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盛世李唐仙氣,締造了不少才華斐然,流傳千古的文人志士,世稱李白為天才,杜甫是地才,而王維是人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寧靜致遠,淡泊名利,這位奇才為唐詩增添了山水之樂,禪意悠揚,後世更將他奉為詩佛。

少有所成,初入長安,鮮衣怒馬

王維於武則天元年(701)年出生於蒲州,才華顯著,天資過人,十五歲時便去京城應試,他小小年紀便可寫出一首好詩,書畫更是巧奪天工,對於音律也獨有見解,這樣一位全面發展且皆有所成的少年一到京城就成為王公貴族的寵兒。

唐玄宗開元十九年(731年),王維狀元及第,鮮衣怒馬遊長安,瓊林玉宴謝君王。他比屢試不爽的杜甫幸運,也比豪放不羈的李白沉穩,一時間他王維之名傳遍京城,青年才俊,功成名就,好不風流。

可惜好景不長,他因伶人舞黃獅子受牽連,被貶為濟州司倉參軍。但上天眷顧,在開元二十三年(735),一代賢相張九齡執政,他憐惜王維才能,將他拔擢為右拾遺,其品行端正,剛正不阿,又調任為監察御史,之後奉命出塞,擔任涼州河西節度幕判官。對於許多仕途不順,慘遭貶低的文人來說,王維算是得天獨厚了。

半官半隱,怡然自得

出仕后王維利用空餘時間,在山林之間修建了一間小院,此地有山有湖,峰巒如聚,晨曦更有薄薄輕霧環繞,美不勝收,在此他過著半官半隱的悠閒自在生活。不用為生計煩憂,太平盛世也沒有太多紛擾,閒暇時刻邀幾好友花間喝酒賞月,寫詩作畫,好不風流快活。

在此期間,他做了不少山水詩畫,後人讀其詩文,慢慢品讀,清新淡遠,自然脫俗,還有些許佛家禪意,讓人心境平和,似乎也看到了那俊秀田園,嫋嫋仙境,流連忘返,後人也稱他為南宗山水之祖。

安史之亂,跌宕起伏

若是大唐盛世依舊,那王維或許會是流傳詩人中最為瀟灑自在之人,可惜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表面上太平安樂的李唐早在李林甫楊國忠等人的爭權奪利下攪弄得天翻地覆,安史之亂將那層虛偽的面紗殘忍撕下,大唐風雨飄渺,搖搖欲墜,王維的人生也在此改變。

至德元載(756年),唐玄宗棄城而逃,叛軍攻破長安,王維為保一家老小被迫出任偽朝官員,在此期間他一直承受良心的指責。長安城破,他作為大唐臣子本該以死明志,拒不受降,可看叛軍的殘暴無情,若他為了名節一死,家中老小必然會被殺害,他們實在沒有必要為了自己一世清明命喪黃泉。

寄情山水,遠離世俗

之後戰亂平息,王維也因為在叛軍手下做過官員被判入獄,本按照大唐律例該是身首異處,但因為他在被俘虜是曾作了一首《凝碧池》,詩中一字一句皆抒發了亡國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情感真切,催人淚下;又因為其弟刑部侍郎王縉平反戰亂有功,他請求削籍為兄長贖罪,如此王維才得以赦免。

在他早年出仕也是有一番政治抱負的,希望將來自己可以做魏崢那樣的賢臣,匡扶江山社稷,為天下百姓謀福,成就事業,名垂青史。當年習得儒家思想的學子許都有王維這樣的心願,然終究事與願違,想象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無情的,朝局變化,政權更換始料不及,一夕之間,他也在安史之亂中備受打擊,逐漸遠離官場,吃齋連佛,修身養性,也償還自己在偽朝為官背板大唐的情非得已。

上元二年(761年),王維去世,他的一生留下的詩畫皆是珍品,無論是塞外風月,還是山水田園,他的詩篇都讓後人讚不絕口,詩中的禪意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其畫空靈爛漫,猶如仙境,賞心悅目,身臨其境。

相比於杜甫一身漂泊無依,病死孤舟,王維的人生也算圓滿,他有過萬人矚目,金榜題名,快意灑脫;有過在朝為官,巧遇伯樂,得以重用;有過半官半隱,悠閒自得,醉臥花間;也有過遠離世俗,寄情山水,風流安樂。

在山林之間,他淺酌慢飲,逃離的紅塵紛亂,以山為友,以水為伴,聽蕭蕭微風拂過,譜出山色獨有之曲,飄飄然遺世獨立,忘卻了憂愁煩惱,尋得寧靜安然,只要心中有詩和遠方,之後的人生自然也不會太過淒涼。

參考資料:

《二十五史》

《王維傳》

10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寫作常用到的30個外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