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曾經有云: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可見,人生得意時,恣意暢快,那麼人生失意時呢?靜待時機。
季羨林先生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每個人都渴望有一個完滿的人生,可是,從古至今,海內海外,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沒有瑕疵,不追求完滿,就是人生的完滿。
01譭譽很多文章裡,都會說把譭譽置之度外,可是季羨林先生和他人不同,他主張置之度內。
置之度外,可能是一個人心胸開闊。但是,也可能表示這個人的糊塗。
我主張對譭譽要加以細緻的分析。首先要分清:誰毀你?誰譽你?在什麼地方?由於什麼原因?這些情況弄不清楚,只談譭譽,至少有點模糊。
——季羨林《心安即是歸處》
比如,孔子的弟子子路“聞過則喜”,古今傳為美談。可是在季老先生看來,就要做個分析:是誰說的?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因為什麼而說?這樣分析完了,才會知道到底是“則喜”還是“則怒”。
喜,不會過頭,怒,不會火冒三丈。孔子評價子路:野哉,由也!
大概子路是個心理寬闊的人,沒有細想過那麼多。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活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酸甜苦辣,各個口味不同。赤橙黃綠,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顏色。
季先生說,他曾經有個願望,就是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 都對他好。只希望有譽,而不要有毀,後來才發現這種想法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為,“如果真有一個人,人人都說他好,這個人很可能是個極端圓滑的人,圓滑到玻璃球又能長出腳的程度”。
我們年少時也有過這種想法,以為對他人全心全意的付出,就能收穫他人的回饋,後來才發現很多時候,都是一廂情願的付出,最後得到的大部分是冷漠。
學會了善待自己,全心做好自己,譭譽得失順其自然。
02不完滿,才是人生蘇東坡有詩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可見,世間事,大抵是不圓滿。
影視劇裡,很多位居高位,甚至是皇帝親王,按理說,他們不應該有太多不如意事,可是事實上,權位之爭,王位繼承,比民間生活殘酷百倍。很多人坐在高高的寶座上,實際上內心驚慌不已。
皇帝手下的大臣們,權力極大,但有大部分都是驕縱恣意,貪贓枉法。“這一類人中,好東西極少,否則包公和海瑞決不會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
可見,即便做到皇帝大臣,也有不完滿。
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很多不完滿,比如考學,每個人都逃不開,必須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然後經歷中考,高考,碩士,博士,一路往上考,彷彿是一張網,這一生,在這張網裡,無處可逃。
所以,季老先生說“不完滿才是人生,這是一個平凡的真理。”
但,我們要明白其中的意義,才能對己對人有好處,“對己,可以不煩不燥,對人,可以相互理解”。
03人生,糊塗一點,灑脫一點季老先生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難得糊塗》,他把糊塗分為兩種,一種是真糊塗,一種是假糊塗。
普天之下,絕大多數的人,爭名於朝,爭利於市。嚐到一點小甜頭,便喜不自勝,手舞足蹈,心花怒放,忘乎所以;碰到一個小釘子,便憂思焚心,眉頭緊皺,前途黯淡,哀嘆不已。這種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他們是真糊塗,但並不自覺。他們是幸福的,愉快的,願老天爺再給他們降福。
——季羨林《心安即是歸處》
這種糊塗要不得。而假糊塗呢?
鄭板橋其實是一點也不糊塗的,可是現實又迫使他必須裝糊塗不行,所以他們是痛苦的。
所以,糊塗,需要一點瀟灑,才算妥帖。
糊塗一點,瀟灑一點,才是真真正正的活法。
正如季老先生所說,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張弛結合,斯乃正道。
04結語:人生,總會有些不完滿,這是一個“平凡的真理”。
季羨林先生在《心安即是歸處》說,縱浪大化,不憂不懼。
我們普通人,即便不經歷大風大浪,也會在平常的生活裡激起浪花朵朵,認識好自己的內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性的看待自己,才能不憂不懼。
人活一世,總要有丁點糊塗,如果有一顆豁達的心,明白自己的底線,有自己做人的準則,才能不卑不亢,懂得孰是孰非,在混沌的世界裡,做一股清流獨善其身。#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