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tip】本文是雜談,全文並不具備嚴謹的邏輯性。謹祝觀賞愉快!

話說,之前讀了馬伯庸的《兩京十五日》。

據說《兩京十五日》的故事源於《明史》裡關於朱瞻基的一段真實記載——“夏四月,以南京地屢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璽書召還。六月辛丑,還至良鄉,受遺詔,入宮發喪。

從今人角度看,史書中的這不足百字,可能藏了太多(永遠不會被後人知曉真相)的故事。這(似乎)也從側面提醒我們讀歷史的意義,不僅要看表面的歷史是怎樣的,更要學會參悟歷史背後的歷史是怎樣的。

畢竟,朱瞻基登基的這段歷史,與最後年僅36歲就駕崩,都顯得過於撲朔迷離。作為能開創“仁宣之治”的帝王,智商和情商肯定都不低,翻閱史料,朱瞻基好像也沒什麼過於沉溺女色、好食丹藥的嗜好——值得一說的是,朱瞻基的私生活比較“鹹溼”,例如喜好幼女

沒錯,您可以理解為現代意義上的“X莉控”。但似乎也有“採&陰%補#陽”的奇怪緣由,這裡就不深度展開了。

更為關鍵的,是(當年)朱瞻基死的太急促了。死因是什麼,是自然原因還是非自然原因,都留給我們太多的遐想空間。

當時讀《兩京十五日》這本書的前後,我還搭配著另外三本書一併讀了——第1本,同樣是馬伯庸所著的《顯微鏡下的大明》.另外兩本是《明代的漕運》與《唐宋帝國與運河》,這兩本書的作者都是業界泰斗。前者是《萬曆十五年》的作者黃仁宇先生,後者則是著名的全漢昇先生。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兩京十五日》的主線故事都發生在漕運這條線上,《明代的漕運》與《唐宋帝國與運河》描述的物件,都是帝國的河運(漕運)。

歷史上的漕運,一方面承擔著物資運輸的責任,另一方面也有極大的民生隱患。因為唐宋明三朝的官方水運,幾乎都是民眾無償勞動,在封建小農經濟條件下,普通百姓的生活其實挺苦,漕運之事,如果運作不當,可能物資運送出問題事小,官逼民反那可就是大問題了。

簡言之,漕運是宏觀視角,深入民間則是微觀視角。馬伯庸圍繞漕運所創作的歷史小說,雖然是“架空”,但由於有大量史料支撐,使得整個故事不僅讀起來有聲有色,更讓人覺得真實的歷史有這麼一出也不是不可能

於是,寫故事也是有技巧的,這個細節後續會進行深度拆解。

另外,圍繞運河、漕運等事兒進行一番“裝模作樣”的研習後,其實我們也能看出老祖宗的文化總體還是向內更保守,否則,像海運這種效率高、人力少的方式應該成為時代的主流,而海運的繁榮必然出現海內外貿易的昌盛,如果歷史真的這麼演繹,可能明代的歷史真的就要徹底改寫了吧!

讀黃仁宇先生的《明代的漕運》時,我總是在想我們究竟該如何“以古鑑今”。就以漕運與海運來說,海運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但明代為何偏要執著於漕運?除了小農經濟的保守思想作祟,那就是利益保護了。這裡就牽扯到官、兵、民的利益。

對於河道官來說,漕運有功算是政績,還能從中貪汙腐敗。對於漕兵來說,這不僅是生計問題,也是中飽私囊的好機會。對於民而言,漕運的繁榮勢必會帶動產業鏈的經濟發展,也就是依託漕運而生。

海運的出現必然會降低漕運的地位,在這種利益層層疊加,相互維持的情況下,漕運關聯方必然會想方設法阻撓中央政府興海運,如此,一方面有利益集團的遊說,另一方面,中央政府也沒有足夠的改革動力,漕運就這麼一年一代的傳了下來。

改革這件事兒,難就難在觸動蛋糕後要如何進行再分配

既然提到了改革和蛋糕的分配問題,不免會想到歷朝歷代出現的遷都。很多人會以為遷都只是“市政工程專案”,其實不然,“遷都”本質上是政治問題。大多數情況下,遷都的意義在於原有政治派系的梳理,新政治派系的整合和上位。

明初朱棣的遷都,就是典型案例。而這樣的例子,中國有,國外也有。比如,一本叫做《京都之謎》的講日本歷史的書中,開篇也詳細說了遷都的事兒。它與永樂大帝朱棣的遷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京都,也就是平安京之前的都城,是奈良。當時的天皇遷都考慮的是政治因素,如此一來,就能將原來盤根錯節的舊有關係徹底打亂,然後重組。此外,也有將過去的不祥與痛苦留在故土的期望。

朱棣遷都的考慮也是相似的邏輯,“天子守國門”固然是好想法,但遷都就意味著政治關係重組。對於這樣一位以“靖難之役”奪權的帝王來說,太需要自己信得過的班底為自己出謀劃策了!不僅如此,攻破南京之時,刀光劍影必然血流遍地,皇城之內肯定冤魂無數,本來就有點心虛的朱棣也會動起趕緊離開這是非之地的念頭。

你看,天下的歷史並沒有太多的區別,懂得比較分析,或許我們會說,“這個世界,不過如此”很多事兒,其實都可以“萬化歸一”

再說個關於歷史與文化的細節吧,其實我之前一直把唐詩與唐史分開來看,自打看了一本名為《半小時漫畫唐詩》的書,有幸將之前割裂的知識有幸進行了有機統一。

其實,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文藝作品,像唐代就有詩歌與傳奇。這裡就有些許有趣的事兒了,似乎唐詩在當時更容易在士大夫階層流行,而傳奇則算是大眾接觸最廣的民間藝術。

唐傳奇起於初唐,發展於盛唐,巔峰於中唐。也與時代不無關係,因為晚唐社會太亂了,藩鎮間經常打來打去,民不聊生,連吃飯問題就不好解決,更不用說體會藝術了。

順帶一說,電影《刺客聶隱娘》其實源自唐傳奇《聶隱娘》

而唐詩這東西,基本都是能吃上飯的文人作品,而且,這些人往往藉助詩歌抒發情懷。尤其是到了中晚唐,很多詩歌就變得文藝範兒起來,盛唐的那種豪邁感早已不見,不是不想寫,而是沒有底氣寫

瞧,歷史與歷史上的作品就是這麼糾纏在了一起

(全文完)

11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中華書脈•石鼓篆書第一人:吳昌碩(中)繪畫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