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老話說:人有悲歡離合,樹有春夏秋冬。樹雖是草木之屬,在歷史發展中卻也被人們譽賦予了各種各樣的寓意。

不考慮樹的感受,就強行給它加上各種人類的情感、道德、知識,有些強“樹”所難,不可否認的是樹木雖多為背景添色,但它的存在也是重要的,尤其是在寓意方面。

古語說:“門前有三樹,家興富三世”,這裡指的是哪三種樹你知道嗎?結合它們的前世今生,再來分析這三種樹在我國民間的寓意,你會發現別有一番趣味。

一、銀杏樹

銀杏樹的栽培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之前,雖然沒有哪個史官願意為銀杏樹寫上一篇自傳,但是在山東莒縣卻有一個實證,證明了銀杏樹存在的歷史。

這個實證便是一株古老的銀杏樹,被譽為“天下第一銀杏”,桉樹齡推算已有三千年朝上的時間。除山東之外,在貴州、四川等地也有許多樹齡超過千年以上的古銀杏樹。

事物存在的時間愈久,愈頻繁地出現在人們面前,不經意間誕生的想法便會很容易與其捆綁在一起。某天,某人看著眼前的銀杏樹就覺得它的寓意很好,為什麼呢?

銀杏樹的名字裡就自帶“銀”字,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銀子在人的生活中越來越重要,儘管封建統治者害怕人們盲目追逐銀子,特地劃分了“士農工商”的等級,將來錢最快的一個行業貶在塵埃裡,但人們還是意識到了有錢真好。

於是乎,世間一切與錢有關的物件都會被人們重視起來。史料沒有記載銀杏樹在什麼時候被大規模種植。

顯然,當人們覺得它寓意富貴、象徵金玉滿堂時,一定不會吝惜自家的院落、門前種上一棵銀杏樹。

二、桂花樹

提及“桂花”,總讓人覺得此非凡物。君不見有詩云:“不是人間種,移從月裡來”。想起桂花的顏色與那皎潔月光相襯,就會覺得分外美好、寧靜。

國人喜種桂,由來已久。與銀杏不同,桂花的種植有史可查;

《山海經·南山經》記載:“招搖之山多桂”,因為桂花多種植於南方,再加上廣西以桂樹眾多聞名,古代廣西又被稱為“八桂”,所以招搖之山首先考慮廣西一帶。

考慮到《山海經》描述事物之廣,周邊的湖南、貴州可一併考慮進去,或許在《山海經》描述的那個時代,廣西、湖南、貴州皆是連綿群山也說不定。

試想一下,在那連綿成山的山海經時代,每年八月十五,漫山遍野的桂花開放,加上濃郁的香氣,倘若真有仙人在此中飲酒,陣香撲鼻,大概也會沉醉吧。

桂花的美與香征服了很多人。注意,“很多人”是指各個階層的人,如帝王將相、富紳豪商以及平民百姓。就連屈原都被桂花征服,在《九歌》中感慨寫道:“援北斗兮酌桂漿,辛夷車兮結桂旗。”

意思是說:桂花的漿液可以釀製醇美的桂花酒(桂漿),而桂旗則是用桂樹的花枝作為旗幟,用來裝飾木蘭樹製成的車輛。

不愧是屈原,年輕時也是貴公子,見識過世間的富貴繁華。稍加幻想,便好似置身在這漫天的香氣中。

在民間,“桂”因與“貴”同音,故也被人們贊為富貴之樹,享受與銀杏樹同樣的待遇。

倘若家裡條件好的,倒也可以多栽種一些桂花樹,每逢八月十五,一家人團聚在桂花樹間,賞花、吃月餅、嘮家常,倒不失為一件樂事。

三、慄樹

慄樹同樣在民間享有盛譽,作為一種落葉喬木,成熟的慄樹可以高達20米,支撐起這龐大身軀的軀幹自然極為堅實,可以用來當作建築材料以及製作器具。

而慄樹的樹皮還可以用來染色。至於果子,我們又稱其為“栗子”,相信喜歡吃的人不在少數。

慄樹能夠在民間享有如此高的聲望,與其悠久的歷史同樣是分不開的。遠在《詩經》中就有關於慄的記載。可見,慄樹的栽培歷史至少也有2500餘年。

老百姓之所以喜歡在門前栽種梨樹,是因為慄樹果實成熟時是金燦燦的顏色,模樣喜慶。而且果實成熟時,人們出門就能品嚐美食,給自己帶來一天的好心情。

結語

每一種樹木,古人都在其中寄予了自己美好的願望,不管是高風亮節的欣賞,還是單純的求財、求富貴也都是可以理解的。那麼,對於這三種樹木不知各位讀者更喜歡哪一種呢?

15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魯美院長憑藉慈禧的雕塑轟動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