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喬託

喬託性格開朗、活潑、機智、幽默。他出生在佛羅倫薩附近韋斯皮亞諾的農村 ,父親是貧苦的農民。喬託從小上山放羊,後來在畫坊當過學徒和幫工。他是畫家契馬布埃的學生。少年時代的喬託非常喜歡畫畫。他一邊牧羊,一邊用石頭或小木棍在地上畫些自然景物或由放牧的那些小山羊。有一天,契馬布埃路過此地,見他正蹲在地上畫畫,發覺他天賦不凡,便讓他到佛羅倫薩跟著學畫。喬託進步很快,他不僅從古今名人的優秀作品中汲取養分,而且突破了中世紀繪畫缺乏藝術生命力的缺陷,創作了許多具有生活氣息的宗教畫。他並不喜歡僵硬的拜占庭繪畫風格﹝ltalo-Byzantine﹞,他認為宗教人物如聖母和耶穌,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因此他特別加強了人物畫中的肌理和陰影感,也將過去平板的金或藍色背景改為透視畫法的一般風景。此突破獲得宗教界的喜好,使他大受歡迎。喬託·迪·邦多內(約1267~1337),14 世紀義大利最著名的畫家。達·芬奇推崇他是"凌駕過去幾個世紀的眾多畫家中最傑出的人物"。他幼年曾放過羊,後來跟隨契馬布埃學畫。透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博採眾長,最終成為了義大利文藝復興美術領域的開山祖師。他是第一個以自然的筆調和戲劇性的人物造型,來描繪裝飾性宗教畫的畫家。代表作有《哀悼基督》、《猶大之吻》、《金門相會》等。

入選畫作:

《猶大之吻》

喬託《猶大之吻》聚焦於基督和猶大之間心理交鋒的瞬間。基督堅定的目光迴應猶大的注視,眼神中只有對背叛者的謙卑和同情。喬託首次賦予形象鮮明的人性動機,以及傳統繪畫欠缺的心理深度與逼真感。

《猶大之吻》是13世紀後期義大利佛羅倫薩大畫家喬託的代表作之一,它是歐洲文藝復興初期的繪畫傑作。在13世紀以前,義大利的繪畫藝術一直受拜占庭藝術的影響,這是一種受羅馬拜占庭帝國影響而產生的藝術風格,它的特點是高度的程式化,色彩豔麗而人物僵硬,重灌飾而鄙視造型。特別表現在宗教畫上,人被"神化",沒有個性,形象呆滯僵直。正是喬託的出現,才使義大利繪畫真正擺脫了拜占庭宗教畫風,並走向現實主義。

《猶大的吻》是喬託最有代表性的聖經歷史畫傑作之一。 畫面上表現的是猶大帶領了一隊兵馬,還有祭司長和法利賽人的差役,直奔耶穌,要與他親吻。畫面上耶穌雙目盯緊猶大,滿眼怒火;猶大則十分緊張。四周則充滿著騷動,氣氛極其悲壯。這幅畫雖然是聖經故事,但從生活的光明和黑暗兩個方面表現了一個真實的人的形象,表現了正義與邪惡的搏鬥。整個畫的光線、色彩、構圖都集中在中心人物形象上,猶大的黃色大氅明亮而醒目。全畫用重色調,上部深藍,下部褐色,造成一種沉重的黑暗感,以渲染這種鬥爭的緊張氣氛。畫家用畫筆讚頌了光明、正義的化身——耶穌,鞭撻、揭露了黑暗、邪惡和醜的化身——猶大。人文主義思想在喬託所生活的年代已經萌生,但還未形成一種思想運動,其特點即是與封建正統的神學思想相對立。人們開始從信仰神轉變為信仰自己、尊重人性和人生的價值。喬託從構圖上儘量採用活的人物和真實的世界,對繪畫素材已具有人文主義精神的理解方法。當然,這個富有戲劇性的場面,還沒有完全擺脫中世紀的僵硬呆板的構圖形式。為了解決畫面的不同層次,他把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安排得更加接近真實,擴大了畫面的遠近空間。為了使群像人物有主次,畫家在用心探索明暗表現和物體的體積感。要處理這些複雜的繪畫任務,在14世紀初的佛羅倫薩時代,還是艱鉅的。雖然喬託一生的努力都在力求革新,加強形象的個性化,但還未臻於理想;儘管如此,他的努力是受到偉大詩人但丁的好評的。詩人在他的《神曲》裡曾寫道:"契馬布埃強逞能,自負藝壇最英雄。而今喬託名揚遠,竟將先生變後生。"

馬薩喬

馬薩喬(1401~1428),出生於義大利的聖喬瓦尼·瓦爾達諾。是文藝復興初期藝術革命的發起人和領導者。他在繼承喬託繪畫風格的同時,又進行了大膽的藝術創新,在繪畫的空間透視、立體感效果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他為文藝復興現實主義繪畫革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代表作有《納稅金》、《佈施和亞拿尼亞之死》以及《聖三位一體》等。1429 年後從畫壇神秘消失,年僅27 歲。

入選畫作:

《納稅銀》

畫面描繪了《馬太福音》裡的故事:稅吏質問耶穌是否繳納了稅。畫面中央稅吏正在索要納稅銀,場景延續至畫面左邊,彼得從魚口中取出錢幣。右側,彼得交給稅吏納稅銀。馬薩喬將三個獨立場景濃縮於一幅畫面之中,賦予角色人性化的感情,同時在古典主義基礎上加入了技法的革新。

揚·凡·愛克

揚·凡·愛克(1380~1441),出生於馬斯特裡赫特附近的馬賽克。與同時期的胡伯特·凡·愛克合稱為凡·愛克兄弟。二人同為文藝復興時期尼德蘭的偉大畫家,尼德蘭文藝復興的奠基人。他們兄弟曾聯手創作了規模宏大的《根特祭壇畫》等。除了繪畫上的成就外,他還對油畫的材料和油畫技術作了重大的革新和改進,對西方繪畫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揚·凡·愛克的主要作品有《阿爾諾芬尼夫婦像》、《羅林宰相的聖母》、《聖巴巴拉》、《妻子像》等。

入選畫作:

《阿爾諾芬妮夫婦像》

尺寸:82 × 60cm

類別:木板油畫

收藏:英國,國家美術館

這幅謎一般的雙人像,描繪阿爾諾芬尼和新妻宣誓的場景,展示出揚 • 凡 • 艾克卓爾不凡的傳遞細節和光線的能力。夫婦的姿勢和不同尋常的細節設定,都有獨特涵義和象徵性,鏡中反射出夫妻背影和畫家本人。裝飾性拉丁銘文寫著:「1434年,揚 • 凡 • 艾克在此。」《阿爾諾芬尼夫婦像》不但是新型油畫深入表現的最早嘗試,也是後世風俗畫和室內畫的最早先例。

作為西方肖像畫中最重要的作品《阿爾諾芬尼夫婦像》,以人物內在感情的形象化表達和肖像的情節性處理取勝。在這幅畫中,主人公阿爾諾芬尼和他的妻子正在舉行婚禮,生活環境的描繪,給人以虔誠和平的感覺,在某種意義上讚揚了當時的平民生活方式和道德觀念。

《阿爾諾芬尼夫婦像》是畫家的一幅著名繪畫作品。畫中的主人公阿爾諾芬尼,相傳是當時有名的盧卡商人兼銀行家,也是義大利美第奇家族在布魯日的代言人。這幅繪製於木板上的油畫,記錄的是他和妻子成婚時的情景。畫家用極其細膩、嚴密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了一對上層社會男女新婚燕爾的精彩瞬間。畫面上夫妻二人都面向前方,阿爾諾芬尼頭戴禮帽,身穿考究的氅式禮服,右手舉至胸前,彷彿在宣誓對愛情的忠貞不渝。他的左手優雅地託著新娘的右手。穿著綠紗裙的新娘,微微低著頭,左手輕輕地撫在自己鼓起的肚子上,好象在默默祈禱要做個賢妻良母。畫面人物典雅從容,彬彬有禮,把婚禮儀式演繹得天衣無縫。和人物相映成趣的是他們左右極富象徵意味的各種物件。新娘腳下有一隻長毛小狗,被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很自然地讓人想到是在象徵著愛情的忠誠。他們的身後精緻豪華的吊燈熠熠生輝,紅色的床被一塵不染,彷彿在暗示以後生活的美滿和幸福。在背景中央的牆壁上,有一面富於裝飾性的凸鏡,象徵著愛情的純潔和永恆。這幅畫表現出了極高的油畫繪製技巧和水平。首先對事物的描繪極為細緻、準確,可謂"於細微處見精神",比如從那面凸鏡裡,不僅看得見這對新婚者的背影,還能看見站在他們對面的另一個人。小鏡框的四周還鑲刻著十幅耶穌受難圖,影象細小得幾乎辨認不清。小凸鏡左側掛著一掛念珠,每一顆都描繪得極為逼真、形象,絕不含糊。畫家精微的觀察力和細密的繪畫手法確實令人歎服。其次,畫家對光影的處理也極為傳神。畫面左側窗戶透射進來光線後,在阿爾諾芬尼夫婦的身前身後都形成了背影,畫家準確地把握住了這一點。並且整個圖畫光線的明暗、強弱處理得恰到好處。畫家還運用了多種色彩。在色彩的厚度、飽和度、濃淡度等方面都表現出了極高的水平。比如新娘:白青色的頭巾、濃綠色的長裙、深藍色的內衣、黃色的袖子,色彩搭配得鮮豔、醒目,濃淡相宜。而整個畫面上各種顏色互相襯托,相得益彰,達到了極好的視覺效果。整體上說,這幅畫在光線、空間、質感的塑造上,色彩的飽和度、鮮豔度的把握上以及刻畫事物的精確度、深入程度上都超越了同時代的畫家,這幅畫也是後來發展起來的風俗畫和室內畫最早的先例。據說,凡·愛克也是油畫材料和繪畫技巧的革新者和改進者,他最先嚐試用松脂或乳劑作為調色劑的顏料,從而能使畫面在一晝夜間就可乾燥而且不怕潮溼。這種方法後來被義大利畫家紛紛效仿。而《阿爾諾芬尼夫婦像》,是揚·凡·愛克運用新型油畫材料深入進行繪畫探索的成功嘗試,他透過自己大膽的藝術表現手法的探索和繪畫材料的改進,為油畫的發展開創了更為廣闊的發展道路。

這幅畫的畫家真實地描繪了典型的資產者形象,不僅再現夫婦的外貌和個性特徵,而且對室內的環境什物作了極其逼真的描繪,顯示了畫家特殊的造型才能。阿爾諾芬尼,這個在1420年被菲力蒲公爵封為騎士真實人物,在畫上拘泥而彬彬有禮地正和他新婚妻子在洞房中迎接貴客:他舉起了右手,表示一種儀式,象徵矢志愛情;新娘則伸出右手,放在新郎的左手上,宣誓要永遠做丈夫的忠實伴侶。華貴臃腫的衣飾是尼德蘭市民階層中一種富有者的裝束。室內的所有細節,如蠟燭、刷子、掃帚、蘋果、念珠以及兩人之間的小狗,都帶有一定的象徵性,它們提示著對婚姻幸福的聯想。畫面上洋溢著虔誠與和平的氣氛,以表達對市民生活方式和道德規範的讚頌。在背景中央的牆壁上,有一面富於裝飾性的凸鏡,它是全畫尤其值得觀者注意的細節(見附圖區域性);從這面小圓鏡裡,不僅看得見這對新婚者的背影,還能看見站在他們對面的另一個人,即畫家本人。《阿爾諾芬尼夫婦像》不但是新型油畫深入表現的最早嘗試,也是後來發展起來的風俗畫和室內畫最早的先例。

弗蘭西絲卡

弗蘭西絲卡(1416~1492),全名是皮耶羅·德拉·弗蘭西絲卡,因此有時又被稱為皮耶羅或皮埃羅。出生於義大利中部的博戈聖塞波克羅,父親從事皮革業,家庭生活富裕。在世時以穩重的色調,毫無破綻的構圖,清澈而靜謐的畫風贏得了很高的聲譽。他還是個數學家,寫出了眾多關於數學和幾何學方面的學術著作。他的代表作有:《聖母像》、《鞭打耶穌》、《復活》、《基督受洗》等。

入選畫作:

《基督受洗》

尺寸:167 × 116cm

類別:木板蛋彩

收藏:英國,倫敦,國立畫廊

《基督受洗》是發生在施洗者約翰生命中一件極重要的事,乃是藉由耶穌超自然形貌的顯現來印證其中的神性。弗蘭西絲卡把耶穌放置於畫面的正中央,一條從拱形上端的頂點所拉出的視線,穿過代表聖靈的白鴿,再穿過由施洗者約翰手裡所拿的碗中滴下的水珠,直下到耶穌臉龐的正中部位,然後再穿過他恭敬合掌的雙手,最後到達支撐他全身重量的右腳跟上。

《基督受洗》是畫家為家鄉一座禮拜堂畫的祭壇畫。由於祭壇畫的特殊要求,畫面有上部的半圓和下面的長方形兩部分組成。這幅畫給人一種怪怪的感覺,神秘的氣氛,甚至有突兀的想法。它的畫面是這樣的:畫面中央的耶穌,赤露上身,披散著金黃色的頭髮,雙掌合十放在前胸,像一個佛教徒一樣。他的膚色像石膏一樣白,讓人眩目。他的頭頂,有一隻碗在緩緩向下倒水,這是聖約翰正在為他施洗。他頭頂的上方,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有一隻伸展著雙翅,正面直飛的白色鴿子。這和《聖經·馬太福音》上敘述的是一樣的:"耶穌受了洗,隨即從水裡上來。天突然為他開了,他就看見神的靈彷彿鴿子降下,落在他身上。"位於耶穌右側的聖約翰,穿著一身紅色的衣服,披著一頭褐色長髮,正專注地為耶穌施洗。而在他們的身後,突兀地出現了一個和耶穌膚色一樣白如石膏的人,正彎曲身子脫去上衣,好像要跳到前面的水池裡洗澡的樣子,這與耶穌莊嚴的受洗氣氛極不和諧。耶穌的左側有一顆高大的樹,枝葉繁茂,和不遠處的一顆樹枝葉相連。樹的旁邊站立著三個衣色各不相同的女天使。中間的一個流露出驚訝的神色。在耶穌後方的小路上,有幾個人在走動。更遠處,是起伏的山嶺,上面有蜿蜒的小路以及樹木花草等。這幅畫的佈局十分嚴謹、精確。弗蘭西絲卡把完美的圖形,按照一定的尺寸、比例糅合在他的圖畫中。比如,耶穌頭頂的白色鴿子,圓圓的頭部正巧是半圓的圓心,它伸展的翅膀正好和長方形的上邊線水平。而天空中雲朵的形狀也頗為奇特,像一個個圓盤子一樣,很像近代人傳說中的飛碟的樣子。正如前面說的那樣,這幅畫有一種超自然的神秘色彩。如果解釋為耶穌受洗時,有神蹟顯現,當然是有道理的。可是如此莊嚴的場面,卻被脫衣洗澡的人,以及後面走動的行人和女天使驚異的表情襯托得不倫不類。並且在色彩和光線的處理上,有一種冷豔和觸目驚心的感覺。耶穌、脫衣洗澡者和中間的女天使都是眩目的白色,與周圍的色彩形成鮮明的對比,也讓人感到有一種刺眼的不和諧。整個畫面又有一種被落日或者某種神秘色彩籠罩的感覺。據說,現代人從中找到了印象派的感覺,可能就是緣於這種色彩和光線處理所達到的效果吧。畫中的透視手法也運用得很高妙,近、中、遠景層層疊加,近水遠山、樹木花草、蜿蜒盤旋的山間小徑,都描繪得逼真、形象,和真的一樣。弗蘭西絲卡,是到20 世紀才被繪畫界重視,並公認為是文藝復興時代最傑出的大師之一的。他超前的繪畫理念,不同尋常的用筆手法以及對色彩的獨到理解,是同時代人不太理解的。不過,時間是最公正的裁判,好的藝術作品總有被人們理解和認識的那一天。

波提切利

波提切利(1445~1510),15 世紀義大利最傑出的畫家。原名亞歷山大·代·菲利普,波提切利是他的藝名。出生於佛羅倫薩一個手工業者的家庭。由於他在繪畫方面的才藝而受到了當時佛羅倫薩實際統治者美第奇家族的賞識,從而得以進入上流社會。他的宗教畫人文主義思想明顯,充滿世俗精神,代表作有《三王來拜》、《聖塞巴斯蒂安》等。後期的繪畫中又增加了許多以古典神話為題材的作品,風格典雅、秀美。特別是他大量採用教會反對的異教題材,大膽地畫全裸的人物,對以後繪畫的影響很大。《春》和《維納斯的誕生》是最能體現他繪畫風格的代表性作品。

入選畫作:

《維納斯的誕生》

尺寸:172.5 × 278.5cm

類別:布面蛋彩

收藏:義大利,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

畫面上人物的體態和衣紋表現十分出色,人物與自然背景也達到巧妙的和諧統一。維納斯是那樣無動於衷地以羞怯和幽怨的感情在對待一切,她對於生活的未來不是充滿樂觀的信心,而是感到惆悵和迷惑,這也是波提切利矛盾世界觀的反映。

希臘神話中,克羅努斯閹割了烏拉諾斯,重傷的生殖器墜入大海,孕育出美女維納斯。《維納斯的誕生》正是描繪維納斯從金色貝殼裡湧現。風將她吹至岸邊,用玫瑰為她沐浴,仙子正把裝飾著春天花朵的斗篷圍在身上。此畫是古典時代以來,最重要的描繪躶體之作。

畫面所表現的是西西里島的一個美麗的傳說:一片漂亮的大貝殼漂浮在碧波盪漾的海面上,上面站著純潔而美麗的維納斯,翱翔於天上的風神輕輕地將貝殼吹到岸邊,等候在岸邊的時辰女神正張開紅色繡花斗篷,準備為維納斯換上新裝。嬌豔的玫瑰花瓣從高處紛紛飄落,更給優美的畫面增添了詩情畫意。維納斯身材修長,容貌秀美,雙眼凝視著遠方,眼神充滿著幻想、迷惘與哀傷。

古希臘和古羅馬神話中的維納斯(古希臘神話中叫阿芙羅狄特),在傳說中是代表愛與美的女神。據希臘神話描述,她誕生於愛琴海的波濤之中,並且一生下來就已成年,既不必經歷懵懂無知的童年,也無需面對死亡將至的暮年,實際上是人類所追求的永恆美的象徵。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就是根據這個傳說創作的。他以特有的清冷、大膽的筆觸,賦予了維納斯一種空靈、出塵的詩意美。畫面中,在波光粼粼的愛琴海上,花瓣從天空墜落。裸體的維納斯略顯嬌弱無力地站在一個大貝殼上,她微曲右腿,身體向右微微傾斜,一頭金色長髮被海風輕輕吹散。她的面板光潔剔透,散發出青春的氣息,美麗的面龐略顯出某種淡淡的迷惘。尤其是那雙純真無邪的眼睛,籠罩著一種脈脈的憂鬱和哀怨,反映出她剛剛來到這個世界時的無助和迷茫。維納斯的脖子和雙手顯得長了一些,但是這更增加了她的優雅和風韻。畫面的左上方,長著翅膀的風神正鼓起雙唇把維納斯徐徐吹向岸邊,那裡,來迎接她的春之女神身著華麗服裝,正準備把一件綴滿鮮花的紅色披風披到她裸露的身上。因為沒有受到莊嚴的宗教氣氛的約束,所以這幅畫顯得生動活潑,整個畫面虛幻、飄逸、恬靜優美、不落俗套。畫家秀逸流暢、色彩絢麗的藝術風格可見一斑。波提切利透過自己神奇的畫筆把畫中人物形體的起伏變化和衣褶的捲曲透過線條表現得淋漓盡致,不愧為文藝復興早期最偉大的線條大師。另外,這幅畫的繪畫風格在當時頗為與眾不同,不是透過明暗法來表現人體造型,而是透過輪廓線,使得人體有淺浮雕的感覺,並且極適合裝飾之用。畫家既受當時人文主義思潮的影響,又對當時新貴族們在權力和金錢的侵蝕下道德淪喪的現實世界感到憂慮,這種矛盾的心理透過畫中有著成人身軀而又略帶憂鬱和困惑眼神的維納斯表現得淋漓盡致。可以說,這既反映了作者對中世紀藝術的崇尚,又反映了他對"新柏拉圖主義"的熱衷。正是這種迷茫和矛盾使得他的作品超越了感官本身的審美享受,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淨化和昇華。實際上,這正是當時被基督教會視為"異端"的古典的唯美主義與人文主義的結合,是精神美與肉體美的完美統一,也是對當時"美不能從非美中誕生,也不能逐步完成,美只能自我完成"的柏拉圖哲學的詩意闡釋。正是這種打破常規的、大膽的藝術筆法使波提切利筆下的維納斯成為了美術史上最迷人的美女和最優雅的裸體,更為後世的繪畫者開闢更為自由廣闊的創作空間提供了借鑑。

達·芬奇

達·芬奇(1452~1519),文藝復興盛期的巨人和多才多藝的天才。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的藝術大師、科學巨匠、文藝理論家、大哲學家、詩人、工程師和發明家。他幾乎在每個領域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被後代的學者稱為"文藝復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第一流的學者"、"曠世奇才"。他出生於意大利托斯卡山區的小鎮芬奇,父親是佛羅倫薩的公證人。他早年曾在佛羅倫薩韋羅基奧的作坊作畫,後來,在佛羅倫薩、米蘭和羅馬等地工作並享有盛名,晚年受法國國王聘用,在法國的安波斯終其餘生。達·芬奇一生完成的繪畫作品並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顯的個人風格,並善於將藝術創作和科學探討結合起來,這在世界美術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入選畫作:

《巖間聖母》

畫中人物雖然被一團潮溼的空氣所包圍,但是人體的輪廓在昏暗山岩的襯托下還是能明顯地辨析出來。奇怪形狀的懸石從溼漉漉的巖體上垂下,具有植物學準確性的花草竟能辨別出鳶尾花,銀蓮花,紫羅蘭和一些蕨類植物。年輕的母親以溫柔的手摟抱著下跪的幼嬰約翰,她的另一隻手則向兒子伸過去。天使面向著觀眾,把他們引向畫中,用手指示著這個場面。一連串手勢代表保護、指示、祝福等含義。

《蒙娜麗莎》

尺寸:77 × 53cm

類別:板上油畫

收藏:法國,巴黎,盧浮宮

成功地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那如夢似的嫵媚微笑,被不少美術史家稱為"神秘的微笑"。

達芬奇《蒙娜麗莎》無疑是有史以來最為著名的畫作。不僅打破了傳統的構圖方式,對女性刻畫到腹部,呈現出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同時運用「漸隱法」,消除了中世紀以來畫作呆木僵硬表情,呈現出鮮活的生氣。人物輪廓形象模糊,彷彿融入背景之中。尤其是眼角和嘴角浸潤在柔和的陰影之中,造成了含蓄的藝術效果,極大地豐富了形象的意蘊。折射出的女性深邃與高尚的思想品質,也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方向。

《蒙娜麗莎》是達·芬奇最傑出、最神秘的肖像作品。蒙娜麗莎臉上掛著一絲淡淡的、十分含蓄的微笑,嘴角微翹,雙眉舒展,儀態安祥。

《蒙娜麗莎》是一幅享有盛譽的肖像畫傑作,它代表了達·芬奇最高的藝術成就。該畫成功地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富有階層的婦女形象。畫中人物坐姿優雅,笑容微妙,明亮的眼睛、纖細的睫毛、垂落在肩上的柔軟的而微微卷曲的頭髮都惟妙惟肖。畫家也特別注重精確與含蓄相結合,使人物的內心和美麗的外表完美統一,從而使蒙娜麗莎的微笑具有一種神秘莫測的千古神韻,那如詩如夢的嫵媚微笑,被不少美術史家稱為"神秘的微笑"。蒙娜麗莎交叉的雙手描繪得柔嫩、精確、豐滿,完全符合解剖結構,展示了畫中人物溫柔的性格,更體現了她的身份和階級地位。並且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與交叉的雙手構成了完整的組合,造型極為優雅,把主人公的神韻完美地體現了出來。達·芬奇精湛的畫技和敏銳的觀察力可以想象是多麼高超。從繪畫技巧上來看,這幅畫的構圖,達·芬奇改變了以往肖像畫多采用半身或截至胸部的習慣,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構圖。透視點略微上升,使構圖呈金字塔形,從而使蒙娜麗莎顯得更加端莊和穩重。在對背景山水的處理上,畫家淋漓盡致地發揮了他那奇特的煙霧狀"空氣透視"的筆法。這樣就把肖像後面的山崖、小徑、石橋、樹叢和潺潺的流水都推向遙遠的深處,更加突出了人物形象。並且人物兩邊的遠景並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右邊視平線顯得較高,這樣的處理使人物層次感分明,當我們集中看右邊時,我們會覺得遠景上升,人物下降;當我們集中看左邊時,會覺得遠景下降而人物上升。隨著觀察者觀察側重點的不同,人物五官的位置,似乎也在隨之移動。畫家還精心處理了所有物體的輪廓,以至於觀者很難從中找到一條清晰而實在的邊線。相反,在每一處形體發生轉折的部位,卻可以感覺到無數細膩而微妙的層次過渡。在色彩的運用方面,雖然此作品中並沒有明快亮麗的色彩,但明暗對比法更好地表現出了畫面的各種關係,使畫面顯得整齊、凝練,達到了刪繁就簡的奇特效果。並且,達·芬奇對畫中人物微妙至極的表情處理,也拿捏得恰如其分。比如對人像面容中眼角、唇邊等表露感情的關鍵部位的把握就極為準確、傳神、栩栩如生。 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不僅繼承了希臘古典主義莊重、典雅、均衡、穩定和富有理想化、理性化的表現規範,而且又進一步突破了希臘古典藝術在人本特質上的侷限,觸及到了人物更深層的精神世界,為後來的藝術家在表現人物更深層、更內在、更微妙的精神方面樹立了典範,提供了借鑑。而後世人對於畫中人物真實身份的猜疑以及對達·芬奇精湛畫技的諸多評論和玄想更為這幅畫增添了神秘色彩。

博斯

博斯(約1450~1516),本名為吉羅姆·範·埃庚,生於安特衛普附近的荷蘭小鎮塞爾託亨博斯鎮,因而取名博斯。自幼隨祖父和父親在故鄉學畫,擅長用細密筆法,描繪充滿民間趣味的作品。曾為聖約翰教堂內瑪麗亞兄弟會禮拜堂作畫。博斯的作品大多未標明年份,難於明確其風格的形成。主要作品有三葉式祭壇畫《乾草車》、《世上歡樂之園》、《聖安東尼的誘惑》和《最後的審判》等。一般被認為是超現實主義畫的創始人。

入選畫作:

《人間樂園》

博斯非同反響的大型三聯畫《人間樂園》:透過透視與風景的銜接,從左至右,描繪了人類從純美的天堂,途經充滿變數與掙扎的人世,逐漸墮落至罪惡地獄的全過程。充滿奇幻色彩的想象,對20世紀超現實主義有深遠影響。

《聖安東尼的誘惑》

尺寸:131.5 × 119cm

類別:板上油畫

收藏:葡萄牙,里斯本,國立古典美術館

這是畫家為里斯本的聖約翰教堂而作的祭祀畫,畫面描繪了聖安東尼跪倒在禮拜堂前被眾魔鬼和撒旦糾纏的情景。畫面上各種各樣想象中的魔怪被刻畫得匪夷所思而又生動形象。博斯透過這些象徵性和暗喻性的虛擬形象,影射出教會的黑暗、宗教戒觀的虛偽,以及社會秩序的黑暗。

博斯創作的年代,正值西歐封建制度危機四伏,社會矛盾尖銳,人們對宗教和社會改革呼聲越來越高的時期。這種沉悶而煩躁的社會現狀,使畫家對人類統治的世界喪失信心,從而流露出某種悲觀厭世的情緒。他把這種對現實的不滿和失望,透過扭曲和變形的手法反映在他的畫面中。可以說,在他的畫中,人類的理性文明已蕩然無存,到處充斥著荒誕、怪異、混亂和瘋癲的狂躁。而深受基督教神秘主義影響的他,又把基督教傳說中的聖人,特別是那些經歷了各種肉體與精神的折磨,仍然保持著內心堅定信仰的聖人,當成了自我拯救的榜樣和精神的寄託。這幅《聖安東尼的誘惑》是為里斯本的一家聖約翰教堂畫的祭壇畫,也是畫家最富代表性的傑作之一。畫中描繪了聖東安尼跪倒在禮拜堂前被眾魔鬼和撒旦糾纏的情景。傳說,聖安東尼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在父母去世後,他將財產盡數散給窮人,自己隱居墓地,苦苦修行。其間經歷了魔鬼的種種誘惑,從未動搖過他的堅定信念。畫面中心的聖東安尼跪倒在地上,孤獨而又無助,各種魔鬼幻化成的離奇古怪的怪獸、惡魔重重圍困著他。讀著《聖經》的老鼠、披著鎧甲的魚、拿著刀坐在籃子裡的猴子、人面獸身的怪物,天空中飛翔的輪船、遠處的屋頂上飲酒作樂的傳教士、裸體的女子,一個從樓上跳下的人⋯⋯在畫面的左上方,出現了熊熊烈火,噴吐的火苗施虐地吞噬著遠處的建築物,濃重的黑煙遮掩了大半個天空,無助和毀滅的氣息籠罩著大地。彷彿整個世界都瘋狂了,所有的魑魅魍魎都粉墨登場,扭捏作態地盡情狂歡著。整個畫面中,各種各樣想象中的魔怪被刻畫得匪夷所思而又生動形象。博斯正是透過這些象徵性和暗喻性的虛擬形象,影射著教會的黑暗、宗教戒規的虛偽以及社會秩序的混亂。畫面中一半晴朗的天空,一半被濃煙遮蔽的天空,似乎在告訴人們若不堅定自己的信念,就會被惡魔引誘,從而萬劫不復,失去上天堂的路。而整個雜亂無序、狂魔亂舞的畫面,也可理解為是對人類潛藏在理性背後的虛偽和可怕本質的揭露,"我們膽怯而軟弱、貪婪、衰老、出言不遜。環視左右,皆是愚人:不虔敬者、傲慢者、貪財者、奢侈者、放蕩者、淫慾者、暴躁者、饕餮者、貪得無厭者、嫉妒者、下毒者、離經叛道者⋯⋯末日即將來臨,一切皆顯病態⋯⋯"所有的天地萬物都被無序地糅雜在一起,怪誕、荒謬、張揚而又病態,其實這正是人心中各種膨脹的慾望和徒勞努力的寫照,是人生虛無中掙扎的藝術化。博斯以其特殊、誇張的藝術手法,天才的想象力,具有象徵意義的人物形象,以及精密細緻的筆法、精巧的構思,樹立了自己獨特的現實主義風格,因為被後世美術史家尊奉為"獨特的現實主義大師"。

丟勒

丟勒(1471~1528),是德國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畫家、版畫家。出生於德國紐倫堡一個金匠家庭,幼年跟隨父親學習金銀細工兼學繪畫,後來又跟隨木刻畫家沃爾格穆學習版畫技術。他曾到過義大利的威尼斯,廣泛學習各畫派的繪畫技術,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晚年著述了《論人體的比例》等作品,對後世的藝術教育貢獻甚大。主要作品有油彩畫《四使徒》、《亞當》、《夏娃》、《博士來拜》等,銅版畫有《騎士、死亡與惡魔》等。

入選畫作:

《野兔》

丟勒的作品當中融合了北方的精工細描,與南方佛羅倫薩畫派的科學嚴謹。《野兔》一絲不苟的細節極為引人矚目,照亮野兔的金色光線投下奇怪的陰影,把每根獨立的毛尖都凸顯出來,不同凡響的處理呈現出魔幻的質感,彷彿動物也在思考著觀者。丟勒現存作品的多樣性和品質,證明了其在藝術史的重要地位。

喬爾喬內

喬爾喬內(1477~1510),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著名畫家,威尼斯畫派發展史上一位備受尊崇的繪畫大師。出生於威尼斯附近的卡斯特弗蘭科鎮的一個農民家庭,自幼家境貧寒。曾和提香一同師從喬凡尼·貝里尼一起學畫,後因過失被一起逐出畫室。同提香有過一段時間合作。作品以對風景和光線的出色把握,優美的詩意氛圍見長。他的主要作品還有《博士來拜》、《朱提斯》、《暴風雨》、《田園合奏曲》等。

入選畫作:

《牧羊人的朝拜》

《牧羊人的朝拜》是文藝復興盛期最精美的基督誕生畫之一。聖家族在黑暗洞口接受牧羊人的朝拜,沐浴的柔和光線意喻基督把光明帶給世間,瑪利亞身著華麗的紅藍相間的織物。威尼斯淡金色的天空色調,和濃郁的田園氛圍,讓這幅基督誕生畫與眾不同。

拉斐爾

拉斐爾(1483~1520),原名拉法埃洛·聖喬奧,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畫壇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他出生於義大利東部的烏爾比諾,父親是宮廷的二級畫師,他從小跟隨父親學畫。後來到佛羅倫薩後,更是積極吸取各派畫家的優勢和長處。形成了自己和諧明朗、優美典雅的藝術風格,在文藝復興時期獨樹一幟。拉斐爾的重要作品有《雅典學院》、《西斯廷聖母》、《美麗的女園丁》、《椅中聖母》等。拉斐爾·桑西(RAFFAELLO SANZIO)(1483——1520)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著名畫家和建築家。文藝復興義大利藝壇三傑之一,他父親是宮廷的二級畫師。他從小隨父學畫,七歲喪母十一歲喪父,進畫家畫室當助手,學習了十五世紀佛羅倫薩藝術家的作品,從此走上了獨創的道路。從二十二歲到二十五歲,他創作了大量聖母像,從此聲名大揚。拉斐爾·桑西沒有達.芬奇那樣經驗豐富博學深思,也沒有米開朗基羅的雄強偉健的英雄氣概。雖然他只活了三十七歲,卻成為文藝復興盛期最紅的畫家。他的風格代表了當時人們最崇尚的審美趣味。他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他的聰明特別表現在善於汲取他人之長,而後加以綜合的創造。他一生創作了不少作品,其中《大公的聖母》和《教皇利奧十世》等,還作了一些建築設計,併為西斯廷小教堂設計畫稿。他的才能又表現在他創造出最合乎當時人們的口味的形象,風格被特稱為一種"秀美"的風格,不僅使當時人傾倒,並且延續了四百年之久,成為後世古典主義者認為不可企及的典範。

入選畫作:

《花園中的聖母》

一天,拉斐爾在花園中散步,看見一位美麗的少女正在花叢中剪枝,藝術家被她那富於魅力的形象所吸引,立即敏捷地將這位姑娘的形象速寫下來。不久,他用這位少女做模特兒,創作了這幅名畫。

《西斯廷聖母》

尺寸:265 × 196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德國,德累斯頓博物館

這幅畫曾被網友PS得面目全非,罪過罪過……

拉斐爾「聖母像」中的代表作《西斯廷聖母》,窗簾揭示了聖母懷抱聖子的三角形佈置。聖母的衣著白紅藍三色,分別象徵著純潔、愛和真實。左下方是羅馬教皇西斯廷二世,流露虔敬和懇切。右下方是基督教聖女巴巴拉。

拉斐爾的聖母像分為兩類,一類是人間母親的形象,另一類以女王式聖母的形象出現。西斯廷聖母則是這兩種聖母特徵的結合,是畫家理想中最完美的聖母形象。構圖採用較穩定的金字塔形,剛剛揭開的綠色帷幕,聖潔美麗的聖母雙腳赤裸,晶瑩的雙目注視著苦難的人間,懷中的耶穌瞪著兩隻眼睛等待聖母給他決斷將來。

《西斯廷聖母》是拉斐爾為西斯廷教堂創作的祭壇畫,也是他的"聖母像"中的代表作。畫中洋溢著一種祥和、純潔、典雅、明朗的氛圍,讓人不自覺地就沉醉其中,迷失自我。畫面彷彿是一處舞臺,帷幕隱去,聖母懷抱聖嬰,腳踩祥雲,從天而降。她的步子輕盈、優雅,鎮定自若。衣服雖然有紅、黃、藍三種顏色,但醒目而不張揚,嫵媚而不輕浮。她的眼中流露出一絲哀傷和無奈,可能因為知道自己懷抱中的聖嬰偉大的使命和悲慘的結局。但這並不影響她堅定的步伐。依偎在聖母懷中的聖嬰,睜大了眼睛看著人世,稚嫩的臉上有一種與年齡不相符的凝重與莊嚴。聖母的左下方,是公元3 世紀的羅馬教皇西斯廷二世。他身披法袍,謙恭地仰視著聖母子,滿臉虔誠,摘下的寶冠放在右下邊。他一手撫胸,一手為聖母引路。畫面右下方,嫵媚動人的聖女芭芭好像沉浸在深思之中,又好像能夠體會聖母的悲痛和無奈,雖然跪迎著聖母,卻將臉側向了一邊,不忍正視聖母無奈的眼神。畫面的下端是一對小天使,天真的臉上寫滿了迷茫和疑惑,抬頭看著眼前的一切。在這幅畫中,拉斐爾以精煉圓熟的手法,甜美、悠然的抒情風格賦予了聖母一種世俗的美,她既是神聖之母,也是一位愛子心切的人間慈母,從而達到了一種把美麗與神聖、愛慕與敬仰的種種情愫完美地融為一體的藝術效果。這樣高超的處理,一方面體現了畫家精湛的的畫技和人道主義情懷,另一方面也拉近了觀賞者與聖母的距離,覺得她更加可親可愛。從佈局上看,畫中人物主次分明、詳略適當,整個畫面簡潔而又靈動。如果我們從上看,畫面上方有意設定的帷幕給人一種亦真亦幻的感覺,彷彿塵世隱去,來到了一個聖地一樣。這樣處理,給人一種先聲奪人的視覺錯位,彷彿我們一下子就進入了某種境界。如果從下面看,小天使們向上張望的眼睛,就如同神秘的路標,很自然地就把我們的目光引向了上方。對於這幅與真人等大的人物像,畫家的匠心獨運可見一斑。從繪畫技巧看,拉斐爾適當地運用了短縮透視法,從而使人物之間留出了縱深感的空間,給人一種厚重和真實的感覺。畫家簡短有力的素描風格也發揮得淋漓盡致,畫中的線條被處理得簡潔、壯闊,並有一種張揚的力量,比如聖母衣飾上的線條,西斯廷二世向右張揚著的長袍以及聖女芭芭向後飄拂的衣皺,彷彿都被一種神奇的聖風吹拂著一樣。而聖嬰和小天使的身體曲線都用了局部素描的處理手法,運用得恰如其分。在色彩處理上,畫家運用了多種色彩,使人物形象鮮明、靈動,達到了很好的色彩效果。《西斯廷聖母》是拉斐爾33 歲時的作品,畫家在這以前曾繪製了許多幅超凡脫俗、恬靜、優雅的聖母,而這幅略帶哀傷的聖母像,可能是畫家在經歷了許多世事後,對美的一種新的理解和表達吧。不過,不管怎樣,《西斯廷聖母》都是藝術史上最動人的作品之一。

《雅典學院》

尺寸:底邊長度770cm

類別:溼壁畫

收藏:梵蒂岡,教皇宮

全畫以縱深展開的高大建築拱門為背景,大廳上彙集著不同時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學派的著名學者。作者希望以回憶歷史上黃金時代的形式,寄託他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這是拉斐爾為梵蒂岡宮繪製的三幅巨型壁畫之一,以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建的雅典學院為題材,以古代包括語法、修辭、邏輯、數學、幾何、音樂、天文在內的七種自由藝術為基礎,弘揚了人類對智慧和真理的追求。畫面上,古希臘以來著名哲學家和思想家匯聚一堂,有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柏拉圖、畢達哥拉斯等等。不同時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學派的著名學者,一起自由討論,情緒熱烈。全畫背景為縱深展開的高大建築拱門,拱門的中心透視點直通向遙遠的天際。

1509年,羅馬教皇尤利烏斯二世聘請年僅26歲的拉斐爾給自己的梵蒂岡宮做裝飾壁畫。壁畫分列四室,第一室的畫題是《神學》、《詩學》、《哲學》和《法學》四幅;第二室是關於教會的權力與榮譽;第三室畫的是已故教皇利奧三世與四世的行跡;第四室內的四幅壁畫,則由拉斐爾繪稿,由其學生具體繪成。而第一室內的《哲學》,也稱《雅典學院》,是這組壁畫中最出色的一幅。 《雅典學院》以縱深展開的高大建築拱門為背景,以極為相容幷蓄、自由開放的思想,打破時空界限,把代表著哲學、語法、修辭、邏輯、數學、幾何、音樂、天文等不同學科領域的古希臘、古羅馬以及當時義大利的文化名人會聚一堂。它的主題思想是預示著從古希臘、古羅馬土壤中孕育出來的人類理性精神的復甦,也是藝術家對人類中追求智慧和真理者的集中讚揚。 整幅畫氣勢恢宏、場面宏大。畫中人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畫面的中心是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柏拉圖指著天,亞里斯多德指著地,他們邊走邊談,引經據典的樣子。而蘇格拉底正在和一個詭辯家辯論,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正在忙著演算資料,一群學者圍著歐幾里得熱烈地爭論著,畫中央的臺階上,躺著一個孤寂的犬儒學派哲學家第歐根尼,這位學者是個典型的虛無主義者,主張除了自然需要之外,其他任何東西都無足輕重,所以他平時只穿一身破爛衣服,住在一隻木箱裡。這個人物在構圖上起了填補空白的作用,⋯⋯總的說來,五十多個人物,或行走、或交談、或爭論、或計算、或深思⋯⋯完全沉浸在濃厚的學術氛圍和自由辯論的氣氛中,無拘無束、形態各異。畫家對其中每個人物的神情和動作都作了精細的思考和細緻的安排,使他們符合各自的身份和學術特點,其陣容之宏偉,堪與米開朗琪羅的天頂壁畫一比高下。並且據考證,這裡的許多形象,體格壯健,動作有力,與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形象多有聯絡。更有意思的是,有人認為,畫中柏拉圖的頭像正是畫家以達·芬奇的頭像為範本描繪的,從中可以看出,拉斐爾對前述這兩位大藝術家的崇敬心情。畫上的建築形式和人物裝束都帶著鮮明的古希臘風格,暗示著古典傳統的迴歸。 從繪畫技巧看,拉斐爾採用了拱形圓屋頂的建築作為背景,而作為中心透視點的層層拱門,直通遙遠的天際,富有節奏的臺階層層升高,甚至連近處地面上的幾何圖案和拱頂的裝飾花紋都異常精確、逼真,表現出畫家極高的透視法水平,極大地增強了畫面的空間立體感和深遠感。這幅畫的色彩處理也很協調,乳黃色的大理石結構,與人物紅、白、黃、紫、赭等色的衣飾相互交錯,相映成趣。 《雅典學院》呈現給了人們一個理想美的世界。畫面上人物組合井然有序,與空間完美統一,並在高度的和諧中保持著生動的變化,是整體美和個體美完美統一的典範。這些學術大師們被畫家以其完美、優雅、抒情的藝術風格,流暢的線條、精確的造型,清晰優美的人物形象,永遠地定格在了人們的視線中,而這些人類的智者也在拉斐爾無可挑剔的精湛畫技中獲得了永生。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1475~1564),文藝復興盛期最偉大的雕刻家、畫家,同時兼具建築師、詩人及工程師。他出生於佛羅倫薩近郊。少年時曾進入吉蘭達約的繪畫作坊學習,後又跟隨多納太羅的學生貝託多學習了一年雕塑,主要以自學為主。為了完全徹底地掌握人體結構,他曾親自解剖屍體進行研究,其畫風強健有力,能精確地表現出人體的任何一種姿勢和動作。他的藝術風格以現實主義為基礎,又兼具浪漫主義風格,有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其繪畫代表作有《創造亞當》、《最後的審判》和《聖家族》等。

入選畫作:

《最後的審判》

尺寸:14.4 × 13.3cm

類別:壁畫

收藏: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1535年末,教皇保羅三世不顧作者年事已高,要他為西斯庭教堂祭壇後面的大牆上繪製壁畫。教皇這種瘋狂的藝術剝削行為,使米開朗基羅身心俱悴。當時,米開朗基羅正經歷著精神與信仰的危機,他選擇《最後的審判》這一主題,展現了他的痛苦。

《最後的審判》是米開朗琪羅受命於羅馬教宗,為西斯廷天主堂繪製的巨幅天頂壁畫。尺度巨大,繪有400多個現實和歷史中的人物原型。

這是一幅教堂祭壇壁畫,表現的是人一生要不斷違逆上帝旨意,犯下深重罪孽,但終將得到救贖。構圖的中心是審判者基督,他以左右萬物的姿態高高舉起右臂,主宰著四周人們的命運。審判者外表的完善健美與嚴峻表情對比鮮明,是人的力量與神的力量的強大結合的體現。基督的上方是天使、聖母與天國人物圍繞在四周,經過審判後正升入天堂的選民和被拖入地獄的罪人位於畫面下方,最底部是陰森的地獄。整個畫面流動著上升與下降的感覺,雄偉壯麗之中另有肅穆恐怖之感。那些正被拖入地獄的人們在痛苦掙扎著,表情充滿了絕望和哀求。此畫完成共花去了6年多時間,開創了將宗教人物畫成裸體形象的先例。

米開朗基羅在創作了西斯廷禮拜堂天頂壁畫25 年後,再一次走進西斯廷禮拜堂創作了《最後的審判》這幅鉅作。此時的米開朗基羅已經變老了,然而大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不會隨時光流逝的。事實證明,他再一次創造了奇蹟。不過,與25 年前相比,此時的義大利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反對羅馬教皇和封建統治者的運動此起彼伏,米開朗基羅的弟弟就在革命中去世,畫家對教皇和皇帝們的惡行極端的憤怒。在這幅鉅作中就包含著作者滄桑的人生體驗以及對教皇等統治階級的極端憤慨和控訴之情。《最後的審判》描繪了耶穌來臨時,對人類進行最後審判的時刻。在畫的底層描繪的是地獄的入口,左側是復活的死者,右側則是墮入地獄的靈魂。引渡亡靈的神駕駛著小舟穿梭在冥河中,冥界判官在審判這些靈魂。在畫的第二層,七位天使位居中央吹響了末日審判的號角,左右兩邊是飛昇天堂或墮入地獄的人,也有掩面痛哭、後悔莫及的人物造型。第三層是全畫的中心,基督威嚴地高踞畫面上端,聖母瑪利亞依附在他的左側。在他的周圍是先知、使徒和殉道的聖徒。最上端兩個半月形構圖中一邊是耶穌受刑的刑柱,另一邊則是釘死耶穌的十字架。大致看,這幅畫可以分成這樣幾個連貫而又獨立的層次。從整體來看,這幅畫以耶穌為視覺中心,形成左右對稱的佈局,人物的組合構成動勢的漩渦形,猶如暴風捲過人群,體現出末日審判的混亂不堪。位居雲端的耶穌,高舉有力的膀臂作出最後審判的決斷,他的面孔顯示出一種令人敬畏的強烈震怒,這是他發揮神杖,彰顯正義,懲治邪惡的時候。殉難的聖徒們,各自向耶穌訴說著自己的冤屈:如被劍射死的聖賽巴先、被吊死的勞倫斯等。畫家把他推崇的但丁、碧特麗絲等義大利的英雄們,都安排在了畫中飛昇天堂的位置上,而那些代表惡勢力的教皇們則被安排在了向地獄滑落的一方,在畫家心中,上帝的審判是絕對的、公正的、唯一的,不管什麼人,惡有惡報,善有善報。從表現手法看,《最後的審判》初看上去,似乎有些紛繁雜亂的感覺,可是細心看就會感覺到人物組合有序、比例得當,有著潛在和諧規律。畫家把200多個真人大小般的裸體巨人塑造得栩栩如生。畫面構圖採用了水平線與垂直線交叉的複雜結構,使畫面勻稱而又有序。為了取得最佳的觀賞效果,避免從下面仰視畫中人物時,出現不協調的比例,畫家特別將上面的人物畫得大了一點,底部的畫得小了一點。據說,1541 年的聖誕前夕,該畫揭幕時,曾引起了整個羅馬城的轟動。當時的教皇看到這幅氣勢磅礴、懾人心魄的宏偉鉅作時,跪倒在它的面前,說:"上帝啊,當末日降臨時,不要審判我的罪啊。"可是到了後來,由於教皇的司禮官切薩諾在新教皇面前搬弄是非,說在教堂裡不適合放裸體像,於是,教皇命令大師的弟子沃爾塔拉給這些裸體畫上了衣服。可笑的是這位畫家卻因此得了個"穿褲子的畫家"的綽號。

提香

提香(1490~1576),生於義大利的卡多列,是威尼斯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畫家。早年曾赴威尼斯學藝,與著名畫家喬爾喬內是師兄弟,早期曾多有合作,深受喬爾喬內風格的影響。喬爾喬內去世後,他成為了威尼斯畫派的領軍人物。提香不斷超越自我,在繪畫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就,特別是在用色方面有極高的造詣,他的繪畫風格和用色技巧對西歐各國繪畫藝術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天上的愛與人間的愛》、《聖母昇天》、《基督下葬》、《酒神祭》等。

入選畫作:

《掠奪歐羅巴》

1551年,提香創作取材於《變形記》的「詩歌」系列。藉助神話,以視覺藝術的形式呈現愛情、慾望和死亡。其中《掠奪歐羅巴》,描繪宙斯被腓尼基公主歐羅馬的美貌吸引,化身白色公牛,將其掠至克里特島的一幕。強烈的對角線構圖和鬆散的筆法,拓展了威尼斯畫派的情感寬度和表達技巧。

小荷爾拜因

小荷爾拜因(1497~1543),德國宗教改革時期最著名的肖像畫畫家。生於奧格斯堡,卒於英國倫敦。自幼就在父親老荷爾拜因的畫坊中學習繪畫,奠定了紮實的繪畫基礎。1514 年前往瑞士巴塞爾,受到了人文主義思想的薰陶,畫藝也大有長進。後來由於畫技精湛,得到英國亨利八世的賞識,成為了英國王室的宮廷畫家。他的主要作品有《伊拉斯謨像》、《德國商人吉茲像》、《大使們》、《亨利八世》、《死神之舞》等。

入選畫作:

《外交官們》

《外交官們》是文藝復興藝術最讓人過目難忘的肖像畫作,充滿隱藏的意義和讓人痴迷的矛盾。畫作展現兩位法國法國庭臣的肖像。一絲不苟的寫實主義中,航海、日晷和樂器等物件都賦予了象徵意義,不僅是身份地位的象徵,更反映了上流社會的優雅趣味。下部變形的骷髏形象,作為由來已久的死亡提示。

讓·克盧埃

讓·克盧埃(1485~1540),出生地不詳,從姓氏考證是尼德蘭南部人,卒於巴黎。父子三代都是畫家,路易十二時期到法國宮廷,成為法蘭西斯一世的首席宮廷畫師。是法國"楓丹白露"畫派的傑出代表,以現實主義肖像畫著稱於世。著名的肖像畫《法蘭西斯一世》是其代表作,其他作品還有《沐浴的女人》、《法國國王查理七世肖像》等。

入選畫作:

《法蘭西斯一世》

尺寸:96 × 74cm

類別:木板油畫

收藏:法國,巴黎,盧浮宮

1529年,讓·克盧埃來到巴黎擔任法王法蘭西斯一世的宮廷畫師,這幅肖像畫是在他任職期間畫的。畫中的法蘭西斯一世穿著豪華,儀態瀟灑,尤其是他的兩隻手,作成了騎士般的風度(法王被號稱"騎士國王"),華麗的綢緞大袍加強了形象的華貴氣質。色彩較精細,衣服的綢緞質感畫得很出色,銀灰色調子上又添深紫、深黃、深藍,衣服上的光澤給人以一種寒冷感。法王長著一對細小的眼睛,斜視畫外,尖尖的下巴頦,使他的長相與身上的寬袍極不協調。表情更顯得奸詐有餘、仁厚不足。

《法蘭西斯一世》是讓·克盧埃的代表作,也是美術史上一幅著名的肖像畫。畫上的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雖然在世時並不受人民擁護,但對藝術有特別的偏愛,對當時正值巔峰的義大利文化也極為傾倒。他曾多次邀請義大利的藝術家到法國進行藝術創作,其中甚至包括文藝復興巨匠之一的達·芬奇等人。法國現在舉世聞名的盧浮宮也是他當時首倡用於收藏藝術經典的,此外他還特意邀請了大批義大利畫家、雕塑家以及建築師與法國的藝術家們一起參與楓丹白露行宮的擴建,促進了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也直接推動了法國"楓丹白露"畫派的形成。他的舉動極大地贊助和肯定了當時的文藝成就,也為法國的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畫面上的法蘭西斯一世穿著豪華,儀態高貴典雅,王者之氣十足。華麗無比的綢緞大袍很有質感,上面各色的花紋刻畫得細膩、逼真,並且各種花紋對稱排列,很有層次感,極好地體現了這位國王的審美品位,也把他海納百川、相容幷蓄的開放心胸體現得淋漓盡致。他身後紅、黑相間的花紋背景處理得極為細膩、精巧、一絲不苟,把國王金色的王冠襯托的熠熠生輝,體現了他至高無上的權力,也把畫家精湛的構圖技巧體現的淋漓盡致。國王有著細長的眉毛,狹長的眼睛,高挑的鼻子以及濃密的鬍子,面相看上去端莊、威嚴,體現了他高貴的氣質和居高臨下的優越,也有一點奸邪的狡黠以及蔑視和寬厚不足的陰謀家味道。他的頸上有一掛項鍊,項鍊的底端墜著一顆寶石。左手扶著桌上的手套,右手握著短柄的寶劍,洋溢著騎士精神。讓·克盧埃給國王法蘭西斯一世繪製的這張典型的"外交式"肖像畫,無疑是極為成功的。畫面的色彩極有條理,他把背景處理成紅、黑相間的圖案,很好地襯托了國王的金黃色的錦袍,使人物形象鮮明、突出。而金黃色的錦袍又夾雜了深紫、深黑、深藍等對稱的花紋,既突出了袍子的華麗無比和可以觸控般的質感,也達到了搭配色彩、平衡畫面的效果,使畫面看上去色彩斑斕,很有層次。國王略微側身的身體造型也選擇得很好,看上去自然隨意,避免了正面的呆板,也提供了畫家藝術表現的空間。畫中蘊含著一種靜穆肅嚴的氛圍,也很有飄逸悠遠的韻味,把這位人世國王的世俗高貴之美提升到了某種脫俗的境界,增加了些許華貴高雅的神聖之美,這都體現了畫家高超的運筆技巧,也是他對畫中氛圍出色把握的明證。讓·克盧埃是法國"楓丹白露"畫派的傑出代表,他在借鑑義大利各畫派的繪畫技藝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沉靜、含蓄、生動形象的畫風。他對法國繪畫藝術的影響是深遠的。

丁託列託

丁託列託(約1518~1594),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的重要畫家。出生於威尼斯一個絲綢染織家庭。原名雅各布布·羅布斯蒂,丁託列託是其綽號,意為"染匠之子"。他自幼就喜歡畫畫,曾在提香門下學習。他天資聰慧,在繪畫上吸收了提香多變的色彩和米開朗基羅素描的技巧,自成一家。作品生動形象,極富激情。代表作還有《聖保羅的皈依》、《聖母參拜神廟》、《基督受刑》、《最後晚餐》等。

入選畫作:

《聖馬可的奇蹟》

《聖馬可的奇蹟》表現正置於死地的奴隸,被從天而降的威尼斯守護神聖馬可挽救的情節,隱喻的宗教方式,象徵了威尼斯的獨立與拯救基督徒的使命。奴隸的倒臥姿態,倒掛的聖馬可身軀,都顯示了丁託列託表達急速運動中的人體透視的能力。構圖奇幻、光影強烈,超脫了莊重和諧的文藝復興畫風,別具一格。

彼得·勃魯蓋爾

勃魯蓋爾(1525~1569),16 世紀尼德蘭地區最偉大的畫家。出生於布魯日附近的布魯格爾村,曾在比利時的安特衛普習畫,而後遷居布魯塞爾,最後逝於此。他創作過一定數量的宗教畫,但更喜愛創作以民間諺語、傳奇故事等為題材的民俗畫、風景畫,其中蘊含著尖銳的諷刺和深遠的寓意。代表作有《兒童遊戲》、《雪中獵人》、《農民的婚禮》等。

入選畫作:

《雪中獵者》

地景名作《雪中獵者》,是勃魯蓋爾風景領域的最高成就。從雪山頂俯瞰弗蘭芒村莊的視角,左側獵人和獵犬將觀者的目光引導至右邊的廣闊風景。理想的構圖結構、微妙的細節處理,使這幅組合式風景呈現出唯美的視覺感受。

埃爾·格列柯

埃爾·格列柯(1541~1614),西班牙著名的幻想風格主義畫家。出生於希臘的克里特島,原名多米尼科·泰奧托科普利。最先在故鄉學習繪畫,後到義大利廣泛學習各派畫家的畫技。1577 年來到西班牙,後來長期定居於托萊多。他的作品構圖奇特,佈局多呈幻想結構,用色大膽、新奇,呈現出夢幻般的奇特效果。主要作品有《聖母子與聖馬丁》、《托萊多風景》、《脫掉基督的外衣》以及《拉奧孔》等。

入選畫作:

《奧爾加斯伯爵的葬禮》

埃爾 • 格雷考《奧爾加斯伯爵的葬禮》氣勢宏大,描繪兩位聖徒安葬奧爾加斯伯爵的一幕。畫面上部天堂,下部塵世。遺體降下地面,靈魂飛昇天堂。芥末黃、櫻桃紅和墨藍的刺目色調,與埋入黑暗的背景對比鮮明。畫作中對威尼斯式色彩的運用和變型拉長的形體表達,預示了未來表現主義的出現。

卡拉瓦喬

卡拉瓦喬(1573~1610),義大利傑出的現實主義畫家。出生於卡拉瓦喬,原名米開朗基羅·梅里奇,卡拉瓦喬是他的藝名。曾師從米蘭畫家培德查諾學畫,繼承了義大利北部現實主義民俗畫的傳統,並受到威尼斯畫派的影響。到羅馬後曾畫過大量風俗畫和靜物畫題材的作品,但並未引起注意。他一生生活艱辛,四處漂泊,年僅37歲就客死他鄉了。他的代表作還有《基督下葬》、《聖母昇天》、《詩琴演奏者》、《聖馬太與天使》等。

入選畫作:

《基督下葬》

祭壇畫《基督下葬》是卡拉瓦喬最受傾慕的作品之一,描繪基督被釘十字架後,由約翰、尼哥底母、馬利亞等人為其下葬的悲劇場景。強烈的自然主義、明暗對照的光影技巧,以及圍繞事件的對角線構圖,既融匯了古典意味又充滿現實主義風格。

保羅·魯本斯

魯本斯(1577~1640),17 世紀巴洛克繪畫風格的代表者。生於德國錫根一個律師家庭,曾到義大利學畫,廣泛吸收提香、韋羅內塞等人的繪畫風格,也受到了同時代卡拉瓦喬藝術風格的影響。他的畫色彩鮮明,線條多變,形體誇張,很受當時上層和富裕市民的喜愛。他熟悉七國語言,還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官。代表作品還有《基督下十字架》、《蘇珊娜·芙爾曼》、《瞻仰聖母》、《聖家族》等。

入選畫作:

《瑪麗皇后在馬賽港登陸》

魯本斯在1621年到1630年期間,應聘當了政府的外交顧問,參加了許多外事活動。在這一時期,他為法國皇后完成了以《瑪麗·美第奇生平》為總標題的幅歷史畫鉅作。這套歷史畫也是畫家藝術生涯中最能顯示其藝術影響的偉大巨構。

《戰爭與和平》

巴洛克繪畫代表性畫家保羅• 魯本斯,政治寓意畫 《戰爭與和平》曾充當和平使者,促成英國與西班牙之間的和平。畫面中央的和平女神、豐裕之角的孩童以及橄欖枝環,都意喻和平帶來了繁榮、財富、豐收和幸福。魯本斯以熱情洋溢,氣勢宏偉,色彩豐富,運動感強的獨特風格,成為巴洛克美術當之無愧的翹楚。

倫勃朗

倫勃朗(1606~1669),荷蘭現實主義繪畫巨匠。生於萊頓一個磨坊主的家庭,家境貧寒。曾跟隨當地畫家亞各布學畫,後來又到阿姆斯特丹學畫。1632 年開辦新畫室,進行了大量創作,最著名的有《蒂爾普教授的解剖圖》等。他後來遇到了很多不幸的事情,生活趨於艱難,經濟拮据,負債累累。他的一生留下了500 多幅油畫,把荷蘭的肖像畫、歷史畫和風景畫發展到了極致,為油畫的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他的主要作品還有《花神》、《浪子回頭》、《100 荷幣版畫》、《浴女》等。

入選畫作:

《夜巡》

尺寸:363 × 437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荷蘭,阿姆斯特丹,霍蘭國立博物館

這幅倫勃朗受僱於阿姆斯特丹射手連隊所作的肖像畫,展現了巴洛克傳統的絢爛風俗場景。倫勃朗透過大師級的明暗法和戲劇性場景,跳出傳統集體肖像的陳規,另闢蹊徑。描繪了衛隊上尉率領黃色鎧甲的中尉集結佇列。歷史畫般的光影和構圖,體現了精彩的逼真感、強烈的舞臺感和動態感。手勢、眼神、火槍和旗幟的視覺交響,以及隨色彩漸變的透視,使畫作充滿了扣人心絃的魅力。倫勃朗混合象徵主義和寫實的手法、場景和隱喻,將傳統俗套的題材,改造成超越時代、地域和型別的傑作。

《夜巡》是倫勃朗藝術和生活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幅畫並非描繪夜間的景象,而是描繪白日的街巷中阿姆斯特丹警備隊的群像。但因表面清漆的氧化等因素,形成了今日陰暗的面目。《夜巡》是倫勃朗為阿姆斯特丹城射手連隊畫的一幅群像。他們每人出一百弗羅倫(荷幣),想要與別人佔有同等的位置。但是,倫勃朗卻沒有把射手們安排在豪華的宴會或歡樂的娛樂中去,卻將每個人物多少帶有些做作的豪情和風姿加以表現。

《夜巡》是倫勃朗最著名也是最引起爭議的一幅作品。這幅畫背後的傳奇故事和這幅名作一樣引人注意,發人深思。這幅畫是當時阿姆斯特丹的射擊手公會16 名軍官(一種武裝保安組織)向畫家訂做的一幅集體肖像畫。據說當時的每一個軍官都拿出了100個荷蘭盾,希望畫家能把他們按照各自的身份和軍階都正面畫在畫上,集中放在一個層面上。可是畫家徹底打破了這種平衡,他選擇了一個以兩個隊長為首領的緊急集合的場景,畫上的人物被放在了不同的空間層面上,有先後主次之別,甚至有的被放在陰暗的角落中,有的只呈現區域性。畫作完成後,射擊手公會拒絕接受,要求畫家按照他們的意思進行修改,畫家拒絕修改,認為畫家有權對自己的作品做作出完工與否的決定,雙方爭執不下,鬧成僵局。最後訴諸法律,畫作遭到退定,畫家退還了訂金。這件事給倫勃朗帶來了極大的傷害,他名譽掃地,成了阿姆斯特丹最不受歡迎的畫家,訂單稀落,弟子也不再登門,經濟名畫檔案越來越困難,最終宣佈破產,搬到了貧民區,直至在貧病中去逝。這幅畫是畫家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整個改變了畫家的以後生活,也從中折射出了藝術家在忠於藝術和滿足世俗需求中出現的差異和無奈。畫面採取的是近舞臺劇的形式,隊伍紛紛湧上街頭,畫中兩位身著不同服裝的人走在隊伍的前列,構成了畫面的中心。他們一個身穿黑軍服,頭戴黑禮帽,披著紅披巾,一個穿著黃色軍服,戴著黃色的帽子。二人正在沉著鎮靜地商議問題,準備對整個隊伍的行動作出決議。其他隊員跟在他們身後,有的手持長槍,有的揮舞旗幟,有的在互相議論,隊伍出發時的緊張氣氛躍然紙上。在人群中還有一個形象鮮明的小女孩,夾雜在人群中驚慌失措的樣子,是整個畫面的意外插曲,其實有人認為她是光明和真理的化身,是喚起人們反抗異族統治的光榮記憶。不過整個畫面除了兩個隊長和那個小女孩外,其他人物都被安排在了暗色調的中、後景中,光線明暗對比強烈,人物主次分明,畫家著意留出了大量黑色的空白,給人留下想象的餘地。可是到了19 世紀,由於油畫失色,表面的光油呈現黑褐色,有人誤認為畫家描繪的是晚上的場景,因此取名《夜巡》。後經專家鑑定,畫家採用的是白天的自然光線,描繪的也是白天的場景。在這幅畫中,畫家透過獨特的構圖和色彩及明暗的處理,塑造出了一種緊張、神秘、動感的隊伍出行氛圍。打破了巴洛克藝術中那種激動不安和講究排場的法則,而是更多地關注人物的內心活動。正如畫家本人說的那樣:"藝術家的天職是創造美的形象,而不是計算有多少個頭顱。"雖然他的後世生活極端艱辛,可是他為繪畫藝術所作出的卓越貢獻,歷史是不會忘記的。

喬治·拉圖爾

拉圖爾(1593~1652),17 世紀法國"卡拉瓦喬主義"藝術的代表人物。生於德國呂內維爾附近,具體事蹟不詳。曾長期被人遺忘,直到20 世紀30 年代才被重新重視。他的作品以宗教題材為主,擅長表現夜間燭光下的人物,被稱為"燭光畫家"。代表作有《木匠聖·約瑟》、《手搖絃琴演奏者》,還有這幅《懺悔的抹大拉的瑪麗亞》。

入選畫作:

《油燈前的抹大拉》

法國畫家拉圖爾是17世紀的「光線大師」,《油燈前的抹大拉》是其經典之作,描繪抹大拉以手托腮,在微暗的光線下耽於默想,為自己的罪懺悔。膝上的骷髏,意指提醒要正視死亡,充滿了清醒、沉靜和悲哀的反省。畫面構圖嚴謹,內心表達細膩,具有雕刻般的充實感。運用燃燒蠟燭的夜光以極端寫實手法描繪光與影的變化;風格獨特的深刻質感,明暗對比強烈的空間表達,流露出神秘而動人的氣氛。

普桑

普桑(1594~1665),17 世紀法國最偉大的古典主義畫家。出生於法國諾曼底地區的一個小城維萊。從小就酷愛繪畫藝術,後曾跟隨多位畫家學畫,也曾潛心古希臘、古羅馬藝術以及文藝復興大師們的作品。擔任過短暫的宮廷畫師,後來回到義大利,並長期定居羅馬。他的代表作有《花神的慶典》、《詩人的靈感》、《薩賓婦女被劫》、《酒神節日》以及《屠殺嬰兒》、《臺階上的聖母》等。

入選畫作:

《阿卡迪亞的牧人》

尺寸:85 × 121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法國,巴黎,盧浮宮

作品的背景是希臘阿爾卡迪地區。在古代,這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阿爾卡迪這一名稱表示理想中的牧歌般的世外桃源。但即使在美麗的阿爾卡迪也無法逃避死亡。最初的作品中,牧羊人與其說是恐懼,莫妨說是以好奇心在研究墳墓。而這裡則洋溢著更加莊嚴而冥想的氣氛。

《阿爾卡迪的牧人》是普桑在羅馬時期的重要作品之一。阿爾卡迪是希臘神話中的一個田園牧歌式的樂園,也是生命永恆的幸福之地,就如同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一樣。畫中的背景是一片風景優美的墓地,近旁的樹木枝葉繁茂,和煦的陽光照在地上,遠處是連綿的山峰,藍天上飄著白雲。畫面前方有一塊大墓碑把畫中的四個人分成兩半,右邊的一個年輕牧人把左腳站在墓碑前的石塊上,右手拄著長長的牧羊棍, 左手指著墓碑上的文字,轉過頭詢問他身旁的一個少女,好像在問"是這樣嗎?"他身後的少女穿著黃、藍色的衣服,正若有所思地在考慮什麼。墓碑的左邊,一個衣著藍袍的牧人半跪在碑前,正伸出手指聚精會神地辨認墓碑上的文字,好像在說:"真是這樣嗎?"墓碑上的拉丁文是"牧人們,如你們一樣,我也曾生活在阿爾卡迪,體驗過幸福,而如我一樣,你們也必死亡。"畫面的最左端是一個站著的牧人,手扶墓碑,正低頭看著這一切。畫中墓碑上的文字顯然是全畫的"畫眼",所有的情節都圍繞它展開。而這個關於生命和死亡的哲學命題,在這幅畫中被處理得平靜、超然、美麗。人人都在思索或者疑問,但都心平氣和、坦然面對。很顯然他們都擁有著健康、美貌,都洋溢著生命的活力和青春的激情。那麼,畫家透過他們各自發問或者思索的表情想告訴我們什麼呢?是告訴我們:不管生命曾經多麼美麗,不管你體會了怎樣的幸福,到頭來都會化為虛無,消失在另一個陰暗的世界裡。還是告訴我們:如果你真誠的活過,好好地享受過了幸福美麗的人生,那麼死亡也沒有什麼可怕的,因為美麗的人生就已經永恆。或者他更是在諷刺世人,當年輕、健康、美麗的時候,又有幾個人認真地考慮過我們生命的意義呢?不管怎樣理解,當我們面對這樣一幅畫,看著墓碑上的文字時,心靈總是難以平靜,因為它揭示了一個事實——不管生命多麼燦爛, 最終都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就如同墓中人一樣。可以說這幅畫深刻的哲學味道,也是它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因為它給人生命的震撼和思索。從繪畫技巧看,畫面佈局嚴整,結構緊湊。整幅畫以墓碑為界分為兩半,蹲著的兩個人和站著的兩個人交叉對稱,構圖均衡平穩。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詢問的神情、伸出的手指、蹲著的姿勢都很逼真、生動。從色彩上看,畫面上藍色、黃色、紅色的衣服與風景中的白雲、藍天、黃色的樹葉、青色的山峰水乳交融,連成一片,把畫面渲染得如同仙境,給人亦真亦幻的純美之感。整幅畫既有古典主義的莊重、嚴肅、神聖的崇高美,也不乏浪漫主義的思想和激情。普桑貫通古今,融合百家的高超繪畫技能由此可見一斑。

《阿爾卡迪的牧人》是普桑的代表作。在這幅畫裡,三男一女四位牧人正在辨認墓碑上的拉丁文:"Et in Arcadia ego",不管ego是否死亡本身,整個畫面表現的確實是對"死亡"的討論和思索。天色有點暗,有三棵遠近不一的樹都傾向左邊,石墓線條端莊,四個人神態各異。畫面的右後方,在較暗的地方透出晚霞,這幾縷光線使整個畫面顯得特別優美,這種對幽暗的平衡,使人絲毫感覺不到死亡的可怕。的確,使我們害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分離"(至於說對"無意識"的恐慌,是荒唐可笑的,因為既是"無意識",也就不會感覺到失望或痛苦的可能。)"分離"是我和別人的,甚至是我和自己的。但這種分離不獨死亡才具有。死亡只不過表示分離的不可逆轉,而其他型別的("生的")分離還可以給人一個幻想的機會。幻想的可能性在於其本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委拉斯凱茲

委拉斯貴支(1599~1660),西班牙現實主義繪畫藝術最偉大的代表人物。繪畫史上偉大的"宮廷畫師"之一。出生於塞維利亞一個破落的貴族之家,11 歲開始學畫。1623 年受邀成為宮廷畫師,從此以後,為眾多的貴族王室繪製肖像,並確立了他在肖像繪畫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代表作品還有《賣水人》、《煎雞蛋的老婦》、《教皇英年諾森十世》、《火神的鍛鐵場》等。

入選畫作:

《宮娥》

尺寸:318 × 276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

這是一幅超級有內涵的畫,是應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四世的要求畫的。在畫中,畫家沒有直接畫出國王與王后,而是讓畫面中央部位(鄰近景深處)的一面鏡子反射他們的形象。福科在他的著名的《詞與物》中解讀這幅油畫時指出,"我們要假裝不知道景深處的鏡子到底反射的是誰,並在其存在的概念上質問這反射為何",如此就會看到,"當目光以直角穿越畫面時,主體與客體、觀眾與模特,都在無數次交換角色",這樣,這幅畫變成了"古典表象的表象"、它指向"一種本質性的虛無"、"相似性的基礎的瓦解"、"主體的取消",總之,這是一個無主體的開放的民主的空間。

委拉斯凱茨高度感染力的繪畫巔峰《宮娥》,利用鏡子反照的空間,記錄了自己為西班牙國王作畫的場景,以及公主突然闖入的偶發瞬間。這幅精心構建的「關於油畫的油畫」,運用透視法、幾何學、視錯覺等,呈現出多層次的空間與豐富的視覺效果。委拉斯凱茲為創作者找到了獨立自主的存在意義。畫中能找到所有現代前衛創作的先進元素,不斷啟發著後來的藝術創作者。

這是委拉斯貴支晚期的一件重要作品,描繪了宮廷裡的日常生活。小公主瑪格麗特被描繪得既莊嚴又具有掩蓋不住的稚氣,佔據畫面的中心位置。一名宮女向她跪獻水杯,畫面的右邊是正在作畫的畫家本人。畫家把自己安排在這一頗富戲劇性的情節中,使整幅圖畫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情調。

《宮娥》是一幅表現當時西班牙的小公主瑪格麗特日常生活場景的作品,也是畫家最為出色的一幅表現宮廷生活的作品。畫面的背景是一個很高的大廳,左邊立著一個大畫架,畫家本人正在看著畫面前面的模特一絲不苟、專心作畫,可謂是"畫中有畫"。居於畫面中心的小公主瑪格麗特,在眾人的簇擁下,顯得耀眼尊貴。她衣著華麗,正襟危坐,一臉嚴肅的樣子,讓人很自然地感覺到宮廷禮儀的威嚴。一個女僕蹲在地上正把一杯茶水遞給她,很恭敬小心的樣子。她的右側侍站著她的年輕女教師,後面是兩個男僕。右前方是一個伴玩的侏儒和一條大狗。在畫面右邊的邊緣一個女孩把一隻腳踏在大狗的身上,樣子很是可愛。越過小公主,我們可以看到後面被分割成不同空間的牆壁。牆上懸掛的一個大鏡子正反射出站在前面的菲利普四世和王后瑪麗安娜。至此,我們才知道畫家原來正在給國王夫婦作畫。牆壁的上方隱沒於陰影中的是魯本斯的畫作。大廳的底部開著一道門,一個宮廷侍衛站在門前的石階上,從後面看著眼前的一切。這幅畫極為成功地運用了透視法,大廳交成直角的兩堵牆,以站在石階上的宮廷侍衛為投影點,而從門外投進來的光線又很好地襯托和強調了這一點,達到了令人詫異的立體感和真實度。可以說從後門投射進來的光線以及擋住光線的後門,在襯托大廳縱深度這一點上是極為關鍵和重要的,這一點從構圖到光線的處理都反映出了畫家精湛的畫技。另外,畫家"畫中作畫"的構思也極為巧妙。我們在欣賞他的名作,而他透過自己入畫作畫的方式告訴我們他是怎麼作畫的,並透過牆壁上的鏡子告訴我們正在為誰作畫。這種自問自答的方式增強了我們的欣賞趣味,也啟發了我們更多的想象空間。"文章貴曲",其實作畫也是,這一耐人尋味的點睛之筆,無疑為圖畫增色不少。 畫中光線和色彩的處理也很獨到。一束光線從公主右側的玻璃窗上射進來,照射在公主和其他人身上,突出了人物形象,然後又與後門射進來的光線遙相呼應,互為襯托。中間設定成黑色調。整體光線明暗對比柔和,過渡自然,詳略適宜。畫面上的色彩比較豔麗,表現技巧複雜多變,把宮廷人物華麗的衣飾描繪得淋漓盡致。對人物的面部表情,不管尊貴與否,都刻畫得一絲不苟,比如畫中侏儒的面部特徵就刻畫得很生動傳神。 委拉斯貴支是卓越的宮廷畫師,也是偉大的現實主義畫家。他運用油彩的技巧讓同時代的許多畫家大開眼界。他既為宮廷的王公貴族作畫,也為那些出身低微的平民,甚至陪人玩笑的侏儒認真作畫。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我寧可成為首屈一指的粗俗畫家,也不願當恥居人下的優雅畫家。"也許正是這種身居高位,仍能平民心懷的心胸以及獻身藝術的主體意識,才成就了他獨樹一幟的繪畫技能吧。

華多

華多(1684~1721),法國著名畫家,洛可可藝術的前期代表人物。出生於瓦朗謝納一個手工藝人家庭。1702 年來到巴黎,曾先後在舞臺畫家基羅和版畫家奧德朗門下學藝。他的作品充滿了夢幻般的色彩,豔麗典雅,很好地迎合了當時人享樂和浮華的生活情趣。代表作有《愛之園》、《任性的女人》、《義大利的喜劇演員》、《熱爾森畫店》以及最著名的《舟發西苔島》等。

入選畫作:

《舟發西苔島》

尺寸:129 × 194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法國,巴黎,盧浮宮

西苔島,是希臘神話中愛情與詩神遊樂的美麗島嶼。華託將畫作轉變成夢幻和浪漫的奇幻故事。聚焦於貴族男女成雙結對,準備離開西苔島之時,中了愛情魔咒的戀人留在維納斯前,即將離去的女子回眸,戀戀不捨。夢寐以求的天堂勝景和永恆之愛,畢竟只是海市蜃樓,洛可可式淡淡的憂鬱氣氛瀰漫畫間。

華多活躍於18世紀初期的法國畫壇上,是一位天才畫家。他的早期作品表現的多是下層平民生活,後期則致力於描寫貴族青年男女們在田野和庭院裡談情說愛、尋歡作樂的場面,為此他被人們稱為"風流畫家"。華多的畫為同時代的洛可可畫家提供了範本,為洛可可繪畫藝術的產生奠定了基礎。他的許多作品都表現貴族的縱情享樂,但作品題材的庸俗並沒有掩蓋他過人的才華,相反,他能夠使這種世俗的遊樂生活看起來具有一種非凡間所有的清幽閒適。

華多生活在法國路易十四過渡到路易十五的年代。這一時期,由於路易十四的大力改革以及"重農抑商"政策的推行,法國資本主義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伴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學藝術也蓬勃興盛起來。由於富裕階層和宮廷貴族藝術趣味的轉變,加之受到中國出口到法國的大量瓷器、漆器工藝上精美花紋的影響,傳統的古典主義藝術不再流行,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洛可可藝術開始盛行起來。"洛可可"為法語音譯,其本意是用貝殼和石子組合成的裝飾品。這種風格表現為藝術品上多用紋樣花飾,大多纖細、浮華、繁縟精巧的特點。在繪畫上,一般都色彩柔麗,極盡鋪張浮華之能事,繪畫的題材多為神話故事。一般都是表現愛情的熱烈、親密的主題。人物形象大多嬌豔嫵媚、富有肉感,帶有很強的感官刺激效果。華多是"洛可可"藝術的前期代表性人物。《舟發西苔島》是他的成名作,曾給他帶來了極大的榮譽。畫面描繪了一群貴族男女,正從無憂無慮的愛情樂園西苔島愉快歸去的情景。西苔島是希臘神話中愛神和詩神遊玩的美麗島嶼,實際上也是當時貴族和富裕階層夢寐以求的自由愛情和盡情享樂的精神樂園的象徵。畫面的遠方是蔚藍的浩渺大海,讓人想到這是一個遠離塵世的愛之島嶼。在這個小島上長滿了高大的樹木和各色的花草,一群盡情玩樂後的貴族男女正戀戀不捨地依次登船,準備離去。畫面的前方,緊挨著巖壁長著兩棵枝葉茂密的大樹。巖壁上,雕刻著一尊斷臂的愛神像,她的身上放滿了鮮花,顯然正是這群對愛情充滿無限激情和幻想的貴族男女放上的。愛神像的下方,一位男士正一邊抱起坐著的女士,一邊在她的耳邊說著話好像正在向她許諾著什麼或者正哄她離去,顯然都帶著依依不捨的神色。女士前方的地上還放著一個布娃娃。他們的前面,一個男士正拉起一位撒嬌的金黃色頭髮的女孩,顯然這個女孩正在撒嬌著不願離開這美麗的愛情之地。他們的前方一對夫婦正互相攙扶著準備上船,其中的婦人回頭看著撒嬌的女孩,臉上充滿了會心的微笑。他們的腳下一隻小花狗也回頭看著發生的一切。再前方是一群已經陸續登舟的人,他們有的互相擁抱,有的大聲說笑,都無限的留戀著這個小島。畫面左邊還站著幾對年紀較大的貴族男女,正在互相說笑。在他們的頭上飛滿了長著小翅膀的愛神之子——丘位元,這些胖乎乎的小人也在互相打鬧、嬉戲,非常可愛。整個畫面被虛無縹緲的景物籠罩著,讓人感覺到這確實是一個遠離塵世的神仙所在,從而也把畫中的人物置身於一個充滿幻想、浪漫、歡愉的天堂之地。使這發舟離開西苔島的場景充滿了纏綿悱惻的難捨情懷、離別之意。畫中人物形象雖然比例很小,但都栩栩如生,形態各異,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各自離別的心情和想法。華多因為這幅畫而轟動沙龍,聲名大振,並因此被法蘭西皇家藝術院接納為院士。只可惜好景不長,四年後,畫家因肺結核病就與世長辭了。

舟發西苔島,法國畫家華多最負盛名的代表作,1717年創作。西苔島,是希臘神話中維納斯居住之地。畫中描寫三姐妹各自帶著自己的戀人準備乘船向西苔島,尋求愛情樂園的情景。人物組合的各個細節很有生活情趣,以寫實的前景與抽象的虛無飄渺的遠景,構成一幅世外桃園式的、歡樂與愛情共存的幻境。

夏爾丹

夏爾丹(1699~1779),18世紀法國著名的靜物畫畫家。出生於巴黎一個木匠家庭。前期曾從事過多種手藝工作,後來自學繪畫成才。1728年因創作靜物畫《鰩魚》,被接納為法蘭西美學院院士。畫風平易、樸實,所畫靜物平淡寫實,讓人感到親切可愛。為當時的啟蒙思想家所推崇。代表作還有《午餐前的祈禱》、《有獵物的靜物》、《市場歸來》、《神情專注的保姆》等。

入選畫作:

《吹肥皂泡的少年》

一個衣著破舊但不失整潔的少年正從室內向室外吹著肥皂泡,他聚精會神小心翼翼地將肥皂泡越吹越大,越吹越大。還有一個孩子,看上去僅有3、4歲,正踮著腳扒著窗臺使勁從室內向室外觀看……題材非常普通,情境極為單純,這是一種清閒、安逸的生活情趣,反映了下層平民的孩子們自然、儉樸的快樂生活。

《午餐前的祈禱》

夏爾丹《午餐前的祈禱》是18世紀風俗畫的傑作,與當時矯揉造作的洛可可截然不同,表現了家中靜謐虔誠的一幕。年幼的女孩,在飯前祈禱時猶豫不決,不知所措地抬頭望向母親。簡樸虔誠的氣氛,充滿了含蓄卻濃郁的感情色彩。厚實粗糙的畫面質感,更接近現實生活的本來質地,捕捉了平淡生活中易於忽略的溫情瞬間。

庚斯博羅

庚斯博羅(1727~1788),英國著名的肖像畫家和風景畫家。出生於薩福克郡的一個羊毛商家庭。他的母親是位靜物畫家,他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美術教育。他把肖像畫和風景畫很好地融為一體,於風景畫中畫肖像,在肖像畫中加上美麗的風景。筆觸奔放,充滿活力。代表作有《藍衣少年》、《令人尊敬的格雷厄姆夫人》、《西敦夫人》以及《安德魯斯夫婦像》等。

入選畫作:

《穿藍裝的小孩》

新穎別緻的藍色調不但沒有任何不適之感,反而使人感到眼前一亮;活潑、跳躍的藍色綢緞,變幻莫測的衣紋、高光;不落俗套的藍色與含蓄、變換豐富的黃灰、藍灰、綠灰、紅灰的背景形成了奇妙的和諧對比。

《安德魯夫婦》

尺寸:69.8 × 119.4cm

類別:布面油畫

庚斯博羅以描繪英國的田園景觀著稱。代表作《安德魯夫婦》將新婚夫婦置於畫面一側,背景是他們大片的私有地產,玉米象徵著豐饒和茂盛。安德魯夫婦和藝術家自幼熟識,還是中學同學,但關係從未平等過。強烈的社會鴻溝,造就了夫婦毫無顧忌的高傲態度,以及望向藝術家的鄙夷神情。

肖像作品往往蘊含有浪漫主義情調,畫家喜歡把自己的個性融入到描繪物件之中。特別是對女性肖像的描繪,更是多用灰調和冷調,使得畫面和人物都看上去相當柔和。庚斯博羅的風景畫同樣非常出色,而且他的許多肖像畫的背景既與人物相統一,又可以獨立存在,構成一幅完整的風景畫。《安德魯夫婦》這幅畫表現的是一對夫婦在午後打獵休息的情景。大地在他們右邊向遠方延伸,從捆綁成束的穀物可以看出這是在秋天。畫家原來的意圖可能是想在圖中放一隻已被男主人公殺死的雉鳥,因為從安德魯太太未畫完的藍緞衣披蓋著的膝上隱約可以看見一隻鳥形的輪廓。

《安德魯斯夫婦像》是畫家早期的著名肖像畫。畫中描繪了年輕的安德魯斯夫夫婦悠然地坐在一棵大樹下歇息的情景。安德魯斯太太坐在樹前的一個大鐵椅上,穿著華麗的拖地裙,戴著一頂黃帽子。她的表情鎮靜、肅穆,不怒自威。她的丈夫戴著黑色三角帽,胳膊上夾著一把長槍站在妻子旁邊,他交叉著雙腿,表情隨意、散漫。一隻狗跟隨在他身旁,正抬頭往上看。畫中的背景是一片非常開闊的田野,起伏不平的地勢,遠處有稠密的橡樹林,也有零星地散佈在田野上的橡樹,他們的旁邊是一塊成熟的麥田。天空中佈滿了變幻莫測的雲彩。安德魯斯夫婦選擇了行獵的途中或者特意假定的環境為自己作畫,把自己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中,賦予了這幅肖像畫濃厚的生活氣息。不過安德魯斯太太寬大的拖地裙與整個環境極不協調,她手中拿的東西,像是一個獵物,山雞之類,但模糊不清。據此,有人推測這幅畫並沒有最終完成。畫中色彩處理得清淡調和,天藍色的衣裙、黃色的麥田、青黃色的樹葉、藍黑色的天空,整個色彩比較相近,對比柔和,過渡自然和諧,讓人看起來賞心悅目。畫中人物位置的安排,也很有獨創性,並沒有按照常規把人物居於畫面的中心,而是位居一端。同以前的肖像畫比較,手法變得靈活、多變,給人一種新穎的感覺。這樣的畫面處理使人物與環境水乳交融,互相襯托,相得益彰。庚斯博羅是一位個性鮮明的畫家。在同時代的畫家中,他的作品不同於荷加斯那樣重視畫面的"自律",重視情節、教益。也與當時著名的肖像畫家雷諾茲有著根本的區別,雷諾茲嚴守古代希臘、羅馬藝術的古典主義規範,追求莊嚴、恢宏、肅穆的藝術效果。而庚斯博羅作畫往往是自發的、即興的。他打破了用色、構圖方面許多規範的窠臼,不拘泥任何程式,往往憑激情一揮而就,比如上面已經說過的,他在構圖上的創新和突破等,就體現了這一點。還比如,有一次雷諾茲在學院講課時告誡學生:藍色是冷色,不能在畫中做主色調。庚斯博羅聽到後,有意與其較勁,特別約請一位工場主的兒子穿上藍色的服裝為作為模特創作了一幅以藍色為主調的《藍衣少年》。這幅畫新穎別緻,主藍色與含蓄、變換豐富的黃灰、藍灰等背景形成了奇妙和諧的對比,畫作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庚斯博羅雖然是一個以肖像畫家的身份揚名上流階層的畫家,可是他更喜歡風景畫,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畫肖像是為了賺錢,而畫風景畫則純粹是愛好。"他非常喜歡畫田園景色,油彩的處理手法流暢自如,線條生動有力,畫面充滿了詩意、典雅之美。他的肖像畫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但他的風景畫更成為後世的風景畫畫家努力的方向,並對莫蘭、透納以及康斯坦勃爾等後世風景畫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弗朗索瓦·布歇

布歇(1703~1770),法國18世紀洛可可繪畫藝術的典型代表。出生於巴黎,早先跟隨具有洛可可風格的勒穆瓦納學習繪畫,後又學習過版畫創作,曾自費到義大利學習過繪畫創作。他的作品極力迎合王公貴族口味,把洛可可藝術發展到了最高水平。作品一般都色彩濃豔、纖巧華麗,充滿色情意味。代表作有《里納爾多與阿爾米達》、《狄安娜出浴》、《沙發上的裸女》以及《蓬巴杜夫人》等。

入選畫作:

《戴安娜的休息》

《躺著的少女》

《躺著的少女》是洛可可大師布歇最著名的畫作,擺脫了神話或故事的敘述背景,呈現出對官能的直接讚美。柔美的光線、丰韻的肉體、迷人的織物,散發著致暈的香韻。整幅畫作的基調是純真的,正如畫家所言:「她像百合花那樣潔白,擁有自然或藝術所能賦予的所有美麗。」

弗拉戈納爾

弗拉戈納爾(1732~1806),法國18 世紀最具代表性的洛可可畫家,以描繪風流社會的愛情見長。出生於法國南部的香水之鄉。曾師從夏爾丹學畫,後來又轉到布歇門下學習。他的作品風格多變,色彩華麗,充滿色情意味。晚年時因繪畫風格不合時尚逐漸沒落,1860 年因貧窮死於巴黎。他的代表作有《鞦韆》、《瞎子摸象的遊戲》、《為情人戴花冠》等。

入選畫作:

《鞦韆》

尺寸:81 × 64cm

類別:木板油畫

收藏:英國,倫敦,華萊士收藏館

作為18世紀藝術最知名的影象,弗拉格納爾的《鞦韆》體現了洛可可藝術的優雅和俏皮。右側陰影中的丈夫正在推鞦韆,左側則是藏在灌木叢中的情人。兩位傾慕者同時沐浴在陰影中,但情人伸展的臂膀有明顯的雄性氣息。弗拉格納爾將盪鞦韆的主題處理成不貞的象徵,透過新增機智的細節體現了自己的風格。

這幅木板油畫創作於1766 年,是弗拉戈納爾最著名的代表作。作品描繪的是一對貴族夫婦在茂密的叢林中游玩戲耍。年輕的貴婦人正在盪鞦韆,眼光中充滿挑逗,她故意把鞋踢進樹林中,其夫被引得四處忙亂地尋找,她反而恣情大笑。作品趣味雖然輕佻俗豔,卻很符合當時貴族的口味,無論題材與形式,都體現了典型的洛可可風格。

弗拉戈納爾是最受杜·巴莉夫人——路易十五繼蓬巴杜夫人後又一著名情婦——喜愛的畫家。他擅長在嫵媚的人物和華麗的服裝上大顯身手,在討好女人方面很有功夫。最擅長描繪有關愛情或者偷情情節的肖像畫,畫面上常常是紅花綠葉、流光溢彩,人物濃妝淡抹,極盡濃豔奢靡之能事。作品極富變化,大膽的情節、飛舞的筆觸與傳統手法大相徑庭。比如在畫中常常用東方的水彩、墨水渲染等多種手法來作畫,使畫面極富表現力。從藝術的角度來看,他在捕捉人物歡愉的細節以及描繪人物尋歡作樂的場面上,確實很有才華。《鞦韆》是一幅裝飾性木板油畫,也是畫家被提及最多、最著名的油畫作品。畫面描繪的是在一個樹陰濃密,鮮花盛開的花園,一個年輕美貌的少婦正在盪鞦韆的情景。少婦衣著華麗,面龐嬌柔美麗,看上去悠然自樂,顯然玩得極為開心。在她身後的樹叢中,一個頭發已經花白的老頭正牽著鞦韆的繩子,樂此不彼地推拉鞦韆。據說,這位年齡比少婦大的多的老男人就是她的丈夫,顯然是老夫少妻的格局。畫面的左端,少婦面對的方向,一個年輕男子正躺在花叢中與少婦暗送秋波,女子還高高抬起右腿,有意地朝那男子踢飛了一隻精緻的繡花小鞋,不難想到,這二人瞞過少婦的丈夫正在嬉戲調情,而她的丈夫還被矇在鼓裡。只有花園裡出現的三個生動形象的小愛神雕像,目睹了這一輕佻、滑稽的調情過程。據說,畫面上的這個年輕男子就是訂畫者,一個著名的銀行家。他訂做這幅畫,是有意炫耀自己的這段"愛情"經歷的。這幅畫畫得十分細膩、精緻,花園的樹木花草描繪得極為美麗,少婦的華貴衣服更是畫得如同雲霞。畫面上一束光線正好照在少婦身上,很好地調和了畫面的光亮度,使畫面明暗對比和諧、自然。在色彩的運用上,主要是綠色,把這春意盎然的季節渲染得淋漓盡致。少婦的粉紅色衣服與周圍的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可以說是"萬綠叢中一抹紅",很好的突出了人物形象,也把這一"紅袖翠軟"的香豔場面描繪得入木三分。但是這幅畫的格調總的來說是極其低俗的。以描繪男女間風流豔事為主題,在弗拉戈納爾的畫作中佔有一定比例。與他的老師布歇一樣,弗拉戈納爾畫過很多這種題材的作品。並且從內容與形式看,弗拉戈納爾的作品更趨於媚骨和低俗,有些方面幾乎還顯出色情描繪的成分。比如他還有一幅描繪一位少婦在舞會上溜到側室與情人倉促接吻的《偷吻》;一個貴族少年用梯子爬到陽臺上與少女幽會的《約會》等。這些作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時貴族的藝術趣味,也反映出了當時貴族生活的放蕩淫逸。很多時候,藝術家也是悲哀的,弗拉戈納爾的這些畫就是完全為迎合上流社會而做的。為了掙錢餬口,他不得不給富人們畫一些有關放蕩、偷情題材的小畫。正如他的朋友說他的那樣:一個可悲的"為混飯吃而粗製濫造作品"的畫家。不過,當我們不用道德的標尺,而是用藝術的角度來衡量他的作品,會發現他在用色、構圖、人物的刻畫等方面確實很有天分。

畫面上,在濃密樹陰的花園裡,一個年輕女子穿著嫩粉衣裙像玫瑰一樣在鞦韆上盛開。女子身後較暗處,牽著鞦韆的年老男子是她的丈夫。女子正面明亮處,偷窺裙下春光的年輕男子正與鞦韆上的少婦眉目傳情。背後的老頭卻一無所知,只有小愛神看出來了伸出食指提醒。

路易·達維特

雅克·路易·大衛(1748—1825)是歐洲古典主義繪畫的先驅和代表性畫家,在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時期雄踞法國畫壇。他的作品大多表現歷史英雄人物,構圖嚴謹,技法精細,畫風簡樸莊重。其代表性歷史畫有《荷拉斯兄弟之誓》、《馬拉之死》、《拿破崙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禮》,肖像畫有《雷卡米埃夫人像》等。大衛(1748~1825),法國新古典主義繪畫風格的著名代表。出生於法國巴黎的一箇中產階級家庭。曾入皇家美術院學習,後獲得了羅馬大獎而奔赴義大利遊學,深受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等人的影響,對古典美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繪製了大量的歷史畫。他的代表作有《荷拉斯兄弟之誓》、《馬拉之死》、《加冕》等。

入選畫作:

《拿破崙穿越阿爾卑斯山》

尺寸:高270釐米 寬232釐米

類別:畫布油畫

收藏:4處: 巴黎Malmaison博物館、巴黎凡爾賽宮、柏林Charlottenburg博物館、維也納Belvédère博物館藏

本畫的妙處在於,遠景的簡約和近景的細膩,色彩的冷暖對比極為強烈,人物和戰馬的細節刻畫非常到位。對於這個理想化的形象,拿破崙本人也十分滿意。

《跨越阿爾卑斯山聖伯納隘道的拿破崙》再現了1799年——1802年第二次反法同盟戰爭期間,拿破崙率領4萬大軍,登上險峻的阿爾卑斯山,為爭取時間抄近道越過聖伯納隘道,進入義大利的情景。拿破崙軍隊進入義大利後,給那裡的奧地利干涉軍隊出其不意的打擊,最終獲取馬倫哥戰役的勝利。跨越阿爾卑斯的壯舉,堪與公元前3世紀迦太基統帥漢尼拔大敗羅馬軍隊以及公元8世紀查理曼大帝征戰義大利的戰績相媲美。這場戰役的勝利,提高了拿破崙的威望和地位,為他後來登上權力的頂峰打開了通道。

義大利戰役後,西班牙國王查理四世向大衛訂製了這幅畫。大衛把畫面人物安排在聖伯納山口積雪的陡坡上,陰沉的天空,奇險的地勢加強了作品的英雄主義氣概,紅色的斗篷使畫面輝煌激昂。畫面上年輕的拿破崙,充滿夢想和自信,他的手指向高高的山峰。昂首挺立的烈馬與鎮定堅毅的人物形成對比。凡爾賽博物館繪畫部總策劃人克萊爾·康斯坦女士介紹說,拿破崙對這幅畫的創作進行了干預,要求對真實的歷史細節作修改。其實,拿破崙翻山時騎的不是馬而是驢子,穿的是普通軍大衣而不是紅色斗篷。他之所以要求做這樣的修改,據說是為了渲染其"英雄的氣概和史詩般的遠征"。畫作完成後,應拿破崙的要求,大衛和他的學生又畫了4幅。這些畫現分別存於凡爾賽宮、瑪爾梅斯拿破崙博物館等處。其中,凡爾賽宮的藏品在大衛生前一直由他本人親自儲存,懸掛在他的辦公室內。由於極其珍貴,加之尺寸較大,搬運不便,這幅畫只到義大利展出過。中法兩國文化部趁法國文化年在華舉辦的時機,促成了這樁美術交流史上的盛事。繼《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之後,法國名畫又一次走進中國的美術殿堂,向中國觀眾講述這個在歷史上投下巨大身影、譭譽並存的偉人的故事。

《賀拉斯兄弟之誓》

新古典主義之父達維特,充滿舞臺感的政治寓言畫《賀拉斯兄弟之誓》,講述公元669年賀拉斯三兄弟和阿爾巴三兄弟。雖然彼此家庭間有婚約盟誓的羈絆,依然選擇聽從長者之命,在戰爭中互相戰鬥。兄弟們選擇了政治理念高於個人動機,絲毫不為滿面愁雲的姐妹所動。畫中強烈的信念激起前所未有的共鳴,表現了這個動盪時代的英雄楷模。

《拿破崙加冕》

尺寸:610 × 931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法國,巴黎,盧浮宮

這是大衛奉拿破崙之命創作的。為求真實地再現當時的情景,畫中的許多人曾被畫家請到畫室作模特。畫家忠實描繪了1804年12月在巴黎聖母院隆重舉行的國王加冕儀式的場景。身穿紫紅絲絨與錦繡披風的拿破崙,雙手捧著皇冠,向跪在自己面前的皇后約瑟芬的頭上戴去。畫中人物多達百人,有宮廷權貴、大臣、將軍、貴婦、紅衣主教與各國使節,氣氛莊嚴,場面壯觀。作品宏偉的構圖、磅礴的氣勢、巧妙的構思和寫實的作風對後來的歐洲繪畫產生了重要影響。

1804 年12 月,拿破崙在巴黎聖母院舉行了隆重的加冕儀式,成為了法蘭西帝國的皇帝。為了紀念這一隆重的歷史性事件,拿破崙任命大衛為宮廷畫師,畫下了這幅規模宏大,人物眾多的歷史畫——《拿破崙加冕》。據說,當時教皇庇護七世給拿破崙及其皇后約瑟芬的額頭塗上"聖油"後,拿起皇冠正要親自給拿破崙加冕,不料,拿破崙突然奪過皇冠自己戴上了,然後,拿起另一頂較小的皇冠戴在約瑟芬頭上。畫面中描繪的正是拿破崙給皇后加冕的一剎那,教堂裡的氣氛十分安靜、肅穆,眾多人物都屏息靜氣。身材"高大"的拿破崙,正意氣風發地把皇冠高高舉起,在他的前面對他頂禮膜拜的皇后約瑟芬正跪在他的腳下,準備接受這一無上的榮耀。皇后的兩個兒子捧託著母親的衣裙站在後面。頭戴高大尖帽、手持權杖的教皇庇護七世神情黯然,無可奈何地站在拿破崙身後。拿破崙的周邊站滿了王公大臣以及參加典禮的各界人士,他側面的觀禮臺坐著皇帝的家人,其中一位和藹微笑著的貴婦人,正是拿破崙的母親。不過,實際上拿破崙的母親並沒有參加這場慶典,因為那時她正在生皇后的氣。因為拿破崙那時年僅35 歲,正是英雄正當年,可是約瑟芬已經徐娘半老,41歲了,並且其前夫是個保皇黨,而她又不能再生育了,皇帝的母親對這樁婚姻十二分不滿意。可是為了保持畫面的完整性,大衛還是把皇帝的母親畫了上去。觀禮臺的上面一層坐著畫家和他的家人,以及朋友孟格斯、維安和格雷特等人。整個畫面有150 多人,個個栩栩如生,都對當時風光無限的拿破崙流露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佩。這幅著名的大型歷史畫,大衛用了兩年時間完成。作為參加了盛典的觀禮者之一,他很好的把握了當時的現場氛圍,把這一人物眾多,氣氛異常寂靜、肅穆的歷史性場面生動地刻畫了出來。難怪拿破崙看到這幅畫時曾說:"這不是一幅畫,這是處處都有生命、活生生的一個史實。"畫面的構圖也極為科學,大衛以皇帝給皇后加冕的場景作為中心,把加冕現場的橫斷面展現了出來,從而為最大限度地描繪這一規模宏大,人物繁多的場面提供了可能。在光線的處理上,以加冕的中心場景為核心,明暗對比強烈,過渡也很自然,從而使畫面重點突出,詳略適宜。當然,畫家在記錄這一場面時,也適當進行了藝術加工,比如畫上並未出席的皇帝母親,把眾所周知的矮個子拿破崙畫得高大莊嚴等,這都是為了表現的需要,很好的襯托了加冕的主題。這幅畫在當時的影響是很大的,法國的一家報紙曾稱其"場面是這樣的靜謐,所有的人物都這樣的恭敬",畫出了"無上嚴肅的典禮"。同時,這幅氣勢奪人的加冕場面畫作,也粉碎了當時一些革命思想家仍想改革的信心。

22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10副對聯大智慧:一粒米中藏世界,半邊鍋內煮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