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飛燕”這件青銅文物出名的很早,在大眾間的知名度也很高,曾經喜歡它的人在看到那張經典的側身照時應該都會覺得這是神仙文物吧?
它身高34.5釐米,身長45釐米,從那張著名的側身照來看,它身形矯健俊美,呈三足騰空、一足踏飛燕的姿勢,身姿優美,讓當時一睹其風貌的郭沫若讚歎不已。
後來,有人曬了它的正面照,嗯……這馬兒看上去好像不是很聰明的樣子。
顏值時高時低不要緊,好歹有個文雅的名稱可以挽尊一下,大部分人對這件青銅馬有濾鏡其實和“馬踏飛燕”這個名字也有較大的關係。不過,它其實並不叫這個名。
“馬踏飛燕”於1969年在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出土,經由郭沫若的大力安利和到處展覽,這匹馬得到了更多的關注,也因此名揚四海,還有人稱此馬出土,‘一洗天下凡馬空’!
後來,馬的名氣越來越高,在1983年時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更是引來無數人的關注,這個時候,問題就出來了。
這馬到底叫什麼好呢?
1971年,郭沫若陪柬埔寨賓努親王到甘肅省博物館參觀,見到這匹馬的時候,用了“馬踏飛燕”這個名字,此後,坊間流傳這個名字由郭沫若所起——畢竟郭沫若是個名人,這樣的事蹟無論從哪方面來想多少也都帶著點傳奇色彩。
不過,據甘肅省博物館原館長初世賓回憶,“馬踏飛燕”最初是由原文物科長王毅命名的。當時郭沫若來參觀時,展臺上就有放了“馬踏飛燕”的卡片。
然而不管這個名字是誰取的,雖然聽起來上口又雅緻,卻並不準確。因為文物的命名一般都是要明確點出其主要特徵的,比如年代、材質、工藝等,“馬踏飛燕”顯然不符。
因此,這馬又有了“東漢銅奔馬”的名稱,是不是聽起來平平無奇,不過起碼比“馬踏飛燕”科學了一點,‘東漢’點出其年代,‘銅’是代表它的青銅材質,‘奔’是指它的狀態。這裡的‘奔’,據研究是是馴馬學中的一種“走馬”跑姿,即同側雙足同時交替快速邁進,這被叫做“對側步”。
這匹馬就這樣頂著“銅奔馬”的名字到世界各地展覽,基本已經受到了大眾的認可。但很顯然,這個名字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接受的,之所以這麼說,只要稍稍看一下它出現的各種名字就知道了:馬超龍雀、馬襲烏鴉、鷹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等,一件文物能有這麼多的命名分歧,也是絕無僅有的景象了。
在這些名字中,也有幾個呼聲比較高的,比如“馬超龍雀”這個名字。這是從對“馬踏飛燕”的否定中取出來的。
1983年,有專家稱這馬踏的根本不是燕,所以不能這麼叫,此說法曾轟動一時,但依舊犯了和“馬踏飛燕”一樣的錯誤,它並不能當作普遍意義上的文物命名。
當然,名字還是好聽的,其意取自張衡《東京賦》裡的“龍雀蟠蜿、天馬半漢”,頗有一絲遨遊雲漢的浪漫意味,但很可惜,這名字沒有被完全採用。
這樣看來,“東漢銅奔馬”的名字依舊是比較受認可的,雖然平時,但很穩妥,不會有什麼失誤。
但仍有一點,就是馬踏的那個底座,被忽略了,作為整體的文物,底座在這裡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有研究稱,在馬足下加鳥形底座是一種創新做法。
在雕塑時要想體現出駿馬賓士時的輕盈風姿,是很難實現平衡,保持穩定的,但這匹馬腳下踏物的做法卻輕鬆化解了這個難題,它三足騰空,而身姿仍矯健輕盈,這被視為是一次符合力學原理的精巧構思,這也是它備受曾讚的高超之處。
所以這踏的是什麼,又是一通爭議了,首先燕子是被排除掉了,還有龍雀、烏鴉、燕隼、獵鷹的說法。就在2020年11月,首都師範大學考古系的教授又提出了“馬踏飛燕”銅奔馬應改名為“馬踏匈奴鷹”的說法。
這怎麼又和匈奴鷹扯上關係了呢?他的想法是這樣的,此馬的精神狀態是昂揚鬥志的,它應是一匹奔跑在河西走廊戰場上的戰馬。
漢時中原王朝最強大的敵人是遊牧民族匈奴,此馬出土的墓室主人是位將軍,可能參加過抗擊匈奴。而匈奴人有崇尚雄鷹的習俗,此件青銅被製作成馬踏鷹的狀態,有馴服、打敗匈奴的寓意,代表著勝利與權威。
馬踏匈奴 西漢 霍去病墓
所以,即使官方已經用了很久的“銅奔馬”了,但直到今天這匹馬的名字都還存在著爭議,而且連此馬的主人都還未蓋棺定論。如此看來,這匹馬的未來還會熱鬧一陣了,也有網友開玩笑說乾脆叫“馬踏鳥”得了,你覺得叫什麼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