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時光荏苒,轉眼又到了冬至。“冬至”俗稱冬節,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非常重要的節日。在古代,冬至的地位不亞於新年,民間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中國傳統節日及其文化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是中國人民智慧和經驗的積累,與西方的傳統節日相比,中國的節日更加註重親情的表達,以及對先人的懷念和對長者的孝敬,這對於家庭穩固、調節身心舒緩壓力等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冬至作為民族傳統節日依然有著許多歷史的遺蹟。一直被人們所傳承,並賦予了鮮活的生命力。挖掘和發揮傳統節氣的社會功能,對繼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有著積極地作用。而作為傳承民族精神的重要形式,無論是人間親情的渲染,還是對晚輩後生言行品德的薰陶,傳統節日都有所涉及,人們在歡度節日的時候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祈求的美好願望,歡聚團圓,互相祝福的傳統情懷,都會極大地增強一個民族的凝聚力,而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和深刻而久遠的。

​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在我國,慶祝冬至的方式有很多,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外出之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許多地區也把冬至當作團圓節。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轉樞的日子,這一天之後,陰氣漸消,陽氣漸長。冬至,皇帝到天壇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裡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

​ ​冬至日也是“數九”的第一天,“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數九,是中國民間的一種計算寒天與春暖花開日期的方法。《荊楚歲時記》中寫道:“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至今民間還有關於數九的歌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生產就成為了國家的重中之重,人們在農耕所獲得的收穫,不僅是人們勞動的結果,也是大自然的饋贈。之所以要說在九九加一九之後,才能夠有耕牛遍地走,這其實就是對於農耕的一種總結。九九結束後便是春分,萬物復甦,大地甦醒。此時進行耕種在合適不過了,所以也就有了耕牛遍地走的說法。

​ ​提到耕種,就不得不說飲食。中國作為美食大國,飲食文化必不可少。節日總是與美食相伴冬至食文化豐富多彩,諸如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黍年糕等不下數十種。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又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飲食文化。

​ ​中國北方地區,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至於為什麼吃餃子是有由來的,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的祛寒嬌耳湯之恩。當時張仲景在辭官回鄉時,正值冬季,他看到鄉親們面黃肌瘦,很多人耳朵都凍爛了,於是便讓底子支起大棚,架起大鍋,他把羊肉,辣椒以及一些驅寒藥材放到鍋裡熬煮,煮熟後撈出切碎,用面將其包成耳朵形狀,取名“嬌耳”分與眾人,人們吃了“嬌耳”,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到了現在,時間已經過去了上千年,但張仲景的故里依然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諺語。

​ ​自此之後,人們也發現了“嬌耳”這種食物美味異常,就流傳了下來,名字也從“嬌耳”演變成“角子”,最終確定為“餃子”。到了唐朝時期,餃子也基本確定了下來,基本和今天的餃子一樣了,人們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也就一直流傳到今天。

​ ​其實,不光北方吃餃子,很多地區的飲食文化也有著差異,江南等南方地區冬至吃湯圓、寧夏冬至吃“頭腦”、四川冬至喝羊湯、臺灣冬至吃糯糕等。

​ ​從流傳至今的冬至習俗看,古人的時間制度和觀念,代表著一種文化歸屬。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變化的關鍵點,這天陰氣雖處於最高值,卻也是陽氣開始生髮之始。從這個意義上說,古人最早開發“冬至”節氣,其實蘊含著一種生命哲學。這種冬日的溫暖,足以讓我們珍藏一輩子。

12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復歸於樸:有為中以退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