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大衛·弗里德里希

弗里德里希(1774~1840),德國著名浪漫主義風景畫畫家。曾在哥本哈根系統學習過繪畫,後一直在德累斯頓美術學院教書。他的風景畫作品充滿了神秘的暗示和象徵意義,將風景和宗教情懷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獨具風格的浪漫主義畫風。代表作有《畫室的窗》、《窗邊之友》、《霧海上的流浪者》、《臺岑祭壇畫》等。

入選畫作:

《霧海中的漫遊者》

《霧海中的漫遊者》是弗里德里希最引人入勝的畫作,描繪了的自然風景中的崇高力量。畫面中,驚悚狂暴的大海正衝擊著背對塵世,卓然超群的男子,自然風景的壯美和恐懼形成陰鬱的張力,畫作中的神秘之美和蓬勃激情流傳至今,給予後世無盡的想象。正如畫家所言:「應該畫心中所見,而非眼中所見之物。」

安格爾

安格爾(1780~1867),繼大衛之後法國新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19 世紀上半葉法國畫壇保守派的領袖。出生於法國南部的蒙託邦,父親是裝飾雕刻師和畫家。他自幼隨父親學畫,17 歲時到達巴黎,進入大衛的畫室學習,後來又獲得羅馬大獎,到義大利學習。他的肖像畫構圖嚴謹、輪廓柔和,能很好地把握人物特徵,深得上層社會歡迎。他也是新古典主義的堅定捍衛者。代表作還有《土耳其浴室》、《泉》、《瓦爾平松的浴女》、《莫瓦特雪夫人》、《貝爾坦像》等。

入選畫作:

《土耳其浴室》

該畫具有濃厚的東方情調和異國風味。安格爾把抽象的古典美與具體的寫實美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匠心獨具地表現出女性的柔美和純潔。從作者一生的繪畫經歷來看,他最高的成就就是女人體畫。他對女色的嗜好是一貫而深刻的,當安格爾的天才同青春美麗妖嬈的女性結合在一起時,創造力是空前的。肌肉、曲線、酒窩、柔韌的面板,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從他的油畫上看到。

《荷馬被神格化》

作為傳統和古典繪畫領袖,安格爾《荷馬被神格化》,是學院主義繪畫無法逾越的典範。技巧高超,影響深遠。畫作表現勝利女神為古希臘詩人荷馬加冕月桂王冠的情景。足下兩名女子是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化身。身邊圍繞著從古迄今的藝術界巨人,三角形構圖流露了古典主義的理想正規化。

戈雅

戈雅(1746~1828),西班牙傑出的油畫家和版畫家。出生於阿拉岡省薩拉戈沙附近的芬德托爾斯一個鍍金匠家庭。自幼就酷愛繪畫,曾進入馬蒂尼茲的畫室學畫聖像畫。1768 年到達義大利,廣泛學習歷史上各派畫家的繪畫技藝。他是一位很全面的愛國畫家,一生創作了大量的作品。代表作有《查理四世一家》、《著衣的瑪哈》、《裸體的瑪哈》、《1808 年5 月3日夜槍殺起義者》、《巨人》等。

入選畫作:

《1808年5月3日》

尺寸:266 × 345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

這幅有史以來最殘酷和真實的戰爭影象,描繪拿破崙軍隊佔領西班牙,西班牙起義者,在皮奧山附近被法軍處決的場景。左側是西班牙起義軍,中央的殉道者的造型和手掌的聖痕,充滿人性的正義和強烈的愛國精神。對比右側面無人性,統一著裝的法軍,對戰爭的殘暴行徑毫不留情的批判,是有史以來軍事暴力最著名的影象之一。

這幅畫反映了1808年人民反抗拿破崙侵略的歷史事件。在這幅畫中,戈雅並沒有把起義者看做是失敗者,而是把他們描繪成為英勇頑強、臨危不懼的英雄,這與那些內心怯弱的劊子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畫面上被屠者的前排裡站著三個人,右邊的一個是僧侶,正在作最後的祈禱,中間是一個神情堅定的農民,他抬頭望著夜空,在農民身旁站著的是一個起義的市民,他正暴怒地舉起了雙手,好像在厲聲咒罵敵人。而畫中刑場的背景是馬德里的郊外,作品畫面上的色彩對比強烈,光源從下面照射上去,更渲染了動盪不安的氣氛。

1808 年拿破崙的僱傭軍入侵西班牙,腐敗無能的卡洛斯王朝不戰而降,不甘心做亡國奴的西班牙人民奮起反抗。5 月2 日,首都馬德里附近的愛國志士在太陽門下發動了反抗侵略的武裝起義,不幸起義失敗,法國軍隊逮捕了大批革命志士。接著,法國軍隊無視西班牙的獨立地位,未經過任何法律程式,於5 月3 日的晚間和次日凌晨,槍殺了數千名起義者。極富愛國熱情的畫家聞知這一慘絕人寰的事件,極為憤慨和惱怒,揮筆創作了這幅揭露入侵者暴行,謳歌人民愛國熱情的歷史畫——《1808 年5 月3 日夜槍殺起義者》。正如畫家本人說的那樣:"我要用自己的畫筆,使反抗歐洲暴君的這次偉大而英勇的光榮起義永垂不朽。"畫面上描繪的正是這一悲壯慘烈的一幕。灰暗的夜幕下,一束強光照射在起義者身上,他們中有神甫、教士、市民和農民,他們的表情有的憤怒、不屈,也有的驚恐萬分、面露恐懼。畫面的中心是一個穿著白色上衣的市民,他高舉著張開的雙臂,憤怒地瞪著敵人,有一種不服和惱怒,恨不得與敵人同歸於盡或極為不甘心的神色。他的右邊是一個飽經滄桑的農民,伸著脖子,一副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樣子,對他來說,死亡或許是一種根本的解脫。再右邊是一個善良的神甫,他低著頭,握著拳頭,正在為地上死難的同胞默默哀悼,而對於自己所面臨的絕境,已經置之度外了。他們的身後是兩個年輕人,他們顯然極為恐懼,一個面露怯色、驚恐萬狀;另一個絕望地雙手捂面,不知所措。在他們的腳下,躺滿了已經被屠殺的同胞,血流滿地。他們的左邊,即將被殺的人群排成了長長的隊伍,看不到頭。畫面的右邊,一隊荷槍實彈的法國士兵正舉槍瞄準這些正待處決的起義者,這些行刑者看不到臉面,只有平舉的成排槍管發著寒光,讓人想到這些殺人機器在手無寸鐵的百姓面前的兇狠、殘暴以及外強中乾的本質。這幅作品描繪得極為出色,畫家採取了對角線的構圖方法,使整個畫面顯得豐富飽滿,立體感很強,並充斥著藝術的張力。色彩的運用也極為完美,士兵身後的黑影和遠處的夜色交融,是襯托色,是色彩的最低層次。這些色彩與士兵和死難者黑色、銀灰色的衣服形成了色彩的交相呼應,並且士兵與死難者衣服的色彩也很相近,過渡得自然、和諧,使畫面渾然一體。畫中張開雙臂身著白色上衣,被強燈光照射的人是全場色彩最亮麗的一個,這是色彩運用的最強層次,突出了槍殺的主題,使畫面的色彩達到了最高點,也把畫面的恐怖氣氛渲染到了最高點。 這幅畫是戈雅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也是西班牙繪畫史上不朽的愛國主義歷史畫傑作。作為世界藝術史上藝術才能最全面的畫家之一,戈雅被稱為"畫家中的莎士比亞",他的藝術極為深遠地影響了一代代畫家,比如德拉克洛瓦、庫爾貝、馬奈等後來的著名畫家都深受其影響。

籍裡柯

籍裡柯(1791~1824),法國浪漫主義繪畫的先驅。出生於里昂一個律師家庭,自幼喜愛畫馬,曾跟隨畫馬名家韋爾內學畫,後又進入格蘭畫室學習。籍裡柯重視繪畫中的創新,喜歡描繪宏偉、壯闊的場面,畫面的運動感很強烈。代表作品還有《輕騎兵軍官》、《偉大的英國》、《埃普瑟姆的賽馬》等。

入選畫作:

《梅杜薩之筏》

尺寸:491 × 716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法國,巴黎,盧浮宮

籍裡柯反映了人性之惡的畫卷《梅杜薩之筏》,描繪法國政府渡輪「梅杜薩」號,遭遇海難後,艦長官員倉皇逃生,將陷入飢餓和絕望之中的150名乘客拋棄在臨時木筏上,在漫天大海中漂泊數日之後,即將獲救的瞬間。最終僅15人生還,甚至出現食人的慘劇。畫作融合了巨型英雄歷史畫和可怕的寫實主義,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和力量,成為浪漫主義運動的標誌性宣言。

作品選取船員們因看到地平線上出現一條船隻而無比激動的瞬間,來表現人們與自然和命運搏鬥的頑強精神及不同心理狀態,作品採用了金字塔形的構圖,突出了兩個形成鮮明對比的三角形——一個是向前傾的人群,另一個是向後倒的桅帆,造成了一種緊張感。上升的金字塔形的一組人物佔據了畫面的主要部分,他們極度激動,感情全都集中在處於金字塔頂點的紅巾上。畫中強烈的明暗對比與森嚴沉鬱的色調使整幅作品充滿了悲劇力量。

《梅杜薩之筏》的誕生,是有著深刻的事實背景的。1816 年7 月,法國政府派遣巡洋艦"梅杜薩"號載著400 多名士兵和少數權貴,前往非洲塞內加爾。率領艦隊的船長是個貴族,對航海一竅不通,由於他的疏忽大意和錯誤指揮,艦隊在經過西非海岸時觸礁沉沒。船長和一群高階官員乘坐救生艇逃命,把150多名乘客拋棄在一隻臨時搭建的木筏上,任他們在汪洋中聽天由命。在海洋上長時間漂浮後,許多人死去,屍體開始腐爛,被飢餓煎熬的人們甚至開始啃吃人肉,有的精神失常,彼此互相殘殺。十幾天後他們獲救時,木筏上只剩下十五人,而不久其中的五人也死去。當時的法國政府為了逃避輿論的譴責,對這一特大的慘劇只做了輕描淡寫的報道,後來在兩位木筏上倖存者的努力下,這一事件的真相終於大白於天下。輿論為之譁然,極富正義感的畫家知道這件事後憤慨不已,決定把這一悲慘的事件描繪出來。為此,他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採訪木筏倖存者,到醫院觀察病重者,對屍體進行細緻的觀察,還請人制作了一隻木筏進行模擬等,從而最終完成了這幅驚心動魄的作品。畫面描繪了木筏上絕望的人們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看到了天邊船影的剎那間的情景。畫面的中心,人群搭建成了一個金字塔形的人塔,頂端是一個黑人,他正高舉紅襯衫盡力揮舞著,以期引起遠方船隻的注意。下面的人們互相簇擁和攙扶著,飢餓、死亡困擾的人們在絕望中做著最後的掙扎。人群總的來說是慌亂、緊張的。有的人在支撐著上面的黑人,有人在吶喊求救,有的人在商量著更好的辦法。與喧囂和慌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木筏的邊緣靜靜躺著的屍體,還有一個默默坐在木筏邊緣的老人,他懷裡抱著死去的兒子,神情絕望,對求生似乎已經無動於衷。畫面的左端有一個傾斜的船帆,鼓滿了風,在海風中搖擺,與前面的人塔形成了視角上的對應。籍裡柯是把這些落難的同胞,當成了向命運抗爭的勇士來描繪的,畫面上的人都健壯有力,像米開朗基羅筆下的人物一樣,他們搭起的人塔也很穩重、牢固。畫家用崇敬和褒揚的心情和浪漫主義的手法,描繪出了遇難者在極端的情況下,緊張、有序地進行自救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對獨自坐船逃跑的船長以及不負責的政府無情的鞭撻和譴責。畫中非凡的人塔造型構成了畫面的一大亮點,畫家著意構造了前傾的人群搭建的人為三角造型和被風吹鼓的船帆三角造型,它們遙相呼應、互相襯托,代表了人與自然的抗爭和戰鬥。畫中的人物形象也個個鮮明豪放,互相攙扶的臂膀,揮舞的手臂,把緊張的氣氛渲染得淋漓盡致,也體現出了一種悲慘的壯烈美。這幅展出時曾轟動了法國,人們拍手稱快,而一些舊貴族恨不得將其撕成碎片。後來在國王路易十八的支援下,畫家將其捐贈給了盧浮宮美術館,才算了事。籍裡柯這種注重個性表現,善於運用誇張和幻想,富有激情的創作手法,開創了法國浪漫主義繪畫的先河,對後來多個繪畫藝術流派的產生影響深遠。

作品描繪的是1816年法國皇家海軍"梅杜薩號",由於船長無能而觸礁沉沒,筏上殘生者在望見遠處船影時嘶聲呼救的情景。 畫家以金字塔形的構圖,刻畫了遇難者的飢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種情狀,畫面充滿了令人窒息的悲劇氣氛,開創了浪漫主義先河。

康斯坦勃爾

康斯坦勃爾(1776~1837),19 世紀英國著名的風景畫大師。出生於英國薩福克郡勃高爾特一個磨坊主家庭。曾師從一位很有才華的業餘風景畫家喬治·博蒙特學畫,後考入皇家美術學院學習。他的風景畫不固守傳統,自成一家。一般比較專注於平凡事物的描繪,忠實於自己的視覺感受。風景畫代表作還有《玉米地》、《巨大的石碑》、《弗拉巴德的水車小屋》等。

入選畫作:

《甘草車》

尺寸:130 × 185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英國,倫敦,國立畫廊

這幅田園氣息濃郁的風景畫,是康斯太勃爾的代表作。描繪溫暖夏日的午後,薩克福的弗拉福特磨坊附近,靜靜推動風車的溪流。田園牧歌式的靜謐氛圍,融匯素描記錄光線和自然現象稍縱即逝的效果。對風景畫的發展和其後的巴比松畫派帶來了深遠影響。

《乾草車》是康斯坦勃爾創作成就的優秀代表,在其田園抒情風景畫中也是最富詩意的一幅。這幅作品是對地道的英國農村風光的描繪,畫面中的馬車上裝滿乾草,在清淺的小溪上涉水而過,富有恬淡的生活情趣,人們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也由此激發出來。這幅作品1824年在法國巴黎沙龍展出時,以其絢爛而渾厚的色彩,詩一般的情調和真實的描寫博得了人們的讚賞,反響很大。

19 世紀是英國風景畫的黃金時代,康斯坦勃爾和透納是其中最卓越的風景畫大師。不同於透納的幻想主義風格,康斯坦勃爾是忠實的現實主義畫家,他的風景畫技法自然,追求真實的視覺感受,許多風景畫都是對家鄉真實風景的忠實描繪。《乾草車》就是畫家描繪的一幅充滿詩意的家鄉風景畫名作。畫面的前方是一條沿河的鄉間小道,一條花色斑紋的小狗站在路上向河裡張望。明鏡般的河水裡,兩匹馬並排拉著一輛粗糙的四輪乾草車涉水而過,車上坐著兩個男人,看得出都是當地平凡的農夫。車子的經過,劃破了平靜的河水,水面上蕩起了層層的漣漪。水面右端一隻小船掩映在茂密的水草叢裡。畫面左邊的小路盡頭,坐落著一座鄉下農舍,農舍的右方矗立著幾棵大樹,枝葉茂密繁盛。從遠處望去,白色牆面、紅色屋頂的農舍與周圍的綠樹青水渾然一體,協調而又柔和,醒目而不張揚。畫面的遠方,黃綠色的田地延伸到茂密的樹林深處。高遠的天幕上佈滿了富有動感、變幻無常的雲朵,把整個畫面襯托得空闊而又靈動。整個畫面清新、自然,搖曳多姿,如詩如畫,瀰漫著濃厚的鄉土氣息。畫中運用了多種色彩,紅花綠草、藍天白雲、青水碧波,各種顏色互相對應又相互交織,打破了古典主義畫家一直用棕色、褐色所營造的凝重壓抑的畫面氣氛,把畫面渲染得明快、淡雅。畫面的雲朵描繪的極富特色,分透明和不透明的,它們彷彿都在流動著,而藍灰、銀灰和微綠不同色澤的雲層,把雲朵變化無常的形態,厚薄輕重的質感形象地體現了出來。讓人不得不歎服畫家精微的觀察力和極端細膩的用筆,也難怪畫家德拉克洛瓦在看到這幅畫上的雲朵後,馬上飛奔回家修改了他的名作《希阿島的屠殺》一畫上的雲彩。畫上的光線運用也很有特色。正午的陽光穿過樹木的枝丫照在水面上,水面上泛起了層層漣漪,光影在水面上閃爍、跳躍,鮮活得好像觸手可及。樹葉也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黃色的光輝,就像滿樹金子一樣。據說,畫家愛用白色的亮點來表現樹葉上的閃光,被人們稱為"康斯坦勃爾的雪",在這幅上就體現的很明顯。正如籍裡柯曾評價的那樣:"正是康斯坦勃爾給了我一個優美的世界,康斯坦勃爾所用的各種不同對比的色彩,從遠處看產生了一種跳動的效果。" 康斯坦勃爾一直立足於真實的現實描繪,為了表達各種各樣的生動景色,他大膽創新,透過各種表現手法把自己視角中的景色描繪在畫布上,在這幅畫中光線、空氣、發光的樹葉、富於變化的雲朵都描繪得如同真的一般,我們從這幅畫中也可看到畫家在風景畫上不同凡響的精湛造詣。康斯坦勃爾是一個獨樹一幟的卓越風景畫大師,他的作品受到了許多畫家的熱烈好評,他的創作成了法國後來風景畫家們學習的楷模。他獨特的繪畫技巧也深刻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畫家。

乾草車,是法國畫家康斯太勃爾田園風光的代表作,描繪了一輛運乾草的馬車,正涉過一條潺潺的淺溪。色彩透明的雲朵像天鵝絨似的在天際飄浮滾動,翠綠的草地上,古樹葉沾滿露珠,閃爍著白色的反光。溪邊的農舍,洗衣的農婦,狂吠的小狗,整個畫面清新自然和諧,有一種令人震撼的美!

透納

透納(1775~1845),英國風景畫家,在亮度與純粹色彩的表現上特別精彩,也被稱為印象派畫家。出生於倫敦,自幼就表現出卓越的繪畫才能,特別在表現海景畫方面特別有天賦。因為在藝術上的突出成就,曾被英國皇家藝術學會吸收為最年輕的學員,後任皇家藝術學院教授。他對海景畫很有研究,尤其對水氣瀰漫的掌握有獨到之處。代表作還有《國會大廈的火災》、《販奴船》、《戰艦歸航》、《暴風雪》等。

入選畫作:

《勇猛號戰艦被迫銷燬》

《勇猛號戰艦被迫銷燬》是對優雅戰艦的傷感紀念,也是對不列顛海軍曾經輝煌的哀悼。畫中的「勇猛號戰艦」在特拉法加海戰中,贏得英雄般的地位,但現代蒸汽技術永久註定了桅杆船的終結命運,也見證了這個偉大時代的技術變革。冷暖色調的交錯、鬆散筆法與厚重顏料的對比,舊世界與新時代的碰撞,光色的強調和激情的筆觸,都展示了透納精湛技巧,預兆了印象派的誕生。

《暴風雪中的汽船》

尺寸:122 × 91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英國,倫敦,塔美特美術館

《暴風雪中的汽船》是透納在海景畫風格的成熟代表作。畫面描繪的是翻卷的旋風把海浪高高捲起,空氣中夾雜著雪花和海霧,天地一片混沌,隱約可以看到汽船的輪廓以及前進的方向。畫面色彩運用豐富而富有變化。從中可以領略到作者超越人們日常生活經驗的繪畫探索。

透納是英國繪畫史上一位天才級的風景畫大師,尤以善於描繪海景畫而廣受關注。他性格敏感而富於幻想,具有浪漫氣質。在廣泛學習各方繪畫藝術的基礎上,最後在海景畫方面獨樹一幟,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藝術語言和繪畫風格。他的繪畫不僅能表現自然界的有形事物,而且還表達出了人們視角範疇之外的某些東西,特別善於表現各種東西混雜在一塊的某種感覺和印象,甚至氣氛、狀態、模糊的顏色等等。所以,他的繪畫更關注人本身對自然界的主觀感覺和印象,是繪畫上對井然有序的理性秩序的突破。《暴風雪中的汽船》是透納在海景畫風格成熟時期的重要作品。畫面上我們可以看到翻卷的旋風把海浪高高捲起,空氣中夾雜著雪花和海霧,天地一片混沌。所有事物的形狀都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只在朦朧的海風漩渦中,隱約看到了汽船的輪廓以及航進的方向。汽船的桅杆高高的聳立著,在海浪中起伏。畫面上的一切都處在朦朧和失真的狀態中,一切都是人們感覺中的剎那間印象。畫面上用旋風的形式來表現海浪,那夾雜著浪花、雪花的旋渦,使人感覺到一種真實的動感和排山倒海的氣勢。而洶湧的海面也彷彿有一種突破某種束縛的衝動和不安,翻滾咆哮、搖擺不定。畫中充斥著某種激盪人心的因素,讓人久久不能平靜。畫面的色彩運用豐富而富有變化,天上翻卷的烏雲彷彿又成了海面上海浪的影子。翻滾的海浪、白色的雪花、濃重的海霧以及汽船噴發出的蒸汽交織在一起,所有的顏色都混雜在一起,辨不清真實本色。同時,畫家也有意在它們之間保持了一些細微的差別,從而使顏色更加豐富和鮮明。所有的東西都混雜在一起,處於"似與不似之間",使畫面達到了奇特的表現效果,也難怪有人說這幅畫有點像中國的寫意畫。畫面的光線處理也極具特色,從汽船的上面發出了一團強光,也許是汽船上的燈發出的,或許是天上的閃電。在它們的照射下,前面的海水一片光明,泛起了層層亮光,更前方的海水則顯示出不同的光澤。畫面的明暗對比強烈,對遠近光線的把握以及暴風雪中不同介質對光線的映照都變現的各個不同,各具特色。畫家對海面上的光線、空氣、海水等的心領神會由此可見一斑。據說,畫家為了觀察暴風雨中的海面,曾讓人把自己綁在桅杆上長達四個小時,此間的種種辛酸可想而知。從這幅上我們也可以領略到畫家超越人們日常生活經驗的繪畫探索,他更關注自己的主觀感受,而風景的本身已經退居到後一個層次,他用大膽的筆觸、燦爛的色彩,賦予了畫面一種精神的動感和力度,把自然界的崇高和壯闊表現得形象生動。但是這種風格在當時並不被人們接受,這幅畫在展出時,就有人評論它是"肥皂沫和石灰水的結合"。透納對繪畫藝術的大膽探索對後來印象主義畫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個人也被評價為是帶有印象主義色彩的風景畫家。

庫爾貝

庫爾貝(1819~1877),19世紀法國寫實主義畫家的傑出代表。出生於弗蘭許·康提附近小鎮奧爾南的一個農場主家庭。20 歲時前往巴黎,跟隨一位無名畫家學習繪畫,並經常到盧浮宮臨摹名作。由於經常發表社會改良以及同情下層勞動人民的社會主義式的作品,而經常受到資產階級評論家的譴責。晚年一直在瑞士過著逃亡生活,直至去世。他的作品寫實主義特色明顯,構圖、用色極為獨特。代表作有《奧爾南午後休息》、《石工》、《帶黑狗的自畫像》、《畫室》、《浴女》等。

入選畫作:

《畫家的畫室,真實的隱喻》

尺寸:361 × 598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法國,巴黎,奧賽博物館

這幅敘事程度極高的畫作,是寫實主義創立者庫爾貝的傑作。構圖中心正在創作的庫爾貝,象徵性了繪畫中「真理」的觀念,躶體模特是非理想的美的化身。藝術工作室的環境氛圍中,孩童的意見超越他人之上,說明觀察和表現當代現實的美,對藝術而言至關重要。標題語義雙關,既是真實的隱喻,也是庫爾貝對寫實主義背後哲學的隱喻。

庫爾貝這幅副標題為"我七年美術與道德的總結"的作品中充滿了畫家周密安排的謎團,庫爾貝在給尚弗勒裡的信中進行了一些說明,但仍然需要我們的解釋,也有人將這幅作品解釋為對拿破崙三世以及其他"背叛共和制者"的批判,儘管如此,正如庫爾貝所說的那樣,這幅作品"充滿了令人不解的謎,願解開這一謎團的人幸運"。

《畫室》原名《真實的寓言:我七年美術與道德的總結》,是庫爾貝七年藝術生活的總結,也是他現實主義繪畫風格的宣言,其中更明證著畫家的道德追求、人生理想、政治信念。這幅畫在1855 年參加巴黎萬國博覽會時曾被拒之門外,"罪名"是太具有社會主義性質,於是賭氣的畫家藉機在展覽館旁邊開辦了一個個人畫展,把這幅畫放在顯眼的位置,並首次打出了"現實主義"的旗號。在這幅畫上,畫家把社會各個階層的人物匯聚一堂,把真實的現實世界擺放在了我們面前。畫面分三個部分,左邊是一群為生活奔波的勞苦大眾,有商人、農民、手工業者、失業者、乞丐、妓女、瀕臨死亡邊緣的人等,他們代表著真實的社會現狀,這些人終日為生活而辛勞,卻被憂愁、貧窮困擾著,他們的財富被不平等的社會制度和剝削階級掠奪了,他們更無緣於藝術,被畫家稱為是"以死為生的人"。畫面的右邊是畫家藝術領域的同行、朋友以及一些熱愛和平的人們,其中包括詩人波德萊爾、社會活動家普魯東等。他們有理想、有抱負,為自己理想中的世界而努力奮鬥,被畫家稱為"以生為生的人"。中間是正在作畫的畫家本人,他正在畫著家鄉奧爾南附近的風景畫。畫家把自己置身於畫面的中間,表明了自己忠實反映現實的中間立場,寓意用自己的畫筆對兩個不同的世界進行忠實的描繪。一個裸體的女模特站在他的身後,象徵著真實的自然。前方一個小男孩正聚精會神地注視著畫家的畫筆,他代表了忠實的目光。小男孩的腳下有一隻正在練爪的白色貓咪。左邊地上擺放著象徵音樂的吉他,右側正在閱讀的波德萊爾代表了詩歌、文學,他們在畫面上的出現表明了畫家對文藝應該進行現實主義創作的呼喚。右邊門口一對擁抱的男女是自由戀愛的象徵。前面一個正在欣賞繪畫的貴婦人是繪畫的業餘愛好者。畫中許多謎樣的寓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不過,在這幅畫中畫家寫實主義的繪畫風格已經成熟,質樸不加修飾的人物形象,各色人等一同登臺的開創性繪畫理念以及對現實世界真實的藝術反映,都體現了他鮮明的現實主義創作風格。正如畫家本人說的那樣:"繪畫本身就是具體的藝術,應該描繪現實中存在的事物。"庫爾貝雖出生於富裕的農場主家庭,但他同情社會底層的窮困大眾,他雖躋身於藝術家的行列,但他未曾忘記社會低層人們的苦難,這從他一貫的政治主張以及參與巴黎公社運動,直到運動失敗,逃亡瑞士,客死他鄉的經歷就可以看出來。所以從某個層面來說,庫爾貝是用他手中的畫筆進行社會改革的政治家,他曾經說過:"求知是為了實踐,這就是我的想法。如我所見的那樣去如實表現我那個時代的風俗、思想和它的面貌,不僅要做一名畫家,還要做一個人。總之,創造活的藝術,這就是我的目的。"所以按我們的標準他可稱為是一個人民藝術家。庫爾貝開創的現實主義風格,對1 9 世紀歐洲各國的文藝運動影響深遠。直到今天,現實主義仍是被普遍認可的最基本、最傳統的藝術創作風格。

關於此畫的內容﹐畫家本人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作了解釋:"我在中間作畫。右邊是我的同道﹐我的朋友﹑工人們﹑熱愛世界和熱愛藝術的人們。左邊是另一個世界﹐日常生活的世界﹐人民﹑憂愁﹑貧困﹑財富﹐以及那些損害他們的人﹐還有生活在死亡邊緣的人們。"畫家的立意在於展示自己從1848年以來的藝術創作生涯,並寄寓一種意味深遠的社會哲理。在這幅畫中描繪了三十多人,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寓意:畫面中間是畫家自己正在畫一幅風景,畫前小孩代表"無邪的眼睛";裸體女模特兒代表畫家心目中的繆斯,或真理;畫幅背後一個十字架上釘著聖徒聖賽巴先,代表僵死的學院派藝術。總之畫中出現的人和物都有一定的寓意,看來十分費解,但它體現了畫家的民主思想和現實主義的藝術方向。這幅畫構圖完整、畫面氣氛和諧,以及色彩的統一是無與倫比的,畫面中心的裸體更是美妙絕倫,丟在地上的粉紅色衣服就是一幅極好的靜物畫。這幅巨畫顯示了畫家很強的把握複雜構圖的能力以及畫家寫實的造型和色彩技巧,畫的物象具有充分的質感和量感,這一切都表明庫爾貝是偉大的現實主義大師。1855年,巴黎舉辦世界名畫展覽,評審委員會拒絕接受庫爾貝的這幅《畫室》,原因是太具有社會主義性質。於是畫家決定就在世界名畫展附近租一間房子單獨展出這件作品,並題名為"現實主義展覽館",同時發表"現實主義宣言",現實主義藝術流派因此而得名。

米勒

米勒(1814~1875),19世紀法國傑出的現實主義農民畫家。出生於諾曼底半島格魯契村的一個農民家庭。23歲時來到巴黎學習繪畫,後因巴黎流行黑熱病、政治動盪不安等因素,攜全家定居巴黎近郊的巴比松村,在從事農業勞動的同時進行繪畫創作。他用極端細膩的筆觸,寫實主義風格,把辛勤勞作的農民與崇高的宗教情操真切地描繪了出來。代表作除了《拾穗者》外,還有《播種者》、《晚禱者》、《牧羊女》等。

入選畫作:

《晚禱》

看到這對在田間默默祈禱的農民夫婦,我們彷彿也聽到了遠方依稀可見的教堂傳來的鐘聲。這"鐘聲"好像越來越大,傳得越來越遠……

米勒現實主義藝術風格的典型代表《晚禱》。描繪深秋寒冷的夕陽暮色中,空曠原野上的農民夫婦,伴隨遠處教堂的鐘聲,虔誠的俯首默默祈禱,感謝上帝賜予勞動的恩惠,並祈求保佑的情景。畫面安靜而莊重,表現的不單是對命運的謙恭和柔順,更是緬懷辛勤勞動以養育眾生的先祖。畫中蘊涵的莊嚴和崇高深深打動了歷代世人的心。

馬奈

馬奈(1832~1883),出生於法國巴黎的一個富有家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後來跟隨一位學院派畫家學畫,因為不滿意老師的學院派教學方法,他經常去盧浮宮臨摹提香、委拉斯開支、戈雅、魯本斯等人的作品,並從中汲取營養。1863 他的名作《草地上的午餐》遭受到沙龍的拒絕,但革新派畫家對他情有獨鍾。他的畫具有印象主義的特色,對19世紀後期繪畫風格的改革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代表作還有《吹笛少年》、《威尼斯河》、《福利斯·貝熱爾酒吧》等。

入選畫作:

《福利·貝熱爾的吧檯》

創作於1882年,這幅畫是作者生前最後一次刻畫他所熟悉和喜歡的巴黎喧囂和豪華的生活。

《草地上的午餐》

尺寸:264 × 208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法國,巴黎,印象派美術館

這幅現代派繪畫起源的不朽之作《草地上的午餐》,參考了諸多歷史名畫的構圖,馬奈將原作中的女子,描繪為寫實又現代的裸女,赤身坐在溪邊草地,與兩位姿勢挑逗的紳士作伴,目光無懼的直視觀者。這幅引發巨大爭議的作品,介於寫實和印象主義之間,明暗交錯和光影變化,簡化的細節與模糊的背景,被視為印象派的先驅之作。

畫上拉斐爾的女神和喬爾喬內的仙女成了女模特兒,其中一個裸體,另一個半穿著衣服。她們和兩個衣冠楚楚但顯然又"放蕩不羈"的波希米亞藝術家在樹林中消遣娛樂。此畫把人物置於同一類樹木茂盛的背景中,中心展開了一個有限的深度;中間不遠地方的那個彎腰的女子,成為與前景中的三個人物組成的古典式三角形構圖的頂點。畫家在對外光和深色背景下出現的女人的白皙面板,在色彩表現上作了某些新的嘗試。

《草地上的午餐》描繪的是一個愉快的午後,幾個年輕人在草地共進午餐後的情景。畫面的背景是一片茂密的樹林,樹木枝葉繁密茂盛。畫面中間的綠草地上,一個赤裸的女人無拘無束地坐在草地上,手託著下巴,面對著畫外,神情悠閒自在。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她身邊兩個衣冠楚楚的紳士模樣的人,他們兩兩相對,正半坐半臥地談論著,一個還伸出手比畫著什麼。他們的前方堆滿了女人的衣服、帽子等東西,一個盛放野餐食物的籃子翻倒在地,麵包、水果等食物散落了一地。他們後方是一條流向畫面深處的小溪,一個衣衫單薄的女人正站在小溪裡汲水準備沐浴,小溪的深處隱約可見停泊著一隻小船。整個畫面清新、淡雅,把一次草地午餐描繪得愉快、閒適、隨意、自然。畫面上蜿蜒曲折分成兩個層次的流水,使畫面有一種流動的感覺。畫上色彩濃重,光線也很強烈,具有很強的色感和光感。這幅畫的構圖受到了喬爾喬內《田園合奏曲》的啟發,在《田園合奏曲》中,畫家也是描繪了兩個著衣青年貴族與兩個裸體女子,可是喬爾喬內是賦予了那幅畫神話氣息的。而在這幅畫上,馬奈大膽地把一個肆無忌憚的裸體女人與兩個穿著西裝的巴黎上層社會青年放在一起,並且畫中人物的手勢據說在傳統上有"亂交"的意思,可以想到當時造成的轟動。這幅畫在1863 年的沙龍展出時以"有傷風化"而遭到拒絕,後來在"落選者沙龍"中展出時,拿破崙三世看到這幅畫時,也大為光火,稱它是"淫亂的",從此再也不看落選作品了。這幅畫的畫法在很多人看來也是粗俗不堪。他拋棄了人們所習慣的光滑用筆,而且不借助線條而是用色彩造型。並且他運用了強烈的色彩和明快的平透色彩,從而徹底突破了傳統的厚塗法,使畫面變成了二度平面。畫面上也不再存在傳統的結構對比,所有的畫面物件都變成了最基本的形和色塊。馬奈這種題材和畫法在當時是人們所不能理解和接受的。然而正是這些大膽的突破性創新預示了印象主義繪畫流派的誕生。馬奈的藝術探索無疑是超前的,他繪畫的風格自由、灑脫,不受成規的束縛,並且打破了空間透視的慣用手法和一成不變的棕褐色畫面,使繪畫打破三度空間朝著平面形的方向發展,正是從這個層面說,馬奈是19 世紀繪畫向近代繪畫發展的革新者。正如佐拉評價他的那樣:"他的畫總是金光閃爍,光線猶如一條寬廣的白色流水灑落下來,柔和地照亮物體⋯⋯體現了人類才智中至今未被發現的一面⋯⋯由個人氣質決定的富有人性美的對現實的表現方式。馬奈先生同庫爾貝以及所有具有獨特的、強列的個性的藝術家一樣,註定要在盧浮宮佔有一席之地。"事實證明,佐拉的評價是中肯的,也是正確的。

柯羅

柯羅(1796~1875),法國19 世紀中期最著名的風景畫家。出生於巴黎一個富裕的時裝店主家庭。26歲才開始學畫,曾師米夏隆和貝爾坦兩位畫家學習繪畫,不過他真正的老師一直是大自然。他重視寫生,主張向大自然學習,發展出一種包含濃厚人情味的淡雅、詩意的畫風。代表作風景畫有《林中仙女》、《納爾尼橋》、《疾風》、《達芙萊鎮》等,人物畫有《戴珍珠的少女》、《藍衣婦女》等。

入選畫作:

《孟特楓丹的回憶》

尺寸:64 × 88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法國,巴黎,盧浮宮

柯羅代表作《孟特楓丹的回憶》,融合了自然風景的關鍵元素,營造出完美和諧的圖景。優雅的大樹、波瀾不驚的廣闊的水面,安靜的人物形象沐浴在柔和、瀰漫的微光中。以高度的寧靜感,濃縮了抒情與詩意的世界,具有夢幻的浪漫主義內涵。

整個畫面上,湖光山色被描繪得朦朧清幽而又細膩,採用的色調和諧恬淡,一切都處在銀灰色的調子中。右邊的樹木枝繁葉茂,佔據了超過四分之三的畫面;左邊主要是正在採摘樹上鮮菌以及地上野花的婦女和孩子們,這使整個畫面都充滿了生氣和情趣。作品暗部的處理突破了傳統的濃重的黑暗色調,別具匠心地運用了有夢幻色彩的紫灰色。這一切都使畫面顯得更加優雅而富有韻律,如一首夢幻曲,使人產生無限遐想。

《孟特楓丹的回憶》是柯羅晚年創作的最具代表性的風景畫傑作,畫面美麗的像一首抒情詩,具有優美典雅的浪漫主義色彩。畫中描繪的孟特楓丹位於巴黎北部的桑利斯鎮附近,景色十分美麗,是畫家早年經常去散步和寫生的地方。這幅畫就是畫家對孟特楓丹優美風景的回憶之作。畫面在一個清晨的湖邊展開。薄霧正在漸漸隱去,天地萬物好像剛剛從睡夢中醒來,遠處的湖面在薄霧中顯得朦朦朧朧的。湖中的小山和小山在水中的倒影隱隱約約地掩映在湖水深處,縹緲、美麗,就如同我們常說的蓬萊仙境一樣。畫面近處,右邊有一棵分出了許多樹枝的高大樹木,它的枝丫微微向左傾斜,遮天蔽日地佔去了大半個畫面。樹上正開著毛茸茸的美麗花朵,彷彿一碰就會四散飛去。清晨的陽光透過大樹茂密的枝葉照射過來,在樹上露水的對映下閃閃發光。湖邊的野草地上,開滿了各種各樣的野花,美麗無比。與大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畫面左邊一棵上端乾枯了的小樹。在大樹的擠壓下,它也自然地向左邊傾斜,下面的樹身上開出了許多花。一個身穿紅色裙子的年輕媽媽正站在小樹下伸手採摘樹上的花朵,她的兩個孩子站在樹下,一個伸手指著小樹上的花,好像急於想得到花朵一樣,又彷彿在告訴媽媽要採摘那朵更好;她另外一個戴著紅帽子的孩子正蹲在地上採摘樹根的野花,十分專注的樣子。整個畫面清新、自然、典雅,洋溢著一種濃濃的抒情意味,讓人禁不住浮想聯翩,如痴如醉。畫面上的景物安排錯落有致,極為巧妙。遠處的山水都在背景的深處,起到了烘托和點綴的作用。大樹的樹根在畫面的右端,而整個枝丫卻鋪天蓋地佔據了大部分畫面,把遠處的山水更是遮擋在朦朧的意境中,而顯然比例失調的小樹在三個人物的搭配下,微妙地達成了一種視覺上的平衡。採花人的出現,更是為美麗的風景增添了詩意的浪漫主義氣息。柯羅是一個師從自然、從不盲從而又相容幷蓄的畫家,他的時代經歷了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繪畫潮流的興起衰落以及印象主義的興起,但他自始至終都保持者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他向一切有益的繪畫理念、技法學習,但更尊重自然,並用各種手法、技巧去表達自己心目中的自然,走自己的路。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不要仿效別人,仿效的人總是要落在後面⋯⋯你必須樸實無華地、按照自己的情趣去描繪大自然,絲毫不要受到古代大師或者當代畫家的影響。只有這樣,你才能畫出具有真實感情的作品⋯⋯遵循自己的信念⋯⋯千萬別做其他畫家的應聲蟲。"其實,這段話對所有從事藝術工作的人來說,都具有指導和借鑑意義。

惠斯勒

惠斯勒(1834~1903),美國著名畫家。出生於馬薩諸塞州洛厄爾。父親是美軍少校、鐵路工程師。曾在俄國帝國美術學院學習,1849 年父親病逝後,同母親回到美國,並考入西點軍校,但後來被除名。1855 年到巴黎學習繪畫,深受德加和庫爾貝影響,他的作品沉穩而優雅。代表作有《在鋼琴旁》、《白衣女郎》、《藍色與金色的夜曲:落下的火箭》以及《灰與黑的協奏曲:畫家母親肖像》等。

入選畫作:

《灰與黑的排列:藝術家母親》

尺寸:144 × 163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法國,巴黎,奧賽博物館

惠斯勒認為:「藝術的任務,是揭示觀察事物表象之下的東西。」《灰與黑的排列:藝術家母親》,在離散和重疊的軸線系列裡,組織呈現了簡化、分析性的研究。畫面提供了視覺對位法的某種形式,線條的稜角支配了畫面,惠斯勒的側影與支配性的影象風格形成共鳴,提供了視覺形式的對照。畫作預言了50年後才開始的幾何抽象風格。

該畫雖然著重探索的是色彩的絕妙變化,形式的裝飾性,以及由此形成的意境美,但畫家在探索藝術形式的同時,並未放棄對現實生活的真實表現,畫面上人物性格的刻畫堪稱入木三分。作者以滿腔熱忱與崇敬之情塑造了一個嚴肅虔敬、質樸無華的典型的美國母親的形象,具有感人至深的魅力。該畫稱得上是19世紀最偉大的肖像畫之一。

惠斯勒雖然受到了印象派畫風的深刻影響,但他一直保持著自我的審美情趣以及對繪畫藝術的獨特理解。因而他的繪畫風格與當時歐洲興起的印象派風格並不一致。他早期的"交響曲"系列作品始終貫穿著透過畫面色彩的和諧來表達音樂旋律美的創作意圖。正如當時有人描述他的客廳所寫的那樣:"一進屋就被他客廳的黃色牆壁迷住了,這黃色從牆壁根慢慢升到天花板,令人覺得像坐在六月的溫暖美麗的夕陽裡。沿著窗子,放了純藍色和純白色的陶器,裡面插著搖曳多姿的綠色植物。"他對和諧色彩的偏愛也由此可見一斑,這也構成了他繪畫上最突出的藝術特色。《灰與黑的協奏曲:畫家母親肖像》是畫家的一幅重要作品,也是一幅極能代表畫家繪畫風格的作品。畫面被大面積的黑色和灰色所佔據。母親坐在房間的椅子上,神態安詳、面容慈愛,脖子上圍著白色的紗巾,手上拿著白色的手絹,身上黑色的衣裙把整個椅子都遮蓋了。大面積的牆壁和地板都是純粹的灰色,與母親的黑色衣裙和黑色的窗簾、椅子形成了和諧的對照。窗簾上的白色小花朵,星星點點的,彷彿是跳動的音符。灰色的牆壁上掛著一幅畫框,畫上白色的背景與畫面上另外幾處的白色形成了呼應,如同黑色和灰色的交響曲中突然升起的白色音符,對比鮮明、強烈,使畫面增添了生機和情趣,也淡化了畫面上黑、灰兩種顏色的過分單調。整個畫中,窗簾和上面的小花、地板、衣裙、牆壁、畫框⋯⋯等事物本身的意義已經退居到次要的位置,好像都被畫家安排成了不同的音節,隨著顏色的增強和層次的變化,發出從低音到中音再到高音緩緩升起的優美音樂。在黑、灰兩種主要顏色的對撞中,又泛起層層和諧的白色音符,而到了最明亮的畫框,彷彿達到了最高音。這幅畫從造型、構圖、形式統統服從於對色彩和諧的追求以及音樂旋律美的襯托。從而營造出了一個充滿詩意和神秘色彩的氛圍,流暢的色彩和音樂的旋律美在這裡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幅出色的作品深受當時年輕藝術家的讚賞,也獲得了巴黎沙龍評委的認可,1876 年,惠斯勒憑藉它贏得了生平第一枚繪畫獎章。他的聲名也由此大播,受到了很多人的熱烈讚許和誠摯邀請。惠斯勒出於對故鄉的熱愛和思念,決定將這幅獲獎作品獻給祖國。可是,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館長收到這幅畫後,竟勃然大怒,謾罵惠斯勒算不上是畫家,並吩咐將它退寄回巴黎,畫家的尷尬和無奈可想而知。最後,法國詩人馬拉美等人聯名上書,才有法國政府出面買下了這幅名作,這也算是這幅名作的傳奇經歷了。惠斯勒的藝術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遠遠超過了人們的欣賞習慣的,這從他後期與著名藝術評論家羅斯金打的維權官司就可以清楚的看出來。可是到了後來,他終於普遍得到了人們的認可。1892 年,他的作品回顧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長期生活的英國和法國也都給予了他極大的榮譽,美國更是把他視為地道的美國畫家,是美利堅民族的驕傲。

該畫雖然著重探索的是色彩的絕妙變化,形式的裝飾性,以及由此形成的意境美,但畫家在探索藝術形式的同時,並未放棄對現實生活的真實表現,畫面上人物性格的刻畫堪稱入木三分。作者以滿腔熱忱與崇敬之情塑造了一個嚴肅虔敬、質樸無華的典型的美國母親的形象,具有感人至深的魅力。該畫稱得上是19世紀最偉大的肖像畫之一。

克勞德·莫奈

莫奈(1840~1926),法國近代繪畫史上最傑出的印象派代表畫家,出生於巴黎。早年曾分別跟隨畫家布丹和格萊爾學習繪畫,後來與雷諾阿、西斯萊、巴齊耶等交往密切,並經常一起到巴比松的楓丹白露森林寫生。1872 年創作《日出·印象》,採用原色主義、色調分割等方法,表現出強烈的光色變化,標誌著印象主義的產生。晚年創作了大量和睡蓮有關的作品。他的代表作還有《莫奈在船上作畫》、《河畔》、《垂柳》、《睡蓮》等。

入選畫作:

《日出·印象》

尺寸:48 × 63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法國,巴黎,馬爾莫丹藝術陳列室

這幅名畫是莫奈於1873年在阿弗爾港口畫的一幅寫生畫。他在同一地點還畫了一張《日落》, 在送往首屆印象派畫展時, 兩幅畫都沒有標題。一名新聞記者諷刺莫奈的畫是"對美與真實的否定, 只能給人一種印象"。莫奈於是就給這幅畫起了個題目——《日出·印象》。它作為一幅海景寫生畫, 整個畫面籠罩在稀薄的灰色調中, 筆觸畫得非常隨意、零亂, 展示了一種霧氣交融的景象。日出時, 海上霧氣迷朦, 水中反射著天空和太陽的顏色.岸上景色隱隱約約, 模模糊糊看不清, 給人一種瞬間的感受。

莫奈1862年入巴黎格萊爾畫室學習,與雷諾阿、西斯萊成為同學。由於不滿學院派枯燥死板的教學法,莫奈一年後離開了畫室。1865 年至1870 年是莫奈藝術創作的早期。這時,他已經開始使用印象主義畫派特有的碎筆技巧作畫,並努力探索著真實地表現大自然的方法,特別是描繪瞬間的感覺印象和那些充滿生命力和運動的東西。為了描繪大自然的真實光影效果,莫奈用輕快跳躍的畫筆,捕捉晨霧中起伏的流水在光線折射下所產生的豐富色彩。它傳達出海天一色的混融氣氛,創造了一種視覺上的微妙的震動感。

"印象主義"與"巴洛克"一樣,最初帶有貶義色彩,是評論家對莫奈等人的創新傾向的譏諷和嘲弄。1874 年,莫奈在"無名畫家展覽會"上展出《日出·印象》這幅作品,引起了軒然大波。一些人嘲笑畫家是把顏料裝在管子裡吹上去,隨便塗抹一下,簽上名了事。評論家勒魯瓦對這幅畫評價道:"印象?這幅畫應該會有什麼印象?⋯⋯技法如此隨意、輕率,連糊牆花紙也比這幅海景來的精美。"這樣的評論,引起了支持者和反對者長期的論戰,也把這幅畫炒得越來越響。後來,也就約定俗成地把這種繪畫風格稱為是"印象主義"。《日出·印象》描繪的是當時法國的第二港口勒爾弗爾港日出時剎那間的景象。一輪紅日從佈滿濃霧的水面上冉冉升起,晨光照射著海面,動盪的海水泛起粼粼波光。早起的小船在逆光的水波中盪漾,遠處的海港在水霧交織中模糊不清,一切都處在朦朧和縹緲的變化中。在畫面上,天空、水面、船隻、遠處的港灣在太陽的照射下呈現出不同的色彩變化,在這裡光線成了真正的主角,所有的一切都在它的主導下瞬息萬變。這幅畫與以前的繪畫相比是截然不同的。畫面上沒有明確的形體和結構,只有跳躍的色彩和光線,真實物體只是畫面上模糊的印象。全部畫面是畫家對日出時,一切景物在光線的照射下瞬息的把握。這確實是與傳統徹底決裂的,因為傳統的觀念認為物體是有固定顏色的,它們在光線的照射下只有明暗的區別,不會出現色彩的遊離和變化,可是在這幅畫中,莫奈表現出的正是在光線照射下,各種物體在光線的照射中所呈現出的色彩斑斕和變化的特徵以及明暗的效果。從中我們也能看出印象主義繪畫所重視的不再是物體的本身,而是以物體為媒介,反映色彩的強烈變化,奉光線為老師,以色彩的搖曳多姿為繪畫宗旨。這也難怪最初人們無法接受這些沒有章法,彷彿是胡亂塗抹的東西,因為它給人們的視覺衝擊是空前的,沒有參照的。印象派與傳統徹底決裂的"離經叛道"註定了他們最初的尷尬和無奈。以莫奈為首的印象派畫家,長期處於窮困潦倒的生活境遇中,得不到人們的認可。並且長期在外面對著日光繪畫,也是一件很艱苦的事情,正如莫奈本人說的那樣:"這是很糟糕的事,光一變,色彩也隨之變化。一種顏色往往只能持續一秒鐘,至少不會超過三四分鐘。這樣,我只能在三四分鐘內畫完它,一旦錯過,我只好停止工作。這是多麼令人受罪的活啊!"可是在藝術的探索中,他從來沒有停止過腳步,在以後的日子裡,他創作了大量的印象主義作品。晚年創作了大型組畫《睡蓮》,是藝術家最後的鉅作,也是他最著名的油畫。以莫奈為首的印象派所開創的印象主義畫風,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了近代的繪畫藝術,在世界繪畫史上寫下了重要的一頁。

這幅油畫描繪的是透過薄霧觀望阿佛爾港口日出的景象。直接戳點的繪畫筆觸描繪出晨霧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種色彩賦予了水面無限的光輝,並非準確地描畫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見。真實地描繪了法國海港城市日出時的光與色給予畫家的視覺印象。 由於它突破了傳統畫法的束縛,有位批評家就借用此畫的標題,嘲諷以莫奈為代表的一批要求革新創造的青年畫家為"印象主義",這一畫派以此得名。

《睡蓮組圖》

作者用20多年的時間養睡蓮、畫睡蓮,讓全世界都跟著他為這種植物著迷。他的《睡蓮》系列畫作一直是收藏家追捧的精品。

《睡蓮》

莫奈晚年的系列油畫《睡蓮》共250幅,主要描繪吉維尼花園中,變化莫測的水面之上,反映著天空和池塘的岸邊,以及倒影之上盛開的繽紛睡蓮。「池裡的精靈浮現在我眼前,我舉起了調色盤。」畫中竭盡全力描繪水中睡蓮映照下的自然華彩,成為世上色彩繪出的最奇妙和富麗堂皇的織錦緞。畫中內在的美兼備造型和理想,如同色彩交織而成的音樂和詩歌。

德加

德加(1834~1917),法國印象派畫家。出生於巴黎一個富裕的金融資本家家庭,受到了系統的古典教育,曾入國立美術學院學習安格爾的繪畫技法。善於運用流暢的線條表現事物瞬間的美感。與莫奈有過密切交往,也經常參加印象派的畫展,受到了印象派的深刻影響。喜歡描繪演員在表演中的瞬間動作。代表作還有《燙衣服》、《舞臺上的舞女》、《戴手套的歌者》、《藍衣舞者》、《苦艾酒》等。

入選畫作:

《女芭蕾演員》

表現了舞女內心的孤獨與寂寞。

《舞蹈教室》

這幅《舞蹈教室》是印象派畫家德加,「芭蕾舞女」系列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幅,顛覆傳統規則的「快照」式構圖,呈現了印象派對捕捉當代生活主題的激情。生動的筆法、明亮輕盈的色彩帶有印象派的典型特色。畫作還巧妙運用了日本版畫「中斷」構圖的戲劇性技巧,結合傳統形式和現代技法,賦予日常生活以全新的現實活力。

《舞蹈課》是"把印象派畫家的繪畫生長在寫實主義的土壤之中"的最典型的畫作。在《舞蹈課》中,著色最多的是舞者們的黃、綠、紅、藍的帶子的,輕易地描繪出動態的造型美。一些舞蹈女演員在芭蕾舞教師佩羅的指導下練習跳舞,佩羅站在中央,手裡拄著一根長柺杖,另一些擠在盡頭的學生在一邊休息,一邊觀看。從畫中女孩們在背部向前看,在第一排,另一個坐在一架鋼琴上,扭動著身子,在背上抓癢,雖然看不清面部,但小女孩休息時調皮隨意的神態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正在跳舞的芭蕾舞女演員的魅力與等待跳舞的女演員的不雅動作形成對照。儘管她們都是側著身的,但從觀看者的角度來觀察這些舞者並不費力,這就是利用畫幅的空白的一個好例子。

雷諾阿

雷諾阿(1841~1919),法國印象派畫家代表人物之一。出生於利莫市,曾從事陶瓷的繪圖工作,後來才開始學習繪畫。他是印象派畫家中年齡較小的一個。他對人物題材畫情有獨鍾,留下了大量的人物畫。善於透過純淨、透明的色彩表現人物富有彈性的面板和豐滿的身軀。他的代表作還有《鞦韆》、《鋼琴前的姑娘》、《包廂》、《浴女》等。

入選畫作:

《傘》

據說畫面上左手提籃子的女人是以雷諾阿之妻阿林為模特的。

《包廂》

畫家成功地表現了劇院中包廂裡的氣氛,雖然只畫了兩個人,但畫家明顯地突出了那個貴婦人的形象,化了妝的貴婦人與身後的紳士形成鮮明對比。

《布吉瓦的舞會》

這是雷諾阿舞會系列的三幅掛畫中的一幅。三幅畫中三對舞伴,三個場合,三場舞會,三段愛情的發生。

《紅磨坊的舞會》

尺寸:131 × 175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法國,巴黎,奧賽博物館

這幅作品描繪出眾多的人物,給人擁擠的感覺。人頭攢動,色彩跳躍,熱鬧非凡,給人以愉快歡樂的強烈印象。

表現法國上流社會縱樂淫逸的曠世之作《紅磨坊的舞會》,以諷刺手法和誇張筆觸,描繪紅磨坊這一「樂園」場面。瘋狂的動作和麻木的神情,沉醉在縱情恣肆中虛度光陰。熱烈嘈雜的氛圍下,畫面鮮明跳躍,筆觸灑脫靈動,紙醉金迷,頹廢無度的氛圍充滿動感和放蕩,隱含著對時代和社會的嘲弄:頹廢、冷酷、傲慢而疲憊。

《紅磨坊的舞會》一畫描繪了一個縹緲的夢幻般的仙境,雷諾阿試圖以素描的手法記錄下複雜的場景——不求素描的真實可信,只注重表現光、色氛圍的真實,從而使觀者從紛繁的畫面中感受到真實可信的生活氣息。畫中的人物著裝相當時髦,男主人公們都戴著高帽或草帽,女主人公均穿著用箍打撐著的裙子和腰墊。畫家採用近景與遠景對比的效果來突出雜沓的人群,將一個普通的室外的波西米亞舞會的平凡景象,變成了美麗的女人們和殷勤的男人們充滿光感和色彩的夢。畫家刻意追求的是從樹葉間隙中透出來的斑駁光線所產生的明暗協調。一束束光線,忽隱忽現地在人物的彩色形體上搖曳著,整個畫面籠罩在浪漫的煙霧之中,使得所有的人與物均具有一種柔和的美感。畫面靠前的幾個女性形象,嫵媚豐腴,透露出自然而健康的氣息。整幅畫洋溢著無憂無慮、愉快和歡樂的氣氛。

《紅磨坊的舞會》是一幅描繪人們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盡情歌舞、聊天的畫作,集中體現了那個時代自由、閒適的時代精神。畫中背景是位於巴黎馬特爾高地的一處很受歡迎的露天歌舞廳。畫面沐浴在自然的陽光下,畫上人物都處在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畫面以舞池的欄杆與大樹為一條直線可以分成兩個疏密不同的部分,前面的人在悠閒的聊天,後面的人正在翩翩起舞。在畫面的前景中一個小姑娘坐在長凳上,臉朝外面,另一個年輕女子把手搭在她的肩上正與舞池外面的一位男士談興正濃。男士左邊的桌上擺滿了飲料,旁邊一個小夥子正專注地盯著正在談話的年輕女子,好像被其中的那位女子的美貌深深吸引了一樣。他的右側是一個叼著菸斗吸菸的男士。舞池的轉彎處,一個戴著黃帽子的男士正探著身子,向一位背靠在樹上的女士搭訕。他們的背後是正在熱烈跳舞的人群,其中有兩對正在熱烈地擁吻,另外一對舞伴,兩個人都回頭看著舞池外面。這三對跳舞者組合成了一個正邊三角形的構圖,看上去均衡、對稱。畫中的人物都穿著時髦的服裝,熱誠、大方,愉快、現代。一場普通的舞會,在畫家的筆下變得特別雅緻有趣,甚至讓人有一種到了縹緲仙境的感覺,這與畫家對光線的獨特處理有關。畫面上看不到天空,光線從樹葉的縫隙中照射下來,撒在正在翩翩起舞的人們身上,形成了交錯的亮點。閃爍的光影好像隨著人們舞步的變化,呈現出不同的光澤。池中的空氣反射著光線,在畫面上形成了像霧氣一樣的朦朧影子,給人如同縹緲仙境的錯覺。舞廳上面的吊燈在日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與下面人群衣服上的色澤交相呼應。畫面上明亮的吊燈、黃色的帽子、亮麗的衣裙與黑色的衣服、圍欄形成了色彩的鮮明對比。整個畫中瀰漫的光與影、明與暗以及調和的多重色彩,組成了富有強弱和節奏變化的旋律,彷彿是一首低迷而又曲調平緩的歌曲,呈現出一種和諧悅目的集合。畫上的人物與所處的環境形成了水乳交融、渾然一體的藝術效果,正如雷諾阿說過的那樣:"我與我的人物形象交戰,直到他們與作為他們背景的風景合為一體時才罷手。"雖然雷諾阿的個人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並且經常被經濟困難和疾病困擾,可是他的作品中絲毫看不到陰暗和不安的調子,他總是把生命的閃亮一面展現在我們面前。在他的作品中總是洋溢著一種青春的活力和生命的激情,他總是以自己歡樂的方式在搖曳的光影中,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愉快和美麗。這反映了一個藝術家樂觀的情懷和為世界創造歡樂的藝術操守,在整個藝術史上留下了讓人備感溫馨的閃亮一頁。

《煎餅磨坊的舞會》

《煎餅磨坊的舞會》描繪在巴黎蒙馬特舉行的露天舞會。畫中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陽光透過樹葉形成跳躍的光斑,由近及遠的形體鋪陳產生多層次的空間節奏。光與影、明與暗和諧組合構成搖曳多姿畫面,充分表現了印象派對現實生活中光色變化的高度敏感,色調氣氛充溢著顫動、閃爍的強烈效果。

喬治• 修拉

喬治·修拉(1859~1891),新印象主義的創始者和卓越代表。出生於巴黎一個富裕的家庭。曾學習過雕塑,後進入巴黎美術學院學習造型和繪畫。受到化學家謝弗勒爾的色彩光輪原理的引導,創造了在畫面上精密安排人物,合理安排細密色點的"點彩畫法",將色彩、線條的表現性與感情的特質結合了起來。他的代表作有《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阿涅爾的浴場》、《馬戲團的一幕》、《喧鬧》等。

入選畫作:

《大碗島的星期日》

尺寸:207 × 308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

《大碗島的星期日》用古典的風格表現現代生活,是修拉點彩畫法的集大成之作。展現了19世紀末期,中低階層湧入巴黎郊區大碗島,享受河邊漫步和野餐的圖景。畫作有著精心的構圖和注重簡化的幾何形式,擁擠的人物似乎凍結在一個不互動的狀態,形象的漸次後退給陰影的轉換製造了強烈的深度感,效果夢幻而迷人。

在《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一畫中,他運用點彩手法,描繪了初夏的一個星期天下午,人們在公園裡愉快遊樂的情景。修拉那富有特色的畫風在這幅畫中充分表現出來,畫面光彩奪目,充滿寧靜的氣氛,就像夢中的風景一樣,沒有生命運動的感覺。修拉刻意運用弧線,以打破垂直和水平線的枯燥感,並使人物充滿了情趣,而且畫中人物是有古典線條的紀念碑式形象。在這裡,巴黎人的閒情逸致被描繪得有些古怪和不真實,具有一種冰封般的效果。然而正是這種穩定感和莊嚴感,使這幅作品在20 世紀藝術史中佔據一席之地。

在世界美術史上,印象主義到後來衍生出了"後印象主義"和"新印象主義"兩個派別。其中的新印象主義是對印象主義色彩運用的進一步科學化和精確化。我們知道,透過分光鏡可以把太陽光分析成七種顏色,印象派只是用這七種混合的原色作畫,並注意色彩在不同的光線照射下發生的不同變化。而新印象主義不用混合色,而是透過科學方法將自然中存在的色彩分剖為構成色,用微小的筆觸畫在畫面上,形成小色斑塊,靠觀賞者眼睛的自然混合產生中間色,並透過色光的混合,增加光量,提高光的反射率和透明度,使顏色的調和達到和諧、鮮明的效果。因而,可以說新印象派把光和色彩運用得更為精確和機械。《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是新印象主義典型的代表作,也是一幅在世界美術史上具有紀念碑式意義的油畫作品。畫面上的大腕島是位於巴黎附近奧尼埃的一個島上公園,也是巴黎人盛夏理想的避暑勝地。畫面上,聚集了許多週末來這兒遊玩的人們。畫家著意把畫面分成了被陽光照射的部分和處於陰涼中的兩部分,使畫面構成了鮮明的對比。畫面上的人物有的站在那裡欣賞風景,有的躺臥或坐在地上自娛自樂,有的成雙成對地談笑,有的面對湖面,獨自沉默⋯⋯幾隻小狗在地上游逛。畫面上的人物與周圍的湖面、樹木等構成了精密和諧的構圖,使畫面上物象的比例、物象與整個畫面的大小、垂直線與平行線的平衡達到了一種理性的和諧和科學秩序下的統一。比如近處陰影下站著的一對高個夫婦與陽光下撐著傘的一對母女以及遠處一個正在作畫的男士,處於一條水平直線上,而精湛的近大遠小的透視法使他們看上去比例和諧、科學,又讓人覺得格調明快、有趣,充滿活力。當然,與以往的繪畫作品比較,這幅畫最大的特點就是畫面上佈滿了精密、細緻排列的小圓點,這些小圓點是用不加調和的暖、冷色以及相近色、互補色等堆積而成的,在欣賞者一定距離的視角範圍內觀看,形成了極為鮮豔和飽滿的色彩效果。畫上的人物形象都不是很清晰,顯然這不是畫家最關心的,畫家刻意追求的就是把眾多人物安置在精確的幾何圖形中,在光線的照射下,使畫中的固定人物形成一種奇妙而又特別有秩序的和諧。仔細觀看,會覺得畫中的人物在各自的位置上形成了一種超越時空的凝重,彷彿各自都必須堅守自己的位置,不能打破某種默契,讓人感受到一種理性的不可違抗的井然和秩序。在色彩方面,畫中的黃色和橙色占主導地位,黃色與綠色、白色、黑色相互搭配交織,形成了溫暖、鮮明的色調,看上去賞心悅目。喬治·修拉極為講究精密秩序構圖的"點彩畫法",使藝術過於科學化,從而失去了藝術本身感性的色彩,使繪畫趨於機械和呆板。然而這種大膽的創新嘗試,卻具有非凡的劃時代意義,他的探索深刻地影響了近代藝術的形成,不僅影響了野獸派,也預示了近代幾何抽象藝術的出現。

修拉為了製作《大碗島上的星期日》這一幅鉅作,修拉整整花費了兩年的時間。這幅畫描寫的是巴黎附近奧尼埃的大碗島上一個晴朗的日子,遊人們在陽光下聚集在河濱的樹林間休息。有的散步,有的斜臥在草地上,有的在河邊垂釣。前景上一大塊暗綠色調錶示陰影,中間夾著一塊黃色調子的亮部,顯現出午後的強烈的陽光,草地為黃綠色。陽光透過了樹林,而投射在草地上的陰影,被色彩強調得界限分明。赤色、白色的衣服、陽傘和草地都現出一種好像散發蒸氣一般的黃色。色點彼此交錯呼應,給人以一種裝飾地毯的效果。畫上的人物也畫得很可笑,一個個看不清面孔和五官,連輪廓本身也都被小圓點弄得模糊不清了,似乎所有事物都是影影綽綽的。此畫的整個創作過程約分四個步驟:以素描佈置明暗對比;以色彩寫生;以寫生為基礎組織背景;以色點完成正稿。在正稿之前,共作素描20餘幅,寫生稿更不計其數。

保羅• 塞尚

保羅·塞尚(1839~1906),與凡·高、高更同為後印象派的著名代表畫家,被譽為"西方現代藝術之父"。出生於法國普羅旺附近埃克斯的一個富裕家庭,自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862 年到巴黎專門學習繪畫,並受到印象派畫家畢沙羅的指導。他透過自己的藝術探索,開創了繪畫的新境界,但生前一直得不到應有的認可。晚年回到家鄉,獨自研究自己的繪畫藝術。他的代表作有《玩紙牌的人》、《蘋果和橘子》、《浴女們》以及《聖維克多山》等。

入選畫作:

《聖維克多山》

尺寸:63.5 × 83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瑞士,蘇黎世,市立博物館

《聖維克多山》凹凸起伏的身形映現的閃爍的光影中。樸實有序的筆觸呈現出體塊嚴謹的造型,恰似一首和諧的色彩交響樂。筆觸的走勢排列、連線轉換,交織為厚重而富於肌理變化的色塊。構成了空間,也產生結構,形成對比和諧的秩序。色塊、筆觸、線條等抽象的視覺要素,從客觀景物的影象中漂浮出來,形成具有永恆感的全新現實。

在這幅畫中,畫家的筆觸更加抽象,輪廓線條也變得更加破碎、鬆弛。色彩漂浮在物體上,以保持獨立的自身特徵。畫中的每個筆觸都是以自身的作用獨立地存在於畫面之中,同時又服從於整體的和諧統一。畫家把客觀的現實轉化為主觀的造型,讓畫中的理性結構和自己的主張結合成一種永恆的藝術形式。人們從這幅畫中可以看到,藝術家在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結構與色彩、自然與繪畫的結合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欣賞畫作之前,我們有必要對塞尚繪畫藝術的特點和偉大意義先作個介紹。塞尚是個天才的藝術家,他開創了全新的繪畫領域,他的出現堪稱美術史上的一個分水嶺。在塞尚之前,美術基本上可以說是模仿的藝術,畫家追逐的是對自然和具體事物進行真實的表象再現。而塞尚之後,藝術家不再強調對自然事物的再現,而是透過理性的思索來表現自己對客觀事物主觀的感受。他探索的是怎樣透過色塊、色彩的冷暖、幾何圖案來表現物體的形狀、體積、形象,並透過這些表現物體的架構、相互關係和色彩,使畫面在平面化中具有深度感。作品是否逼真、形象,是否具有傳統上的立體感等在這裡已經不再重要,他們追求的是藝術的真實,一種理性支配下的深度真實。20 世紀所有以結構主義為基礎的藝術,比如抽象主義、立體派藝術等都是在塞尚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他是當代藝術的奠基者和開拓者,是繪畫藝術從表現形式上徹底與傳統決裂的創新者。聖維克多山是塞尚家鄉最高、最宏偉的一座山峰,也是塞尚最喜歡描繪的風景題材之一。在他的一生中曾透過不同的方法、角度畫出了60 多幅有關這同一主題的油畫作品。這些作品從一個側面見證了畫家藝術探索的過程。我們看到的這幅是畫家晚年創作的最具代表意義的作品。畫面上的景物,完全是色塊、幾何圖案、粗線條以及冷暖色彩搭配下的混合。就如同塞尚一直遵循的創作理念一樣,他去掉了一切浮華和襯托的背景,把事物還原到了方體、球體、錐體⋯⋯等最基本的構件中,讓這些東西以獨立的姿態存在下去。天空是混沌的色塊、山峰也只是模糊的輪廓,山脈下面的房屋、田地、樹木花草根本無法辨認清楚,只剩下支撐事物本質的形與色,這好比一下子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人的骨頭和骨頭的色澤,中間沒有衣服的包裹和肉體的依託。塞尚曾說過:"文學作品是以抽象概念來表現的。而借素描和色彩的手段組成的繪畫,則給畫家的情感與觀念以具體的形式;我們對自然可以不必太細緻、太誠實,也可以不完全順從;我們多少是自己模特的主人,尤其是自己的表現手段的主人。對你眼前的事物要做到心中有數,然後不斷地、儘可能符合邏輯地表現你自己的看法。"所以這幅畫也一樣,是畫家邏輯思維下的產物,是事物在畫家心目中的形式。他透過明亮、灰暗、跳躍的色塊和模糊的幾何形狀把色彩和線條放在了事物本身的層面,用最基本的繪畫要素表現了事物最本質的東西。塞尚的藝術遭遇是坎坷和淒涼的,他的作品屢次遭到沙龍的拒絕,並且被譏諷為是"用驢尾巴畫畫"的人。當身邊的許多朋友都聲名鵲起時,他仍然默默無聞地耕耘著自己的繪畫藝術。他透過自己的方式開闢出了一條全新的藝術之路,並且揭開了現代藝術的篇章,正如畢加索評價的那樣:"塞尚是我們大家的父親。"他在世界藝術史上的重要位置是無人可以代替的。

梵高

凡·高(1853~1890),荷蘭畫家,主要生活在法國。他是後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凡·高敏感易怒,聰敏過人,卻一直貧窮潦倒,幾乎沒有受過什麼正規的繪畫訓練。他1881 年開始繪畫,1886 年在巴黎初次接觸了印象派的作品,對他產生影響的還有著名畫家魯本斯、日本版畫和著名畫家高更等。他對繪畫創作近乎痴狂,擅長用濃重的色彩表達自己強烈的感情。他是繼印象主義之後在畫壇上產生重要影響的革新者,但是,生前他的作品一直沒有引起人們注意,直到去世後,才引起了評論家一致的好評。

入選畫作:

《星月夜》

尺寸:73.7 × 92.1cm

類別:布面油畫

收藏:美國,紐約,現代藝術館

作為表現性的後印象主義畫家梵高的作品,這幅畫有很強的筆觸。油畫中的主色調藍色代表不開心、陰沉的感覺。很粗的筆觸代表憂愁。畫中景象是一個望出窗外的景象。畫中的樹是柏樹,但畫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雲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紋理像渦狀星系,並伴隨眾多星點,而月亮則是以昏黃的月蝕形式出現。整幅畫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線條繪畫,表現出一種寧靜;但與上部粗獷彎曲的線條卻產生強烈的對比,在這種高度誇張變形和強烈視覺對比中體現出了畫家躁動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這幅梵高後期在精神病院創作的《星月夜》,旋轉躁動的星雲,金黃滿月的漩渦,火焰升騰的柏樹,被洶湧動盪的藍綠激流裹挾吞噬,誇張手法描繪的變幻星空,彷彿看得見時光的流逝。天空下安睡的村莊是如此寧靜而安詳。淡藍的色調,動感的線條,自由的時空感彷彿脫離現實的幻象,反映出梵高躁動不安的情感和瘋狂的臆想世界。

《星空》是一幅既親切又茫遠的風景畫。畫中高大的柏樹戰慄著,山谷裡的小村莊,在尖頂教堂的保護之下安然棲息,宇宙裡所有的恆星和行星在"最後的審判"中旋轉著、爆發著。畫的主色調是藍色和紫羅蘭色,星星發光的黃色點綴其間;前景中深綠色和棕色的柏樹,包圍著這個茫茫之夜。這是幅充滿幻想的畫作,超出了拜占庭藝術家當初在表現基督教的偉大神秘中所作的任何嘗試。凡·高筆下的那些爆發的星星,和那個時代的空間探索具有密切的關係。凡·高在此畫中用筆奔放,色彩濃烈,他來自直覺或瞬間的靈感,並不受理性的思想或嚴謹技法的約束。畫家用火焰般的筆觸來刻畫景物,旋轉的黃色、藍色的天空似乎要把人帶入奔騰的激流,這種感覺來源於凡·高對色彩和形象高度敏感的心以及他那渴望理解的靈魂。

1889 年5 月8 日,凡·高精神第二次崩潰之後,來到離阿爾25 公里的聖雷米自願接受精神病院治療。那時,醫生允許他白天外出寫生,他住院一個月後,畫了這幅畫,畫中的村莊就是聖雷米。畫面的左側是一棵柏樹,一顆燃燒的柏樹,扭動的枝丫彷彿是女巫的城堡。星雲與稜線宛如一條巨龍不停地蠕動著,圓盤一樣的星星在低垂的天幕上翻滾著,扭動著⋯⋯橙色的月、紫色的天空相互交錯。天空似乎就要擠壓下來,世界彷彿又回到了原始的混沌和混亂中,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迴旋、轉動、煩悶、動搖,在夜空中放射絢麗的色彩⋯⋯聖雷米小鎮在凡·高的筆下那夜似乎籠罩在某種不安的躁動中。可是正忍受病痛折磨的凡·高用這幅畫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呢?是壓抑的靈魂的宣洩,還是對死亡和毀滅的召喚,抑或是對渺茫的宇宙世界未可知的自我獨白?可是不管怎樣,面對這幅畫時,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能平靜,那大膽粗糙的線條,混亂不堪的畫面,給人一種震撼心靈的視覺衝動,我們不知不覺中就被捲入了一種情緒中,或是消沉,或是鬱悶,抑或是一種強烈的激憤。有人這樣評價這幅畫:"荷蘭自古以來就有畫月光風景的題材,但是能夠像凡·高般把對宇宙莊嚴與神秘的敬畏之心表現出來的畫家,卻前所未有⋯⋯"從繪畫技巧來看,畫面構圖極為準確,畫中以樹木襯托天空,以獲得構圖上微妙的平衡。特別是那些柏樹的線條畫得流暢而別具一格,正如凡·高自己曾描寫的那樣:"那些柏樹總是佔據著我的思緒——從來沒有人把它們畫得像我看到它們的樣子,這使我驚訝。柏樹的線條和比例正如埃及金字塔及尖碑那麼美麗——在晴朗的風景中的黑色的飛濺。"這幅畫的色彩主要是藍和紫羅蘭,同時也有星星發光的黃色,前景中的柏樹用了深綠和棕色,意味著黑夜的籠罩。整個畫面著色搭配協調,濃淡相宜,深淺適中,很好地配合了畫中的氛圍。。這種幻象,超出了中世紀藝術家當初在表現基督教的偉大神秘中所做過的任何嘗試,它來自畫家某種直覺或自發的表現行動,並不受理性的思想過程或嚴謹技法的約束。凡·高以火從藝術特色看,凡·高的《星月夜》,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他看到的幻象焰般的筆觸,標新立異的無畏,把自己超自然的,或者至少是超感覺的幻想體驗大膽地用筆觸來加以證明,作品預示了畫家用幻想作為手段而對自己的主觀世界加以表達的探索,但是這種探索,充斥著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凡·高的《星月夜》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雖然不同的人面對這幅曠世之作會有不同的理解,雖然我們誰也無法弄清楚作者真正的創作意圖,可是他大膽張揚地表現自我主觀世界的嘗試,對繪畫表現手法的探索以及對藝術無比的執著和忠誠,為後人留下了無盡的啟迪。

《第一步》

這作品是梵高臨摹自米勒的同名作品。畫面是一個農村的耕地,背面是農民的房屋。畫的右方一位農婦扶著小女兒幫助她學步。左方女嬰的農民父親蹲在地上張開雙手鼓勵她向前走。

保羅·高更

高更(1848~1903),法國畫壇上繼印象主義之後產生重要影響的藝術革新者,與凡·高、塞尚同為後印象派三巨頭。出生於巴黎,母親有秘魯人血統。他強調大膽的線條和裝飾性的色彩,作品追求原始性,帶有很強烈的象徵意義。代表作有《兩個塔西提女人》、《拿水果的女人》、《我們朝拜瑪麗亞》、《芳香的土地》以及這幅《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等。

入選畫作:

《塔希堤婦女》

1891年作者隻身來到南太平洋的塔希堤島去領略島上那種遠離城市喧囂的獨特風情。1895年作者返回巴黎後創作了此畫。

《佈道後的幻象》

高更借宗教傳說與現實生活的結合,描繪《創世紀》中的故事。斜伸的黑色樹幹,將畫面分隔為左下角的農婦和幻象兩部分——帶翼天使與雅各扭在一起難分難解,呈現出佈道後內心的掙扎。高更有意誇張了前後景在透視關係上的比例。簡潔的扁平化環境,強烈的紅色背景,呈現出強烈的非自然主義,也體現出後印象派的主觀畫風。

這幅油畫又稱《雅各與天使搏鬥》,是《聖經·創世紀》中的故事。畫中一群布列塔尼農婦在聽完佈道之後,眼前出現了《聖經》中"雅各與天使摔跤"的幻象。實際上,高更是要借這種宗教傳說與現實生活的結合,來表現他自己的幻想。高更以一根斜伸的樹幹將畫面分為兩部分。農婦們的形象被畫在左下方;她們戴著白色寬帽,在黑色衣裙襯托下,顯得尤為奪目。畫家有意誇張了前、後景人物在透視關係上的大小比例,使前排人物佔據大半個畫面,而與後景的形象形成強烈反差。畫的右上方,則描繪的是農婦們所產生的幻覺:帶翅膀的天使與雅各扭在一起,顯得難分難解。畫中所有形象都被大塊的紅色背景所襯托,既可代表田野,也可代表天空。畫中強烈的色彩,都是非自然主義的,完全是由畫家的主觀感情所決定,充分顯示了高更的綜合主義畫風。

愛德華·蒙克

蒙克(1863~1944),挪威著名畫家,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出生於挪威洛頓的一個名門望族,但是經濟並不富裕,他先遵從父親的安排唸完了工程學,後來才專心於他一直喜愛的繪畫。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經歷了多次痛失親人的不幸,這對他的創作風格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的作品曾深受後印象主義的影響。1886年創作的《病孩》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他擅長表現苦難、愛情、死亡等主題,代表作有《病孩》、《青春》、《吶喊》、《絕望》、《生命》等。

入選畫作:

《吶喊》

尺寸:121 × 141cm

類別:油畫

收藏:挪威,奧斯陸,國立美術館

非常有名的一幅畫,它描繪了一個面容近似骷髏的人,雙手捂住耳朵,站在一條看不見首尾的公路橋上,似乎由於驚嚇而大聲吶喊。畫家以版畫的方式,把紅、藍、綠、赭石的色線,組成流動的河水與天空的形狀,造成—種遊動與飄忽的動態,給人以不安感,似乎是一場"惡夢"的再現。它象徵著"世紀末"人們的彷徨情緒。

表現主義畫家愛德華• 蒙克的《吶喊》,這個血紅色殘陽映襯下的痛苦的表情,成為表現主義的代表之作。蒙克透過系列紅黃交織的波浪線,擠壓扭曲的面部表情,呈現出吶喊和尖叫的恐怖圖景,盡端無動於衷的人影,強化了內心崩潰邊緣的極致瘋狂。正如蒙克所言:「只有一個瘋子能畫出它。」

《吶喊》又名《呼號》,在這幅畫中人對孤獨與死亡的恐懼感被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來。恐懼感始終魔影般不離畫家左右,因此他在此畫中把那種常常糾纏著他的恐懼賦予概括、更含糊乃至更恐怖的表現。悽慘的尖叫在畫家的描繪下變成了可見的振動,像聲波一樣擴散。畫中那婉轉隨意的線條,與畫面內容相吻合,十分具有表現力。

"一天傍晚,我和兩個朋友沿著一條小徑散步,天邊落山的太陽像血一樣紅,我疲憊不堪且病魔纏身,一陣憂傷湧上心頭。我止住腳步,呆呆地佇立在欄杆旁,我感到天地都要窒息了,一股無法名狀的恐懼和不安湧上心頭,我覺得心靈深處以及宇宙中都傳出了響徹天地、令人毛骨悚然的吶喊聲⋯⋯於是我畫了這幅畫,將雲彩畫得像真正的鮮血,讓色彩去吼叫。"這是蒙克創作這幅畫的來龍去脈。畫面上,我們可以看到,昏暗的黃昏,天邊的雲彩像流著的血河一樣波浪起伏地掛在那裡,讓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恐怖和血腥。並且那流動的血水瀰漫在頭頂,想要鋪蓋天地一樣讓人窒息。黑色的群山彷彿是死亡的幽靈,從遠方向這裡壓來。一條讓人看不到盡頭的木橋上,一個骷髏頭一樣的人物正在那裡無助、驚恐,歇斯底里地大聲吶喊著,他雙手捂著耳朵,臉扭曲地變成了三角形,兩個空洞洞的眼窩十分明顯,模糊的身軀活像一個幽靈。他的前方有兩個人無動於衷地向前走著。從前面蒙克的解釋來看,畫中的人物就是他自己。蒙克的母親在他五歲時就因肺病撒手人寰;蒙克最愛的姐姐在他15 歲時也因肺病離他而去,妹妹常年患精神病;成年後,他的父親和弟弟也相繼離世。一連串的喪親之痛,使畫家承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和絕望。這幅畫可以理解為是畫家長期積累在心頭的絕望和對死亡的恐怖、痛恨、無奈等等感情的火山爆發式的突然爆發。從大的方面延伸理解,也可認為是脆弱的人類個體在面對自然災害、疾病、死亡、恐怖、絕望等等情緒面前一種本能的情緒發洩。特別是當代社會,戰爭、疾病的威脅、信仰的危機、沉重的生活壓力、失業的困擾等等,讓現代人類不堪負荷,因而這種深入骨髓的發洩和本能的恐慌也就很容易為人理解了。因此,這個《吶喊》的主題有著廣泛的社會意義,也會隨人類社會的延續而延續。而畫中的人物也具有廣泛的象徵意義,是蒙克自己,也是你、我、他等千千萬萬的生命個體,是整個人類本身。這也是蒙克這幅畫擁有永恆生命力的社會基礎。從表現手法看,這幅畫是典型的表現主義風格,畫面上紅黑色彩的強烈對比,讓人頭暈目眩。而扭曲的造型也運用得淋漓盡致,雲彩的形狀,不是正常的塊狀而是波浪的流水形;畫上的人物更是徹底變了形,是骷髏,是屍體,是幽靈。正是透過這一切誇張扭曲的變形,強烈眩目的色彩對比,把人物內心想要表達的情緒渲染得入木三分,達到了畫家的創作目的。蒙克的藝術含有濃郁的悲觀色彩,這與他的身世和經歷有關,也與所處的時代有關。但他透過自己表現主義的手法深刻地揭露出了人類心底深處的悲歡喜樂,為以後西方繪畫向寫意和象徵的方向發展開闢了道路。

亨利·盧梭

盧梭(1844~1910),法國19 世紀巴比松風景畫派畫家,原始派藝術的開創者。出生於法國北部的拉瓦勒。曾投身軍旅,退伍後在海關工作,後辭去公職專心作畫,一生沒有受過正規的美術教育。作品筆法拙樸,充滿天真、夢幻的情趣,對現代畫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代表作有《狂歡節的晚上》、《戰爭》、《岩石上的男孩》、《玩足球者》、《夢》等。

入選畫作:

《沉睡的吉普賽人》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盧梭的代表作《沉睡的吉普賽人》,描繪空曠冷峻的沙漠中,席地而睡的吉普賽人和一頭雄獅。夜色朦朧,月光如水,充滿了詩般的意境。盧梭用純真無瑕的眼睛觀察世界和感受生活,神秘莫測的情節和場景,為超現實主義畫風增添了濃郁的異域情調。

10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舍予:生活處處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