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導語:詩詞是中華民族的魂寶,讀古詩詞不但可以增長見識,還可以瞭解古代人文歷史,而裡面諸多的悲歡離合故事,也令人動容。眾所周知,古代社會男尊女卑,上流社會幾乎是三妻四妾。達官貴人蓄養家妓司空見慣,富豪巨賈妻妾成群也不足為奇。而人生無常,黃泉路上更是不分老少,很多人年年紀輕輕就生病而早逝。面對嬌妻早亡,古人是如何抉擇的呢?來一起讀讀那些悼古代亡詩,見識下他們的處理方式。

有的人手舞足蹈,敲著瓦盆唱歌慶賀,比如莊子;有的人一輩子不娶,如王維;有的人悲痛欲絕,如納蘭性德;有的口是心非,說是難以忘卻亡妻,結果很快就戀愛了,比如元稹;有的丈夫為她們寫下了傳世名篇,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比如蘇軾。

01莊子悟道,靈魂逍遙遊,不為俗世所累

莊子夫人離世後,他十分坦然。開始趴在墳上非常傷痛,但過了沒幾分鐘,他開始“鼓盆而歌”。後世很多人覺得莊子是一個冷血之人,對自己的妻子沒有一點感情。然而他並不這麼認為,他望著天上變幻的雲朵,時卷時舒,在陽光下飄忽不定,忽而悟道:“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

她從哪裡來,就回到哪裡去吧,萬物無所謂生,也無所謂死,只是換了另一種存在的方式罷了。如果她泉下有知,英靈一定還會縈繞在他的身邊。既然她只是身體靜靜地躺在天地之間,而靈魂已然去遨遊太空了,如此不為俗世所累豈不更快樂?而我又何必在這嗷嗷哭泣啊!

反觀近代社會中的很多富翁,估計也有類似想法,只是不敢那麼囂張罷了。畢竟恩愛的樣子還是要偽裝的,生怕名聲掃地耽誤吸金。好在也就悲傷幾天,一晃就過去了。

02宋代蘇軾的《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其實,蘇軾不僅對髮妻王弗,對後來的王閏之、王朝雲同樣用情至深,可惜三人都沒活過蘇軾老先生,徒留留下年邁的老頭獨自一人走完餘生,他對她們的思念都寫進了那深情的悼亡詩。

03宋代賀鑄的《鷓鴣天 半死桐》

重過闊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白頭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壠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作者與妻子曾經住在蘇州,後來妻子死在那裡,當賀鑄不久因事要離開蘇州時,痛感物是人非,滿腹辛酸無處傾訴,不由得發出“同來何事不同歸”的哀嘆。自己如同半生半死的梧桐樹遺留世間,又像滿頭白髮的鴛鴦失去同伴後,獨自一人在寂寥的天空中徘徊。

人生如同露珠,何其短暫,太陽初升的時候就沒有了。看著曾經一起居住的房子和你現在的墳墓,聆聽南窗的夜雨,彷彿看到你在深夜裡為我補衣,你似乎並沒有離去。全詞沉痛地表現了對亡妻患難與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懷念。

04清代納蘭性德《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

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料也覺,人間無味。不及夜臺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釵鈿約,竟拋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我自終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待結個,他生知己。還怕兩人都薄命,到緣慳,剩月零風裡。清淚盡,紙灰起。

納蘭性德後又續娶關氏,並有側室顏 氏。值得一提的是,納蘭性德三十歲時,在好友顧貞觀的幫助下,納江南才女沈宛。可惜她在與納蘭性德相處一年之後就去世了,這段短暫的愛情又以悲劇告終。三十一歲時他在傷感懷念間寫下一首《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而詞中“賭書潑茶”這個成語源於李清照和她丈夫趙明誠 ,夫婦倆都喜好讀書藏書,李清照的記憶力又強,所以每次飯後一起烹茶的時候,就用比賽的方式決定飲茶先後,一人問某典故是出自哪本書哪一卷的第幾頁第幾行,誰先答中誰先喝,可是贏者往往因為太過開心,反而將茶水灑了一身。此故事成為流傳至今的千古佳話。常用來形容夫妻之間琴瑟和鳴,相敬如賓。可惜一旦其中一半離開了,當時覺得普通尋常的恩愛日子就再也沒有了。

05元代元好問《雁邱詞》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邱處。

遙想雙雁,“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春天北歸築巢;“幾回寒暑”,雙宿雙飛,相依為命,一往情深。既有歡樂的團聚,又有離別的辛酸,但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再次把它們分開。而“網羅驚破雙棲夢”後,愛侶已逝,安能獨活!於是“脫網者”痛下決心追隨於九泉之下,自投地而死。古人認為,情至極處,“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相許”是何等極致的深情,物猶如此,人何以堪?

06《南宋陸游·沈園二首》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無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疑是驚鴻照影來。

唐婉,陸游的表妹,陸游母舅唐誠的女兒, 自幼文靜靈秀,才華橫溢。陸家曾以一隻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作信物,與唐家訂親。陸游二十歲(紹興十四)與唐婉結合。不料唐婉的才華橫溢與陸游的親密感情, 引起了陸母的不滿(女子無才便是德),後陸母認為唐婉把兒子的前程耽誤殆盡,遂命陸游休了唐婉。陸游曾另築別院安置唐婉,其母察覺後,命陸游另娶一位溫順 本分的王氏女為妻。唐婉而後由家人作主嫁給了皇家後裔同郡士人趙士程。

公元1155年(紹興二十年),禮部會試失利後陸游到沈園去遊玩,與唐琬及趙士程夫婦不期而遇,唐婉得到丈夫的允可設酒款待陸游。陸游回想前塵往事,傷感地在牆上寫下了名傳千古的詞《釵頭鳳紅酥手》。

07潘安《悼亡詩》

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  

幃屏無彷彿,翰墨有餘跡。

……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 

如彼遊川魚,比目中路析。

08南朝沈約《悼亡詩》

去秋三五月,今秋還照梁。

今春蘭蕙草,來春復吐芳。

悲哉人道異,一謝永銷亡。

屏筵空有設,帷席更施張。

游塵掩虛座,孤帳覆空床。

萬事無不盡,徒令存者傷!

09元稹《離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10元稹《遣悲懷三首》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閒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辭。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遣悲懷三首》,第一首追憶了往日的艱苦處境和妻子的體貼關懷,表達共貧賤而未能共富貴的遺憾;第二首詩緊承上首,描寫妻子死後的情景,以施捨舊衣、憐惜婢僕寄託深切的哀思;第三首詩因妻子的早逝而慨嘆人生的短暫,一死便成永別,抒發了無窮窮盡的長恨,突出悲懷之情,深化了主題。全詩直抒胸臆,樸素自然,以淺近通俗的語言抒寫了纏綿哀痛的真情,堪稱古代悼亡詩中的佳作。

結語:愛情是美好的,婚姻是珍貴的,由戀愛到婚姻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兩人再情投意合,再如膠似漆,再難捨難分也終會別離,也要面對其中一個先走一步的現實。只是每個人因為經歷不同,文化不同,年齡不同,所以喪偶之後的選擇也是因人而異。但是請不要忘記糟糠之妻不可欺,婚姻不易需珍惜。

最後希望每位朋友都能擁有“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婚姻,面對生死離別,都不曾忘記那句話——我會牽著你的手,和你一起慢慢變老;都能得到如同《上邪》中那般轟轟烈烈地生死不渝的愛情,面對黃天厚土,敢於盟誓——直到海枯石爛,君心不移,我愛不變!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令人沒齒難忘。

36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夏王朝難覓蹤跡?終於發現記載夏文化的絕世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