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乃是中國文學史上傳唱千年的經典詞作,作者蘇軾用華麗而不失真情的辭藻,充分發揮了想象力,意境悠遠,令人沉醉。
這首詞的背後其實是作者去國懷鄉,心憂國運,嘆息人生,蘇軾究竟遭遇了什麼,讓他寫出這首《明月幾時有》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首詞背後的故事。
蘇軾的這首詩《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創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當時蘇軾自貶密州(今山東諸城),他遠離了北宋中央政府,但卻始終沒能放下。
蘇軾在這一年的中秋月夜,與親人分別,與故鄉遠離,他心中掛念國事,又擔心自己的仕途,愁腸百轉,對月感懷,於是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經典宋詞。
蘇軾乃大詞人蘇洵之子,蘇軾少年時便才華出眾,不到20歲便受到當時文壇領袖歐陽修的高度評價,一時風光無兩。
蘇軾後來考中“制科”,所謂“制科”就是特招,是唐宋以來選拔特殊人才的特別科舉考試,蘇軾高中,被稱為“百年第一”。
按照當時蘇軾的“行情”,必然會名滿天下,在仕途上有一番大作為,但是天不遂人願,或者說時代的發展與蘇軾所求完全相反。
正當蘇軾打算一展宏圖的時候,以王安石為代表的改革派上臺,推行了大刀闊斧的新政改革。
蘇軾對於“新黨”的政治主張不以為然,他屢次上書皇帝,並且在詞作中對新黨口誅筆伐,不斷抨擊。
最終,蘇軾遭到新黨排擠,在朝中待不下去,他自請貶往密州,遠離了政治中心。
遠在地方的蘇軾最初並沒有完全死心,他還幻想有朝一日可以東山再起,建功立業。
就在他到任密州的初期,他還寫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獵》這樣激昂慷慨,頗有氣度的詩詞。
但是到了第二年,隨著形勢的發展,蘇軾感覺到自己或許這一生再也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於是情緒轉而低落。
在中秋月圓之夜,他賞月飲酒,心有所感,於是寫下了這首悲慼婉轉,動人感慨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這首作者發自肺腑的力作,成為了蘇軾的代表作,也成為了中國文壇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世人都說,過於安逸的生活創作不出優秀的作品,失去了壓力的詩人也就是失去了創作優秀詩歌的源泉,李白沒有貶官,杜甫不遭遇慘境,皆不能成為詩仙詩聖。蘇軾如果沒有人生的忐忑,也不會寫出眾多經典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