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孕育了無數的文學家和藝術家。中國畫在世界繪畫史上因為擁有獨特的“氣質”,所以在世界上頗為神秘。中國畫以墨為主,用點、面、線來表達人物和山水,尤以宋朝的畫為顛峰。這個時期出了很多的知名畫家,比如董源是南派山水畫開山鼻祖。李成,擅長畫山水,尤其以郊野平原寬闊之景。范寬也是一位山水大師,這三人並稱為“北宋三大家”之一。一縷陽光照在古畫上,專家看後非常興奮和激動:900多年的謎團終於解開了。
臺北故宮博物院裡珍藏著一幅名為《溪山行旅圖》的古畫,相傳這是北宋年間的畫作,不過這幅畫上沒有作者的落款也沒有印章,只有一些收藏者的私印,讓這幅畫的作者身份撲朔迷離,900多年了,仍然沒有解開。最開始這幅畫由明代書畫家董其昌收藏,後又傳入了清代收藏家梁清標之手,最後成了乾隆皇帝的私藏之物。畫上唯一的資訊就是董其昌留下的一點筆墨和其他人的印章,再無更多資訊。此畫氣勢磅礴,山嶽巍峨聳立,山側一線瀑布飛流直下,最後引入山間雲霧之中,乾隆皇帝也在上面蓋了印章,落了款,但是這幅畫的作者卻成了千古之謎。
後來這幅畫來到了臺北博物院,副院長李霖燦對古畫頗有研究,整日沉醉其中,就在1958年8月5日這一天,李霖燦在觀察畫作右下角樹叢時,突然被一束陽光照耀的地方吸引了目光,他仔細一看,頓時興奮和激動的說不出話來:原來在茂密的樹叢之中,隱隱約約出現了“范寬”兩個字。
這個900年之謎終於被解開了,原來畫師不是沒有落款,而是別具一格地把自己的名字融入了畫作之中,用樹葉組成了自己的名字,堪稱奇才,不仔細看極難發現,今天終於在機緣巧合之下被李霖燦發現了。到此,這幅傳世了900年之久的名畫身份,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