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大鼎1979年12月10日,我從陝西省淳化縣石橋公社史家塬村破土而出。當時,村民許萬軍在自家地坑院南側取土挖窯時,突然挖到碗口粗一根東西懸在窯頂之上,他以為是個樹根,出於好奇,就順著樹根向下挖,最後越挖越大,發現我是一件懸空的大銅鼎。
後經考古人員發掘清理,發現了我出土的地方是一個西周墓葬群。但關於我的身份問題,卻一直是個謎。因為我出土的古墓規模不大,之前還被盜過,墓葬的屬性很難界定。而且我身上卻沒有銘文和族徽,無法確認墓主人的身份。
許多專家認為,陝西淳化一帶不是周人活動的核心區域,也沒有分封什麼方國,我作為一個青銅重器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我到底是誰鑄造的?西周青銅鼎的一個特點是很多重器均鑄有銘文,特別是大型青銅鼎基本上都鑄有銘文。但我雖然體形龐大,身上卻一個字都沒有,甚至連個族徽都沒有。但正是由於這些疑問,給我增添了神秘感……
我之所以成為國之重器,不僅僅是因為神秘,主要原因有三個:
一是體量巨大。毫不誇張地說,我造型魁偉、深厚凝重,整個體形基本保持了商代晚期胎壁寬厚、形體恢弘、凝重壯闊的風格。我的個子高達122釐米,體重達226千克,是迄今世界上最大、最重的西周青銅鼎。商代的青銅鼎普遍以厚重為主,以方鼎居多,如後母戊鼎重達832千克。西周的青銅鼎則以精美為主,以圓鼎居多,重量普遍較小,如著名的大盂鼎重153.5千克,大克鼎重201.5千克。
二是器形獨特。因為我的體形太大太重,除口沿上有兩個常見的鼎耳之外,鑄造我的主人還在我的腰部鑄有三個特別的鼎耳,形狀如同酒器中的銴。一般的青銅鼎,大多隻有口沿部的鼎耳。但我的腰部有三隻獸首屈舌銴,所以有人也稱我為獸首屈舌銴鼎、獸面紋五耳鼎。
三是出自墓葬。傳世名鼎大多出於青銅窖藏,但我是出土於墓葬,這在考古歷史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除過獨特的三耳造型之外,我腰部的龍紋和獸面紋的結合也很有特色。三面各有兩隻夔龍,與中間的扉稜組合在一起看,則形成了一張由扉稜為鼻的獸面,即饕餮紋。三張獸面的扉稜下各有一隻逼真的牛首浮雕,如同饕餮欲吞食牛,起威懾之用。所以我也稱牛首夔龍紋鼎、龍紋鼎等。
我的三個鼎足為柱形足,上下兩端粗,中部細。鼎足上部空陷,底內形成3個直徑約17釐米的圓窩。從鼎足上可看出青銅器變遷的過程。最早的商鼎,足上粗下細;西周中後期,則漸漸流行起獸蹄足,上細下粗。而我正處於這兩種階段之中,承上啟下。
1982年,中國人民郵政發行T75《西周青銅器》郵票8枚,我當時為主圖之一。1996年6月,國家文物局鑑定專家組審定我為國寶級文物。2002年,我又成為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