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蘇洵年輕時好行俠仗義,性情剛烈。當程家傳來女兒的噩耗,他怒不可遏,提筆寫了一封討檄文,召集族人,一起抨擊程氏家族。

不過,蘇洵的這個女兒不是嫁給秦觀的蘇小妹,而是蘇東坡的姐姐蘇八娘。

八娘嫁的人,是蘇東坡舅舅程浚的兒子,一個橫行鄉里、拈花惹草的紈絝。沒過幾年,八娘就被折磨得骨銷形瘦,鬱鬱而終。

令人不解的是,名震天下的蘇家,為何要把女兒嫁給一個紈絝呢?

蘇東坡的老爹蘇洵,年輕時喜歡到處遊蕩,直到27歲才幡然醒悟,發誓苦讀詩書,最終名列唐宋八大家。

18歲那年,蘇洵去京城應試,不幸落榜。心情低沉的他走在大街上,又遇到一件讓他氣憤填膺的事。

原來,京城的一個惡少竟然只拿20個銅板,強買一位外地老人的古畫,老人不從,竟被惡少當街痛打。

年輕時的蘇洵是個正義的暴脾氣,加上心情又不爽,當即拿出自幼學的莊稼把式,把惡少打得屁滾尿流、哀嚎連連。恰巧大理寺丞程文應下朝路過,制止了二人,當街審案。

弄清原委後,程文應把惡少收了監,對正義感十足的蘇洵十分欣賞。當問清楚蘇洵是眉山蘇氏之後,大喜的程文應當即把他帶回了家。

在程家,蘇洵才知道眼前這位當朝高官竟是父親蘇序的幼時同窗,也知道了和二哥蘇渙同時中進士的程浚就是程文應的兒子。

彼時的蘇洵不僅脾氣暴躁,而且不擅與人相處,當即對老程怒目而視!

因為,他的兒子程浚仗著功名,在家鄉眉山橫行霸道,讓蘇洵十分看不慣。

在眉山,程家不僅是首富,而且程文應還在京城做官,是為當地第一家族。蘇家雖然敗落多年,但畢竟出自名門,也薄有家產,兼且蘇渙中了進士,也是當地的名門。

程文應和蘇序自小關係就非同一般,只是他多年在外為官,很少回家鄉,既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做下過很多惡事,也不知道蘇洵竟如此仇視自己的兒子。

老程的胸襟是寬廣的,眼光更是一流,越看年輕氣盛的蘇洵,就越喜歡。

他對蘇洵說:“老夫雖然有一個不爭氣的兒子,卻有一個值得驕傲的女兒。”

蘇洵不明其意,程文應又大笑著說:“老夫早已聞其大名也,你就是蘇序‘遊蕩不學’的小三子呀!”

彼時蘇洵並不出名,但蘇序和程文應經常有書信往來。所以,程文應這才知道眼前這位英氣勃勃的帥小夥,就是蘇序推薦給他的未來女婿。

俗話說,“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歡喜。”

未來老丈人盯著蘇洵一個勁兒地看,並且從學問到為人到品行到思想,無論鉅細,老程都考察了一個遍。

最後,他下了定論:眼前這個年輕人並非遊蕩不學,而是在踐行‘行萬里路’的真理。

送走蘇洵後,老程當即告老還鄉,他要回家辦兩件大事!

再說蘇洵,離開程家後,一路遊山看水、拜訪名人,直到中秋節前10多天,才回到家鄉眉山。

剛到家,母親史氏就讓他抓緊收拾準備,中秋節就結婚!

蘇洵愣了:這是什麼情況?我才剛落榜,你們就給我找媳婦,難道讓我在家務農一輩子?

老爹蘇序可不管兒子的鬱悶,硬逼著他去程家拜訪。

當蘇洵來到程家,看見坐在堂上衝他微笑的未來老丈人程文應,這才明白過來。

可是,一直和他不對付的程浚卻在堂下咆哮:“你要是敢娶我妹妹,我就一輩子不踏你們蘇家的門!

被老爹回家狠狠教訓一頓的程浚,也只敢對蘇洵偷偷發火,卻左右不了老程的決定。就這樣,蘇洵把知書達禮貌美如花的程小妹娶回了家,恨得孩子舅程浚牙根直髮癢。

婚後的蘇洵,在程小妹的薰陶下,漸漸改變了對程家的偏見。

浚雖然橫行霸道,但對妹妹卻十分疼愛。雖然他一直都沒登門來探望妹子,卻經常派人送來一些女性和孩子用的物品,獨獨沒有蘇洵的份。

蘇東坡的姐姐出生後,程氏回家探親,又被程文應相中了蘇洵的女兒八娘,強烈要求跟程浚的兒子訂娃娃親。

蘇洵當時也是應允的,在他想來:爹混賬兒子也混賬的機率應該不大吧?

可惜,他低估了孩子舅程浚的強大基因!

也許是被父親管束得太嚴厲了,也許是心疼大好青春因蘇洵告狀而浪費掉,程浚竟然真的把兒子培養成一個紈絝,而且不加管束,遂了他的未竟心願。

蘇家是詩書傳家、名門望族,蘇軾姐姐嫁出去後,雖然也經常回家探親,但她從不向家人提起在程家受的委屈和虐待。

一邊是眼裡揉不得沙子的父親,一邊是母親的紈絝侄子--自己的丈夫程之才,八娘活在巨大的生活和親情壓力下,卻無人能說。僅僅2年,她就鬱鬱而終。

蘇洵很快就調查清楚女兒的死因!

心疼女兒的蘇洵不顧妻子的反對,親自寫了一封討檄文,把家族中的人全部召集過來,當眾宣讀這份檄文。

檄文說:“鄉里的程某人道德敗壞,不僅趕走兄弟的遺孤,獨霸家產,而且寵妾壓妻,和兒子一樣沉迷聲色,道德喪盡。這樣的人就是眉山的大盜,雖然出生大族,卻丟盡鄉人的臉,你們以後誰都不許和他們家交往。”

彼時的蘇東坡只有16歲,但他卻牢牢記住這條家規,此後再也沒跟程家往來。

蘇軾和蘇轍兄弟二人牢記父親的教誨,卻忽略了母親程氏的感受。

彼時的蘇洵已讀書有成,名聞鄉里,家族事業也蒸蒸日上。可蘇家崛起的同時,是程家的衰落,這其中起作用最大的是蘇洵那篇被族人流傳出去的檄文。

眼看著程家漸漸衰敗,一邊是心愛的丈夫和女兒,一邊是生養程氏的家族。可想而知,程氏心中是多麼的沉痛哀絕,是多麼地自責。

公元1056年,蘇洵攜兩個兒子進京,以文拜謁歐陽修,名動天下。

次年,19歲的蘇軾和弟弟蘇轍同榜及第,母親程氏在老家眉山聽到了喜訊。鬆了最後一口氣的她,再也煎熬不下去,與世長辭了。

蘇洵悲傷不已,沒想到自己的一紙檄文雖然打垮了程家,卻也把妻子的命葬送了。

當即放下一切的蘇洵,帶著兩個兒子從京城直下老家眉山,為妻子守靈。第二年,宋仁宗派人要送他去參加舍人考試,都被蘇洵一口回絕。

在蘇洵心裡,既有悲痛,也有後悔。

他痛心女兒冤死卻無能為力,只能口誅筆伐;他後悔妻子因此魂歸黃泉,自己考慮不周。

在蘇軾蘇轍上面,曾有3個姐姐1個哥哥,大姐、二姐和哥哥早夭,幼姐蘇八娘18歲去世,並無一個叫“蘇小妹”的親妹妹。

不過,蘇軾卻有一個才華橫溢的堂妹,後來嫁給了一個貧寒書生柳仲遠。

蘇軾對這個堂妹十分疼愛,稱讚她“慈孝溫文”,有詩才。

宋朝張邦基《墨莊漫錄》也有記載:“延安夫人蘇氏,有詞行世,或以為東坡女弟。”這裡的延安夫人蘇氏,就是蘇東坡的堂妹,能詩詞,也是民間傳說“蘇小妹”的原型。

上述故事皆出自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向世人澄清了“蘇小妹”的由來,以及影響蘇軾人生幾位最重要的女性。

據林語堂先生所述,蘇軾和他的堂妹感情十分特別,似乎超越了同族親情。

比如,這位堂妹遠嫁靖江後,蘇軾曾跟去住了3個月,還寫了幾首用情至深的詩。再如,這位堂妹去世後,他流放回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哭拜,第二天朋友去看他,蘇軾還在床上流淚不止。

不過,歷來研究蘇東坡的歷史學家、文學家,都刻意避開了這些細節。

#墨池文化讀書會# #遇見好書#

21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文學現場」初見梅山--路敦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