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萬卷詩書一濡毫,箋註文選識解高;殫精竭慮愁思苦,江夏望族領風騷。昭明太子開先河,踵武前賢運筆刀;嘉惠士林文選學,豈知後世孽妖?

梁朝昭明太子蕭統編撰的《文選》,是中古時代著名的文學總集,被譽為總集之弁冕、文章之淵藪,沾溉了一代代學人。沿及唐代,因為李善的箋註與通解,學壇崛興起了一門新型的學問——文選學。這門學問在科舉考試時代,成為士子宗奉的經典。盛唐時代,杜甫就囑咐他的兒子要熟讀《文選》,宋朝時民間有所謂“文選爛,秀才半”的說法。李善遍注《文選》的學問功力,為學者所欽慕,李善箋釋的獨創性與唯一性,為後世的選學箋註開闢了學術先河。

明朝藏書家毛晉汲古閣刻印《昭明文選》

李善,江夏人。生年不詳,唐高宗時人,卒於唐武后載初元年。因為李善曾任崇賢館直學士,當時人也稱他為李崇賢。李善談吐儒雅,高潔直行,有士君子之風,為時論所譽稱。李善博極群籍,學識淵博,熟諳經學、史學、文學、文字音韻學,精通文獻目錄學,記憶力驚人,學問貫通上下古今。《唐書·李善傳》說李氏“不能屬辭”,估計李善埋首經史、攻習文字音韻訓詁之學,對激揚性靈的文學創作不太在意,沒有在初唐時代注重浮靡歌詩賦方面有自己的作品,以致給當時文壇以“書簏”的印象。“書簏”這一名稱似乎起源於南朝,沈約說,南朝時傅迪為左丞,很喜歡讀書,當時有個叫劉隨的僕射譏笑傅說,你讀書多又不曉得書中意思,只是一個書簏。由此可以明瞭,“書簏”這個名號應該是一個貶義詞。初唐時代,李善被時人冠以“書簏”的稱號,自然有貶義。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李善腹藏詩書,胸羅萬卷,是記憶力強、知識淵博的體現。就是因為淵博富瞻的學識,李善被高宗皇帝拔擢為崇賢館直學士,兼沛王李賢的侍讀。

詩仙李白和李善之子李邕關係十分密切

李善在任沛王李賢的侍讀時,應該就對昭明太子編選的《文選》有相當的熟悉。《文選》這一文學名著集中了上古至梁朝的文人的傑作,成為士大夫階層、文人墨客風雅標榜的文學載體,自然也成了御用文人援引的張本。《文選》誕生後,至少在隋朝時就有學者對它加以攻習,見於記載的就有蕭該。隋唐之際,研讀《文選》、箋釋《文選》的著名學者就有曹憲。曹憲的《文選音義》雖然今已不存,但在當時有開創之功。曹憲為著名文字學家,隋煬帝時為秘書學士,曾奉煬帝命編撰《桂苑珠叢》,註釋《廣雅》、《古今字圖雜錄》。李善是曹憲的門生,他與同門的許淹、魏模、公孫羅一道攻讀《文選》,成為《文選》學的著名學者。曹門弟子中,李善尤為傑出,因為腹笥詩書、博聞強記,在箋釋、疏解、音讀《文選》時有集大成的學問氣象。李善注《文選》成為唐代的名著、文人學士、科舉士子的必讀書。李善將自己箋註的六十卷《文選》上獻給唐高宗,高宗給他很優厚的賞賜。李善後任潞王府記室參軍。晚年在汴梁、鄭州之間教授文選學,傳承李善學問的弟子眾多。李善還撰著《漢書辯惑》三十卷,但沒有流傳下來。

唐高宗十分欣賞李善的《文選》注

初唐時代,李善雖然被時人目為“書籭”,但從他給高宗進獻《文選注》的表文中,可以概見他對中國文學史的學術見解。李善說“楚國詞人,御蘭芬於絕代;漢朝才子,綜鞶帨於遙年。虛玄流正始之音,氣質馳建安之體。”這就是從《楚辭》到建安文學的疏筆勾勒,簡潔明瞭,豁然朗暢。當然,李善箋註《文選》並沒有系統性的學術闡釋,而是對浩如煙海的經籍的引證,對不同典籍的援用,對文字讀音、字詞釋義、典故來歷等等加以疏解,貫通古今,詳說淵源,讓閱讀《文選》的學者文人能瞭然於胸而沒有理解的疑滯。

日本和刻本《文選正義》

李善注《文選》引發了文選學這一門學問,這一學問不僅僅在於學者深入論究《文選》這一著作,而且圍繞李善的註釋、考據、引證、訓釋、音讀,在後世又形成了文獻學、輯佚學、箋釋學、語義學、語言學、考據學這一型別的學問。也就是說,唐以後學者研究《文選》李善注,形成了分科更細、更專門的學問。比方說,李善所援用的《漢書》對漢代的詩賦諸子集加以解釋,就形成了新的《漢書》注;許慎《說文解字》、郭璞《爾雅》、劉熙《釋名》這些經典著作,在李善註解《文選》時,在不同語言環境、文章環境中引用了,這又為後世的文字學、方言學、訓詁學提供了新的視角與新的資料,豐富了語言學的內容。

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文選》

在經學領域,李善注援引了《詩經》、《周易》、《左傳》、《儀禮》等經典的片段,這為儒家經典在初唐時代的版本提供了部分資料。李善為註釋《文選》引用古書近1700種﹐前後數易其稿,其註文成為古代典籍輯佚、校勘的重要資源。李善在《文選》學上的成就,不僅超過了他的同門許淹、魏模和公孫羅諸人,也遠遠超逸其師曹憲,成為《文選》學史上的集大成者。但李善注《文選》在盛唐時代就開始不為人所矚目,唐玄宗開元時期,工部侍郎呂延作組織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五人箋註《文選》,名為五臣注《文選》,這一注本是官方組織的學術行為,自然就有權威,李善注《文選》是私人著述,影響小,最後五臣注《文選》就逐漸取代李善注。到了北宋,開始流行五臣注《文選》,李善注《文選》開始散佚。南宋時,藏書家尤褒刊刻李善注《文選》,成為李注重要的刻本。清朝乾嘉考據學繁榮興盛,文選學被學者所看重,李善注《文選》為學者大加推揚、雅重,今本李善注《文選》就是從五臣注本中輯佚而成的。

民國時代喊出“選學妖孽”的經學家錢玄同

文選學寵兒地位在民國初年被新文學作家大力抨擊,目為“選學妖孽”。在清代文壇居主導地位的文選學開始步入滄桑陌路。隨著中國學術的迴歸古典,文選學的學術地位為學者再次確認,《文選學》即為《文選李善注》之學裂變為《文選李注》之文獻學,《文選李注》之小學,《文選李善注》之文論學。

6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歷史的塵埃——稷下學派與百家爭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