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曾國藩傳》

初讀《曾國藩傳》時年紀尚小,當作故事書來讀,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曾國藩背書愚笨,竟背了一夜,逼得樑上君子惱羞成怒,“就你這麼笨,還讀個什麼書,我聽幾遍就會背了”,當著他的面背了一遍,而後揚長而去。

換作我肯定是一氣之下將書撕個粉碎,自暴自棄“如此愚笨,連個小偷都不如,還讀個什麼書!”但這絕對不會是曾國藩,他或許會將燈火挑得更亮,然後繼續背書。

這就是曾國藩和我不同的地方,我一遇到挫折就抱怨,抱怨天賦太差,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起點太低,然後心安理得放棄,躺好,而曾國藩只做了一件事,將燈火挑亮,繼續背書。

曾國藩一生並不是一個從失敗者到成功者的逆襲,他一直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失敗者,考秀才七次才中,這就相當於考大學考了七年,放在現在可以自殺六次了。

終於當官了,因為太過耿直,不會為人處世,最高領導不喜,周圍同事得罪了個遍,可以說是寸步難行,在風雨飄搖的大清王朝做了一輩子的修補匠,一生起起落落,磕磕絆絆,到死他也只是個努力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做好的老人,功過成敗只能交由後世評說。

曾國藩

讀書愚笨,少年蹉跎

曾國藩年少時稟賦不算很好,說是奇差也不為過。就連曾國藩後來也這樣評價自己“餘性魯鈍,他人目下二三行,餘或疾讀不能終一行。他人頃刻立辦者,餘或沉吟數時不能了。但曾國藩卻是個不肯認輸的主,讀書與賭博相近,其癮也差不多。讀這一遍的時候沒背過,下一遍一定能背過。

“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這句話於我而言是很受用的,雖然我是個反例,但還是想在這裡多贅敘幾句 。

我剛入大學的時候,看見別人參加什麼,我就想去參加什麼,看見別人參加比賽拿了獎我也想去,看見別人做兼職賺了錢我也想去做兼職,看見有的人因為學習成績好拿獎學金的時候我也下定決心想要在學業上有所成就。

但是最後一件事都沒有做好,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尤其是捕魚的時候還想著熊掌,更是一無所得。這個時代看似是更精彩,也更繁華,但太多的路可以走也可能會使人迷失方向,寸步難行。山路難行,但總有到達山頂的時候,平原廣闊,卻不知道該去往何處

在一心上面,曾國藩做的是極好的,前後考了七次秀才,到了第七次才中。其中有幾次是和他爹一起參加科舉考試。

曾國藩

那時候他爹四十多歲,曾國藩十幾歲,結果老爹終於考上了秀才,兒子再次落榜。不光落榜,而且曾國藩的文章還被主考官點名批評,貼在牆外公示,說他的文章文字功底還不錯,但是文理欠通。

曾國藩自尊心受到了嚴重打擊,於是不停地反思自己“文理不通”,此後更加潛心學習,並加以反思,終於第七次高中秀才。接連受挫的考試經歷,奠定了他一生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品質。

至此,笨終於可以換一個說法了,拙樸。沒有人會說一個努力的學霸笨的,拙樸中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蠢勁,但也正是這股蠢勁,給了曾國藩一生創造奇蹟的力量與可能。這也是他身上最值得我們後人學習的地方,沒有什麼大道理,一把辛酸淚,功過後人評。

曾國藩雕像

立志高遠

但考中秀才的曾國藩卻沒有了後續的作為,如今已經對得起長輩的期望,對得起多年的努力,人生圓滿,終於可以放鬆一下了。這個時候的曾國藩可以與當代很多大學生引為知己。

可惜當時沒有遊戲,就以去刑場看砍頭為樂,抽菸喝酒,八卦吹牛,偶爾和同鄉吵吵架,小日子過得不要太瀟灑。如果就這樣下去,他和我們很多院校兄弟們的結局不會有太大區別,混上個學歷,在外面瀟灑幾年,染一身壞毛病,然後回家繼承老爹的萬頃良田。

但突然有一天,曾國藩想逆襲了,和廣大同志們晚上睡覺之前的想法又是出奇的一致,果然我們都是天命之子。‘我不能這樣下去,繼續這樣就完了,這個世界需要我’,如果僅僅只是這樣的話,那麼這個世界上也只會多一個逆襲失敗的屌絲,世界歷史上將會少了一個攪動晚清風雲的巨手。

這時候的曾國藩進入了他人生的第二個階段,立志。拙樸不僅讓他在學生階段成為了一個勵志的考試小能手,在這次逆襲中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我們也會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但努力了兩天沒有效果就又回去躺著了,“這太難了,我不幹了”,“我果然不行,我還是適合做個鹹魚”,曾國藩永遠都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在他的世界中,永遠沒有我能不能成功這樣的問題,只有做多久能成功。

張宏傑說過:“曾國藩一生成功的第一個要訣,就是立志高遠。這一志向,驅動他一生不在小誘惑、小目標面前止步。促使他‘洗滌舊日晻昧卑汙之見,矯然直趨廣大光明之域,視人世之浮榮微利,若蠅蚋之觸於目而不留。’”

曾國藩

有了志向人才不會無所事事,有了志向人才不會輕言放棄。立志許願,方能貫穿其一生,20歲能實現的那不叫志向,那叫目標;立志需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曾國藩幡然醒悟之後立下大志向,立德,立言,立功,此後一生曾國藩都在圍繞著這三條在做。立志給了他前進的動力和方向,並且規範了他的行為。

此後曾國藩徹底拋棄了曾經的惡習,並開啟他一生成為聖人的荊棘之路。到北京時,他自我管理能力差,散漫無恆,立志學做聖人後,他為自己立下了12條做人的規矩,如黎明即起、靜坐四刻、讀書不二、謹言等。

我們也會立下一些目標,都知道目標制定之後是需要執行的,只有沒目標制定下行為,並且能執行這一行為才有實現目標的可能。在這裡曾國藩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再一次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為自己立下的規矩都得到了執行,而寫日記的習慣至死都保持著。

這種強大的執行力其實就是他讀書時的那股蠢勁,之前說過,這種拙樸的蠢勁貫穿了曾國藩的一生。

強如曾國藩這樣的人,在沒有立志的時候也是得過且過,險些泯然眾人

無論是誰,沒有遠大志向,一開始可能是想著做一個普通人,但普通人不是那麼好做的,慢慢的就會什麼都不願去幹,什麼都不願意想,無論他身上曾經有多麼好的特質,到最後都會只剩下懶一種品質,當然一定還有善良,因為懶得算計別人。

曾國藩

反躬自省,終成聖人

如果只有立志和堅持,那麼曾國藩最多也就只是個落魄的錚臣。縱觀曾國藩一生,在立志之後,他的官場生涯並不順利。由於他為人剛烈,敢說敢做,因此,不僅得罪了皇帝、高官,也遭到了他人的排擠。離開京城,建立湘軍,幾番磨難。

九江一戰大敗,一切付諸東流。這一時期的曾國藩其實活得很累,遠不如回去當地主舒服。不停地失敗,不停地試錯,如果只有堅持而沒有大徹大悟,那麼等待著曾國藩的命運只能是在這條辛苦的路上累死。這個時候他反思的習慣成了他人生逆轉的一個翹板。

九江一站

戰敗之後的曾國藩逃回家中,剛回到家中的曾國藩內心憤懣不平,然而他冷靜下來以後,認認真真把自己剖析了一番。回去之後徹底改變了自己,之前還是一個充滿著理想主義色彩的書生,回去之後變成了一個大徹大悟的活聖人。

反省自己其實貫穿了曾國藩的一生,正是因為反省,才有了改變的可能,才讓他的堅持有開花結果的一天。成長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反省,不斷改錯的過程。但很少有人能做到曾國藩這樣大徹大悟,因為很少有人敢把自己批判的鮮血淋漓,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批判自己。

曾國藩

曾國藩身上還有很多獨特的個性,但尚拙,立志,反思這三點卻是他一生不斷成長,不斷顛覆自己的三塊基石,這也是值得我們每個對自己對世界失望的年輕人去學習的。

年輕人踏入社會之後,沒有幾個不落魄的,要錢沒錢,要地位沒地位,這都很正常。但是隻要能熬過這段時間,不忘初心,在奮鬥中不斷反思,不斷提高自己,不管這個理想最後有沒有實現,這一生一定都是最精彩的一生。

11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你是我不及的夢》:一本三毛全新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