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學習書法應該有次序,由淺入深,由近及遠,不管什麼學問都是這樣的。但什麼是次序?什麼是淺,到什麼程度是提高、是深?說法就很不一樣了。許多人看見古代的字是先有篆,到漢朝有隸,魏晉以後有楷、有草、有行,於是有兩種誤說:

一種認為凡是古代的字的風格、形體就是高的,就是雅的。後來發展的那個字就是低的、俗的,就是近的,甚至不高的、不雅的、沒價值的。

有人就說學寫字你必須先有根底,先學篆,篆字好看再學隸,隸學好了再學楷。我這一輩子總共才活幾十年,有人一輩子篆還沒寫好,那是不是到臨死時也沒有寫隸書的資格?同是篆這一種字型,又有人給它定出來差別了,說你要學篆書,得先學某一個銅器。周朝的銅器,比如毛公鼎、散氏盤。其實在銅器裡頭,那個散氏盤的字是最不規範、最不規則的。那個毛公鼎字數最多,是周朝銅器裡頭很有價值的,問題是價值並不在字的樣子,而在於它記錄了許多古代的歷史。

小編小時候有一位老先生,他專寫篆隸,寫得好。他自己發憤宣佈,說我要臨一百遍毛公鼎、散氏盤——他認為這是基礎,熟悉了毛公鼎再寫其他篆書就都可以通了。可後來我看見這位老先生寫秦朝的秦刻石,就不如他臨毛公鼎的好。可見以為臨某一個帖、某一個碑作基礎,就可以提高到寫一切碑、一切的字,是不正確的說法。

比如古代篆書的石刻石鼓文,很正規,也很整齊,筆道都很勻實。但是你寫石鼓文,石鼓文裡的字是很有限的,石鼓文之前的字,比如《說文解字》裡的九千多字,那決不是石鼓文所包括得了的。並且《說文解字》是小篆,石鼓文與《說文》中的籀書很相似,所以也不能是寫了石鼓文別的就都懂得了。

篆書是這樣,隸書也如此。很多人說寫漢碑須先寫《張遷碑》,《張遷碑》寫好了,再寫其他的碑就行了。而在我看來,清末專臨《張遷碑》的何紹基,所臨眾多《張遷碑》版本中,越到後來寫得越不好。為什麼呢?他自己也膩了,他是自己給自己交差。

我看過商務印書館印的何紹基臨的十種漢碑,那真有好的,可臨的《史晨碑》、《禮器碑》為什麼就那麼便宜呢?沒有人買,一大摞一大摞的。所以有人說你臨某一個碑,把這個碑寫好了,打下基礎,然後再臨別的碑。我想這個人臨這個碑還沒臨好呢,他腦子裡已經厭煩寫字了,沒有興趣了,他還能寫好別的?

比如說,何紹基後來晚年寫的字,那真叫不知是什麼,哆裡哆嗦的全都是畫圈,那個時候他已經手也脹了,腫了,也沒有精力再往好裡寫了。所以他那些個《張遷碑》的基礎究竟起了正面作用還是起了反面作用,真是令人很懷疑。可見說哪一個碑、哪一個帖作基礎,你這個基礎會了別的都會了,這是不可能的。這一章裡我還有一點補充。就是有人對於這個字型也有說法,說是歐陽詢在唐初,虞世南更早一些,顏真卿和柳公權晚一些,說你應該先學歐,再學褚,再學顏,再學柳。

這個次序是他們這幾人(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生存時間的先後,我們學他們,沒有法子按他們生活年代、生活年齡來學。因為我們畢竟比他們差一千多年,也不可能按這個次序去學。

從前還有人說,柳字出於歐,“出於”兩個字實在可怕得很。說歐陽通出於歐陽詢這我信,歐陽通是歐陽詢的兒子,他兒子出於父親那是真的,說顏真卿的字、柳公權的字就出於歐陽詢,他出不來,他離歐陽詢遠得很哪。歐陽詢想要生出柳公權來,他夠不著,中間差著很多年,不能歐陽詢先生一個歐陽通,過了多少百年又生出一個柳公權來,沒有這個事情。

所以凡是這種說法,誰在先,誰在後,誰出於誰,你要先學會誰然後你才能再學誰,這種理論我覺得都是胡說八道。

12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歷代書法楹聯名品,大飽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