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湖南衛視熱播的紀錄片《中國》的第二集裡,孟子成為了絕對的主角。該集從對孟子的生平經歷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並讓我們感受到了其堅強的品質與崇高的道德情懷。

我們知道孟子作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一直被人們尊稱為"亞聖",是地位僅次於孔子的存在。他和孔子一樣,也將政治局勢的恢復視為終極目的,併為之奔波半生,在多次碰壁之後,孟子也過起了教書育人的生活,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傳世經典。

那麼戰國時期的孟子,在孔子發明的儒家理論上做出了怎樣的創新,其又是怎麼影響後世計程車大夫階級的呢?

上圖——孟子畫像

一、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理念

孟子和孔子的政治思想之間最本質的差異,其實在於他們對於人性的理解之上。孔子對於人性不置可否,但是他卻堅信不同身份的人之間是存在本質區別的,因此要用不同的政治手段來對待。

上圖——精於探討人性的告子

因此孟子相對於孔子,對於西周的宗法制並沒有那麼維護,而且他也不認為這種分封制能夠將人區分開,因此在他的政治理論框架中,天子以及諸侯對於人民的統治權力並不像孔子認為的那麼理所應當。他們之所以能夠獲得統治地位,靠的是上天的認可,而一但他們表現不佳,那麼他們的統治地位是會被後來人取代的。

上圖——第一位周天子周武王姬發

孟子則完全不同,他更加重視百姓的生活,因此會對統治者做出更加嚴苛的要求,並且時刻提醒統治者,一但他們的政治表現不盡如人意,導致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困頓,那麼他們的統治地位是隨時可能喪失的。因此統治者必須盡力保障百姓的富足,這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由來。

上圖——孟子比孔子更關注農民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基於對於人性的新理解,孟子雖然對分封制度本身沒有懷疑和攻擊,但是他不像孔子那樣會對不同階層的人抱有不同的看法,在他看來,被統治的百姓都是"民",這讓孟子的政策比孔子的政策更加具有普適性,而這也是戰國時期,階級壁壘被逐漸打破的歷史效應。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

既然確定了百姓才是國家政治的關鍵,那麼孟子追求的政治狀態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孟子認為國家的統治者需要先取義,然後才能獲利。而這裡的義更多地指代的是大眾的利益,因此孟子政治理論的關鍵,就是保證百姓的生活,之後再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上圖——西周推行的井田制

那麼究竟該如何保證百姓的生活質量呢,孟子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孟子提出百姓和士大夫階級在本質上是不同的,士大夫階級有著不同的需求,而百姓則只關注自己的土地和糧食收益。統治者只要能夠保證耕者有其田,而且其產出能夠養活家人,那麼社會就會十分穩定。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孟子還提出了由西周井田制改良的土地制度,他依然提倡將土地分為公田和私田兩部分,百姓需要先完成公田的種植,之後才能耕種自己的私田。這樣以來,人群中喪失勞動力的老弱病殘,就能夠依靠公田的產出來保證生存,而各家各戶也可以從私田上收穫財富,這保證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

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

在稅收制度上,孟子也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方針。在戰國時期,由於國家之間的戰爭不斷,因此每個政府的財政壓力都是很大的。基於這種情況,百姓身上承擔的賦稅都是十分沉重的,而且其中的大部分都是以穀物的形式繳納,其多少是有固定要求的。

孟子認為這樣的賦稅制度會讓百姓的生活陷入困苦,因此他提議減輕賦稅,來保證百姓的安居樂業,並且還應該允許百姓可以在荒年用力役代替穀物,進行賦稅的繳納,這樣可以保證他們不至於因為年景不好而失去生存基礎。

上圖——孟子與齊宣王論政

另外,孟子還提倡為君者不應與民爭利,比如他提出政府不應向集市上的商販收取稅金,而且在道路上設定的關卡,也只應該起檢查的作用,不能再收取過路費,這樣才能夠讓周邊的百姓前來歸附,擁有爭奪天下的資本。

但是在戰國那個競爭激烈的年代中,這種讓利於民的政策就意味著國家的財政收入勢必要降低,軍事實力也會受損。雖然孟子提出的仁政理論是一個讓國家長治久安的好方法,但是在當時卻是諸侯們所不敢嘗試的。因此孟子和自己的偶像孔子一樣,在政治生活中處處碰壁,最終不得不回到家鄉從事教育工作。

上圖——《孟子》書影

不過孟子民貴君輕的理論對於中國政治理論發展的影響卻是十分深遠的,他從根本上否定了君權的不變性,並將百姓提高到了極高的位置,這是中國以人為本的政治路線原點,顯示出了孟子的仁愛與關懷。

三、孟子對於士人的規勸

在孟子所處的年代裡,有無數士人和他一樣在積極尋找解決社會問題的良方,其中也有不少人和他一樣一生都鬱郁不得志。而在這種社會氛圍下,一些出世的思想開始在士大夫階級之中蔓延,比如道家學派的著名思想家莊周,便是與孟子同時代的思想家,他相對於道家始祖老子,更注重對於個人內心的探尋以及與自然的融合,充滿了出世的傾向,而這種思潮在部分士大夫心中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力。

上圖——戰國思想家莊周

而孟子在面對挫折的時候,態度則比莊子積極地多。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曾經提出過儒家學子的處世方式,那就是如果遇到可以信任和依賴的出色君主,那麼就應該積極入仕,成為他的可靠助力,努力重建穩定的社會秩序。一旦沒有明君,那麼就應當暫時"卷而懷之",增強自己的修養,等待之後明君的出世。

由於孔子對於君主的統治合理性是沒有懷疑的,因此他的這一提倡還是有一定的消極性,這讓士大夫們有可能終生無法出仕。

孟子則在這種理論上進行了一定的改良,首先在孟子看來戰國時期的君主在仁政的立場上都是有所缺陷的,因此儒家學子的首要任務是向他們傳遞仁愛的思想,讓他們明確百姓的重要性,之後再進一步推行新的政治制度。這種理論讓儒家學子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能夠找到自己的政治目標,顯著提升了儒生的政治積極性。

另一方面,就算所有的君主都不願意接受規勸,儒生們也應該以宣傳儒家思想為己任,並且持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來改變社會的價值觀念,這便時孟子提出的"從道不從君"的理論。這種思想讓儒家學說的發展達到了新的高峰,並且在社會上擁有了更大的影響力。

孟子在退出政壇之後,也完善了儒家學子們修煉內心品德的途徑,並且提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理想層次,這都為儒家學說在後世取得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上圖——古代儒生畫像

四、結語

雖然我們現在看來,儒家思想似乎一直是中國傳統思想的主流,但是在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時候,儒家思想並沒有那麼明顯的優勢。而且因為其理論與戰國時期緊張的局勢並不契合,儒家學說的發展甚至一度陷入停滯。

此時孟軻的出現挽救了儒家學說的頹勢,雖然他的政治理念依然不被當時的諸侯們所接受。但是孟軻至少在時代背景下,否定了君主的天然統治合理性,在儒家思想中加入了對於君主的規勸和限制。並且相對於孔子對於秩序的追求,孟子更加強調對於百姓生活的保障,而禮制的恢復則是建立在溫飽之上的,這讓儒家理論有了人性關懷的溫度,受到了更多普通百姓的支援。

與此同時,孟子還鼓勵儒家學子宣揚儒家思想,改造輿論氛圍,並且為他們規劃了努力的方向,這讓孔子那種消極等待明君的人生態度得到了部分修正,加強了儒家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因此我們說孟子是儒家學說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人物,其對於後世政治思想的影響完全不亞於孔子。

參考文獻:

【1】《孟子·滕文公上》

【2】《中國政治哲學史》

11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帶團隊要先修好自己的心,寬厚待人,讓團隊更團結,後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