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髮飾
(1)笄是固定髮髻的用具,原始社會普遍使用,春秋戰國時期出土的實物,用木笄、玉笄、竹笄等。據《儀禮》等書記載,女子年滿15歲便視為成人,如已許嫁便可梳髻插笄。如未許嫁,到20歲時也要舉行笄禮。女子成年叫及笄。
(2)梳篦是梳理頭髮的用具,也把梳篦插在頭髮上作裝飾,春秋戰國梳篦的形狀,背部呈圓弧形,身部有對稱紋飾。山西侯馬出土春秋時人紋陶範中女子的頭上插著雙角形篦,其背部作彎角形,與商周的梳篦背上緣近乎平直,背正中有突起物不同。故也有人認為是角形冠。春秋戰國時期的實物,有河南淅川春秋墓的玉梳、山西長治分水嶺春秋墓的竹梳、湖北江陵拍馬山和四川青川戰國墓出土的木梳等。廬芹齋《中國古玉展覽目錄》所載兩件戰國玉梳的形狀也如此。再往後,梳的形狀就向扁長而低的形狀變化,梳齒也更多了,更便於使用。
2.耳飾
玦小型的玦是古代從新石器時代流傳下來的一種耳飾,春秋戰國的玉玦,有圓形缺口素面無紋的,有雕琢成紋飾的,有呈柱狀加缺口的。中山國戰國墓出土有夔龍首黃玉玦一件,廣東曲江石峽墓出土有圓廓外4個半月形突飾的玉玦,玦的外形有呈柱形的,有呈橢圓形孔不居中的,有上寬下窄橢圓的。湖南耒陽市一處距耒水600米的山坡上的春秋時越人墓出土水晶玦一件。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徑19.5釐米的大玦,那是一種佩玦而非耳飾,象徵決斷。如《白虎通》所說:“君子能決斷則佩玦。”《史記》記敘楚漢相爭,在鴻門宴上,范增要楚霸王殺劉邦,幾次用眼睛盯著項羽,並三次舉所佩玉玦向項羽示意,項羽沒有理會。說明秦漢時期仍有在腰間佩玦的習慣。1983年在河南光山縣寶相寺春秋早期黃君孟墓出土龍紋玉玦一雙。戰國時期的耳墜製作已很精美。
3.頸飾
頸飾是原始社會就很普遍的裝飾,春秋戰國時代的頸飾出土不少,河南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地出土頸飾,其中一件系由許多不同形狀的〓組成,其餘為〓形器及一小系璧。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綠松石1518粒,均有穿孔,大小不一,裝一盒中,又有穿孔骨珠139粒。排作兩圈,每隔兩排4顆小的,用1顆大的將兩排聯在一起,串成大小相間、單雙相聯的形狀。
4.玉瑗是我國從新石器時代流傳下來的一種臂飾,扁圓而有大孔,即扁圓環形。瑗同援義,其孔大,便於二人抓握相援。戰國玉瑗形狀與新石器時代的瑗的區別,是戰國玉瑗紋飾漸多,有些作紐絲紋的玉瑗,肉部中央加厚,兩邊變薄,剖面如棗核形。紋飾以縠紋和雲雷紋為多。也有變化成一條首尾相接的龍形或變化成筒形的。
瑪瑙指環 山西侯馬上馬村春秋墓出土2件血紅色的瑪瑙指環,斷面呈六角形。瑪瑙古稱瓊,又稱赤玉。《說文》:“瓊,赤玉也”《後漢書·東夷傳》:謂扶余、挹婁出赤玉,扶余、挹婁在東北,產瑪瑙,有“瑪瑙無紅一世窮”的說法。
玉帶鉤 在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