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是東晉時的著名文學家,他是名門之後,也曾抱有對仕途的期望和拯救黎民蒼生的使命感在宦海沉浮十餘年。然而,在反覆往返於仕與耕之間多次後,陶淵明發出擲地有聲的豪言“不為五斗米折腰”,便決意歸隱林泉。看破世間百態的他,縱情山水之間,盡情歌詠農家之樂,才成為中國第一個田園詩人。
至於說這一首詩,在陶淵明的眾多作品中,地位應該是數一數二的。它沒有華麗的辭藻,而是以質樸的語言,歌詠了田園生活,展開了詩意畫卷,也是歷來文人膾炙人口的名作。至於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該如何讀,倒讓我想起了蘇軾的一段故事。
其實,關於這個字的爭議是一直存在的。昭明太子蕭統在《昭明文選》中收錄此詩時,就將其寫成“悠然望南山”。《昭明文選》在歷史上的地位很高,所以這種說法相當有市場。一直到宋朝,還有人堅持用“悠然望南山”。
但是,宋代大文豪蘇軾則對此不屑一顧,他甚至在《東坡題跋·題淵明飲酒詩後》專門為此批註: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因採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近歲俗本皆作“望南山”,則此一篇神氣多索然矣。古人用意深微,而俗士率然妄以意改,此最可疾。
對於這一字的變更,蘇軾感到非常憤慨,甚至使用了“俗士”、“率然”、“妄”、“可疾”這些感情色彩十分強烈的詞,顯然已經脫離本身的文學探討,有些意氣之爭,並不可取。但是,蘇軾提出的觀點非常鮮明,那就是“見”比“望”好得多。
所謂“望”,是指陶淵明去採菊,主動眺望南山,這說明他的心中還有強烈的期待。“見”則不同,它是一種被動行為。陶淵明本身只想採菊,並沒有其它心思,就如同只想隱居一樣單純。只不過因為沉浸於山色之中,漸行漸遠,南山突然顯露在自己的眼前。這樣一來,才是前面“心遠地自偏”的境界。
昭明太子固然地位很高,但蘇軾的影響力顯然更大。所以,自從蘇軾大發牢騷之後,“望”字已經絕跡了,目前市面上的詩集,幾乎清一色地寫成“悠然見南山”。可是,沒有想到的是,一個問題剛剛解決,這個“見”字該怎麼讀的問題,卻又困擾了很多人。
小珏看來,這本不應該成問題。贊同“見”字在此處的讀jiàn的朋友,無非是認為把兩句的主角都看作是陶淵明,採菊的是他,見南山的也是他。這樣的理解,讀jiàn並沒有錯,卻將詩句往死裡解釋。相反,如果兩句的主語並不一致,則反映出人與自然相融相諧的靜穆之美。
或者,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理解。既然蘇軾罵醒了那些“俗士”,沒人再敢用“望”字,會被認為很沒有意境。那麼,在此處讀jiàn,與“望”字又有什麼差別呢?很明顯,蘇軾並不會為“見”(jiàn)和“望”來計較,他要的就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意境。
如果今天的人,還在此處讀成jiàn,那讀“望”也沒有大問題,也能流傳下去。就是因為蘇軾登高一呼,就不應該有任何歧義了。
很多讀者私信問小珏,如何能培養孩子養成閱讀唐詩習慣,進而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小珏也不是教育專家,但我們現在有專家啊。推薦一套《半小時漫畫唐詩宋詞系列》。講解不深,通俗易懂,配圖很多,適合孩子們延伸閱讀。不管什麼時代,多讀點書總是不會錯的。而且,平臺與商家搞活動,一套四本才99元,沒有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