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觀天下##紫焰小說讀書會#
一、導語
棄婦的形象是怎樣的?如果你被遺棄,你又如何面對?如果浪子回頭又是可以原諒和接受的嗎?
前段時間曾經有寫過蘇蕙繡成的迴文錦詩篇,其實蘇蕙並不是迴文詩的始創人。比蘇蕙更早的晉朝,就有一個叫蘇伯玉妻的女子(姓名不詳,只能按習俗冠夫姓),首創了迴文盤中詩之後,才陸續引領這種特殊的文字遊戲的潮流。
二、錦心繡口創新詩
蘇伯玉妻製作這首迴文詩的背景,又跟蘇蕙相仿……蘇伯玉因公事出仕四川,蜀山風光無限,錦江滑膩峨眉秀,因而蘇伯玉流連忘返,數年不歸。蘇伯玉的妻子獨留在長安(今西安)的家中,思念成傷。
某一天,突起一念,寫成《盤中詩》,情寄遊子丈夫,傾訴思念之情。這是現代人比較少見的詩詞表現形式。
《盤中詩》是一種雜體詩,載於《玉臺新詠》。舊時說法是寫於盤中,屈曲成文,因而也稱“盤中體”。

全詩二十七韻,四十九句,主要為三字句,也有部分七字句……它的讀法,由末句提示的“當從中央週四角”推測到,這個“盤”應該是方盤,詩在盤中由中央迴旋及於四角。這首詩是這樣的文字:
山樹高,鳥鳴悲。泉水深,鯉魚肥。
空倉雀,常苦飢。吏人婦,會夫希。
出門望,見白衣。謂當是,而更非。
還入門,中心悲。北上堂,西入階。
急機絞,杼聲催。長嘆息,當語誰?
君有行,妾念之。出有日,還無期。
結中帶,長相思。君忘妾,天知之。
妾忘君,罪當治。妾有行,宜知之。
黃者金,白者玉。高者山,下者谷。
姓為蘇,字伯玉。人才多,智謀足。
家居長安身在蜀,何惜馬蹄歸不數?
羊肉千斤酒百斛,令君馬肥麥與粟。
今時人,智不足;與其書,不能讀。
當從中央週四角。
這是一首宛轉纏綿、情意新雋、有民歌風味的好詩。全詩凡一百六十八字,四十九句,二十七韻,篇中多傷離怨別之辭。讀時從中央以週四角,宛轉回環,當屬迴文詩體一類。

清朝文學家沈德潛在《古詩源》關於此詩的評語說:“使伯玉感悔,全在柔婉,不在怨怒。此深於情。”……“似歌謠,似樂府,雜亂成文,而用意忠厚。千秋絕調。”明朝胡應麟也評價它“絕奇古”。
在蘇伯玉妻發明了這種文字遊戲後,由於當時(漢、魏之際)“智人頗喜弄滑稽,作隱語 成了一時風氣,至晉未衰。”
連當時的蔡邕、曹操等大咖們都參與這種迴文詩的文字遊戲,因而從上到下,社會上的文人雅士之間,形成了一種社會風氣。還影響到後世社會,才有蘇蕙的迴文織錦詩的問世。充分表現了古代女性詩人靈慧巧思的特點。

三、浪子回頭金不換
由於封建社會的女性社會地位低下,甚至是毫無地位可言。蘇伯玉妻和蘇蕙等主導的迴文詩面世後,一直得到積極的迴應,她們也達到了“曉之以詩、以詩傳情、憑詩寄意”的目的。最終也成功地挽回了遊戲人間的浪子心。
在這個創新文藝範的背後,也應該清醒地意識到,這些迴文詩之所以能夠讓一段段差點要判死刑的感情都能夠“起死回生”,實際上“功在詩外”。我們一起來看看:
1、迴文詩挽回浪子心,主要是這些浪子只是一時糊塗,並未成“渣”,還是良心未泯,對舊情、對糟糠之妻還有一份情感,才能幡然醒悟。
2、才女也是弱女子,她們的才華如果沒有得到社會上的名流、大咖們充分的尊重和支援的話,這些“創新詩提體”,可以達到的社會影響是有限的。
3、後世人對這種詩體推崇備至,有當時得令的大咖們推波助瀾的作用。下面分享一首蘇軾的迴文詩《西江月泛湖》:
雨過輕風弄柳,湖東映日春煙。
晴蕪平水遠連天,隱隱飛翻舞燕。
燕飛翻飛隱隱,天連遠水平蕪。
晴煙春日映東湖,柳弄風輕過雨。

後人還參考這種迴文詩,創新成為藏頭拆字詩(見下圖)

或者是象形詩詞《圈圈詞》

還有一種叫《月季交枝》詩

更絕的是下面這首《靈檀幾》詞:

這幅圖中,隱藏的是《菩薩蠻寒梅》詞。怎麼讀呢?裡面已經有指引了:
先從上橫七字讀起,次右直,再次下橫,再次左直,順讀半調。回讀即全調。梅、窗、雪、月四個字,橫直俱用到。最後請你演示讀一遍:
菩薩蠻寒梅
小窗橫影殘梅老,老梅殘影橫窗小。梅作雪花飛,飛花雪作梅。
雪香浮夜月,月夜浮香雪。窗明月映光,光映月明窗。

後記
情寄回文詩,是一個“行為藝術”-春風得意的浪子回頭最珍貴,窮途末路的認錯悔改最虛偽。蘇伯玉和竇滔這樣經歷過風花雪月後的男人回頭是岸,會更值得珍惜。
親情,是一盞明燈,給浪子回頭照亮了道路;親情,是一個避風港,給飄泊的遊子一個平靜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