的生活,我不認為這是真正的愛,那可能是一種關心,這種關心裡包含著某些控制。我覺得真正的愛是你理解他接受他之後,給他他想要的東西,尊重他的想法,成全他的夢想。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就是這種相濡以沫的陪伴和互相尊重的成全。

相離:愛是守候

他們一見鍾情,相知相戀2年結婚63年,一起走過了65年風風雨雨,卻依然沒有愛夠。

晚年的錢鍾書,患有很嚴重的哮喘,每次發病的時候就不能躺下睡覺,有時甚至不能臥床只能滿地走,這種時候楊絳總是穿著衣服躺在床上,一連幾夜陪著他不睡。

1975年冬天,楊絳和錢鍾書差點被煤氣燻死,楊絳服用了安眠藥,睡覺的時候聞到煤氣味,卻睜不開眼睛,如果不是因為錢鍾書摔倒在地上,巨大的聲響嚇醒了楊絳,兩個人可能就雙雙中毒死了。

楊絳趕緊起來,給錢鍾書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嚴嚴實實的包裹好,開啟窗戶透氣,怕他著涼一整夜都擠坐在他身旁。

楊絳的一生,大半生的時間都是在照顧錢鍾書,如同寶貝一樣包容呵護他,在生活困難時不離不棄,在病痛時悉心照料,甘願做他堅強的後盾和柺杖!

人至暮年,總是躲不過疾病的折磨,錢鍾書徹底的住院了。八十四歲的楊絳,踏著落葉,拖著自己的影子。每天微微顫顫穿梭在家和醫院之間。錢鍾書躺在醫院不能回家,每天看到楊絳的時候,總是說:“我等了你好半天了。”在錢鍾書的心裡,無論何時,無論經歷著怎樣的病痛,只要楊絳來了一切就好了。

錢鍾書曾經對楊絳發願說:“以後我們,只有死別,沒有生離。”他們的一生只愛過對方,沒有生離。可是卻逃不過死別。

1998年歲末,古驛道上滿是落葉的時候。錢鍾書去世了,如同這古驛道旁的枯柳,落葉終歸根。踏著古驛道的枯葉,楊絳一個人走回家,結束了家和醫院之間來來往往的奔波。從此,他們的家只剩下她一個人了。

楊絳在《我們仨》裡寫道:“我但願我能變成一塊石頭,屹立山頭,守望者那個我已經看不見的小船。”這是楊絳對錢鍾書一生的誓言,未來的日子,她將如同那塊堅硬的石頭,永遠守護著錢鍾書。

原來,愛情無關財富、時間、距離,它甚至無關生死,只關乎你自己的內心。

愛不是年輕時的一見鍾情,愛是那種你非常確認,到了八十歲,不管健康與疾病,你還會牽著這個人的手一起走下去;愛是這個人能讓你在病痛的折磨下,感覺到希望和溫暖;是無論生老病死,富貴貧窮,都不會與你分離。

15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莊子的寓言在嘲諷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