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壩樂平架布村屯腳,一次偶然的機會,堡主路徑此地,發現不少建造時間不早於清代的民居。
這些民居基本都是用石塊壘砌,房頂的瓦片也是用一塊塊的薄石板組成。十分具有民族特色和時代特徵。
進村的村道為水泥鋪就,現今的農村,青壯年大多不會在村裡務農,而是選擇就近或者省外務工,因為傳統農業並不能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解決吃飯穿衣已經不是其生活述求。於是和大部分村寨一樣,這裡只有留守的老人以及兒童。
屯腳雖然屬於平壩區,但從地理位置看,更靠近今安順主城區。
從樂平通往架布村的省道,需要翻越幾座山峰,由於時逢冬季,加之細雨濛濛,山上道路溼滑,能見度也較低。
這些尚存的古建築民居,通常都修建高約2米的圍牆,進入房舍之前是一塊大小不一的院壩,用石板鋪設。
一家一戶在這裡得到很好的體現。通常一戶只建造一個入戶石質大門。
大門建造工藝講究美觀和實用,同時也遵循民族習慣的選擇,所以大門在形式上保持基本一致。
如今的古民居基本作為祖屋儲存,真正生活的居所大多為就近建造的鋼筋水泥平房。屯腳至今只有一對老年夫婦居住於石屋之中。
堡主有幸進得屋內參觀,與石屋外觀的民族特色形成比較大的反差,屋內光線稍顯昏暗,如果關上門窗,非得開燈方可看明情況。
這對老年夫婦育有一子,重新建造了幾間平房,與媳婦同居。
從地勢上看,這裡雖然屬於平壩,但土壤較薄,不太適合水稻等農作物的生長。
沿著山坡開墾的旱地,由於山勢比較陡峭,需要如築牆一樣在外圍修建石護牆。
然後在山坡與石牆之間形成一塊塊的小平地。
以便種植玉米等農作物,儘管這樣,這些小平地面積大小不等,最小的不過是幾個平米的面積。
在屯腳的後山上,有一座修建於清雍正年間的寺廟,建寺之初應該有出家人駐守,
清晚期由於社會動盪,寺廟逐漸荒廢,又因為在上世紀70年代,寺廟遭到最大規模的人為破壞,
就連建寺碑記和關於重大事項的碑刻也無一倖免他。該寺名叫“天竺寺”。
天竺寺遺址始建於清雍正二年(1724年),屢有修葺。
寺院坐西朝東,佔地面積15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500平方米。
寺院分上院、下院兩個部分。
上院有正殿、左右偏殿,乃是供奉菩薩處所;
下院乃是出家人食宿處所兼庫 房用地,均為石木結構建築。上、 下院用一石鋪天井分隔。
下院往前4米處有一照壁,往下即為該寺石拱券廟門,門兩邊均為懸崖峭壁,只有寬約1米的石徑蜿蜒盤旋經三道山門方能進廟門。現僅存一道廟門。
廟門四周乃是石砌圍牆,牆上有射擊孔。整座寺廟為全封閉式建築。
從殘碑內容可知,此廟自清咸豐年間即為地方紳士議事和商賈集中之處所。
現僅存廟門、部分圍牆、建築牆體、房屋石基、照壁。
這些沒有經過現代人隨意改造或者美化的古建築遺存,對於真正瞭解黔中地區的民屯文化和古代外省籍人士入黔既調北填南時期生活狀況的真實面貌,實為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