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明月漢時關,秦朝修築的西起臨洮東至鴨綠江口的秦長城,經過漫長曆史歲月剝蝕,早已湮沒在塵埃瓦礫荒草之下,蹤跡難覓了。現在人們所見到的嘉峪關至山海關一線長城,大多是明朝修築的,距今不過幾百年的歷史,遠非人們想象的那樣歷史悠久。
萬里長城,在古代冷兵器時代,構築起這樣一道綿延萬里的防禦工事,當時可能是出於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戰爭理念。歷史發展到今天,此種城牆碉樓式的軍事工事,面對導彈、飛機的轟炸進攻,早已失去了最基本的軍事工事的防禦價值。它的存在,當屬於保護世界文化遺產資源範疇。
萬里長城,中國古代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一道鮮明的分界線,也是抵禦遊牧民族南侵中原的一道屏障。這樣一道邊城界線,在清軍入關後,便完全失去了它的軍事防禦和界線標誌功能,幾乎淪為了一道國中的花園內牆,元代亦如此。
萬里長城,橫亙在華夏大地北部的一條巨龍,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長河中,它是一道璀璨奪目、極其亮麗、雄偉赫赫的風景線。它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脊樑!其實,把長城當成民族的象徵與脊樑這種理念,大概出自上世紀抗日戰爭時期,迄今尚不過百年。遙想古代中原人民,當時提起長城,腦海裡會浮現出荒涼寂寞的蠻荒景象、或是戰火連天的邊塞戰爭情景,絕不會有今人的自豪、威猛、雄壯。
萬里長城,人類在這顆星球上最為宏偉壯觀的建築,也是人類在地球上構築的,最為綿長恢弘的用於防禦目的的軍事工程,歷經兩千年曆史風雨剝蝕,在其偉岸龐大的軀體上,早已遍佈歷史傷痕,深深鐫刻著歷史年輪的風霜雨雪、電閃雷鳴。站在高峻奇險的烽火臺上,舉目遠眺,撫今追昔,令人思緒翩翩,感慨萬千。歷史風雲,難於評說。
倘若從空中俯看,萬里長城宛若一條黑褐色飢渴的龐然巨蟒,從黃沙漫漫的大漠昂首奔向東方,一路蜿蜒迂曲,跨越千山萬水,一頭躍入碧波萬傾的渤海,狂飲那池瓊漿玉液,其態美哉,壯哉,威哉,偉哉!
回首已漸漸消散的歷史雲煙,如果單從軍事防禦工事角度,來審視刨析萬里長城,你會不難發現,它雖然是人類在地球上修築的最為壯觀的防禦公事,同時也是中外歷史上一道最為失敗的防禦工事。不可否認,在歷史上一些區域性戰爭中,它的確發揮過一定的作用,甚至曾有過短暫的輝煌。岳家軍、楊家將、戚繼光等曾在長城一線浴血奮戰,有過馬革裹屍還的悲壯與蒼涼!但在一些關係到國家存亡、生死攸關的大戰時,長城這道重要的防線,卻不堪一擊!對內,它未能抵擋成吉思汗南征中原的鐵騎,也未能擋住滿清八旗入關;對外,它未能阻擋八國聯軍的進攻,更未能擋住當年日本侵略者的鐵蹄!從數次關係國家存亡的失敗大戰的慘痛教訓中,悟出外國軍事將帥所言的深刻內涵: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一語道出了成功防禦的真諦!任何形式的防禦,都是消極被動挨打。宋、明兩代就是最好的範例。
中國歷史上,勇於突破長城防線束縛,主動出擊,當數漢朝與唐朝,贏得了北部邊疆地區和中原地區的和平安寧;宋、明兩代,受長城防線的束縛,熱衷於長城沿線的防禦,始終處於被動的防禦捱打狀態。萬里長城,終未能保住宋、明兩代社稷江山。面對這樣一道冷兵器時代的防禦工事,不要說在太空、就是在月球上,能看到它的身影,做為華夏民族的熱血男兒,委實難以令人感到自豪驕傲!
研讀歷史,發現秦朝、明朝修築萬里長城,本意是抵擋外族入侵,但最終亡秦、亡明者,並非來至北方的外族,而是長城之內的洶洶民意。秦始皇萬里長城築怨,孟姜女哭倒長城八百里,雖然是民間傳說,但也充分反映當時民意民心所向,失民心者失天下,秦朝的滅亡已屬必然。明朝也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築的明長城,較之秦長城向內後退了幾百公里,修築得可謂固若金湯,銅牆鐵壁,終究未能料到,闖王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會從長城之內的中原大地,殺入北京城,崇禎皇帝只好跑到景山自縊,化做了一縷孤魂野鬼,成了一代亡國之君。
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引清軍入關,一片石大敗李自成義軍主力,乘機奪取了中原,建立了大清王朝。每每研讀這段歷史,令人好生困惑,滿清當時人口不足漢族幾十分之一,一個小小民族,何以竟能統治幾萬萬漢族人長達二百多年?但歷史卻無情的上演了一幕幕老鼠征服大象、蜈蚣戰勝巨蟒的悲劇,不能不令人扼腕嘆息,歷史就這樣令人不可思議!不可思議的事件,卻在歷史上頻頻發生,耐人尋味,每每苦思仍不得其解。
面對外族入侵與統治,最無骨氣的便是中國古代的文人騷客,元、清兩代異族入侵中原,一但在紫禁城裡宣佈改朝換代,揮起科舉彩旗隨便那麼晃晃,天下的文人們便欣喜若狂,如見了血的蒼蠅,抱著四書五經這些國粹,彙集到科舉旗下,為撈取功名不遺餘力,朝思夢想混頂烏紗戴到自家頭上,甘願成為異族統治的幫兇或幫閒文人。由此可見,首先真正認可外族統治的便是漢族中的知識分子,他們通常會搬出孔老夫子:君君、臣臣——等三綱五常的儒家宏論,為自己的變節找到理論根據。異族皇帝們自然也不傻,發現這儒家學說還真是千金難求的好東西,它可以讓幾萬萬漢族人馴化,綿羊似的服從異族的統治,其功能比華佗的麻費散還厲害萬倍,於是這異族皇帝們,也假模假樣地學起了孔老夫子的論語,不斷為孔老夫子追加封號。以夷治夷,這是異族統治最厲害的一招,乾隆、康熙深喑此道。因為他們發現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最大的人性弱點,當涉及其本人切身利益時,他們通常會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而把國家民族利益放在後面。所以,當年溥儀在長春、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傀儡政權時,也會有人去賣身投靠現象,就不難理解了。
縱觀中華五千年曆史,華夏大地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朝代更迭頻繁,令人眼花繚亂。若冷靜思考,仍能從歷史迷霧中發現一點意外:歷史上異族入侵中原,雖盛極一時,最終非但異族文化沒有取代中華文化,未能發展成主流文化,反而連自身的異族文化也逐漸喪失殆盡。弱小的異族文化,完全被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悄無聲息的逐步吸收同化掉了,就象一群蜈蚣鑽入一條龐大無比的巨蟒體內,靠一時毒性發作,暫時控制佔有了巨蟒,但百足之蟲僵而不死,時間稍久,蜈蚣自身反被巨蟒所吸收消化,成了巨蟒體內的一部分。不要說現在,就說到了滿清臨滅亡時,當時的滿族人有多少還能講、能寫滿族文字語言?現在國內有多少人懂女真族語言?又有多少人會寫匈奴文字?中華文化巨大的同化能力,讓人感到無比驚詫!
古老的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超穩定的巨大結構核心,具有無比強大驚人的內在能量與張力,它對其它外來文化所產生的巨大的同化力,在世界幾大文明中是絕無僅有的!中華文明與傳統文化,壯哉偉哉!
博大精深、歷史悠久的中華傳統文化與文明,才是萬里長城的真正脊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