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儒家是春秋末年孔子創立的一個思想流派,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禮”。

孔子畫像

“仁”的主張是“仁者愛人”,這一主張,要求統治階級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孔子認為,要實現“愛人”,還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要求。

“禮”的主張是“克己復禮”,就是要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禮”的要求。孔子追求的“禮”是西周的等級名分制度,孔子進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張,就是要校正等級秩序,達到貴賤有序,這體現了他政治思想保守的一面。

董仲舒畫像

董仲舒是西漢時期儒家學派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他雜糅了道家,法家,陰陽家等各種思想因素,把儒學發展成為一個按照陰陽五行和宇宙論為世界觀的理論體系,結束了百家爭鳴的狀態,讓“董氏儒學”成為兩千多年來封建統治階級馭民的法寶。

在回答漢武帝“天人三策”問題時,董仲舒明確闡述了它“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君權天授”,“三綱五常”,“春秋大一統”的觀點,將君主的統治附會到天道之上,主張天不變,道亦不變。這些帶有明顯“天命論”的思想觀點,為中央集權制度下的皇帝的絕對權力找到了理論依據,也為臣子和百姓設定了相應的道德規範,被漢武帝大力推崇。

漢武帝劉徹畫像

公元前 136年,在董仲舒等人的建議下,漢武帝在長安開設了太學,設定了《五經》博士,專門教授《詩》、《書》、《禮》、《易》、《春秋》等五部儒學經典。在太學裡系統學習的太學士透過每年一次考試,就可以去做官,成績特別優異的還可以留在漢武帝身邊任職。

經過漢武帝多年的倡導和支援,“董氏儒學”得到了廣泛傳播,董仲舒提出的“三綱五常”等思想觀念逐漸被人們所接受,成為在中國政治、文化及思想上的正統與主導,其成功實現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目的。從此以後,不管王朝怎樣更替,“董氏儒學”都是治世法寶。

董仲舒畫像

然而腐敗、墮落在歷朝歷代深入人心,伴隨著一個個換湯不換藥的封建王朝更迭,人們的思想被禁錮,科技得不到創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好還是不好?

36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關於李白的出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