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提到歐洲藝術,大家腦海裡第一時間跳出的多半是意英法,

然而佔地面積只有4萬多平方公里的荷蘭低地小國,

卻集中了眾多優質的藝術資源與活動,

長期吸引全世界創意人才的目光。

就在不久前,荷蘭駐華大使館推出了至今規模最大的一個線上文化平臺:

荷蘭藝線 Netherlands Cultural Institute Online)。

不如今天跟隨我們的腳步盤點其中9個荷蘭藝術專案,

看看究竟荷蘭藝術的力量與靈感來自哪裡?

經典 :藝術界的黃金時代

◑ 解鎖荷蘭國立博物館:我們都愛維米爾

同樣來自荷蘭的黃金時代17世紀,作為與倫勃朗、哈爾斯齊名的荷蘭黃金時代三大畫家之一,維米爾卻活出了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維米爾的一生默默無名,已知最後留下來的34件作品全部拼起來也沒有倫勃朗一張《夜巡》(363×437cm)的尺寸大,有專家估計他的畫作不超過60件。

維米爾終其一生是個宅男的神秘人設,有可能是過於貧窮的原因,很少人跟他來往,也不知道他的存在,更不要說收徒弟了。

Painting by Johannes Vermeer : View of Delft ca. 1659–1661

從被遺忘兩百年的維米爾到如今的我們都愛維米爾,荷蘭國立博物館Rijksmuseum將透過鏡頭去引領觀眾探索《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之外的維米爾魅力。

視覺:前衛攝影師的腦洞

◑ 紙和光:Popel Coumou 波佩爾·庫爾

不同於現實世界的拍攝工作,荷蘭新銳攝影師 Popel Coumou 試圖用一種替代現實的創作方式來詮釋周圍的世界,她的作品正在全世界引起廣泛的關注。

攝影師用紙張等材料進行多層拼貼,巧妙利用光線在創建出三維幾何的現實世界:要讓金字塔倒立在地平線上或海水中,只靠操縱一束明亮的白光。

Coumou的模擬攝影能讓她大膽從不同的地方收集形狀、紋理與顏色,透過重複、混合的方式進行匹配,構建出構成極具創造力的超現實畫面,就像夢境般的世界。

這次來自海牙市立美術館的Coumou攝影個展同樣聚焦於幾何立體,給出了大量留白的想象空間,創建出一個屬於她的線條、幾何和建築世界。

Untitled, 2020 © Popel Coumou, courtesy TORCH gallery.

◑ 聚焦攝影師:Viviane Sassen 薇薇安·薩森

從2004年的非洲系列攝影作品發表至今,荷蘭先鋒攝影師 Viviane Sassen 兩棲於時尚和藝術,她的個展廣泛出現在世界各國的美術館之內。

在她所拍攝的非洲影像作品中,我們能看到如雕塑般扭曲或交織在儀器的黑色身體形態,在交疊的陰影和鮮豔的色彩下傳達出強烈的情緒、力量與資訊.

正是這種強對比的實驗性畫面,激發出獨特的個人風格。

Sassen 鏡頭不只在傳達流行的時尚感,還承載了一種嶄新的身體美學,人的身體成為一種可塑的形式,也是一種傳達表情、釋放情緒的雕塑藝術作品。

舞蹈:跳舞跨出界才好玩

◑ 舞蹈短片:《仿生學》

x Iris van Herpen 艾里斯·範·赫本

x 荷蘭國家芭蕾舞團

再加上3D列印技術的加持,她設計出來的時裝作品往往是一種讓人大開眼界的雕塑式立體版型,造型充滿創新性的張力。

今年,設計師與荷蘭國家芭蕾舞團達成了首次合作:以舞蹈演員毛晶晶主演的舞蹈短片 Biomimicry《仿生學》,試圖尋求一種由時尚與舞蹈之間的共生關係產生的變質力。

在這部由 Ryan McDaniels 執導的短片中,舞蹈演員扭動著輕盈的身姿,身上的彩色透明硬紗展現出種種優雅的舞蹈動作,在音樂的動態之間處處體現出高階的質感,表達人與機器、自然和靈魂的自由主題。

◑ 《混合》

x Beelden aan Zee 海牙雕塑博物館

x Korzo theater 海牙科爾佐劇院

x studio Gerrit Schreurs 格里特·史勒斯工作室

“藝術可以相互轉化成力量”基於這個想法,海牙雕塑博物館、海牙科爾佐劇院與格里特·史勒斯工作室達成了一次新奇的實驗性合作:

沒有預先準備的編排工作,兩位來自Korzo的當代舞編導Antonin Rioche 與Rutkay Özpinar 來到海牙雕塑博物館的藝術家格里特·史勒斯的雕塑展覽前,面對鏡頭進行了一場即興的現代舞表演。

這次跨界合作大膽將舞蹈、建築、雕塑和影片幾大藝術形式結合起來,從短片中就能感受到一種藝術碰撞所產生的能量。

自從三月份受疫情影響關閉以後,海牙雕塑博物館一直在尋找不同的藝術合作形式來呈現藝術展覽。

而Korzo劇院作為荷蘭先鋒舞蹈的代表之一,同樣追求給觀眾提供更加創新的舞蹈體驗,不如趁這個機會感受一下現代舞的身體律動吧。

影音:創新融合感官盛宴

◑ 弗蘭克•舍弗爾《內心風暴》

x 亮相鹿特丹國際電影節IFFR

x 郭文景和“川劇皇后”沈鐵梅

x 交響樂與川劇的融合之美

圖片由《內心風暴》劇組提供

此外,音樂方面,本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IFFR,上演了一部關於中國作曲家郭文景和川劇名家沈鐵梅為川劇走向世界作出不懈努力的紀錄片《內心風暴》,導演是荷蘭著名音樂紀錄片導演弗蘭克•舍弗爾(Frank scheffer)。

圖片由《內心風暴》劇組提供

擅長拍攝音樂題材紀錄片舍弗爾,耗時七年記錄了郭文景和川劇藝術家沈鐵梅跨界合作現代室內樂歌劇《思凡》的過程。郭文景以中國的傳統文化作為創作源泉,在原汁原味的傳統唱腔、鑼鼓基礎上,融入長笛、雙簧管、豎琴、小提琴、大提琴、貝斯等眾多西洋樂器,而“川劇皇后”沈鐵梅則嘗試突破了傳統川劇的合聲體系,呈現出更具效果化的交響樂與川劇的融合之美。導演以一個西方人的眼光,記錄下了傳統文化逐漸消亡於快速變革與發展的現代社會時,一位當代的作曲家、藝術創作者會如何去應對這一現狀。該片曾於去年的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首映,好評如潮。今年六月亮相上海國際電影節,也得到了多方報道和關注。

圖片由《內心風暴》劇組提供

◑ 電子音樂廠牌:Armada Music

荷蘭似乎自帶電音基因,太多優秀的DJ的電子音樂廠牌都來自這個神奇的國家。

由荷蘭人氣DJ/製作人Armin van Buuren於2003年創辦的廠牌Armada Music,目前是全球粉絲數量最大的獨立廠牌,稱得上是全球電子音樂的流行風向標。

此次會放出更多精彩片段。

設計:實用與出其不意

◑ 裝置藝術:《特許自由》

x 荷蘭設計工作室:Drift

Studio Drift 由兩位荷蘭藝術家 Lonneke Gordijn Ralph Nauta 創立於2007年。

從事跨學科的雕塑、裝置和表演藝術的創作,其作品涉及互動式裝置、雕塑、產品以及電影等等,在世界各大畫廊及博物館都有展出。

Franchise Freedom《特許自由》是Studio Drift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連續數年舉辦的大型行為藝術表演。

在對椋鳥的自然群行為進行了十多年的研究之後,Drift 生成了一種模擬飛行的程式設計演算法模式。

利用數百架無人機進行一場仿生物學的藝術表演,在夜幕下創造出迷人的群鳥飛翔情景,在觀眾與地球之間以及彼此之間重新建立聯絡。

December 2017, Miami - Photo: James Harris

December 2017, Miami - Photo: James Harris

透過研究自然、科技與人類之間的關係,Drift 使用先進的科技與工藝,在特定場域內建立互動性和創新性的裝置,嘗試來挑戰各種可能性的極限,探索著技術、藝術與自然的邊界。

正如創始人 Lonneke Gordijn 所說:人們會花時間在畫廊環境中看藝術,但是如果你只想看,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大型展覽。

◑ 紀錄片:這就是荷蘭設計

荷蘭設計以其務實性、創新性以及實驗性在全球設計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每年的荷蘭設計周都是歐洲最大的設計聚會,也是荷蘭最大的文藝活動之一。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荷蘭設計周不得不改成了線上的形式,以 The New Intimacy 新型親密關係 為主題更大範圍讓觀眾體驗到設計周的活動。

紀錄片中的荷蘭設計師認為:荷蘭設計不一定非要是荷蘭人設計出來的,甚至不一定是設計師 —— 荷蘭設計並不能用一兩句話概括,希望你能在這部《這就是荷蘭設計》的紀錄片中找到答案。

在哪看?

新冠病毒的疫情仍然在全球範圍內蔓延,荷蘭駐華大使館這次在騰訊藝術頻道獨家推出的線上文化平臺“荷蘭藝線” ,無疑是為我們打開了增進荷蘭高品質藝術文化的視窗,不再受到地域和時差的限制。

”荷蘭藝線”專案將會持續 4 個月,之後每個星期都會在騰訊上推出全新的影片,涵蓋從建築、攝影、設計、視覺藝術到音樂、舞蹈、歌劇、戲劇表演等多個領域,將會超過70個正版影片資源上線供大家觀看哦~

21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為什麼莊子說呆若木雞達到了“德全”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