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生的問題並不在於問題本身,而是你看待問題的心態出現了問題。
在人生漫漫長路之中,有很多事情雖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好,但也絕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糟。
但是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因為自己的主觀意識干擾,而對事物產生了偏見,當我們帶著偏見去看待問題時,自然模糊了事物的本質狀態。
某些時候我們會過度誇大一個狀態的好,但是在生活中的大部分狀態下,我們也會惡化這個事物的壞,不管是對人還是對事,我們總會將本來平淡如水的生活,擺佈的慘不忍睹。
所以佛家有一句話叫: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人的情緒本身就存在著“尋愁覓恨”的本性,所以我們總會帶著情緒去看待問題,然後在事情的本來狀態中摻雜太多的愁情雜緒,不管是面對平淡的生活,還是應對突如其來的事件都是如此。
而情緒的摻雜也會影響事物的本質,讓其變得更加糟糕。
在《列子》中有一句話,叫:在己無居,形物自箸。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自己的內心無所偏執,外界的事情自然顯明。它動如流水,靜如明鏡,迴應著一切,如同迴音。
人如果放下自己的偏執執念,清心寡慾,心中是非少了,人生的問題自然也就消失了,驅除了雜念之後,才能減少關於生活瑣碎的痛苦,就是因為很多情況下讓你產生苦惱的問題並不是客觀存在的,而是主觀臆想的,只有放下主觀,才能符合客觀。
這個狀態就好像平靜的湖水照映著月光與樹影一樣,月光是什麼樣,水中就還原了本來的模樣,而鏡子照見東西的時候,東西本身是什麼樣,鏡子也能原本的呈現。
而不像人的主觀意識一樣,接收了外界的資訊之後,在自己的頭腦中又總結出和客觀事物並不一致的狀態,這個就是偏見帶來的結果。
一個人如果不能區別偏見和客觀之間的距離,就會沉浸在自己的思想深淵之中,這是錯誤的開始,更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所以有一句話叫:你看見的不是你看見的,你看不見的恰恰是應該看見的。
如莊子所說:萬物云云,各復其根,各復其根而不知;渾渾沌沌,終身不離;若彼知之,乃是離之。
這段話出自莊子的《鴻蒙問道》之中,意思是說:萬物紛雜繁多,全都各自迴歸本性,各自迴歸本性,卻是出自無心。渾然無知,保持本真,終身不得違背;假如有所感知,就是背離本真。
二、當時雲將到東方遊玩,遇到了鴻蒙之後,就向鴻蒙請教道的智慧。
鴻蒙就對他說:“擾亂自然的常規,違背事物的真情,整個自然的變化都不能相應形成,離散群居的野獸,飛翔的鳥兒都夜明,災害波及了草木,禍患波及昆蟲,這是治理天下才帶來的禍患。”
雲將聽了之後,不知所以然,又向他說道:“那麼我該怎麼辦呢,還想向你請教。”
鴻蒙便說:“重在養心,只要自然無為,萬物自生自化,忘掉自身形體,放棄主觀聰明,將自身和萬物融為一體,渾然一體之後解心釋神,茫茫然無所用心,這便達到了大道的狀態。”
“混沌、無知”,看似消極,實則是另一種智慧,這並不是因為愚昧而帶來的無知,恰恰是有著高於世俗的智慧之後的清醒,不以自己的主觀偏見認知事物,能夠脫離世俗的愚昧認知,用更清醒的態度對人對事對己。
不管面對什麼樣的事情,都能還原事情的本真狀態,不以主觀意識擾亂客觀狀態。
《菜根譚》有一句話叫:水不波則自定,鑑不翳則自明。故心無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現;樂不必尋,去其苦之者而樂自存。
水如果沒有揚起波浪自然就會平靜,鏡子如果沒有被灰塵遮蔽自然就會明亮。就像人的內心一樣,當我們面對內心時,根本沒有必要刻意清潔,只要去除自己的偏見和雜念以及私心,那麼清澈明淨的狀態自然就會呈現,快樂不需要刻意尋找,只要排除自己的痛苦和煩惱,快樂自然也就來了。
世人說紅塵皆苦海,其實紅塵何來苦海,一切都是庸人自擾罷了。
因為我們對這世間來說,如同塵埃一般渺小,天地之大,也不會顧及個人影響,世間的客觀狀態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事物也有著本身的演變規律,既然無暇顧及個人,那個人產生的情緒不都是主觀意識的呈現嗎。
正如佛家說因緣和合的狀態一樣,任何事情都是多種現象、多種因素共同促成的,只是我們在面對著這種種因素的時候,總會因為自己的情感而產生種種想法與煩擾情緒,我們的意識並不是客觀認知事物,而是後期“加工”所帶來的痛苦結果。
所以說“水不波則自定,鑑不翳則自明”,心無塵則自清,內心保持淡泊清澈,人生自無煩擾。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