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南宋時,反對朱熹、陸九淵等唯心主義理學的思想家有陳亮和葉適。他們稱為事功學派,主張功利,是較多地反映了當時工商業者的利益,有一定進步作用。
陳亮(公元1143-1194年)字同甫,浙江永康人。他生在金人入侵,趙宋國勢危急的時代,對當時抗金的和、戰問題上,是一個堅決的主戰派。他曾幾次向宋朝皇帝上書,分析當時局勢,要求扭轉對金人妥協求和的局面,並提出收復失地的計劃。由於陳亮好發議論,攻擊時政,為當權者所憎恨,曾三次被捕入獄。
▲南宋思想家陳亮
陳亮的學術風格,和他的政治實踐相聯絡。他反對當時理學家講什麼“明心見性”,而大力提倡“實事實功”的學問,對當時有一定影響。陳亮沒有提出系統的宇宙觀,但他的基本觀點是唯物主義的,如他提出“夫盈宇宙者無非物,日用之間無非事”(《文集·書經》),就是肯定世界的物質性。對“物”和“道”的關係,陳亮認為,事物的道理並非由精神產生的。他說:“夫道非出於形氣之表,而常行於事物之間。”(《勉彊行道大有功論》)這是說,“道”不是形而上的精神本體,是不能離開形體物質的;道理只能存在於事物之中,只能從事物中才能找出它的道理和規律。
陳亮提出“道在物中”,這是唯物主義的命題,和朱熹理在事先、道在物先的唯心主義命題,是根本對立的。陳亮既反對“道”是形而上的精神本體,所以並非神秘的東西,“道之在天下,平施於日用之間”(《經書發題》),是民生日用等實事實物不可分的。他認為行“道”就是要做到“無一民不安,無一物不養”,這才叫行道有功,反對理學家的空談心性。他給朱熹的信中,提出“天地之間,何物非道?”(《與朱元晦秘書》)認為有“物”就有“道”,“道”只是事物的道理,就是堅持道在物中的觀點。
▲道學
陳亮既認為“道在物中”,道是不能離開事物的,因此他主張“因事作則”。他說:“大道之在天下,何物非道,千塗萬轍,因事作則。”(《與應中實》)既然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它的道理,故要知道這千變萬化的道理,就是要依據事物,然後從事物中抽引出規律來。這種觀點,在認識論上是屬於唯物主義的路線。陳亮用他“因事作則”的唯物主義觀點,批評理學家的“玩心於無形之表”的唯心主義認識論路線。
他說:“世之學者,玩心於無形之表,以為卓然而有見,·····豈不可哀也哉?”(《與應中實》)當時的唯心主義理學家,都是師心自用,憑空立說,不是擺事實,講道理,這是違反“因事作則”的唯物主義原則的,亦是脫離實際的作風,故陳亮表示反對。陳亮還進一步批判理學家所謂“得聖賢不傳之學”的神話,認為這些都是“耳目不洪,見聞不慣”,是孤陋寡聞的人。
▲劇照
陳亮以金、銀、銅、鐵作例,認為“煉有多少,則器有精粗”。就是說人學問的好壞,要看鍛鍊程度而決定,沒有什麼神秘的不傳的絕學。他還指出“煉”是不能離開事物本身,不能在“本質之外,換出一般,以為絕世之美器”(《與朱元晦秘書》)。就是說,不能離開事物本身而虛構一個所謂好東西。這裡還是貫串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原則。陳亮從“因事作則”的原理出發,進一步肯定事物是可知的。他提出“天人之際,昭昭焉可察而知”的觀點,他把天看成是自然界,認為自然界和人的關係,是非常清楚,並可以覺察得到的。
他提出“數”是用來“明理”的(“因數明理”),是表達事物是必然這樣(“事之不得不然者”),這就是說,事物的必然性是會被認識的,所謂“天人之際”也並不神秘。他還提出“雖天命,抑人謀”的命題。把“天命”理解為事物的自然規律,但能夠為“人謀”所“察知”。即是說,人不是坐待自然的支配,而要去認識自然事物的規律性。陳亮思想的特點是注重“事功”而反對空談“義理”,這是他“道在物中”唯物主義哲學觀點在政治上的具體運用。他對當時理學家脫離實際的學風提出嚴厲批評。指出原來讀書作事的人,還有點“各務其實”,但自從理學流行後,認為“一藝一能”,即有點實際技能的人,不算是“聖人之道”;而“務為不可窮測,以蓋其所無”,偏要裝成莫測高深的樣子,來掩蓋其無知的空虛。
▲進京趕考的書生
這種風氣一開,影響所及,大家不讀書、不幹事,天天空談“盡心知性”、“學道愛人”。這樣“相蒙相欺,以盡廢天下之實”,互相矇蔽,互相欺騙,把天下事情都荒廢了。結果“終於百事不理而已”(《送吳允成運幹序》)。這是揭露朱、陸之流空談心性給社會帶來的流毒。陳亮以他的“事功”為標準,還提出做什麼人的問題。當時朱熹勸他要做三代以上的“醇儒”,他提出反駁:認為規規矩矩“不敢有一毫做作”,只會當古人傳聲筒的人,是沒有實用也不合時宜的。他提出“古今異宜,聖賢之事,不可盡以為法”的觀點,即認為古和今是不一樣的,不能完全以古代所謂聖賢的行事作準則。
一個人只要有“救時之志,除亂之功,則其所為雖不盡合義理,亦不自妨為一世英雄。”這種觀點,是反對封建統治階級的用人標準。陳亮給朱熹的信中還表示:他不願意做一個“以涵養為正”,只會修心養性的儒者,並諷刺當時一些讀書人,是“書生之智,知議論之當正,而不知事功為何物”。這種人只會講不能做,陳亮認為是沒有用的。由於宋朝的理學家往往把義理和事功對立起來,好象講功利就違背了仁義道德,如朱熹講“王霸之辨”就是貫串這種觀點。
▲影視劇劇照
陳亮指斥這種謬說,提出“功到成時,便是有德;事到濟處,便是有理。”認為事功和道德義理不是對立而是不可分的,只有功成事濟做出成績,才是有德有理。這是他“道在物中”的唯物主義觀點的發揮。當時朱熹還提出“三代(指夏、商、周)專以天理行,漢唐專以人慾行”;“三代以道治天下,漢唐以智力把持天下”的論點。還說“千五百年之間,堯舜三王周公孔子所傳之道,未嘗一日得行於天地之間”(朱熹:《答陳同甫》)。這裡朱熹一方面為他的“存天理、去人慾”反動命題,捏造歷史根據;另一方面宣揚歷史退化論,好象孔子之後,就是其道不行了。
結語陳亮也是從“道在物中”的唯物主義觀點出發,批駁了朱熹這種唯心主義的復古論點,指出漢唐時亦是萬物阜蕃,萬物一樣繁榮滋長,為什麼“道”就不存在呢?陳亮認為整個歷史是向前發展的,不能說一代不如一代,從而批判了朱熹的歷史退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