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白居易生活的時代,是唐中後期,藩鎮割據,雖然暫時處於平靜狀態,但是,暗流湧動,更大的風暴即將到來。

811年,白居易母親去世,年五十七,白居易回到老家渭北下邽丁憂,守孝三年。

814年,丁憂結束,白居易回到長安,任太子官署的官員。

唐憲宗並不喜歡他,加之以前他任言官得罪了一些人,這些人對他群起而攻之,於是,816年,白居易被踢出京城核心圈子,被貶到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任江州司馬。這一年,白居易四十四歲。

雖然是被貶,但是,一州的司馬,權力不小,俸祿還是不錯的,因此,一時之間,白氏的親屬們,紛紛投奔白居易,江州一時之間,竟成了白氏家族匯聚之地。

首先,他的大哥白幼文,原為浮樑縣(今江西省景德鎮浮樑縣)主簿,已經罷官,在故居符離縣(今安徽省宿州市符離集)居住,賦閒,這一年已經六十餘歲,帶著兒子,前來投奔,希望白居易能提攜自己兒子,以後兒子能有個好前程。

白居易在其他各地的孤幼堂弟姐妹侄子六七人,也紛紛前來投奔。

白居易給京城朋友寫信《答戶部崔侍郎書》,信中寫道:“前月中,長兄從宿州來,有孤幼弟侄六七人皆自遠至。日有糲食,歲有粗衣。飢寒獲同,骨肉相保。”

817年,長兄白幼文去世,歸葬老家關中渭北下邽。

818年,弟白行簡,離開東川幕府,也來投奔白居易。

此時,全家只有白居易為官,有俸祿,因此,家族人等,紛紛來投,好在唐帝國實行厚祿政策,官員待遇還算不錯,因此,白居易養活這一大家子,還是沒問題的。在農業社會,官員的俸祿,還是管用,最起碼餓不著。

一日晚間,白居易送朋友離開江州,到了江邊,下了馬,上了船,正在飲酒敘談送別,忽聞江上傳來一陣琵琶聲,頗為動聽,頓時,白居易忘了回去,朋友也忘了出發,他們以為是一般的歌女,一時興起,便把船划過去,靠近琵琶聲響那條船,詢問是誰彈得如此一手好琵琶,並且,添酒回燈重開宴,那彈琵琶者,千呼萬喚始出來,原來是一位半老徐娘。

她施展了高超的技巧,“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琵琶行》

彈罷之後,雙方交談,原來雙方都是來自京城長安的,他鄉遇故知,頓時倍感親切,琵琶女放下了心防,開始暢談心聲,她是京城長安人氏,家在蝦蟆陵下住,此地現在還在,就在今西安和平門外一帶。

她十三歲時,琵琶已經學成,並且才華出眾,非常出色,名列教坊第一部,名聲大噪,五陵年少爭相捧場,每次演罷一場,捧場的綢緞不計其數。

五陵是長安一帶的富人區,五陵年少,就是官二代、官宦子弟的意思。

唐末五代之後,關中破敗,滄海桑田,因此,明唐伯虎有詩云: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琵琶女年齡大了之後,行情轉差,門前冷落鞍馬稀,只得老大嫁做商人婦,但是,商人重利輕別離,拋下她,去浮樑縣做茶葉生意去了,琵琶女頗感惆悵,於是,夜晚在江上彈琵琶,抒發傷感之情。

白居易將此次經歷,寫成《琵琶行》,成為千古名篇。

白居易在詩中特別寫道,“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特意提出浮樑,自然是因大哥白幼文曾在浮樑縣做官,景德鎮與九江相距不遠,白居易想起去世的大哥,又多了一份惆悵。

琵琶女最後說道,“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激越的琵琶聲迴盪江上,白居易已經心有所動,又聽了同來自京城長安的琵琶女的遭遇,不由得寫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千古名句。

琵琶女的彈奏,道盡人間蒼涼,感動了在座所有的人,其中,白居易最為感動,“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周秦漢唐,中國的中心在北方,包括經濟,唐末五代大亂之後,經濟重心才轉移到南方,因此,唐時關中,為天下最為富庶繁華之地,而江州當時則是偏遠落後的荒涼之地,並且還是文化沙漠,因此,白居易寫道,“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聽到來自京城的琵琶女的樂聲,白居易大為感動,“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白居易是感情豐富之人,易於傷感,如此觸動靈魂的一次經歷,促使白居易寫成了《琵琶行》,成為千古名篇,白居易去世後,唐宣宗寫詩稱讚他,特別指出,“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白居易回到京城後,一路順遂,做到尚書高官,不過,一直伴隨他的病痛,以及官場風雲變幻無常,令他看破紅塵,最終,白居易皈依佛門,一心只求往生兜率淨土,他離世時,不歸下邽祖墳,而是葬於他的佛門師父僧如滿之側,“永離生死流,終成無上道。” 白居易終於求得了終極的情感歸宿。

14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道德經》5大天機,人生5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