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為什麼要介紹古書,為什麼要細讀古書?

古書要細品,才會有味道

這都是有原因的。

因為現代人所受的教育,對閱讀古書的訓練太少,中小學課本中雖然有一些古詩文的內容,但數量太少,而且講解得也太不深入細緻,只能說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所以不能讓中小學生從小得到閱讀古書的足夠訓練,長大後,更沒時間來學習如何閱讀古書,於是成了一輩子的遺憾。

我在大學當歷史文獻學的老師,為本科生上課講授中國歷史文選,裡面都是從古代史書中選出來的一些篇章,但這種課程在大學歷史學科的教育中,並不受重視,課時不多,學生也不太用心,不願意花費時間對古代史書的閱讀能力加以提高。

我還帶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他們閱讀古書,並在此基礎上研究有關問題,寫成學術論文。但他們大部分在本科階段沒有下功夫細讀古書,所以到研究生階段,對閱讀古書並以此為基礎來研究問題,還是感到力不從心。

可知,從中小學到大學再到研究生,我們的同學在閱讀古書方面還是欠缺得太多。他們走上社會之後,更沒有時間與精力在這方面加以補救,也就聽之任之,最後都成了閱讀古書的“文盲”。

另一方面,人們又在大講特講傳統文化、國學等,但不具備直接閱讀古書的能力,這些都是空談。

不要說一般人不能直接閱讀古書,就是不少專門從事文史研究的專家學者,在直接閱讀古書的能力上,也不敢說就達到了應有的水平。我在大學裡工作這些年,接觸並瞭解不少教授學者,就知道這種情況還是比較普遍的。

我曾到日本的大學裡做訪問學者,直接與他們的教授與學生一起學習、研究,也看到日本學者對閱讀中國古書的看法。他們的做法是,平時就讓本科以上的學生都直接閱讀中國古代的各類書籍,而不是光靠老師上課講解。讓學生從本科階段就大量地接觸中國古書,閱讀中國古書的文字內容,這樣的訓練,才能讓日本的學生和學者能讀懂中國古代的各類書籍,從而為他們研究中國古代的歷史與思想文化奠定可靠的基礎。他們認為,讀不懂中國古書,怎麼可能研究中國歷史與思想文化?所以他們把直接讀懂中國古書,作為從事這種專業的基本要求。而且在平時花費大量的時間來閱讀中國各類古書。因此有的日本教授在他的著作中就說,在直接閱讀中國古書方面,日本學生與學者的能力要強於中國的學生與學者。他與不是亂說,而是用中國一些著名大學的文科(歷史、中文、哲學)的學生在閱讀古書的訓練上的課程與實際操作的情況來證明這一點的。

這說明什麼問題?即是不是把訓練學生直接閱讀古書當作一件重要的事來做,其結果就是學生畢業之後能不能真正具備閱讀中國古書的實際能力。

我在審閱不少博士論文時,都發現不少博士對古書中的資料,在斷句上和理解上都存在著不少問題,其他老師也有同感。這說明由於中小學到本科和碩士階段沒有重視讓學生有足夠的閱讀古書的訓練,就使他們落下了這個毛病,而且很難補救。

大學裡的博士與教授學者都是如此,社會上的一般民眾,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我也看到,現在不少人寫中國歷史方面的書,或編導中國歷史方面的影視劇,但其中的內容多是臆想和亂編,證明他們不能透過直接閱讀中國古代史書和其他類別的古書來獲得應有的知識與養料,所以,拿出來的作品,也往往是令人吐槽不已。

現在中國要在現代化的道路上向前發展,同時不能拋棄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與學術,不論是講國學,還是講傳統文化,都必須以能直接閱讀古書為必不可少的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基礎,所談所論,必然是空洞無物,或錯誤百出。

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來的古書,種類繁多,數量極大,一個人不可能全都讀完。但其中的精華並不是太多,所以一個人如果有決心,在生活中拿出一定的時間,培養自己閱讀細讀中國古書的能力,還是很有必要,且很有意義的。

中國古書中有許多內容是中國古代優秀人物為後人留下的豐富精神遺產,並不會因為年代久遠而失去應有的價值。我們閱讀中國古書,並不是掉書袋,玩古董,而是要從其中吟味古人留下的種種智慧和經驗教訓。所以,能夠閱讀和細讀中國古書,對於今天的中國發展與建設,也會有很大的作用,至少可以幫助今天的中國人不犯或少犯錯誤,少幹蠢事,少丟人現眼。

仔細吟味古書中的話語與意蘊,我所說,即是我所聞。

23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借《瓦爾登湖》一支畫筆,給生活染上湖光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