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現代化城市裡明明很有錢卻過著樸素的生活,對人謙恭有禮很低調,專注於自己的生活學問,就已經很有超然物外的感覺了。
說到隱居,我們會想到詩人、古代的文人墨客、畫家、藝術家或者看破紅塵的出家人。
其實不然,世事冗雜,人心急躁,在急速發展的今天,許多人想擁有一份寧靜,選擇避開繁雜的現實,默默的開始自己的隱居生活。
這樣一種淡然自若的生活態度,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畢竟,考慮到自身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情況、穩定的工作環境等原因,都無法過令人嚮往的隱居生活。
有這樣一位年輕的男子獨自隱居在終南山,拋開世俗的眼光,過著連自己父母都無法理解的隱居生活。
終南山吸引不少隱居人在我國西北部陝西省有一座大山,一直以來都因隱居被廣泛關注。很多詩人都對這個地方讚不絕口,去過這裡人也被它的美妙色彩深深吸引,它就是終南山。
終南山由於地質、氣候等特殊的環境因素變得神秘,站在山上觀賞不同的巧妙自然現象,讓人不由得感嘆,心曠神怡。
古代的不少文人學士選擇在那裡過著世外桃源的隱居生活,現如今的人們也漸漸對這種寧靜美好的舒適生活憧憬。
年輕人衝動選擇隱居,遭到父親反對不少富有的人群,都會將終南山選做本人的隱居之地。
長期在這裡隱居,成為有身份、有地位人群的一種攀比,也是證明自己很成功的不同炫富方式。
這些比較富足的人,透過隱居的方式開始“體驗生活”。
他們曾經日理萬機的忙於事業,失去了太多美好的時光,現在事業做得風生水起,擁有了自己的財富,選擇在終南山過沒有人打擾的安靜生活。
漸漸一種到終南山隱居的習尚便逐步構成,一些年輕人也想在那裡過悠然自得的生活,找到更真實的自己。
不過,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往往很殘酷。
要想在終南山長期隱居,必須有雄厚的資金支撐或者吃苦耐勞的品質,不然無法在這裡生存下去。
前幾年,有一位山東年輕小夥選擇去終南山隱居,卻遭到父親的嚴厲反對,最終被拉回到現實。
隱居需要強大的經濟後盾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到終南山生活,也吸引著不少愛好攝影的揹包客,用鏡頭拍下了這裡美好又神秘的生活,讓更多的人對這個地方充滿了好奇。
人多的地方就會有發展,來到終南山生活的人群不斷擴增,就要面對最現實的問題,那就是租房。
俗人在這裡生活,需要支付房租水電費、生活費,而人群的湧現,物價飛漲,所以,想要在這裡隱居下去,沒有強大的經濟作為後盾很難堅持。
終南山上還特意為隱居人士開設了學校,為沒有經驗的人指點迷津,但是高昂的學費不是一般人可以承擔起的。
隱居並不是逃避生活很多人對隱居兩個字有錯誤的理解,覺得是把自己隱藏起來,逃避現實,開啟的一種新生活。
有的人一時衝動想逃避現實選擇來到這裡隱居,以為找到了更好的出路,卻沒能抗得過現實的壓力,就如這位山東小夥子。
這是一個名叫魏超的山東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好的工作,生活也不順,跟父母在一起,讓他過煩了這種平淡的生活,從而想到了逃離現實,選擇去終南山隱居。
到了終南山,他父母看到的是一幅狼狽不堪的畫面,他租的房間一片凌亂,吃的飯菜、穿的衣服、用的生活用品都雜亂地放著。誰都無法想象,這就是讓他追求的“美好”生活。
其實,他已經失去了獨立生存的能力,當父母責問為什麼不去工作,不自己養活自己,他無言以對。
父母對他失望至極,把他帶回了家。
隱居並不是逃離現實生活,而是有足夠的能力負責自己的生活。沒有錢、沒有吃苦耐勞的毅力,就不要學陶淵明的世外桃源。
小結古代人選擇隱居是非常安靜優雅,值得嚮往,但要結合自身的現實情況。
如果沒有真正的能力,沒有足夠的經濟基礎,在哪裡生活都是很難堅持的。寧靜而致遠,只有內心平靜成熟,才能走得更遠。
在陽光尚好,父母未老,我們應該拿出更多的時間去善待他們,而不是選擇逃避現實,提前養老。
年輕人為何出家?父母耗費20年精力養活孩子只是為了讓他成為一個出家人?先贍養老人、回報社會,把所得的一份先吐出來,之後才能隱居。
誠然,當今社會壓力大,可出家人修的就是個清靜,修的就是個不以物累,修的就是個與自然相容,因為壓力大而逃避反而不是修行。
出家、修行、遁入空門遠比賺錢、賺大錢困難。再者說,人生何處無道場?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唯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但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