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抗日戰爭爆發後不久,老舍於1937年11月離開濟南,隻身南下,投入到抗日洪流中。夫人胡絜青因故滯留在濟南,一年後,在濟南黃河鐵橋通車後返回淪陷的北平,住在孃家,隱姓埋名,靠在北平師大附中教書為生,業餘時間為齊白石的四子,五子補課,為了答謝胡絜青,齊白石送了她兩張小畫,一張蝦,一張蟹,均為斗方墨色,都很精彩。胡先生將它們裝裱在一幅畫軸上,一上一下,後來又送上四百元錢獲得白石老人六隻蝦,而且題了上款。

1943年胡絜青帶著三個孩子和十大件行李逃出北平,和老老舍團聚於四川重慶北碚。在胡絜青動身來渝之前,老舍先生再三叮囑:什麼都可丟,畫絕不能丟!當他看到白石翁《雛雞出籠圖》,《蝦蟹圖》以及《六蝦》時,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將這三幅畫輪流張掛在自己的斗室中,朝夕相對。這些畫給貧病交困心情壓抑的老舍帶來了一些安慰和溫暖。

老舍常常向來訪者誇耀這三幅畫,這一“顯擺”立刻在重慶引來一片謠言,說胡絜青給老舍由北平帶來了“一箱子齊白石”。老舍先生不慌不忙寫了一篇文章闢謠,順帶把那些發國難財的貪官和姦商挖苦和諷刺了一番,這就是著名的《假如我有那麼一箱子畫》。

1949年底老舍應周恩來總理的邀請由美國紐約返回故鄉北京,1950年,老舍與齊白石兩人才得以相見,當年的4月1日,老舍就得到一張齊老的《枯樹寒鴉圖》。1951年起,老舍先生開始頻頻的造訪齊老,並開始得到書有“老舍先生”或“舍予先生”上款的齊老畫作。老舍也曾兩度出難題給齊白石,一次他摘了四位詩人的詩句,一人一句,求齊老作畫。其中最難的是:“蛙聲十里出山泉”(查初白),“悽迷燈火更宜秋”(趙秋谷)。老人拿到詩句後,足足憋了三天,最後超水平地交了卷。這幾張畫成了齊白石晚年的代表作,其中《蛙聲十里出山泉》後來印成了郵票,傳遍全世界,成了他的壓軸絕品。所以,不能把齊白石這批畫簡單地看成老舍單方面的收藏品,它展示的是藝術家們思想交流的過程。

12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七十年代的“二簡字”,到底是個啥?很多人的姓氏,因此而改變