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道:“躁勝寒,靜勝熱。 清靜為天下正。”
寒冬已至,想要戰勝體外的嚴寒,那麼你就得讓身體“動”起來,從而積聚起體內的熱量,去除體外的寒氣。
暑氣灼熱,如果你的內心無法“靜”下來,那麼你永遠都會感覺生存在“蒸籠”中一般,內心躁動,脾氣暴躁。
而這兩者總結起來,便是“清靜”。動和靜,其實是相互聯絡的。能動,即是能靜;而能靜,便是能動。就像世間萬物的變化,周天輪轉,可你卻難以察覺。
有道是“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在學會更好地“動”之前,我們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學會“靜”下來。
尤其是我們這些身處在快節奏社會的人,每天不是奔走在上班的路上,就是奔波在趕業績的途中,內心絲毫難以安靜下來,一直被“躁動”所佔據。
很多人就認為,我們這些每天都要“996”的人,如果靜下來,連飯都沒得吃了,為何我們一定要靜呢?
說實話,做人和做事,其實是我們人生相同過程的兩個方面。你可以在“動”的環境中做事,也可以在“靜”的內心中做人,這是相輔相成的。
所謂“萬般劫難在前,唯靜心有千益。”那些能一輩子無災無難的人,都是把“靜心”修到極致的人。
靜有千益,唯靜萬德王陽明有言:“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人生磨難事,不說萬萬千,也有千千萬。我們一輩子邁過高山,踏過深海,兜兜轉轉一大圈才發現,人生之事,落到最後唯有一個“靜”字。
面對困難,有些人躁動不安,有些人滿心忐忑,有些人憂慮萬千。他們的內心缺乏了靜,而多了急躁,所以他們最後的結果,終究是碰釘子而已。
所謂“心躁則亂”便是這個道理。就好比一個學生讀書寫字,倘若他一秒也靜不下來,那麼他還讀什麼書,寫什麼字呢?
我們讀人生這本大書,道理也是一樣的。你懷著急躁的心去讀,你會發現這本“大書”越讀越不順,甚至會有點讀不下去的感覺。
可是,如果你能把心放平,就像溪水一般,不恨,不怨,不爭,不憂,不愁,而是靜心讀下去,相信你的人生之路,會越走越順。
為何這麼說呢?有道是“修身先修心,修心先靜心。”你沒有那顆能靜下來感悟天地元氣的心,那麼你又能感覺到什麼呢?不過是外界的戾氣罷了。
靜,當有千益。人,恆有本心,不靜則德難成。
修身養德,每臨大事有靜氣翁同龢有言:“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自古以來的賢士名人,他們每當遇到大事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是讓頭腦靜下來,讓內心靜下來,然後再思考“破局”的對策。
就像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他總跟身邊的人強調,不管面對什麼敵人,第一時間就是要靜心,然後才能破敵。而他個人,也經常靜心“冥想”,修養自己的德行。
就像是三國中的諸葛亮,一生謹慎,而又成績斐然。其“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無論遇到任何的敵手,都冷靜以待,毫不慌張。
他們這些人,都經受了“世道”的磨礪,從而有所成就。我們從他們身上看到的,不僅僅是歷史人物之名氣,更是修身養德的“靜氣”。
什麼是“靜氣”?便是患難來臨的時候,你不能慌。便是危機來臨之時,你不能亂。尤其是管理者,如果“頭”一旦亂了,那麼下面的人也就亂了。
就像老子所言一般:“濁以靜之徐清。”一杯水,你讓它“靜”下來了,它裡面的渾濁物自然就會沉澱,而如果你使勁搖晃,那麼它永遠都是渾濁的。
人,就像是這杯水。想要保留內心的清澈之地,想要讓頭腦能理性思考,那麼你就得培養“靜氣”,洞悉天地之道理,培養靜氣中的浩然正氣。
能一生無災無難的人,都將“靜心”修到了極致莊子有言:“靜則無為,無為也則任事者責矣。無為則俞俞,俞俞者憂患不能處,年壽長矣。”
一個人,如果他能清靜無為,那麼他的貪念就少了,做事也就能更加盡職盡責了。
不僅如此,當內心靜下來後,他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感受到世間萬物的本真。如此,人就不會整天滿心憂慮,進而他就能福壽延綿了。
靜,其實就是讓蒙塵已久的內心安穩下來,不要再讓風霜雨雪侵入其中。所謂“歷劫千萬,本心如初。”你不靜,你又怎能感受到你的本心呢?
一靜,能看透寰宇變化的奧秘;一靜,能看清世道真實之嘴臉;一靜,能明晰人生命背後的本質。
就像你在職場中,倘若不明心靜意,總是喜歡鋒芒畢露,與人針鋒相對,那麼下一個被人排擠針對的人,就是你。
就像在交際場合中,你過分急躁,動不動就被人看透了心思,而你卻摸不透對方在想什麼,那麼你就很容易被人拿捏。
真正的“靜”,就如同千江之水一樣,能與眾生和諧相處,讓人感受到滋潤之溫和,也能在水底積聚雷驚萬鈞之勢,衝破阻礙,謀定後動。
做人,就是一個由“動”到“靜”的過程。當你明白“靜”的含義後,你會發現,你為人處世的本事,會更勝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