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熱播的《大秦賦》中,楚女羋華為嬴政誕下一子的時候,嬴政連名字都提前想好了,就叫“扶蘇”。
而李斯在旁邊也是連說“好名字”。
那麼,這個“扶蘇”二字有何出處呢?背後又有何深意呢?
“山有扶蘇”:出自《詩經》中的一首風詩《詩經》不僅僅是儒家典籍,它更是先秦時期幾乎所有貴族都必須學習的內容。
所以,不要驚訝於嬴政取名時開口就是《詩經》,“扶蘇”二字選自於《詩經·鄭風·山有扶蘇》。
全詩比較短小,只有兩章八句: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山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這首詩在《毛詩序》當中說是為了“刺忽”而作,也就是講述齊僖公的女兒文姜的事情。
這篇《山有扶蘇》背後所講的是,齊國強盛,很多諸侯國有意和齊國聯姻,結成盟好,所以提親文姜的人很多。而齊文姜尤為中意鄭國的公子忽,想要和他結親。
但是,文姜和他哥哥的姦情敗露,公子忽就以“齊大非偶”的理由拒絕了這次聯姻。
文姜後來就嫁給了魯桓公,而十幾年後隨著魯桓公訪問齊國的時候,再次和齊襄公私通,並且因事情敗露而殺掉了魯桓公,使得魯國和齊國結怨。可見鄭國公子忽的選擇是非常正確的。
其中的“子都”、“子充”都是美男子,用來指文姜極為姣美的容貌;而“狂且”和“狡童”指的就是齊文姜的性格,譏諷其品行不端。
但是這種說法只是猜測,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認為並不是諷諫公子忽的,而是講述鄭國淫糜的風氣。
這幾句詩是鄭國男女歡好時候的打情罵俏,是有違禮制的行為,符合鄭風“淫”的特性,所以不是什麼好話,和“鄭風”中其他的詩作,如《溱溈》等同屬一類。
但是對於鄭風“淫”的說法也有不同的意見,因為孔子講過: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既然“思無邪”,怎麼會出現有違禮制的詩歌呢?所以有人認為諸如《山有扶蘇》、《溱溈》等鄭風作品是“刺淫”之作,即提醒人們不要如此,是反面教材。
但無論怎麼說,這首《山有扶蘇》講述的內容似乎都不太好。
那秦始皇為何要給自己的長子起這個名字呢?
“扶蘇”的深意:忠奸美醜須仔細甄辨認為《山有扶蘇》等詩歌講述了“諷刺”內容的觀點,其實是出自《毛詩序》,但這樣的觀點是從漢代之後尤為盛行起來。
也就是說,這樣的觀點雖然在後世有很大的市場,但並不一定準確,因為漢代出現了今古文之爭,對於很多作品都喜歡穿鑿附會。
如果單單來看這首《山有扶蘇》,其實講述的內容也可以做另外的解讀。
這首詩真正的含義應該和《大序》當中說的類似,即:
所美非美也。
什麼意思呢?是說我們認為“美”的東西,也有可能不一定是“美”的。
整首詩是用了“互文”的手法,這裡“扶蘇”的含義是枝葉茂盛,香草佳木。是說高山之上,既有扶蘇,也有喬松;淤泥之中,既有荷花,也有游龍。
這不是起興,而是兩個“暗喻”。和後面兩句對比類似,“子都”、“子充”都是指美男子,而“狂且”、“狡童”都是指醜陋之人。
整首詩的意思是,無論在美好的還是險惡的環境當中,都有可能出現美醜雜陳的現象。而如何選擇,這是需要採集者自己來仔細甄辨的。
這其實是指出了一個至今仍存在的“流弊”,美與醜有時候真的不容易辨別。
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們對待事物的觀感可能出現偏差,我們認為美好的、值得推崇的事物,實際上也有可能是醜陋的,是需要摒棄的。
而作為采詩人整理出來的民歌,呈獻給君王觀覽,是何用意呢?
這是在告誡君王,需要明辨是非,反覆思量,堪破虛妄,洞悉本質,這樣才能使得天下清明,人民擁護。
所以,秦始皇給自己的長子起名為“扶蘇”,實際上是對他寄予厚望的,希望他能耳聰目明,明辨是非,做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那麼,“扶蘇”只是名字而已,他應該姓“贏”還是姓“趙”呢?
“嬴”還是“趙”?秦漢之際是姓氏融合基本完成的時期在古代文獻的記載中,秦始皇“嬴政”有時候也被寫作“趙政”,因為他是嬴姓趙氏。
這涉及到古代“姓”和“氏”是如何發展的。
簡單來說,在最初的階段裡,“姓”是族名,而“氏”為分支。
分封制下,不僅僅是周王室冊封諸侯國,在諸侯國裡,國君還需要將人口和土地向下分封給大夫、士等階層,分封的物件也有很多同姓子弟。其中國君的一脈叫做“公室”,而其他同姓族人就被稱為“公族”。
但“公族”和“公室”都是同姓的,他們需要分別管理不同的地方。
比如說著名的三閭大夫屈原,他就是“羋姓”,所以被稱為“羋原”也是沒有問題的。而“屈”是因為其祖先被分封的地方就是“屈”,這才以“屈”為分支的名號。
但是,隨著分封時間愈發久遠,原本同姓的人之間血緣關係也會逐漸變淡,所以就出現了“以氏為姓”的現象,於是就有了很多新的“姓”。
說起秦國這一支嬴姓先祖,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叫做“造父”的人,他是“趙氏”的祖先。
秦國的始祖伯益因為精通鳥獸語言,被舜帝賜了“贏”姓。商朝時期飛廉、惡來父子就是“嬴姓”,他們是秦國的先祖。
但是,武王伐紂時期,惡來被處死,所以惡來的後裔就和其弟弟季勝這一支族人生活在一起,季勝有一個後裔就是“造父”,他因為給周穆王趕車平叛有功,所以被分封到了“趙”地。
這樣一來,秦國的祖先就跟著造父一起,有了“趙氏”的名號。
而後來秦國先祖“非子”養馬有功,被分封到了“秦”地,被允許可以設立祠堂,號稱“秦嬴”,和趙地的嬴姓區分開來。
但是,並沒有記載顯示,秦國曾經更改過“趙氏”的名號,所以一般認為秦國和趙國是同源的,都是“嬴姓趙氏”。
然而,“姓”和“氏”一般只是作為族名和分支,用作辨析血脈的源流,並不在名字當中顯示出來。“扶蘇”就是名字,其中沒有顯示“姓”和“氏”。
到了戰國末期,人們發現似乎這兩個稱呼太繁瑣了。因為數量變得龐大,無論是“姓”還是“氏”,任何一個都能起到區分的作用。
所以,這時候就逐漸地出現了“姓氏融合”的現象。
而秦始皇所處的時代和漢代其實沒差幾年,劉邦也只比秦始皇小三歲而已,也可以看作是戰國時期的人物,這個時期的“姓氏”已經不再刻意區分了。
所以,“趙政”和“嬴政”其實區別不大,但“趙”姓在後來比較常見,為了突出秦始皇的“獨特性”,後世一般也就把秦始皇稱為“嬴政”,而其長子“扶蘇”自然也就是“嬴姓”。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