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冬至。
冬至作為節日源於漢代,據《漢書》記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過了冬至節氣,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新的一年即將開啟。
至唐宋年間冬至越發隆重,皇帝在這一日要舉行祭天大典,百姓要祭祀祖先。現在的一些地方還保留著這一習俗。
冬天寒冷而漫長,過節的日子裡,家人朋友聚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吃一頓是所有人都喜歡的活動。
各地的冬至都有獨特的節日飲食。如北方吃餃子、吃羊肉,南方吃湯圓,赤豆粥等,
現在還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
南方人冬至吃吃糯米湯圓,所以冬至的湯圓又叫冬至團,寓意生活圓圓滿滿。古詩裡寫道:“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湯圓用糯米粉製作,和糯米粉要用滾燙的水,使其更有粘性,餡料混入糖粉、豬油拌勻,以芝麻餡和花生餡最常見,餡料填入湯圓裡搓成圓球形,先把水燒開,放入包好的湯圓,待湯圓浮到水面,放少許冷水,水再燒沸時,湯圓就煮熟了。
清朝蘇州才子顧祿在《清嘉錄》裡寫:冬至大如年。蘇州人對冬至的重視甚至超過了新年,冬至夜全家吃團圓飯,還要喝蘇州獨有的一種酒——冬釀酒。
時至今時,每到冬至前夕,賣冬釀酒的店鋪門口都是長長的隊伍,排隊買冬釀酒。
冬釀酒顏色淺黃,售賣的酒一般裝在綠色的塑膠瓶裡,配料為糯米、桂花、梔子、白砂糖等,釀好的酒裡可以清楚的看到桂花懸浮其中,冬釀酒保質期較短,一年只在冬至將至時銷售,所以過了冬至市面上就買不到冬釀酒了。
冬釀酒原叫作“杜做酒”,杜在蘇州方言裡是“自己、自家”的意思,即自家土製的酒,因為是農曆十月釀造,又被稱為“十月白”。清代的蔡雲寫了一首詩:“冬釀名高十月白,請看柴帚掛當簷。一時佐酒論風味,不愛團臍只愛尖。”冬釀酒的名字便流傳下來。
古人冬至除了吃,還有雅
冬至日是“數九”的第一天,梁代的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寫道:“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
數九寒冬,萬物休眠,古人冬天的娛樂活動很少,便想些方法打發漫長冬日。
在冬至開始繪製九九消寒圖,明代的《帝京景物略》記載:“日冬至,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待到全部塗完素梅變成一枝紅梅,便寒消春回。
每至節氣,味覺總是最先感知,嘴巴隨後跟上,你在冬至,吃的是什麼呢?
#冬至將臨#
#你們家鄉冬至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