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偶然看到這樣一個說法:夏、商、周以前的學問是“淌”出來的,夏、商、周的學問是“長”出來的,漢、唐的學問是“嚷”出來的,宋、明的學問是“想”出來的,清以後的學問是“仿”出來的,建國以後的學問則是“裝”出來的。

想想還真挺形象,敬佩之餘,還有些忍俊不禁。

比如,古人長期積累的思想源源不斷地輸出,這種豐富而自然的狀態用“淌”字很傳神。

比如,夏、商、週三代,先賢們不斷從流淌出來的學問裡汲取養分,自成體系地提煉出精華,開宗立派、百花齊放等等的,用一個“長”字很到位。

至於宋、明的“想”以及清以後的“仿”,其精準度也是令人歎為觀止,漢字的內涵及表達是真的“牛”!

重點還是說說我們現代的學問,用了一個最Low的“裝”字,還不如“仿”!明顯是在否定,還有嘲諷。本來,應該很生氣很生氣的,畢竟,有緣看到這段文字的都活在當下,處於這個“裝”的時段。但是,還真無由否認,反而會心一笑,這個“裝”字用得貼切!

一方面,我們很久沒出真正的大家了,更不用說擁有思想體系和完美道德的宗師、聖人了。民國時期還延續了幾位真正有點學問的,無論後來生活的狀態如何,基本都去世了。現在真空了,怎麼辦?那就裝唄,總得有幾位撐頭做代表做領袖吧?大約就是這樣的情形,卻還因為人品之類的被打下“神壇”,文化苦啊!學問枯啊!

另一方面,現代社會科技是真正發達了,媒體很活躍,這個裝就成了“包裝”。湧現出很多的“大師”,機場的書店、VCD、DVD光碟、各種海報都是這些“大師”的光輝形象,包裝得非常有檔次,有學問,絕對的經天緯地,說造神都不為過。但是,文化或者說學問卻不是這麼“裝”出來的,也不是一些散文和“心靈雞湯”就可以代表的。越這樣就越膚淺,只能讓真正的學問徹底離開、湮滅。

也許,我附和的觀點有些消沉和悲觀,我也希望這不是我們的現狀。說實話,我們的當代作家還是誕生過幾部好作品的,但要撐起一個時代,分量明顯不足。還有就是我們的文化思想,那種高度,那種大氣還很有缺憾,如果依舊娛樂至上,後果真就不堪。

學問也好,文化也好,在當今社會的價值怎樣?或者說真正做學問的被認可嗎?可以不愁生存嗎?成天霸佔電視熒屏或者手機螢幕的都是什麼樣的知識和人物?搞清楚這些,就能理解為什麼會這樣了。

總之,不管是“想”也好,“仿”也好,千萬別“裝”,百害而無一利。為了長久,我們需要誠懇的改變,用腳踏實地去創新,去糾正偏離了的價值觀,真正地去尊重知識,尊重做學問的人。

16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似水柔情的純愛:但願你和我,是永遠唱不完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