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西方或伊斯蘭世界的單一宗教,中國的神話體系龐雜,除佛、道等主流宗教外,還摻雜原始鬼、巫崇拜,因而其佈道、祭祀地點的名稱也各不相同。現代日常用語中,我們經常把宗教人員居住、生活的地方統稱之為“寺廟”。中國文字博大精深,許多漢字都有其專屬的含義,事實上“寺”和“廟”從場所功能性來說有很大的不同。現在漢語中“寺” 指的是佛教徒起居的地方或伊斯蘭教徒禮拜、講經之所,例如少林寺(佛教)、普陀寺(佛教)、清真寺(伊斯蘭教)等;而“廟”指的是祭祀鬼神、先祖的地方,例如太廟(供奉皇室先祖)、土地廟(祭祀土地神)、城隍廟(祭祀城隍神)、孔廟(祭祀孔子)等。希望透過本文的解釋分析能讓大家對中國傳統宗教文化有更深層次的瞭解。
寺《說文解字》中把“寺”解釋為“廷”,指的是政府機關的意思。先秦文獻中“寺”也通假“侍”,如現在熱播的電視劇《大秦賦》中嫪毐的角色就是“寺人”,特指王宮內的近侍。由此可見,在古代無論寺是以動詞還是以名詞出現,都和朝廷、皇室分不開。寺作為一個政府機關,從先秦至清,在歷屆王朝中均有設定。在漢朝中“九卿”辦公的地方都稱之為寺。如鴻臚寺、太常寺、大理寺、光祿寺等。大理寺,它的功能相當於現在的最高法院,執掌刑獄訴訟和案件複核;鴻臚寺執掌朝會、祭祀、禮儀、外交,其職能相當於明清時代的禮部。那麼如此嚴肅的政府機構何時成為了佛教徒的傳教、起居地點了呢?
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此前佛教徒起居傳教的居所稱之為“伽藍”,意思是“寂靜之處”。公元 65 年,兩位印度僧人前往中國傳教,使用白馬馱著佛經、佛像來到當時的東漢都城洛陽。崇尚佛教的漢明帝欣喜萬分,便安排兩位僧人居住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宜的“鴻臚寺”內。翻譯經文、佈道傳教工作紛繁複雜,所需人力、空間頗多,長時間居住在朝廷官衙內多有不便。公元 68 年,漢明帝下令在洛陽為高僧建造精舍,取名“白馬寺”,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寺廟。這裡的“寺”就延用了“鴻臚寺”的官署含義,代表寺廟的官辦性質和皇帝對佛教的禮遇敬重。此後“寺”字便成為佛教徒起居、傳教之所的稱呼流傳下來。而伊斯蘭教自傳入我國後,民間稱之為“回教”、“維教”等,一直沒有統一的稱呼。到了明朝後,才有官方名稱為“清真教”,其禮拜、講經場所俗稱為“清真寺”。
廟《說文解字》中把“廟”解釋為“祭祀先祖之地”、“王宮的前殿”,皆有大而廣的含義。從一開始“廟”就是祭祀先祖的地方。我們在教科書上看到某皇帝死後,後世要為其取廟號,例如李世民的廟號為“太宗”,劉邦的廟號為“高祖”。這裡的廟即特指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被稱之為“太廟”。漢代以前,廟的使用具有嚴格的規章制度,非皇室宗親不可使用。“宗廟社稷”這個成語即把廟的等級與皇權直接對等,平民百姓是無法給自己的祖先立廟祭祀的。
東漢末年,社會動亂,鬼神之論興起,各地出現眾多龐雜的神祗信奉現象,供奉這些神祗的神社也被百姓稱之為“廟”、甚至一些世族大家也可以將自己的先祖供奉於“家廟”之內。嚴格來說“廟”與道教傳教的“觀”有很大不同。廟是民間原始的一種神祗信奉狀態,供奉的神祗有道教體系的神仙,有自己的先祖、也有鬼、怪、妖、魔,其基本沒有宗教傳播的功能性。
發展到後期,封建統治者為了褒揚先賢,也會為那些功績卓著的文臣武將立廟。如孔廟又稱文廟、先師廟(祭祀孔子),關帝廟又稱武廟(祭祀關羽),岳廟(祭祀岳飛)等等。後世也常把佛教的“寺”俗稱為廟,但請注意這裡只是俗稱,“寺”與“廟”從神祗的信奉到宗教功能性方面都有著嚴格的不同,廟基本只具備祭祀功能。由於廟的產生摻雜了宗教信仰、原始崇拜、社會風俗、先祖祭祀等多種因素,使得其名稱、性質尤其多變,甚至一間廟可以容納多個不同體系、不同宗教的神祗。
其他表述名稱“觀”,多指道教徒的傳道起居場所。觀”原為王宮內天文官員觀測天象的高臺,自東漢以後,五斗米教(道教的前身)興起,天文觀測多由道士、方士充任,“觀”則成為皇帝敕封道教傳道場所的固定名稱。除了“觀”以外,“宮”也是道教廟宇常見的名稱。古代只有皇室居住的地方才稱之為宮,明朝崇尚道教,“宮”也經常被用於敕封皇家廟宇。
“庵”,本意為不對外人敞開的小草屋,因女性修行者的特殊身份,其起居地便以“庵”為名,今日多指比丘尼的修行道場。“祠”,古代通假“司”,原意為執掌祭祀業務的官員,《漢書》中將祭祀鬼神的場所稱之為“祠”。可見“廟”和“祠”的基本作用是一致的。南北朝之後,為活人興建廟宇之風盛行,稱之為“生祠”。從現代漢語來說,“祠”指祭拜家族先輩的場所,同義詞為“家廟”。
結語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當代中國人對神祗、宗教的依賴度有所降低,而漢語也隨著人民生活習慣的改變在不斷的演變,現代人對上述場所的具體表述含義也漸漸模糊,但歷史文化的傳承不能忘記,除了正文中對寺、廟的詳細介紹外,其他宗教場所名稱的背後都有著深受的歷史積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